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谕者日常在哪接
我还记得第一次读《经济学人》时的狼狈。2010年的夏天,我在某“读外刊记单词”书上翻到了一篇标记为“难”的文章。读之前我就做好了心理准备,但面对成片的生词,我还是备受打击。从头到尾,我都在查词典,但单词意思搞懂后,整篇文章读下来,我依然云里雾里。之后我又把那篇文章反反复复读了好几遍,但直到最后,我也没弄明白文章的深意。这次打击,让我记住了,有一份报纸叫《经济学人》。
2011年,我开始登录《经济学人》官网,主动向它进攻,我很兴奋,仿佛找到了至爱,一场探究之旅就此展开。我很快就摸清了《经济学人》的脉络,随后彻底沉浸在《经济学人》的世界,不愿出来。到2016年,我读过的《经济学人》文章超过了一万篇。此后,每篇文章三五分钟就能读懂,细读两遍就能读透。我彻底驾驭了这份报纸。
2016年初,我与书友分享阅读《经济学人》的心得,书友听得过瘾,我索性开了个公众号来写解析。不到一年,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公众号,竟吸引了上万人关注,此时我才发现,原来想读却又读不懂《经济学人》的人,有那么多。我喜欢和读者交流,他们好学,对《经济学人》充满了好奇,看到他们,我仿佛看到了多年前的自己。我决定不再单打独斗,而是带领大家,携手迈上攻克《经济学人》的征程。
2018年,我把过去九年来阅读《经济学人》的经验浓缩成精华,开启了第一轮「灭TE计划」;一年后,我又开启了第二轮。我精心准备全力付出,两轮课程大获成功,不少同学真的灭掉了《经济学人》。对我来说,更宝贵的收获是,近三年的教学,和数百位同学的交流,让我真正看清,究竟是什么在阻碍大家读懂《经济学人》。不是所有同学都参加了我的课程,但我想帮助更多的人,于是就有了这篇文章,下面,请听我为你解惑,为什么你读不懂《经济学人》。
整篇文章将分为四大板块,共计46342字,大家可先收藏再分次阅读。
目录
你不知道的《经济学人》《经济学人》板块专栏大揭秘什么才叫真正读懂了《经济学人》六大法宝,带你攻克《经济学人》
1
你不知道的《经济学人》
我们先来全方位认识一下《经济学人》。
一直以来,《经济学人》都被誉为英语学习的圣经,英专生必读《经济学人》,英语老师也常读《经济学人》自我提升。《经济学人》也是雅思、考研英语等各大考试的题源,百度指数显示,过去十年来,除去每年12月这一考试月,“经济学人”的检索量走势,跟“考研英语”高度相关(说明众多考研党通过研习《经济学人》进行备考)。
(百度指数官网:https://index.baidu.com/v2/index.html#/)
为什么《经济学人》能受广大师生青睐?它凭何从一众外刊中脱颖而出?
我认为有四大原因,那就是文笔优美、形式统一、夹叙夹议、立场中立。
1.文笔优美
《经济学人》崇尚清晰简洁的风格,认同乔治·奥威尔的写作六原则,也提出了自己的一套写作准则。
乔治·奥威尔在 Politics and the English Language 一文中提到了六条“基本原则”:
Never use a metaphor, simile or other figure of speech which you are used to seeing in print.Never use a long word where a short one will do.If it is possible to cut out a word, always cut it out.Never use the passive where you can use the active.Never use a foreign phrase, a scientific word or a jargon word if you can think of an everyday English equivalent.Break any of these rules sooner than say anything outright barbarous.
