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东玖:追忆祁县晋剧音乐大师刘林宝

德艺双馨 卓然不群
——追忆祁县晋剧音乐大师刘林宝

刘林宝先生是一位不可多得的晋剧音乐才子,他从小聪慧好学,精通晋剧的唱腔曲牌,熟练掌握晋剧舞台文场武场的乐器演奏。对晋剧研究有着极高的造诣,对晋剧音乐有着卓越的成就,他是新中国第一批国家级戏剧家协会会员。堪称为晋剧音乐的大师。他从艺85年把毕生的精力贡献给了晋剧音乐。潜心对晋剧艺术进行了研究。传承和保护。为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对当今祁县晋剧艺术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和普及作用。他是一位具有德艺双馨、卓然不群的人格魅力的艺术家。1913年11月,刘林宝出生在祁县丰固村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由于家境贫穷,无力求学升造,12岁就跟随本村老艺人温复光学艺。初期学习一些戏曲中的粗乐,也兼给师傅跑跑腿,由于他诚实肯干,很得师傅的常识,在温复光师傅的熏陶下,他对晋剧和秧歌的音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甚至达到了酷爱的程度。后来又到谷恋村受到高锡禹(狗蛮师村)和育林先生的传教。有幸的是还得到祁县西关周荣恩师手把手的真传。四处拜师学艺,晋剧音乐知识大有长进。他跟随师傅们钻席棚,聚票班。他虽然大字不识的一个,却对晋剧音乐有一份天赋。18岁就学会了吹唢呐和拉胡胡。对晋剧音乐中的吹拉弹唱,以及戏剧文武场的器乐都可以熟练演奏。平时他刻苦钻研,加上自己对晋剧音乐的酷爱,越来越展现出了他拉胡胡手音好,音量大、音调准的特点。胡胡拉出来不仅紧贴唱腔,而且有如演员在真唱之感 。33岁那年,他和晋剧票的票友参加了“祁县兵农剧团”。1946年后在本县田风英剧团操琴。1952年加入了太谷县“新星剧团”成为当时著名的晋剧名家刘芝兰的专职操琴手。1953年全省舞台琴师比赛,他获得全省第二名,1959年文化部批准他为中国戏剧家协会正式会员。刘林宝大师对自己的工作十分尽责。特别是在舞台演出中,他一丝不苟、严肃认真。当年刘芝兰在晋剧界已大名鼎鼎,又是闫锡山的干女儿,一般人都在刘芝兰面前顺从有加。可刘林宝大师不随大流,只要刘芝兰演出有瑕疵,都会面对面提出来。他还是一个非常幽默、诙谐的人。是同事们的开心果。有一次,刘芝兰因感冒有点凉调,演出结束,刘林宝点着打火机,在舞台上到外找东西。同事们都奇怪地问他:“刘师傅你找什么呢?”他说找刘芝兰的调调呢,今天怎么唱得跑调了呢。逗得大家哈哈大笑。这在行业内给人们留下了风趣的印象。但他留给人们印象更深刻的是他对晋剧音乐的传承和保护做出的贡献。
新中国成立之后,刘林宝大师一直活跃在晋剧舞台上做操琴手。1961年,他在内蒙古剧团的工作。这一年国家三年自然灾害,农村经济遭受前所未有的危机,党和国家号召全民支援农业生产,许多在城市工作的都回到农村参加农业生产劳动。1962年,刘林宝因父母年迈,毅然辞去剧团的工作。返乡务农敬孝。没有舞台上的演出,他并没有放下终生酷爱的晋剧和晋剧音乐。白天参加生产,晚上潜心整理晋剧剧目,唱腔和音乐。他虽然没上过学,但他靠自学啃骨头一样练写字录谱、宁是将晋剧曲谱和晋剧音乐写了近两百本,比较系统地对晋剧传统剧目唱段做了整理。看他整理的这些资料,那一行行、一个个工整规范的汉字写的还很漂亮,徒弟们都说他的字写的好。他视戏如命,只要一有空,他就与晋剧爱好者共同研究探讨说戏。