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听大人经常讲起杨家将的故事,他们的满腔爱国热情,他们的高强武艺,他们的英勇无敌,无不令我心神向往,刻骨铭心。少年时代,又在收音机里收听刘兰芳播讲的《杨家将》,更是被杨家将忠心爱国的悲壮故事而深深感动。青年时期,曾经满怀豪情,到开封瞻仰过向往已久的杨家府。而今的2020年9月6日,我和几位朋友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又一起去游览祭拜了杨家城遗址。岁月无情流逝,人世沧桑巨变。多少热血青春,已经化为回忆;曾经的灿烂辉煌,已经成为过眼云烟。回首千年沉浮,缅怀历史英雄,内心如何能够平静如水,我的心就像有一股股汹涌的浪潮激荡澎湃,百感交集,感慨万千。这一天阳光明媚,秋高气爽。沿着蜿蜒的山路攀援而上,不多时就到了山巅。放眼四周,山丘起伏,沟壑千丈,蔚蓝的天空飘过几朵白云,浅秋的大地尽收眼底。曾经的杨家城如今只剩下了残垣断壁,古城墙虽然依稀可辩,但几乎所有的建筑都被岁月所腐蚀。望着新修的将军祠和古城墙,我的心有几分沉重,有几分悲凉。我们沿着当年的古城墙,穿越渐渐成熟的谷子地和糜子地,我们登上了当年的古炮台。站在古炮台,向四周瞭望,真有一种江山尽在脚下的感觉。我心里想象着当年的征战厮杀,耳边仿佛听到了千军万马驰骋疆场的声音。不由自主地对杨家城充满了敬畏之感,对杨家将充满了敬仰之情。追寻历史的脚步,我渐渐地对杨家城遗址有所了解。
杨家城即麟州故城,位于神木县城东北约15公里处的店塔镇杨家城村。据史料记载,该城始建于唐天宝年间(公元742-756)。遗址总占地面积约200万平方米,现大多为耕地,由东城、瓮城、紫锦城、西关四部分组成,现残存夯筑土城墙段约2800米,残高为1-18米,低宽9-40米,墙体夯层厚8-12平方厘米,城周约五公里,城垣轮廊清晰,西城(西关)面积最大,地形颇为复杂,遗存有大量唐宋时期的砖、瓦、脊兽等建筑材料,大大小小的防御雷石也随处可见。北宋时期(公元960-1127)赫赫有名的杨家将祖籍就在麟州,五代晚期、后晋(公元936-946)石敬瑭将燕云十六州割让契丹,杨弘信(即杨宏信、杨信)为麟州地方土豪自立为刺史。其长子是杨重贵(即杨继业、杨业),次子是杨重勋(即杨重训),孙子是杨延昭和杨光,曾孙是杨文广和杨琪。从此杨家在麟州世代主政,五辈连官。一直随北汉后归顺北宋,都是地方世家大族,北宋名将。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事绩使人们怀着热爱捍卫英雄的心情逐渐把麟州故城呼为“杨家城”,金、元、明历代改徙,此间,杨家城战火连年,少有宁日,时兴时废,最终毁于战乱。明正统八年(公元1443)今治神木县城兴建后,杨家城废弃。故城西濒窟野河,北临草地沟,东连桃峁梁,南接麻堰沟,依山形呈不规则长条形分布,南、西、北三面,由河流、深沟环绕,且多处是绝壁,地势甚为险要,城内呈东高西低之势,最高点海拔1156米,最低点海拔海拔1092米。
杨家城在古代军事地理位置相当重要,它“西屏榆阳,东拒河朔,南卫关中,北控河套”,为宋代抗击契丹、西夏的边防要塞。宋代名臣文彦博、范仲俺、司马光、韩琦等多次来此巡察,并留下了脍炙人口的诗词佳作,其中范仲淹的《麟州秋词》最为人欣赏和熟悉。相传,城东南原有松树三棵,粗可二三人合抱,人称“神松”,今神木一名即由此而来;城西北临近悬崖处有水井两口,水井距窟野河床落差百余米,但井水常年不断,历史上杨家城虽屡遭围困,但始终不易攻克,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井水畅旺,无虑水源。
