卢沟烽火映赣鄱

岭上开遍映山红 段黎亮摄
温馨提示
昨天打开微信,7月7日几个字跳入眼帘。不是朋友圈里文章的提醒,都差一点忘记了这是一个沉痛的日子。看来,历史的确要经常复习,时时提起,才能使我们牢记那些重大事件。
那么就再读一下《卢沟烽火映赣鄱》这篇通讯吧。这篇东西本应该在昨天推送才是,可个人公众号的规定是,一天只能发一篇文章,昨天的名额,已被小小说《无题》用掉。
我们万众一心
有一个日子让我们终生难忘,有一段历史让我们刻骨铭心,有一种感情让我们世代传承。
这一个日子把一个民族拖入一场空前的灾难,这一段历史诠释着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这一种情感孕育出宁死不屈、奋勇抗争、一往无前的英雄气概。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抗日战争的序幕由此全面拉开。我们的历史教科书上从此镌刻着“卢沟桥”三个沉重的大字。
卢沟烽火映赣鄱。在我们的历史教科书上,也同样镌刻着“庐山”两个遒劲的大字。因为就是在这里,周恩来向国民党提交了《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因为就是在这里,蒋介石发表了“庐山谈话”,指出中国到了“最后关头”,要为正义而战,“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皆应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因为就是在这里,中国共产党的合法地位得到承认,国共合作并肩御侮,共同对外。
四面边声中,长烟落日里,我们中华民族抗日的号角嘹亮地吹响。
我们不能忘记
滴血的屠刀架在我们父辈的脖子上,罪恶的枪口对准了我们母亲的胸膛。我们如诗如画、肤如凝脂的赣鄱啊,已经和整个中华大地一样,危在旦夕,千疮百孔,令人义愤填膺!
怎能忘记,1937年8月15日,14架日本战机首次空袭省会南昌。继首次空袭后,到1939年3月15日,日军又先后49次、投弹2559枚轰炸南昌。1942年7月18日,日军制造南昌塘南大屠杀,860多人被杀害,白发老人、怀孕妇女、吃奶婴儿无一幸免。南昌沦陷后,躲藏在万寿宫内的200多名妇女被集体轮奸;躲藏在广润门外关帝庙内的600多名妇女被日军轮奸后活活烧死。
怎能忘记, 1939年9月 24日,日军在高安肖家村投掷了数十枚手榴弹,炸死炸伤村民520余人,烧毁房屋300多间;在大族村,把群众逼到一口水塘里,当场枪杀400多人,烧毁房屋1600多间;在马鞍岭,将330多名群众用绳子5个一组捆绑起来,然后用刺刀一一捅死。29日,日军在大屋场纵火烧村,烧死群众280人,烧毁房屋700余间,全村顿时成为废墟;在杨林村,日军把况起气五花大绑,拖到碓口活活舂死;在彭家村,日寇将6岁的女孩掷昏在地,敲开脑袋,取出脑浆,和入酒杯,喝酒取乐。
怎能忘记,物华天宝的膏腴之地,在日寇铁蹄的践踏下,裸露着自己的身躯。全省84县,就有78县惨遭严重轰炸烧掠,其中有24个县市城区几成焦土。土地荒芜300万亩,房屋被毁39万栋;人杰地灵的锦绣山河,悲哀悲咽悲愤,510万人沦为难民,全省人口由战前2000万锐减至1300万,伤亡504450人,其中死亡313249人。遍野尽是哀鸿,满目皆为饿殍。
侵略者的暴行,决波难尽,“神人之所共疾”;侵略者的罪恶,罄竹难书,“天地之所不容”。

我们宁死不屈
江西是一块愤怒的土地,江西是一块血与火锻造的土地,江西是一块钢与铁筑就的土地。我们的人民不屈不挠,我们的人民英勇顽强,我们的人民铮铮铁骨。在生死存亡之时,不愿做奴隶的江西儿女,被迫发出最后的吼声。
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从1938年6月30日寇铁蹄踏进我们美丽丰饶的土地的那一刻起,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赣江两岸燃烧着一簇簇抗日烽火,赣抚平原活跃着一队队抗日健儿。
请看,1939年4月,19个日军士兵冲进南昌近郊桃竹丛魏村,全村男女持扁担、梭镖将鬼子全部消灭;
请看,刘为泗领导的抗日游击队,活跃在南浔线上。1938年10月3日,在蔡家垅,经过4小时激战,游击队首战告捷,毙敌30余名,缴获战马30余匹和大量子弹等军用品;
请看,周建屏、彭雄、洪涛、易安华、朱赤、姚显微……一个个顶天立地的英雄,将生命和鲜血化作了巍巍耸立的山脉,化作了生生不息的江河。
让我们翻开历史:1938年2月,在江西边界坚持斗争的红军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开赴前线抗日。中共江西地方党组织肩负起动员民众、组织民众、坚持抗战的重任。在党组织领导下,江西的抗日救亡运动风起云涌,江西各界热血沸腾,成立各种救亡团体,到街头去,到工厂去,到农村去,散传单、演话剧,宣传抗战,激发斗志,众志成城,投身抗战。
