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灵宝】营田坡的变迁 ‖ 崔河山

营田坡的变迁
文/崔河山
灵宝市出城西去,有一面大坡,现在人称“焦村坡”。
这面坡入口函谷大酒店,坡顶北边是灵宝市职业高中,南边是龙光大酒店。这面坡存在多久,我不知道,也许在《中国公路志》,或者《灵宝志》里可以查到具体年份,我没有查,只是记得在我很小时候就有这面坡,那时候也不叫“焦村坡”,叫“营田坡”。
我记忆里的营田坡很陡,没有现在这么长,也没有这么宽阔。当时的函谷大酒店是一个砖瓦厂,一排至少两个以上大轮窑。轮窑后面是高耸入云的烟囱,每天都在冒烟。黑黑、浓浓、粗粗一股烟从烟囱冒出来,站在衡岭原、铁岭原以及灵宝三面高处都能看到。在上世纪六零年代、七零年代,甚至八零年代初期都是灵宝的标志性建筑。
那个时候,灵宝最气派的建筑是灵宝县政府,应该是八零年代建成的。县政府在西华村东边,黄河路和新灵西街交叉口,影剧院斜对面。五层楼房,是那个年代灵宝最高的建筑,但比起砖瓦厂的烟囱还是低了很多。
后来县政府搬迁,那里变成了星火培训基地,再后来逐渐变成了各种人等随意居住、出入的大杂院,没有了昔日挂着“灵宝县人民政府”和其他一溜政府机关牌子时的气派和尊严。县政府东北斜对面是灵宝蒲剧团,与文化局相邻。黄河路中段和新灵西街影剧院对面全部是政府机关,公检法司以及所有政府部门全部在这两条路上,并且相距不远。
县政府往北,最远到今天的建设路口就到了县城边缘,是菜地。新华路西段和黄河路交叉口,今天的新合作家具城到应急管理局那一带,当时应该是国营菜店。建设路往北一直到310国道,几乎没有什么建筑物,唯一的大型建筑是灵宝县看守所,在310国道边,菜地中间,具体位置应该是现在的函谷小区南边。看守所和砖瓦厂斜对面。据说那时候短期服刑人员,会被带去砖瓦厂参加劳动改造。
砖瓦厂门口有一棵大柳树,很多年都是灵宝西半县人们进入灵宝市的标志。后来的西华旅行社建在在大柳树对面,现在成了住宅楼。大柳树不知何年何月被砍伐,但是在我以及与我同时代,或者上世纪五零年代以前出生的人,甚至是七零年代出生的人,大柳树的记忆应该是永远抹不去的。
小时候去灵宝,大抵是步行,出灵宝城往家走,走到大柳树下会歇歇脚。大柳树北边有一条大渠,不经常有水,走到这儿的人都会歇歇脚。大柳树下有茶水摊,一张小桌子,一圈小板凳,茶杯子泡在桶里,过往行人坐下来喝杯茶,一杯二分钱。乡下人很少坐下来喝茶,有时喝茶也是从随身带的口袋里掏出馒头,摸出二分钱喝茶,主要是馒头干吃嘢不下去。多数人会在大柳树的阴凉下站站,大渠有水时会洗把脸。
记不清砖瓦厂大门在大柳树东边或者西边。过去砖瓦厂向西,就进入营田坡。大渠边有一个岔路口,一条是310国道的营田坡,一条是崤函古道辅道的营田坡。崤函古道辅道的营田坡穿过营田村往西北上原,绕过安头寨子、安头城子、安头岭,下衡岭原,到西上村,过破胡至东古驿进入崤函古道(这条路我在《漫漫古道荒草萋》里有详细考证)。本篇专题介绍310国道营田坡段,崤函古道辅道的营田坡段就不详细介绍。
310国道营田坡段往西,过营田村有一个急弯。前行大约一百米,路北是灵宝市烈士陵园;路南有一峡谷叫营田沟,曾经做过刑场,处决过很多作奸犯科的人。九十年代营田沟建立过灵宝市火葬场,后来的亚武山门业,再后来变成今天的样子。