我的好友 Ender Viking 的翻译与我的注释如下所示:
1. 出版物上常见的隐喻明喻及其他修辞,都别用。
修辞之美,美在鲜活;滥用修辞,适得其反。但死喻(dead metaphors)已根植人类大脑,是个例外。
2. 能用简单易懂的词,就不用复杂生僻的词。
直白是真诚,婉转是虚伪。奥威尔所批判的政治语言,全是委婉语。
汉字无长短之分,古汉语更精炼,但比白话文更难懂,要慎用。英文词汇长短不一,盎格鲁撒克逊语遗留下来的词汇偏短,拉丁语构成的词汇偏长,《经济学人》好用前者,少用后者,能用“poor”,就不用“underdeveloped”。
注:雅思的审美与《经济学人》相反,雅思写作不用拉丁字根词汇,难得高分。
3. 能删的词,尽删尽美。
拖沓的文章,就像不修边幅的油腻男;简练的文章,就像清爽干净的帅小伙。切忌的的不休,被被不绝,了了不停,very 不断。
4. 能用主动语态,就不用被动语态。
怎么定义“能”很重要,但这点奥威尔、《经济学人》、威廉·斯特伦克(The Elements of Style 一书的作者,也提倡用主动语态)都没说清楚。
句法并无好坏之分,只有合适与否。是否合适,要看在相应语境下,是减轻还是加重了读者获取信息的负担。主动语态往往更简练,但如果不需要言明施动者,或使之晚些出场,则被动语态更为合适。句法选择,灵活才是正道。
5. 能找到对应的日常说法,就不用外来词、科技术语和行话。
写作是带着读者看世界,他们要的是一扇窗,而不是一堵墙。
6. 宁违以上规则,不说一句粗话。
尊重是最基本的底线。有人说粗话纯粹为扮酷,这是歧途。
《经济学人》在自己的风格指南(The Economist Style Guide)中也提到了如下准则:
Do not be stuffy.Do not be hectoring or arrogant.Do not be too pleased with yourself.Do not be too chatty.Do not be too didactic.Do your best to be lucid.
我的好友 Ender Viking 的翻译与我的注释如下所示:
1. 不要古板。
你眼中的庄重,在读者看来是无聊。
2. 不要盛气凌人,不要狂妄自大。
不要发泄情绪。清晰交代理据,剩下的由读者评判。
3. 不要太过自满。
写文,也要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4. 不要闲谈。
读者的时间很宝贵,没意义的插科打诨是犯罪。
5. 不要说教。
你和读者之间,从来都不是上下级关系。
6. 尽最大努力,把话说清楚。
反复问自己:我想说什么?我该如何表达?这样表达能达到效果吗?还有没有更简洁的说法?
更多内容,大家可参考 The Economist Style Guide 一书。
有两点《经济学人》希望自己能一直领先同行,一是分析质量,二是写作质量。以上这些写作准则,造就了《经济学人》的优美文笔。读者喜欢,同行望尘莫及。
2.形式统一
《经济学人》的文章从不署名。这是一项传统,1843年《经济学人》创立之初,创始人詹姆士·威尔逊(James Wilson)几乎一手包揽了报纸中所有文章的写作,但他在文中用的全是第一人称“我们”。
例如,在18430902期 Our expiring commercial treaty with the Brazils 一文的开篇,威尔逊写道:
The present unsettled state of our commercial relations with the Brazilian Empire presents a subject of more importance than any other at this moment to our trading, and, we may add, to our social existence; for the comforts and welfare of so large a mass of our people, whether engaged in agriculture or manufactures, have of late been proved to depend so greatly on the existence of our foreign trade, that nothing materially affects the one which is not quickly felt by the other.
像这一段中“we may add”中的“we”,这篇文章一共出现了44次。
近两个世纪后,这项匿名传统还在延续,只不过今天的《经济学人》不再用“we”称呼自己,而是用“this newspaper”或“your correspondent”。
《经济学人》选择隐去撰稿人,不仅是延续传统,更是在践行其价值观。《经济学人》相信,写什么比是谁写更重要(What is written is more important than who writes it)。许多文章由多位编辑共同完成,社论更是经全体编辑共同探讨相互辩论后才会定稿。《经济学人》的文章并不是某个别人的作品,而是集体智慧的结晶。
难得的是,《经济学人》的文章读起来真就像是出自一人之手。价值观恒定,近两百年来没有大的改变;篇幅固定,经典专栏一直都是千字文;写作模式统一,从交代问题到分析问题到解决问题,每篇封面社论,都是那样熟悉。
形式统一有何好处?熟悉《经济学人》的风格后,你就能更快捕获到你想要的信息。如果你想学习英文写作,《经济学人》也非常适合研习。市面上优质信息源不少,但信息优质形式统一的周报,凤毛麟角。
3.夹叙夹议
《经济学人》是一份周报。这意味着什么呢?