让我们重温记忆:这年的7月26日,江西党组织以新四军驻赣办事处名义宴请江西国民党上层分子及各界有名望人士,提出团结抗日保卫江西意见书。中共江西各级地方组织摩拳擦掌,投入抗敌斗争:中共彭泽大工委在江西、安徽边界的彭泽、湖口、宿松、至德、望江等建立起彭湖游击根据地;新四军江南抗日挺进支队在江西瑞昌、湖北阳新边界创建瑞阳边游击根据地,狠狠打击日寇……侵略者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
让我们瞻仰万家岭战场:1938年在德安县磨溪乡境内取得的万家岭大捷,是中国军队抗战初期的三次大捷之一。一代将星叶挺将军赞誉这次战役:“挽洪都于垂危,作江汉之保障,并与平型关、台儿庄鼎足而三,盛名当垂不朽。”作为武汉会战外围战的一部分,中国军队在层峦叠嶂的万家岭,舍生忘死,前赴后继,英勇顽强,消灭了敌军106师团及101师团四个联队的兵力,日军中将松浦淳六郎率领的106师团1.2万余人几遭灭顶之灾,106师团番号由此取消,扭转了江南战线的严峻形势,为我国抗战转入相持阶段作出了贡献。
让我们祭拜上高会战阵亡将士陵园:1941年 3月5日至4月9日,日本侵略军集结第33师团、34师团和第20混成旅团共6.5万余重兵,在100余架飞机的狂轰和掩护下,兵分三路,从安义等地出发,孤注一掷,疯狂发动“鄱阳湖扫荡战”,企图消灭中国王牌军队、突破上高天险。中国军队在数百里战线上,以上高为核心阵地,历经26天浴血奋战,以牺牲9000余英烈为代价,取得了毙、伤日军2.4万余人、缴获无数武器弹药的“上高会战”大捷。“抗战以来最精彩之战”“开胜利之年胜利之先河”的会战,永远载入了胜利的史册。
这就是自豪:战时,江西103万儿女应召上前线,数量居全国第四。从1938年10月至1941年上半年,江西供应第三、第九战区军粮6900多万斤,支援邻省军粮4700多万斤,从1941年起,全国征粮的19个省中,江西历年征粮平均占全国的12%。
这就是荣耀:1945年9月14日,日本第11军司令官笠原幸雄在南昌投降;18日,九江的日本海军由龙图长久大佐率领,向国民政府海军总司令陈绍宽的代表张日章少将缴械投降。
这就是骄傲:中华民族用血肉之躯筑成新的长城,抗战胜利的曙光照耀在赣鄱大地上!
我们放眼今朝
60年过去,弹指一挥间。伟人曾经放歌:“当年鏖战急,弹洞前村壁。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让我们放眼看今朝啊,今朝万众一心,今朝万紫千红,今朝万千气象!
我们沉思在磨溪乡大金山上。远眺万家岭,田野平畴,绿树青瓦,炊烟袅袅,一片桃源风光。残留的炮弹坑四周,长满了萋萋芳草。谁能想到,当年这里曾炮火连天,血肉横飞啊!饱受战争创伤的磨溪乡的干部群众,发扬父辈抗击日寇的精神,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一中心,一心一意谋发展,2004年,农民人均纯收入3208元;完成财政收入231万元,比上年增长10%。伟大的抗战精神激励着德安人民建设自己美好的家园,实现了财政总收入、开放型经济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历史新突破,荣获全省工业发展先进县、招商引资先进县、招商引资先进工业园、服务个体私营经济发展先进县等多项称号。德安得安,和谐和睦,兴旺安定。德安人民正燃烧着火热的创业激情,沿着先烈们的足迹,朝着小康社会阔步前进。
我们肃立在上高会战阵亡将士陵园。当年弹坑遍地、弹洞满墙的战场,早已旧貌换新颜。上高县城面积已达11.6平方公里,人口11.8万,城市化率40.7%。以城乡一体化为目标,全县已基本实现村村通水泥(油)路,85%以上的村开通了有线电视,程控电话入户率45%。上高人民发扬上高会战的精神搞建设,形成了建材、食品、纺织服装、生物医药四大支柱产业。当年的战场啊,有的变成了花园,年轻的母亲推着婴儿正安然踱步;有的变成了沃野,稻禾在风中抖动着碧浪;有的变成了森林,鸟儿在枝头欢声歌唱。好啊,64年过去,锦江两岸,今日尽染朝晖。
我们行走在南昌市中山路上。笠原幸雄在南昌的投降地,现在已经矗立起巍峨壮观的19层办公大楼;中山路“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当年残垣断瓦的万寿宫成了一座繁荣辐辏的商城。雄伟的八一大桥横跨赣江,两岸高楼大厦鳞次栉比。当年屡遭狂轰滥炸的南昌,已经建设成为全国35个特大城市之一,京九、浙赣、皖赣等铁路线交汇于此,105、320、316国道纵贯这里,从昌北机场可飞达全国各大城市,水运经赣江入长江出东海,成为内地连接港澳、西部地区连接东部沿海的大通道。南昌,你正以“求新思变,开明开放,诚实守信,善谋实干”的形象让世人瞩目;南昌,你正以一日千里的速度蓬勃着无限的生机;南昌,你不正是我们赣鄱大地日新月异的缩影!
2005年7月7日。中国,江西。抗日战争胜利六十周年的日子即将来临。
六十年一个甲子,六十年沧桑巨变,六十年神州崛起。我们再也不是“东亚病夫”,我们再也不会积贫积弱,我们再也不会风雨飘摇。我们牢记那个日子,我们纪念那段历史,我们珍藏那种情感——
中国,你迈开了气壮山河的步伐;江西,你走在了春风春雨里……
(2005年7月7日江西日报)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