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之平,1969年生于山西,女。9岁随家人迁居新疆伊犁。诗人,作家,文化批评家和翻译者。有诗歌、评论、散文随笔以及翻译作品数百篇(首)见诸各类报刊。诗歌入选多种选本。曾两次获得短信文学大赛诗歌奖。获得2015年度第一朗读者年度最佳诗人。应邀参加第二届青海湖国际诗歌节。著有文化论著《色空书》(与蔡俊合著),诗集《敲着楼下的铁皮屋子》。主编《新世纪先锋诗人33家》等诗歌图书和公众号。现居广东。
深夜观察(一)
凌晨三点
再无法入睡
睡与醒之间缺的是寂寞,
多的是喧嚣?
酸词不适宜鬼魅之夜
卧室出来
客厅沙发冰凉的席子
呼呼的风从两面阳台灌涌
真是南方?
九月初的夜
竟如此凉
飙车声偶现,盖楼的夯机声
像新疆荒漠的石油爪机。
此刻,南国与边地的寂寥是一样的。
台风,大雨闪现之际,
是数千里外大漠中的
星光聚集。
流星闪过,一大片生命消亡。
你知道的,古人早已熟识。
你感到的,正有数万人同。
秋夜突然雨来,
热闹是另外的意思了。
深夜观察(二)
深夜看到的事物都像是戏剧——
两部车同时挤开夜黑的碾压
驶向终点
焦急的对话与
平静的絮语具有同等意义
你看,秋天来了
知了已放弃抵抗
小鸟露出了头
它知道每一天的奏鸣
各种合唱,欢乐颂
才是生命的全部
如果光收射
此刻以及任何一个此刻
都是欢乐颂
无数个男人和女人
无数个根茎和叶脉
越来越多的原子和中子
海浪的聚合物
佛陀扫描过的道场
正集聚情感和愿力
准备同时出场
2017.8.27
阿瓦那云顶的再见
马来西亚最后一天
吉亨州
阿瓦娜云顶避暑胜地
云雾缭绕,带我们到更仙的高处
蓬莱仙境,仙道佛共振
拜佛的印度人向我轻微颔首
他们的神在近处的天上
缆车上看一眼下面的
棕榈树,榉树,松树,红枫
南洋树木各类
它们那么茂盛,努力挣扎,
要留给看到它们的人唯一印记
所幸我看到了它们
与它们对视
这注目还会有第二次?
是啊,缘分到来,
所遇瞬间消失。
即便再次来此地,
不再复现那棵树,那片叶。
2017.7.22
弈棋者
如果忘记棋谱和棋局
他们是偶然相逢的过客
棋逢对手
没有过渡,不会
寒暄和客套
假如遇到阿城小说《棋王》
主人公,王一生
他只跟你谈两样:吃和下棋
在物质匮乏与
精神需求中平衡
这种平衡需要一个杠杠
得道者不动声色
摆平这个时间空间里
超能的生态
如果还要寻求答案
他们已仙游
化进棋局,揉进棋谱里了
2017.7
台风前小叙
台风来前
坐在阳台风口
体会大暑安静的流逝
它们不挣扎
不颠倒梦想
涌向自己的山河
正如语言或诗歌
你不表达
它自成轨脉
方圆不等
一旦用来消费思想
努力向上触摸
语言已支离
神识颠倒
不复初时
却是另一种更生
2017。7
安祷词
炎夏的知了已听不到了
小饭馆三个诗人
有一搭没一搭
是怎么聊起生命的消失?
再没有比敬爱朋友家中的变故
令人张嘴难合
心里的惊讶持续下来
眼泪持续涌动
这是怎样的灾难
我根本不能说出
滔滔海水淹没呜咽
上一刻他未说完的话
卡在时间断处
你撕裂的痛无法传递出平安
我甚至希望你能
认为这是缘数,是命运
以这种方式开示你
生命的替换以惨烈方式
不然如何顿悟
不然如何抵达理想天国
超越此生
泪水总有更大的深渊
等着未能昭雪的呼唤
我发了99红包
还在世上的人啊
一定要长久
7.19
记挂从地下开始
时长没联系
我就牵挂母亲
尤在外奔波时
就是问问她
75岁的老母
近如何
父亲如何
我有点诧异
父亲入土近两年
跟活着时一样
想知道他吃喝正常不
干活累不
我也纳闷
他是否跟生前一样
还在因心口气短而喊疼
17.6.26
寂 静
他们在写同题诗?寂静?