这意味着《经济学人》不同于路透社(Reuters)、美联社(AP)和英国广播公司(BBC),这些新闻社实时播报天下事,也只报道事实,他们靠“快”与“准”立足于市场,而《经济学人》则是对当周大事筛选汇总后,挑出最值得报道的部分,加以评论,靠自己独树一帜的见解赢得读者。
这也意味着《经济学人》不同于形形色色的月刊或季刊杂志,这些杂志往往聚焦某个主题(如商业、体育、汽车),不报道新闻,而《经济学人》仍有新闻属性,且涉猎广泛,除了政治和财经,也会浅谈科技与艺术。
《经济学人》的特点,让很多人分不清它究竟是杂志还是报纸。从形式上来说,《经济学人》确实像杂志,但从实质上来说,《经济学人》依然是报纸,只不过它不是一份日报,而是一份夹叙夹议的周报。伦敦时间每周四晚,新一期《经济学人》就会出版,读者拿到报纸,周末看完,晓尽天下事,也收获了独到的见解。
对英语学习者来说,夹叙夹议的《经济学人》文章也格外适合研读。这类文章往往更有层次,更有深度,和平铺直叙的新闻报道相比,这类文章读起来更有难度,但也更具趣味。
4.立场中立
《经济学人》还有一大特点,就是立场中立。对于这一判断,不少同学会觉得匪夷所思,在他们看来,《经济学人》应该是一个戴着有色眼镜的毒舌。但和其他媒体相比,《经济学人》确实算得上中立。仔细观察下面这张由 Ad Fontes Media 制作的 The Media Bias Chart,我们会发现,《经济学人》恰好处在“Neutral”的位置上。
我们顺便也看看其他主流媒体在这张图中的位置:
和《经济学人》相比,《金融时报》和《华尔街日报》偏右,《新闻周刊》、《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和《卫报》偏左。
《福布斯》的立场也较为中立,但它只是一份商业杂志,和《经济学人》的属性并不相同;美联社和路透社也位于中立基准线上,但它们是只报道事实的新闻社,立场本该中立。
经过比较,我们会发现,立场中立的评述性新闻周报,主流媒体里,只有《经济学人》一家。至于《经济学人》究竟有哪些立场,它的这些立场究竟有多中立,我们在这篇文章后面的第四章,再来和大家详细介绍。
但有一点可以确认的是,如果这张 The Media Bias Chart 是可靠的,那《经济学人》也就是可靠的,或者说,《经济学人》比其他同类媒体,更可靠。这或许是为什么,在这个信息爆炸的互联网时代,《经济学人》的销量能不降反升,而《经济学人》的中国读者,也与日俱增(当然,很多同学并未购买正版,如果条件允许,希望大家能通过官方渠道订阅)。
以上四点便是我所认为的,《经济学人》如此受欢迎的原因,也是为什么你,我亲爱的各位同学和读者,会如此关注《经济学人》。再重复一遍,这四个特点分别是:文笔优美、形式统一、夹叙夹议、立场中立。
当然,或许还有第五大原因——从众效应。很多同学看到身边的人在读《经济学人》,或者听到某个博主推介《经济学人》,就稀里糊涂地入了这个“坑”。我觉得,《经济学人》是好,但它不见得适合每一个人,或者说,并不是在英语学习的每一个阶段,我们都需要研习《经济学人》;很多时候,你可以根据你的基础和需求,找到更适合的材料。
不过,如果你和我一样,已经认定了《经济学人》,那么恭喜你找到了一份绝佳刊物。我知道,你也迫不及待,想探寻更多《经济学人》的秘密,那下面,我们就来一探究竟,《经济学人》由哪些内容构成,我们又该着重学习哪部分内容,以实现自己的阅读目的。
2
《经济学人》板块专栏大揭秘
在这一章,我将深度拆解《经济学人》,展示《经济学人》的构成,并揭示《经济学人》各板块专栏背后的秘密。
我将先后介绍《经济学人》的主刊、专刊和增刊以及经济学人集团的其他内容,最后再给大家分析,其中哪些内容,更值得我们研读。
1.主刊
每一期《经济学人》主刊,有近70篇文章。如果不把这近70篇文章归类,整份报纸必然显得杂乱无章。所幸有条理的《经济学人》把这近70篇文章分门别类,归纳到不同板块里面,并在目录中加以体现。
每拿到一份《经济学人》,我们做的第一件事必然是翻阅目录。目录中各个板块出现的顺序如下所示:
The world this weekLeadersLettersBriefingUnited StatesThe AmericasAsiaChinaMiddle East & AfricaEuropeBritainInternationalBusinessFinance & economicsScience & technologyBooks & artsEconomic & financial indicatorsGraphic detailObituary