记忆中的营田坡很陡,在自行车是奢侈品的年代,如果有人骑自行车登上营田坡,就是很了不起的事情,这个人一定会被人竖起大拇指,并且投以崇拜的目光。过去营田村,拐一个弯,又过营田沟,才到营田坡底。营田坡的陡峭,汽车司机最有体会。一般人走路到营田坡,如果不想走路就会在半坡等汽车。汽车到营田半坡一定会减速,行人紧跑几步抓住汽车后车帮,双腿垂吊或者脚蹬在汽车后保险杠上,屁股向后撅起就被汽车带着上坡,省不少走路力气。
营田坡汽车后面挂人,有时挂好几个人是常有的事。当汽车爬到坡顶就到了焦村地盘,人会松开手跳下来。跳车也有技术,会跳的人下车后跟着汽车跑几步,不会跳的人下车就试图站住,往往会因为惯性前倾跌倒,严重的摔一脸血,轻的膝盖磕地也会掉皮或出血。那时候人们经常受伤。出血了,有刺节苗拽几片叶子揉出水按在出血的地方,不到一分钟血就止住了。没有刺节,路边随手抓一把土按在伤口也能止血。
灵宝风情园以前叫焦村寨子。老营田坡从焦村寨子北边土崖下经过。土崖下营田坡南边有一个烧瓦窑,烧制瓦翁、瓦罐、瓦碗。那些瓦器青灰色,各种规格大小不一整齐地码放在公路边,古朴,年代感很强。烧瓦窑边上有几眼窑洞,是烧瓦窑师傅一家人的住所。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前,这些瓦器是中国农村家庭必不可少的生活必备品,家家户户都少不了,现在已经很少见了,有些风景区收集一些瓦器当做装饰品。我见过一些汉代墓葬出土的瓦器,与上世纪焦村半坡烧瓦窑的瓦器类似。
老营田坡到烧瓦窑这里,有一个小弯。过了烧瓦窑,离坡顶剩下三分之一路程。上到坡顶,撩斜向西南,沿陇海铁路,经焦村镇政府,向西北拐500米左右,又往西直行至干头坡顶进入西闫。八十年代,坡顶有一个门状建筑物,南边立柱顶上有一个大苹果模型,立柱上有一行竖排的文字。好像是灵宝苹果城之类的字,记不太清了。北边好像也有一方形立柱,好像也有文字,实在想不起来了。
营田坡何时改叫焦村坡已经无从考证。我的记忆里营田坡大规模改造是2005年前后,那时间坡顶的门状建筑物已经拆除,焦村寨子上的住户搬迁到营田坡顶北边现今的华苑高中后面,焦村职专东边。焦村寨子只剩下几户人家守着旧寨子。大多数居民都出了寨子,搬到生活、生产更方便的焦村寨子新村,现在是焦村村十七、十八生产小组。
这次改造工程量很大,以前陡峭多弯的营田坡,经过改造笔直平缓,从坡顶一眼可以望到市区。经过改造后,道路两侧相继矗立起一座座楼房,一个个大市场。汽车城,建材市场,几个居民小区,以及沿路两侧栉次鳞比的店铺。以前人烟稀少的坡段,也逐渐成了繁华的商贸城,居民居住地。这次改造过后,焦村镇焦村村与灵宝市区实现了无缝连接,310国道市区段的长安路延伸到焦村镇镇区边缘。再后来,为缓解交通压力,半坡建起了灵宝市第一座钢混结构立交桥,但是随着家用小汽车膨胀式发展,这个坡段仍然经常拥堵。
至今,不知还有多少人记得营田坡,大柳树,以及半坡的砖瓦窑。半坡立交桥建设时,我曾到过营田村,并且看到过去营田坡的一段遗址,想想曾走过几十年的这条老路,不禁唏嘘。
营田坡,承载着灵宝一代人沧海桑田的记忆。
(图片来自网络)
作者简介:
崔河山,笔名先秦移民,一个有骨气的灵宝人。
·END·
长按下方二维码
关注 收藏初见·普洱雅苑的苹果小店品尝灵宝苹果
问世间,情为何物?一颗灵宝苹果是也!
点“阅读原文”,进入初见的苹果小店!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