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海珍随笔:碓屋追怀

作者简介
唐海珍,女,湖南邵阳县人,湖南省散文学会会员。文章散见于《生命时报》《中国审计报》《中国人口报》《湖南科技报》《中国妇女报》《中国建材报》《解放日报》《新民晚报》《读者报》《广西日报》《海南日报》《辽宁青年》《椰城》《文史春秋》等近百家报刊。
碓屋追怀
唐海珍
在没有碾米机、磨粉机的年代,乡村的碓是舂米、杵粉的主要工具。而每个村的村民总要为碓建一个家,就是碓屋。
与其它村舍比,我村的碓屋是房屋中的“陋室”和“矮子”。土砖墙,黛色瓦,人在屋檐下走,须得弯腰低头。它就在我家屋后,与我家仅一条阳沟相隔。我常打开屋后的门,跨过阳沟,就能摸到碓屋的后墙,走几步就到了碓屋的门口。在碓屋门口,只见约十平方米的碓屋里,左墙的窗口下摆放着一副漆黑发亮的棺椁,这是邻家奶奶为自己准备的“千年屋”。靠右墙边,一架碓像一头“怪兽”躺在地上。长长的碓身,延伸至前方逐渐变成粗大的碓头,碓头上凿有一个卯眼,向下铆上一根杆杵,杆杵像怪兽头部伸出的长舌一样,伸进下面的一个直径约为八十公分的石臼里。杆杵的最下面的碓嘴镶嵌着一个铁环,铁环内的杆杵的最下端的横截面装有坚硬的铁牙,铁牙便是舂米和杵粉的利器。碓身中后方接近踏板的前方安装了一根横木,横木的两头安放在左右竖立的扶手上。扶手是两根深埋在地下的木桩,木桩靠近地面处凿有孔安放横木。在踏碓时,扶手既为手提供了支撑点,又固定了碓的横木,使其在踏碓时,不能因力的作用而随意移动。碓尾部就是踏板。踏板下面的地,掘有一个小坑,这样踏板踩进小坑里,碓头就能翘起来,便于舂米和杵粉。
从门口向里走两步,就是石臼,石臼周身埋在地下,只露出石臼口,石臼内围凿有疏密有致的条纹,这样在踏碓时,与碓头杆杵下的碓嘴的铁牙一“咬合”,就像上下两排锋利的牙齿在猛力地咬磨食物,不停地踏,不停地咬磨,米就舂出来了或粉就杵出来了。
碓屋在平时偶尔有村民在里面舂米或杵粉,只听见碓落在石臼里发出嗵嗵的响声,像一个孤寂的老人在单调地吼着嗓子。而在中元节时,我们这里的习俗是阴历七月十四日这天祭祀祖先,于是村民们就次第来到碓屋为他伴奏。
那时候,村里家家户户都要在这天用桐子叶粑粑祭祀祖先。而做桐子叶粑粑所需要的糯米粉是碓屋里的碓踏出来的。
每到这一天凌晨,在睡梦中的我就会听到屋后“嗵嗵”的踏碓声,偶尔夹杂着几句话语声。这是赶早的村民在碓屋里踏碓杵糯米粉准备做桐子叶粑粑的节奏。等到天大亮了,来这里排队踏碓的人多了,碓屋里就溢满了欢声笑语,与“嗵嗵”的踏碓声交汇成人间的乐章,为中元节营造了节日的热烈气氛。
这一天家家户户都会拿个盛米的器具放在棺椁上按照先来后到的顺序排好队。轮到某一户人家了,后面一户人家常常帮忙踏碓或用手在石臼里翻和糯米。在石臼里翻和糯米是件很危险的事,若不能应和着碓起落的节拍,是很容易伤到手的。翻和者只能在碓头翘起的时候迅速地在石臼里翻和一下。碓头不停地翘起,翻和者不停地翻和,糯米才能均匀地被杵成粉。也有些妇女像耍杂技一样,一只手拿一根长长的木棍,边踏碓边用木棍往石臼里戳着翻和(这是个难度相当高的技术活,我曾经试过,却无法得心应手,要么忘记踏碓,要么木棍落在碓的铁牙下,要么木棍和碓头撞在一起),等石臼里的糯米基本上成粉了,还要拿簸箕和麻筛(一种漏眼细得像芝麻的竹器筛子)来筛。把簸箕放在地上,麻筛放在簸箕里,再把石臼里的糯米粉用手挖进麻筛里,两手摇晃着麻筛。筛得差不多了,就把麻筛里的粗粉再倒进石臼里继续加工,直到最后只剩下一小撮粗粉了,才算完事。这一小撮粗粉,另拿个什么东西装好,拿回家作猪食。也有大方的,把这一小撮粗粉倒进石臼里留给下一家人。