那时候他的家里每天有票友们来来往往。他特别钟情于年轻的晋剧爱好者,他认为年轻人才是晋剧发展传承保护的希望,所以来者不拒,百问不厌,认真而又耐心地给年轻票友讲晋剧艺术的魅力,手把手教晋剧的唱段,一件一件指导教器乐的演奏。每到冬季农闲,他家院子里都是学唱学拉的人。嘹亮的唱腔和晋剧舞台文武场悠扬的音乐传遍丰固村大街小巷。他对前来讨教者,不分男女老少,不分家境富裕或贫穷。他把传授晋剧音乐作为他的一种责任和使命。他常说,我得把我学到的这些传授给大家。千万不要失传。多少年来,他名下求学者多达500余人。这些学生现在都活跃在我省晋剧舞台上,也有不少颇有成就者,也有的成为名师、名角或者剧团的领导。成为晋剧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和实践者。在我县晋剧历史上,不乏有许多对晋剧的发展中做过贡献的名人。但像刘林宝大师这样既能将唱腔又对文武场乐器样样能拿的起的还真不多。他对古老传统的晋剧曲谱也掌握了不少。比如工尺谱,这种记谱方法在当今晋剧爱好者中,知之者少之又少。或者有知者,能运用掌握的基本没有。工尺谱是我国民间传统的记谱方法之一。工尺谱与许多重要的民族乐器的指法和宫调系统,紧密相连。广泛运用在民间的歌曲、曲艺、戏曲、器乐中,为了传承这古老传统记谱方法,他抄写了几十本工尺谱传给年轻人学习。一次在票班活动现场,有老票友用旧版本唱秦香莲中“苦相思”。同样在场的年轻票友李晋胜听了一下丈三和尚摸不着头脑。这时刘林宝急忙给晋生念起了工尺谱。后来又给他详细讲工尺谱的运用。第二天,老人又把抄写的工尺谱本子拿给大家抄写学习。他毫不保留彻底奉献的精神令大家感动不已。他渴望传承优秀的文化艺术的愿望表现的漓淋尽至。上世纪八十年代,已是古稀之本的刘林宝更加快了传承的步伐。祁县文化馆在组织力量挖掘整理《祁县民间音乐》,他主动将保存的 濒临失传的“看灯山”(红白嘉宴用)“打灯影”(喜庆节日背棍抬棍用),“锣嵌鼓”“皮皮鼓”“南套曲”“西洋鼓”“过街锣”等民间乐谱献出来,并亲自演奏示范,经专业人事整理编入书中。为祁县文化艺术留下了宝贵的历史资料。改革开放之后,文艺大繁荣。祁县大地民间艺术、戏曲秧歌十分活跃。秧歌戏剧票班兴起。刘林宝大师传承,保护晋剧艺术的热情再度唤起。他只要一有空就骑车到各村的票班上传授自己学习到的晋剧艺术。刘林宝大师感觉自己年今也大了,在票班上活动的都是成年人。他认为学习保护晋剧这一非物质遗产应该从娃娃抓起。上世纪80后代初,他干脆在家里办起了晋剧艺术培训班。专招一些有戏剧天赋的少年。从晋剧唱腔到晋剧音乐都是他一个教。他扎实的晋剧功底手把手地传授给孩子们。唱腔一句一句教。乐器一件一件指导。一段时间、培训班的小学生多达50多个。院子里娃娃们有练功的,有练唱的,有练弹练拉的。家里人和邻居们看了都觉的家里像个西游记里的花果山。也有嫌乱的,但刘林宝却看这么多娃娃学戏,还高兴的合不拢嘴呢。为了让娃娃们学的好,吃的好,睡的好。他干脆就在家里支起大锅和家人们一起吃。家里住不下,就找邻居家的空房子让孩子们住下。这么大的培训班,刘林宝没有向孩子要学费。全部免费教授。培训班学习的孩子们、喜欢学、学的快。从一句一句到一段一段地练。一些非常优秀的孩子涌现出来。为了能够让孩子们走上舞台锻炼。进行“实践”表演。1980年秋后农闲,刘林宝大师又成了立了家庭剧团。一出一出的折子戏在农闲时节排练出来。还带团外出舞台演出。剧团小演员全部免费吃住。刘林宝大师就像晋剧的播种机,播种下的一颗颗晋剧艺术种子,都在茁茁成长,并开花结果。广泛植根于昭馀大地。晋剧票班风生水起,各类剧社雨后春笋,传承社团不断涌现。社会发展到了今天,改革开放不断深刻地把人们的思想带入到了百花齐放的世界。在多无文化、多媒体融合的今天。戏曲的传承,能有多少人可以坐在台下听戏?又有多少人肯十年如一日,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地将戏曲艺术发扬光大?戏曲如何在当今社会展现它的新的魅力并能否保护下来。刘林宝大师无疑是我们时代的榜样。时代需要像他这样的传承人。