我想,寂静本就是安守自足
够静了
为何还要打扰它
写下它便已不静
哪能体验那永生的
静默和悄然
我写下这劳什子
凭吊刚刚体会的寂静
不咸不淡
不悲不喜
正好窗前
有什么飞过
像寂静一样
远去了
17.5.5凌晨
旋舞
在意义的另一面
舞蹈者给出答案
她踩着裙摆的末段飞起来
正如进入空间深处
能量足够时,只需阶梯一角
好事的人们进行非经验叙事
麻花一样的逻辑点给予诸多证明——
从前你从灯塔的方向来
如今,你要到灯塔坠落的地方去
你一直进行比较
父亲若不发生车祸,不会
极速衰竭。还会如
他的同龄人老伙伴
山东老李一样活着
一位亲人离开
如地壳开裂,再难平复
那是裂缝处的漩涡
连通地狱和人间
此生和来世
17.4.17凌晨
澄明的秋天
白云在上,树叶编织绵密地毯
它们呼应彼此的美意
这种抒情等了一年
在暖色调保养期
牛羊享受最后的安宁
为人类积蓄美食
西伯利亚桦树独自褪去身上白袍
等黄袍加冕在身
等朝拜的人敬献
十一月的风随时大作
会将身体刮个干净
在河边,我看到它们
庄重的仪式交替进行
在萧瑟的冬天到来前
用身体本来的样子
仰望到久别的天空
*****************************************
此岸的善意
——李之平近作试读
曾纪虎
【此岸】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说:“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以我观物”必有本我之局限。李之平17年的作品有个特点,处处有意识的将自我物化,来避免主体之“我”的带入感,如:在《深夜观察》中:“知了已放弃抵抗∕小鸟露出了头∕它知道每一天的奏鸣∕各种合唱∕欢乐颂∕才是生命的全部……”作者将自我化为知了化作小鸟来表达对生命的态度;在《阿瓦那云顶的再见》:“棕榈树∕榉树∕松树红枫∕南洋树木各类∕那么茂盛∕努力挣扎∕要留给看到他们的人唯一印记……”和《秋天金黄》:参天大树∕用金黄的身体护送我们∕有几片叶子落在身上∕即将奔赴远方去……”中则展现出树木自身的生的渴望;在《澄明的秋天》里大自然用“庄重的仪式”完成季节的交替。在《诗人的劳作》中:一棵树落下他的果实。无疑可以看到这颗树通过落下自己的果实,来实现它的作为生命的存在意义以及树称之为“树”的生命尊严。
她不但想通过“以物观物”来保持自身审美主体的中立,而且常常可以看到作者对事物实相的进行细化和“消解”,在《深夜观察》“无数的男人和女人∕根茎和叶脉……”《欢乐颂》里:“一个女孩把自己碾成了少妇,老妇∕最后飘零躯壳……”;《微小粒子》里“分裂成细胞∕线粒体∕核糖核酸∕碳水化合物……。”通过本我的出离,来达到审美的中立,亦如《六祖坛经》中“风吹幡动”的公案,二僧所争非风幡之义,便是心底的争执之心。因为审美本体的带入容易造成认识的偏差,于是佛家言“明心见性”,邵雍亦说:以我观物,情也;以物观物,性也”,“性”大抵是无我之“性”。在通过自我的物化和对自我以及事物的解构的过程的同时,来形成一种自我与外界的连接乃至与上天的连接,以获得一种现实的超越性和宗教式的慈悲感。
【寂静】
诗歌本身的乐感是复杂的,所以诗在语言上需要微妙的节奏感与形式。在这里可以看出李之平对诗歌乐感的追求。“台风来前/坐在阳台风口/体会大暑安静的流逝/他们不挣扎/不颠倒梦想…”(《台风来前小叙》),这首诗中,作者将节奏放入日常口语化的叙事中,有意将句子剪切短小使得语言气息变得简洁而又舒缓来更好的表现作者在台风来前寂静的内心。 如“马来西亚的最后一天/吉亨州/阿瓦纳云顶避暑胜地/是为成仙一时…”(《阿瓦纳云顶的再见》) 这样的处理尤为明显,充分体现了作者在诗歌节奏上的克制。
内心的寂静作用在语言上,让语言变得静谧而又安宁。“车沿柏油路向东/参天的杨树左右直立/用金黄的身体护送我们/…”(《秋天的金黄》)。柏油路、参天的杨树、雪山这些都是静谧无声的意象正好了契合秋天的意境。内心的安静使得作者在诗歌意象上的抓取有一定偏好,如:刚下的几只狗狗/吃饱后安静的睡着/身体不时的发抖/安静的冲水/许多头发安静地/躺在卫生间的墙角…”(《静止的雨》)。睡着的狗,脱落在地上的的头发这两个简单的意象很好的描绘出了作者平常的生活状态。语言节奏上的简洁舒缓亦可反作用于内心,使精神为之寂静来加深语言的感染力。在《弈棋者》中,身处荒诞愚昧时代的、只会谈“吃”和下棋的王一生,以无我之境投入棋局来躲避纷乱的外在世界,“如果还要寻求答案/他们已经仙游/化进棋局,揉进棋谱了/…”,对于棋王这个故事结局戛然而止,诗人如是猜测,毕竟离苦烦恼为“寂”。
“我在写下这劳什子/凭吊刚刚体会的寂静/不咸不淡/不悲不喜/正好窗前有什么飞过/像寂静一样/远去了/…”《寂静》这首诗,作者展开了对寂静本身的玄思:“寂静就是安守自足”;寂静是体验到永生的静默与悄然;寂静是转瞬即逝的;寂静不可说。
无论是在诗歌节奏,诗歌意象、意境,还是精神上都反应出作者对寂静的需要。于是,我想可以这样说:寂静背后是诗人的菩提心之所在。无论怎样,她总能用“身体本来的样子”,“仰望天空”。
【彼岸】
《大智度论》说:“以生死为此岸,涅槃为彼岸。”然而彼岸可以到达吗?