The world this week 即“本周要闻”,分 Politics(政治)和 Business(商业)两大块。这一板块《经济学人》只报道事实,不发表任何观点。此板块最后附有一幅漫画,名为 KAL’s cartoon。KAL是政治讽刺漫画家 Kevin Kallaugher 的笔名;KAL 会从当周政治事件中取材,画成讽刺画。
Leaders 即“社论”,包含5-6篇观点性极强的文章,是《经济学人》输出价值观的主战场。
Letters 即“读者来信”。不少读者会给《经济学人》发邮件,《经济学人》则会筛选出优质内容并将其刊登。被刊登的内容常和《经济学人》唱反调。
Briefing 即“简报”,一篇近3000词长文,聚焦某一话题,介绍其背景知识;“简报”的文章常与某篇社论有关。
United States(美国)、The Americas(美洲)、Asia(亚洲)、China(中国)、Middle East & Africa(中东和非洲)、Europe(欧洲)、Britain(英国)分别报道各个地区或国家当周发生的大大小小的事件。每个版块内,靠前的文章偏长,常和政治相关;靠后的文章偏短,多为趣闻轶事。
International 即“跨国界”,一篇近2000词长文。我将其翻译为“跨国界”是因为,这个板块探讨的是全人类共通的话题,没有明显的政治导向,没有意识形态输出。
Business 即“商业”,讲的是公司与行业。
Finance & economics 即“财经”,讲的是金融与市场。
Science & technology 即“科技”,讲的是有趣或有前景的新兴技术。
Books & arts 即“书籍和艺术”,多为新书推介,也会介绍不为大众所知的艺术。
Economic & financial indicators 即“财经数据”,提供GDP增长率、失业率、汇率、股指涨跌幅等数据。
Graphic detail 即“图话细节”,用一张或若干张图表,配上少许文字,阐释某种现象。我将其翻译为“图话细节”,是因为此处的“graphic”是一个双关语。graphic 既可以指“图画的”,也可以指“生动的”;graphic detail 既是“图画的细节”,也是“生动的细节”。图画就像会说话一样,生动展示了各种细节,即“图话细节”。
Obituary 即“讣告”,用近1000词,描绘某个已故人物的一生。
《经济学人》不少板块中也有专栏,每个专栏都有一个独特的名字,每个名字都来源于某个人物、地点或文化符号。板块与专栏的对应关系如下所示:
United States – LexingtonThe Americas – BelloAsia – BanyanChina – ChaguanEurope – CharlemagneBritain – BagehotBusiness – BartlebyBusiness – SchumpeterFinance & economics – ButtonwoodFinance & economics – Free exchangeBooks & arts – Johnson
Lexington(美国)、Bello(美洲)、Banyan(亚洲)、Chaguan(中国)、Charlemagne(欧洲)、Bagehot(英国)这六个专栏会深度探讨对应地区或国家的政治。Bartleby(职场)、Schumpeter(商业)、Buttonwood(金融)、Free exchange(经济)、Johnson(语言)这五个专栏则和政治无关。
我们来看看这些专栏名背后的历史、典故或趣闻:
Lexington 即“莱克星顿”,美国独立战争在此打响。
Bello 即“贝略”,安德烈斯·贝略(Andrés Bello)是委内瑞拉法学家、外交家、哲学家、诗人、人文主义者。贝略的政治和文学作品是西班牙语美洲文化的基石。
Banyan 即“(印度)榕树”或“菩提”。为什么榕树能代表亚洲?榕树是印度国树;古吉拉特商人在榕树下交易。榕树或菩提也广泛出现在亚太地区各种宗教神话中。相传,克里希纳(Krishna)在榕树树叶上安息;释迦牟尼(Shakyamuni)在菩提树下见到欲望,却不受诱惑,终悟道成佛。关岛土著查莫洛人信奉的神灵 taotaomona(查莫洛先人灵魂的化身)是榕树的守卫者;菲律宾人口中的榕树(“baliti”)则是神灵的家园。越南中秋节神话中,月亮上的暗斑其实是一棵榕树,这棵榕树由一位名叫 Cu?i 的男人在地球上栽种;一天,Cu?i 的妻子用不干净的水浇树,这棵树便自己拔起根,拽着 Cu?i,飞向了月球,从此,Cu?i 就陪着月亮夫人和玉兔,永生永世。
Chaguan 即“茶馆”,中国老百姓谈天说地听戏品茶的地方。
