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行参菩提散文奖参赛作品】细节决定成败/王明霞

细节决定成败
——可怕的瘤子
今天门诊来了一位阿姨,是我们社区主任刘华秋的“二妈”(简称‘二妈’)。
二妈中等身材,满脸疲惫、焦虑,说着一口当地稷山话,讲述着她的求医史,多亏我们南大夫和她是老乡,问病史的时候,我们在一边听着她们之间的神交流。
二妈这几年的求医之路比较坎坷:10年前出现了反复饥饿感,伴头昏、心慌、出汗,有视物模糊,多于进餐前加重,这时的二妈只是感觉不舒服,未曾进一步治疗。5年前因为老伴确诊为“2型糖尿病”,自己也测量血糖(空腹血糖4.0mmol/l,餐后2小时血糖4.0-5.0mmol/l),排除了糖尿病的诊断。3年前二妈因为神志模糊,精神错乱,有时胡言乱语,就诊于当地精神病医院,确诊为“精神分裂症”,因为被人称为“精神病”,身体受着病痛的折磨,心理承受着村里人们是“精神病”的指指点点,这几年是二妈最痛苦的几年。10天前二妈在刚进午饭时突然从板凳上滑落后出现意识丧失,昏迷,持续约有10分钟左右后意识恢复,第二天同样于做饭时再次出现意识丧失,昏迷,就诊于当地县人民医院治疗,诊断为“急性脑血管病”治疗,治疗的大夫询问病史后,给了一些扩血管,改善脑供血的药物,仍然不见起色。
二妈10年前发病,10年路程,反复的餐前饥饿感,被诊断为“糖尿病”,最后监测血糖正常;被诊断为“精神分裂症”,当一个“精神病”对待;被诊断为“急性脑血管病、脑供血不足”,但是在改善脑供血后,仍有饥饿感、头晕、视物模糊、饭前较重。这是什么在作祟?诊断后又推翻,治疗后症状又反复。
我们来看看二妈的临床症状:饥饿感、餐前头晕……精神错乱、意识模糊、胡言乱语……昏迷、意识丧失。所有的症状与低血糖的临床表现不谋而合。
可能我们有些人会发生过低血糖的症状,因为工作忙,吃饭推迟,劳累过度,我们会出现心慌,手抖,腿软,但是没有二妈的严重。其实低血糖的临床表现:有面色苍白,心慌,四肢冰冷,出冷汗,手颤、腿软,全身乏力,头昏,眼花,饥饿感,恐慌与焦虑等,进食后缓解。严重的神经症状:有意识朦胧,定向力,识别力减退,嗜睡,多汗,震颤,记忆力受损,头痛,淡漠,抑郁,梦样状态,严重时痴呆,有些人可有奇异行为等,这些神经精神症状常被误认为精神错乱症。有些会发生癫痫或癫痫样发作,其发作多为大发作,或癫痫持续状态,当延脑受累后,患者可进入昏迷。
二妈为什么会反复的低血糖发作呢?这会儿该南大夫上场了,在进行了“饥饿试验”,“胰岛功能”等化验,结果出来以后,专业的我们心里就有底了。在我们专家建议下,做腹部CT增强的检查,在胰腺上找到了“小瘤子”,被确诊为“胰岛素瘤”。最常见于胰岛素瘤性低血糖,约70%为良性腺瘤,直径0.5~3.0cm,多位于胰尾部,胰体部与胰头部的发病情况相似,多为单发,增生次之,癌瘤较少见。
二妈其实做过腹部彩超,在胰腺上未曾发现东西。但是我们在判断她反复出现低血糖,胰岛功能结果出来以后,就一直坚持要找下去,CT查不到,可以增强?可以核磁?哪怕是全身PET,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二妈胰尾部找到了一个0.2cm的小瘤子。
“一树一菩提,一沙一世界”。生活的一切原本都是由细节构成,而细节往往最容易被人忽视,殊不知这不起眼的细节,看在眼里便是风景,握在掌心便是花朵,揣在怀里便是阳光……
作 者 简 介
王明霞,山西永济市人,1982年出生,主治医师,现供职于运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忙碌的工作中,业余时间热爱文学,喜欢读书,写作。
第二届行参菩提散文奖由河南省工艺美术大师、陈州官窑艺术总监张辉(电话/微信13526260505)提供奖品赞助
各奖项及入围奖皆颁发“第二届行参菩提散文奖 金奖”证书,证书不标注名次。为使获奖者享受获奖的荣誉和成就,本届获奖名次在“第二届行参菩提散文奖”征文作者交流群中通报,在新媒体《行参菩提》刊登。
征文时间:自2018年元月1日起至2018年6月30日止。
稿件处置:选出优秀的征文作品刊登在新媒体《行参菩提》【第二届行参菩提散文奖参赛作品】栏目的,读者打赏不再返还,作为本届征文行政管理费用使用;稿件达不到征文要求的,会列入新媒体《行参菩提》非征文栏目刊出。
重要提醒:征文将根据“文章点击率”、“打赏率”、“评委意见”评出入围奖和等级奖;获得各奖项的作品,新媒体《行参菩提》即获得版权,结集出版时不再向作者支付稿酬。
投稿方式:要求投送Word或WPS电子版稿件,不收纸质稿件,邮件主题请注明“第二届行参菩提散文奖参赛作品”。
征文投稿信箱:289341034@qq.com
第二届“行参菩提散文奖”
陈州官窑杯·第二届“行参菩提散文奖”征稿启事(点击阅读)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