“得道者不动声色/摆平这个时间空间里/超能的生态/如果还要寻求答案/他们已仙游/化进棋局,揉进棋谱里了/”(《弈棋者》)这首诗中,诗人给了王一生一个美好的,善意的结局。在《安祷词》里“我甚至希望你能/认为这是缘数,是命运/以这种方式开示你/生命的替换以惨烈方式/不然如何顿悟/不然如何抵达理想天国/超越此生…”诗歌中的主体以超越的姿态来慰藉朋友。无疑死亡是残忍的,久远劫来是必须早晚接受的事实,那就承认、放下这个劫数以抵达天国。“哦,自己。就在这里/多少亿劫后/我已经在这里了/我渴望脖子上挂起/那扇门的钥匙,找到要开的门/最终,我在这里,在一个/无法给予命名/却有浑圆之感的地方/…”。(《微小粒子》)这首诗用充满了浓厚的抒情色彩来表达对彼岸的渴望:“如同死亡离开肉体/身体正在变轻,灵魂出离/”,这种对涅槃的憧憬溢于言表。
然而,彼岸可以抵达吗?
我想诗人的内心是向往的,可在诗中却也呈现出另外一番景象。“我有点诧异/父亲入土近两年/跟活着时一样/想知道他吃喝正常不/干活累不/我也纳闷/他是否跟生前一样/还在因心口气短而喊疼”(《记挂从地下开始》)。诗人用平常说话的语气来表达自己对父亲的思念,在这种平实的语调中又夹杂着反复忧虑复杂的心情。亦如这种复杂的心情在《欢乐颂1》也有表达:“如今母亲顶着稀疏白发/常独坐发呆/是否也想到/花季少女时的些许浪漫/对不如意的婚姻/通过整整一生消解/只是心底的那声叹息/一直没能发出”,作者将自己母亲平凡无奈的一生娓娓道来,这种“娓娓道来”带来了语境上的安宁,也把这种想消解却无法度脱的复杂的心情表现得更加深远。这种安静的,潜藏的内心矛盾,同时也构成了诗歌内部的张力。
这种张力,还表现在诗人在诗中所营造出的空间感中。如“无数个男人和女人/无数个根茎和叶脉/越来越多的原子和中子/海浪的聚合物/佛陀扫描过的道场/正集聚情感和愿力/准备同时出场”(《深夜观察》)描述的是多层次的空间感;“如果还要寻求答案/他们已仙游/化进棋局,揉进棋谱里了”(《奕棋者》描述的是一种内外式的空间感;在《旋舞》描述的则是上下式的空间感。此外不一一例举。诗里中所营造出的空间感,是诗内部的一种隔离感的一种表现,这也使得诗更立体,而饱满。
菩提心为本,寂静生智慧。
李之平常把日常的思考当作修行,把日常的写作、际遇也当作修行。我可以认为,一个人的出生与死去均是对尘世的一种善意的关照。或许,诗歌的写作是某种可以到达的善,祝福之平。
(曾纪虎,1972年生,江西永丰人。江西省井冈山大学人文学院教师,现居吉安。有个人诗集《风在安隐》。)
关于中国当代诗歌选本
【中国当代诗歌选本】是运行多年的一个品牌栏目,由诗人林新荣担任主编。栏目要求原创作品,配简介与照片,作品没有在其他个人公号推送过,但可接受纸媒体发表过的作品。栏目开设了原创声明功能与赞赏功能,赞赏总额超过人民币40元,平台开始与作者五五分成,平台所得的资金将用于平台的正常运行与管理。投稿邮箱:316325062@qq.com 林新荣微信:linxinrong000
本栏目所推发的作品,平台有推荐的权利,但版权属于作者,欢迎纸媒体转载。
林新荣,70后诗人,浙江温州人。曾在《诗刊》《星星诗刊》《诗潮》《北京文学》《青年文学》《江南诗》等期刊发表过大量作品。部分作品被译介到国外。网络销售的有诗集《时间在这时候慢下来》《侧面》,散文集《诗歌与溪水的缠绵》等,曾主编出版《中国当代诗歌选本》《中国当代诗歌赏析》《震撼心灵的名家诗歌》《快乐心灵的寓言故事》等十多部。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