麟州故城虽历经沧桑,人为、自然破坏比较严重,但该城的历史价值及文化内涵都十分重要,它做为唐宋边关历史的载体,它对研究古代政治、军事及民族关系史有着极其重要的价值。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和军事家范仲淹于庆历四年(1044)秋天,跋山涉水,到前线慰劳军民。越往北走,秋色愈浓,黄叶飘落,枯草凄凄,由于常年战乱,民不聊生,哀鸿遍野。当他进入麟州地界,站在城堡之上,举目塞外,荒凉无限,一种伤秋悲秋、沉郁悲悯的情绪充斥在他的心头。戍边以来,不寻常的经历和情感体验,以及为国担忧、为民分愁的心绪一齐涌上心头,遂写下了《渔家傲·麟州秋词》。全词为:“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沉思追英魂,沧桑成古今。面对群山,我想呐喊,呼唤当年的铁血男儿;面对荒原,我想举杯,祭奠当年的爱国英雄。游览神木杨家城遗址,虽然看不见金碧辉煌的亭台楼阁,也见不到当年的英雄人物,但我相信,每一个到过杨家城遗址的人,都会油然而生一种敬意,一种对历史的尊重,一种对英雄人物的珍惜。
古城墙内外,到处都是绿油油的庄稼和果树,既有颗粒饱满的谷子和糜子,也有挂满枝头的大枣和苹果,既有花开遍野的荞麦,也有长势喜人的蔬菜。这生机勃勃生机无限的土地,吸收了天地之间的精华,传承着世代凝聚的正气,默默地在秋风中轻轻摇曳,似乎在向前来瞻仰杨家城遗址的人们暗示着什么,倾诉着什么,又启迪着什么。我从古城遗址走过,心里沉甸甸的。尽管古城已经成了千年之后的遗迹,但杨家将的品德和精神将万古流芳,世代传扬。
作者简介:王金启,网名墨海顽石,男,汉族,陕西铜川人(原籍河南虞城),陕西工商学院法律系毕业,曾经在陕西铜川市人民检察院和陕西神东煤炭集团工作,现在陕西神木大保当镇陕西黑龙沟矿业有限责任公司综合办公室供职,中国煤炭新闻网特约记者。曾经在《神东煤炭报》、《神华能源报》、《阳光》杂志、《当代矿工》、《火神》、《天骄》、《五月风》、《华原》、《铜川文艺评论》、《中国煤矿文化网》、《新华网》、《凤凰网》、《中工网》、《中国作家网》、《中国散文网》、《中国诗歌网》等报刊、网站发表作品,于2013年被陕西煤化工作家协会吸收为会员,2012年加入中国煤矿作家协会,是当年神东煤炭集团唯一的一位。2013年获得第一届神华文学奖散文类二等奖,曾经在2014人民网征文中连续三次获得一等奖。近几年来,在全国国家级和省部级发表文章大约八十余万字,2000多篇,在中国作家网、中国散文网、中国诗歌网、中工网、新华网、凤凰网有自己的文集。
【主播简介】
尚书海 1984年至1985年赴云南老山地区参加对越自卫反击作战,期间担任无线电班长,火线入党,所在排荣立集体二等功。现在河北省涿州市军退局老兵故事宣讲团,2019年“为你诵读”杯中华夕阳红诵读大赛全国总决赛五十强,中华诵读联合会会员。
晒丹凤,你也可以秀
文学顾问:孙见喜 木南 东篱 丹竹
诵读顾问:海俊
主编:丹凤晒晒
责编:方子蝶 张芬哲 白月光曹苌茳
校对:邻家小妹 七月未笺
自媒体支持:无言年华温暖相见
家在商洛大乾州
新新文学 松风阁语
往事余味 陕西文谭
投稿:(必须原创,首发,附个人简介,图片一张)3071085012@ qq.com 或者15591980848
稿费:即赞赏(10元以下不予发放)
平台往期作品阅读:
王金启‖啊,那些煤油灯下的时光(四)主播:和平王金启‖啊,那些煤油灯下的时光(五)主播:北风吹王金启‖啊,那些煤油灯下的时光(六)主播:海俊王金启专栏:遇见(宋爱华诵读)王金启专栏:温馨记忆(北风吹诵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