一家又一家往石臼里倒糯米,碓屋里的乐曲这一天不绝于耳。
母亲常在这一天要打几升糯米,再掺上一些粳米(放粳米是防止粑粑太粘稠而粘桐子叶和粘手粘口),浸泡几个小时沥干,再拿到碓屋去排队杵粉。轮到我家时,父亲负责踏碓,等我和姐姐稍大时,这个重担就落在我和姐姐的腿上;母亲负责翻和与用簸箕和麻筛筛粉。母亲筛粉时,两手轻巧里摇晃着,雪白的细粉纷纷飘落在簸箕里,而在麻筛里打着旋儿的粗粉飘在上面,像无数跳跃的小虫子。筛了一会儿,母亲再把粗粉捧到石臼里继续踏。
等糯米全都变成细细的糯米粉后,就把糯米粉拿到家里去掺水反复揉。揉得差不多了,就准备做和蒸。做桐子叶粑粑时,抓一团放在手掌中,抟一抟,在中心用手指摁一个凹凼,然后把白糖和捣碎的黑芝麻粉放进凹处,再把凹口捏拢来,搓一搓,成椭圆形了,又再拿洗干净的桐子叶一包,糯米粉团就华丽转身成桐子叶粑粑了。在做这些之前,母亲要在荷叶锅里倒一些水,然后横放竖放一些小木棍,再在上面铺一些稻草。待做好了桐子叶粑粑,就一个个挨个放在稻草上准备着蒸,像列队的士兵一样枕戈待旦。等桐子叶粑粑蒸熟了,热气腾腾的,母亲就要趁着这热气赶快祭祀祖先(据说赶着热气祭祀祖先,祖先保佑后代安康的事会更灵验)。这时候,常常已时至黄昏或晚上,母亲不准我们提前吃桐子叶粑粑,说要让老祖宗先“吃了”,我们才能吃。而我们望着热气腾腾的桐子叶粑粑早就垂涎三尺了。母亲用灰筛把它们端出来,架在两条凳子上,烧了纸钱,祭祀了祖先,我们兄弟姐妹便迫不及待地抢着吃起来。
蒸熟的桐子叶粑粑,经过桐子叶对折之后的挤压,状如猪腰子,捧在手里冒着热气散发着桐子叶的清香,把我们的味蕾搅得直冒口水。撕开桐子叶,一咬,桐子叶的清香和糯米的清香一齐直往鼻孔里钻。等吃上几口,黑芝麻的香气冒出来了,“三香”混合的味道弥漫在口鼻之间,真是一种绝美的“口福”享受!而冷却后的桐子叶粑粑,放在火上烤了吃,更是人间美味。
(此文发2019年9月19日《双清报》)
碓屋里的碓踏出来的桐子叶粑粑清香细腻甜润可口,让人回味无穷。后来随着时代的变革,碾米机和磨粉机横空出世,碓屋里的乐曲戛然而止。中元节这天也很少有人以桐子叶粑粑作为祭品来祭祀祖先。虽然有少数村民用磨粉机磨出来的粉做过桐子叶粑粑,但远没有碓屋里的碓踏出来的细滑好吃。而无情的时光带走了许多人和物。邻家的老奶奶去世了,棺椁移走了,碓屋也因退出了历史的舞台而年久失修。先是屋顶塌了,然后是墙体颓圮,再后来像无人照护的老人一样,完全躺倒在地,变成一片废墟。不久小弟在上面栽了一株八里麻(又名接骨草),几年之间,葱葱郁郁,覆盖了整个废墟。
碓屋就这样消失在我家老屋后,消失在我成长的小村庄里,消失在我的生活里,但却永远保存在我记忆的仓库里,让我常常怀念它——我不知这是不是时下写作者所常说的那种乡愁?
长按下方二维码即可关注唐海珍文字作坊
推荐阅读:
孩子,别玩 手机了!
幸福藏匿在生活的细节里
留守学生:假如我不曾见过太阳
家的变迁
父母应作儿女好读书的榜样
唐海珍爱情故事:为爱而嫁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