人生如戏,戏如人生戏曲是一种艺术,也是一种教化人的文化。刘林宝大师在数十年的戏剧修练中,虽然苦出生,生性也耿直,但他毕生艰辛。真挚做人。他始终坚持先做人后做事的原则。在他的戏剧外的人生大戏中,也是一位光芒四射的角儿。1962年,他辞职回村之后,主要是参加农业生产劳动,也许是多年戏剧的教化,也许是他生来就是一心想着为别人做事,而忘我公益的人。几十年,他为村里的发展做了许多好事,他用自己不老的行为诠释了一位普通农村老人的可贵精神。丰固村紧靠昌源河。那时沿河的两岸有一片片的沙滩地,常年杂草丛生,沼泽一片。而且当时正值三年自然灾害。土地贫瘠,产量很低,产下的粮食不够吃。饿肚子的人很多。生活在这里的农民除了玉米、高粱、小麦等粮食作物外,吃水果都是很奢侈的。放着这几百亩的沙滩地刘林宝心里有了自己的打算。借着他在里村公社林业队的机会,他心思着要把沙滩地开垦出来,种果树。他向大队提出了他的想法。大队领导觉的反正一片荒滩交给他开垦也是件好事。于是领导同意了他的想法。并组成了丰固村林业队。任命他为林队队长。从那时起,他带领导几个社员一头扎进那片沙滩地,除草筑堰,开挖沟渠、整地修路。甚至晚上也睡在昌源河边。在这里一干就是20年,硬是把那片沙滩荒地变成了丰固村的花果园。果园里栽了苹果、梨、桃等水果树。村民们年年可以到林业上领水果吃。丰固村民吃上了自家村上产的水果,无不感谢这位刘队长。他对丰固村林业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1996年,一场大雨过后,昌源河发大水,冲垮了河岸堤坝,也冲毁了部分庄稼地。为了防洪抢险,村委组织强壮劳力拦洪筑坝,保护土地。已是84岁的刘林宝也主动拿着铁锹参加了拦洪筑坝的队伍。村委领导劝他老人家回去休息。让年轻人干,他对领导说,这洪水大了会冲垮咱们的土地,我在家里不放心呀,就这添一锹土算一锹吧。领导也扭不过他,这位老人就一直奋战在工地。洪水过后,为了表彰他的精神政府颁发了防洪抢险老当益壮先进个人的奖牌。80多岁刘林宝身体尚好,除了走票班传戏,还在继续为村里做公益事业,虽然从事繁重的农活儿已力不从心。但他是个歇不下来的人。天一亮他就骑一辆自行车。车上挷着铁锹。走到哪看见路不平了,老人就铲土填平,走到哪修到哪 。一直修到他人生的终点。2009年元月一日,97岁的刘林宝大师,可亲可敬的老人家走完他的一生,永远地离开了他钟情酷爱一生的晋剧事业,离开了他热爱的丰固村这片土地和父老乡亲。村党支部、村委会专门为老人开了追悼会,缅怀这位一辈子也没有歇脚的老人。他的一生无论是对晋剧的传承保护。还是对家乡的贡献,都表现了他的献身精神。他德艺双馨,卓然不凡的品格将永远镌刻在我们的心中。
作者:陈东玖,祁县广播电视台退休干部。
阅读魅力祁县 感知人文情怀
“书香祁县”微信工作平台以继承、弘扬中华民族文化传统,繁荣、发展祁县文化、文学事业,促进文化、文学交流为宗旨,大力推介优秀文化、文学作品,当好优秀传统文化的“守护者”“传承者”和文明交流互鉴的“友好使者”,讲好祁县故事,传播好祁县声音,为“中国智慧”贡献“祁县力量”。
投稿邮箱:
397031434@qq.com

扫码关注
更多精彩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