Charlemagne 即“查理曼”。公元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东西,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覆灭,此后西欧陷入混乱。公元768年,查理曼加冕为法兰克国王,随后数十年,其王国版图不断扩大;公元800年,查理曼被教皇利奥三世加冕为“罗马人的皇帝”,至此,西欧才再度统一。后世称查理曼为“欧洲之父”。
Bagehot 即“白芝浩”,沃尔特·白芝浩(Walter Bagehot)是英国商人、作家、经济学家,也是《经济学人》史上“最伟大的主编”(详见TE20190810. Books & arts. Walter Bagehot 一文)。
Bartleby 即“巴特尔比”,美国小说家赫尔曼·梅尔维尔(Herman Melville)所著《抄写员巴特尔比》(Bartleby, the Scrivener)一书中的人物。金钱社会,物欲横流,人与人日渐疏离,却有一个人,用一句又一句“我不愿意”,表明自己不妥协的决心,这个人,就是巴特尔比。此专栏探讨的是职场与管理。
Schumpeter 即“熊彼特”,约瑟夫·熊彼特(Joseph Schumpeter)是奥地利经济学家,他有一个著名观点,那就是资本主义的实质就是“创造性破坏”(creative destruction)。此专栏聚焦商业。
Buttonwood 即“梧桐”。1792年5月17日,24名证券经纪人在华尔街某梧桐树下签订了《梧桐树协议》,这便是纽交所的开端。《经济学人》用梧桐树象征华尔街,此专栏专注于金融与市场。
Free exchange 即“自由交换”,《经济学人》中唯一和经济学本身相关的专栏。《经济学人》崇尚自由市场(free market),而经济的本质就是交换(exchange),或许这便是《经济学人》将此专栏命名为“自由交换”的原因。
Johnson 即“约翰逊”,塞缪尔·约翰逊(Samuel Johnson)是英国诗人、作家、文评家,因花九年时间独力编撰出《约翰逊词典》(A Dictionary of the English Language)而闻名于世。此专栏探讨语言学。
2.专刊和增刊
除常规主刊外,《经济学人》也会不定期出版一些专刊或增刊,如下所示:
Special reportsTechnology QuarterlyEssaySchools briefBy InvitationChristmas specialsThe world ifThe world in
Special reports 即“特别报告”,平均每个月出版1-2期,每期聚焦一个话题,浓缩数十本书籍或研究报告的精华,汇总成5-8篇文章,为读者奉上一份高密度的前沿资讯大餐。文章中出现的每一个数据或观点,《特别报告》都会提供出处;报告末尾处也会列出参考文献。不夸张地说,看一份《特别报告》不亚于读一本好书。
任何话题都有可能成为《特别报告》的主题,例如,2020年一共出版了12期《特别报告》,主题分别为:
20200116. Housing20200206. China’s Belt and Road20200220. The data economy20200328. Africa20200411. South Korea20200509. International Banking20200618. The new world disorder20200723. The Midwest20200829. Dementia20200919. Business and climate change20201010. The world economy20201114. Asset Management
Technology Quarterly 即“技术季刊”,可视为技术版的“特别报告”,每期也有5-8篇文章,每个季度出版一期。2020年出版的四期《技术季刊》的主题分别为:
20200104. Technology in China20200312. Personalised medicine20200613.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its limits20201003. Virtual realities
Essay 就是“文章”或“短文”,不过《经济学人》的 Essay 并不短,每篇接近6000词。这么长的篇幅,意味着文章内部会有组块(否则文章难以组织),而《经济学人》也确实是这样做的,每篇 Essay 均安排了4-5个组块。
Essay 的选材没有《特别报告》那样宏大,但依然角度新颖,能引人深思。Essay 更新并不频繁,近几年刊登的几篇 Essay 包括:
20200822. The viral universe20190629. A gamble on the rains20190223. The global centre20180915. Reinventing liberalism for the 21st century20171104. Luther’s reformation20160618. Between the borders20160213. The Mekong20151219. Animals think, therefore …20150815. Asia’s second-world-war ghosts20150530. Men adrift
Schools brief 从字面上看,是“学派简介”,但此处的“学派”,不如理解为“学科”或“课题”更好,Schools brief 也就是某个学科或课题的简介。早在1975年,《经济学人》就刊登了第一期 Schools brief,标题为 Managing the British Economy,旨在帮助经济专业的学生更好地理解这门学科。如今,Schools brief 依然有着同样的意义。和《特别报告》侧重于提供前沿资讯不同,Schools brief 重在知识普及;Schools brief 的行文风格与《经济学人》无异,但它的实质更像是百科。
每个系列的 Schools brief 有六篇文章,分六次刊发(即六期连载)。Schools brief 的更新也不频繁,近几年刊登的 Schools brief 包括:
20200808. Economics brief20200425. Climate brief20180804. Philosophy brief20170729. Economics brief
如上所示,《经济学人》会把当期讲解的学科的名称直接写入标题,如“哲学简介”(Philosophy brief)。同一学科可能会出现多次,例如20170729和20200808这两期讲解的都是经济学,但这两期只是有着相同的标题而已,具体的讲解内容并不相同。
By Invitation 即“名人说”或“大家谈”,《经济学人》会邀请各国政要或各界学者撰文,或谈论时局,或对某一问题发表见解。这个栏目一般只在官网更新,只有极少数最顶级人物(如贝拉克·奥巴马、比尔·盖茨)撰写的文章才会出现在印刷版上。
此前,这一栏目更新并不频繁,但在新冠疫情爆发后,登上《经济学人》官网的名人大家明显多了起来。仅在2020年,《经济学人》就邀请了数十位大咖谈论“新冠疫情会如何影响世界”(The world after covid-19),受邀者包括傅莹、比尔·盖茨、李开复,他们分别撰文《为何中美必须携手抗疫》(Fu Ying on why China and America must co-operate to defeat covid-19)、《如何备战下一场大流行病》(Bill Gates on how to fight future pandemics)、《新冠疫情加速中国自动化大跃迁》(Kai-Fu Lee on how covid spurs China’s great robotic leap forward)。
在新冠疫情爆发之前,《经济学人》曾邀请过托尼·布莱尔(1997年至2007年任英国首相)书写自己的执政反思,也邀请过贝拉克·奥巴马(2009年至2017年任美国总统)阐述他认为亟待解决的经济问题。这两期 By Invitation 分别刊载于20070602和20161008期《经济学人》。
Christmas specials 即“圣诞特刊”,一年仅出一期。圣诞要吃大餐,《经济学人》的《圣诞特刊》就是一席丰盛的精神大餐,近20篇文章,选题包罗万象,从少林释永信到珐琅彩罂粟碗,从永冻层先知到挪威老兵,从太阳系行星的故事到西伯利亚的讽刺,给你娓娓道来那些不为人知的奇闻趣事。过圣诞,一定要看《圣诞特刊》。
以上提到的六篇文章分别是:
20201219. Tales of a CEO monk20181222. Porcelain appreciated20201219. Prophet of permafrost20181222. Norwegian heroes20191221. Planets on the move20191221. The ironies of Siberia
The world if 即“假想世界”,《经济学人》最天马行空的栏目,一年仅出一期,每期近十篇文章,每年年中更新。在这个栏目,《经济学人》会大胆设想那些不可能发生的事,或用虚拟语气推演,或像小说一样构建出生动情节,以揭示或让读者想象,如果这些事情真的发生,我们的世界会变成什么样。《经济学人》曾假想过:
20180707. If Martin Luther King had not been assassinated20160716. If computers wrote laws20160716. If the ocean was transparent20150801. If an asteroid heads for Earth
The world in 即“年度展望”,每年年末出版(独立成册),前瞻来年会发生的大事件和大趋势;和“The world if”系列不同,“The world in”系列更贴近现实,没有幻想,只有根据事实、数据和当下趋势作出的严谨预测。
3.其他
以上介绍的《经济学人》主刊、专刊和增刊几乎囊括了《经济学人》的所有内容,但《经济学人》可不是一家普通报社,它是媒体界的一艘“航空母舰”,还有更多内容可供挖掘。如果大家学有余力,可尝试关注《经济学人》的博客、播客和视频,或阅读《经济学人》的衍生刊物,如《特浓咖啡》(Espresso)和《1843》杂志。如果你还意犹未尽,《经济学人》还有自家书籍以及由自家智库撰写的研究报告。
下面和大家介绍一二:
博客和专栏类似,但不会出版印刷,只会在官网更新。《经济学人》的博客有:
The Economist explains(《经济学人》亲自答)Prospero(普洛斯彼罗)Erasmus(伊拉斯谟)Gulliver(格列佛)Game theory(赛局理论)Democracy in America(论美国的民主)Kaffeeklatsch(德式咖啡派对)Eastern approaches(走进东欧)Pomegranate(石榴)Baobab(猴面包树)Babbage(巴贝奇)
The Economist explains 致力于解释大千世界里的“为什么”。
Prospero 以莎剧《暴风雨》(The Tempest)主人公普洛斯彼罗命名,聚焦书籍、艺术与文化。
Erasmus 以文艺复兴时期尼德兰人文主义思想家和神学家伊拉斯谟命名,讲宗教与公共政策。
Gulliver 以乔纳森·斯威夫特小说《格列佛游记》中的主人公命名;格列佛是一个酷爱旅行的人,这个博客是你的“旅途伴侣”。
Game theory 是一个双关语——用“博弈论思维”(政治、经济、科学等多维度)分析体育“竞赛”。
Democracy in America 与法国历史学家和政治家托克维尔著作同名,即“论美国的民主”。
Kaffeeklatsch 是德语,含义为咖啡派对(coffee gossip),此博客探讨德国政治。
Eastern approaches 中的“approaches”也是一个双关语——通往东欧的“路”,看看东欧人的处事之“法”。
Pomegranate 即“石榴”,这种植物在中东广泛栽种,此博客聚焦中东。
Baobab 即“猴面包树”,多见于非洲,此博客聚焦非洲。
Babbage 以英国数学家和工程师查尔斯·巴贝奇命名,此博客探讨科技。
The Economist explains 是一个日更栏目,Pomegranate(中东)、Baobab(非洲)、Babbage(科技)这三个博客已停更,其他博客更新不频繁。
以上所有博客均可在《经济学人》官网阅览:
https://www.economist.com/the-economist-explains/https://www.economist.com/prospero/https://www.economist.com/erasmus/https://www.economist.com/gulliver/https://www.economist.com/game-theory/https://www.economist.com/democracy-in-america/https://www.economist.com/kaffeeklatsch/https://www.economist.com/eastern-approaches/https://www.economist.com/pomegranate/https://www.economist.com/baobab/https://www.economist.com/babbage/
除了文字栏目外,《经济学人》还有播客和视频。大家可在常见的海外播客平台订阅《经济学人》的节目,或直接登录 https://www.economist.com/podcasts/ 收听。
《经济学人》的播客也有多个栏目,包括:
The IntelligenceMoney TalksEditor’s PicksBabbageChecks and BalanceThe Economist AsksThe World AheadFuturewatchThe Jab
更多内容,大家可自行探索。
《经济学人》的视频大家可直接登录《经济学人》官网或《经济学人》在 YouTube 上开设的频道了解。《经济学人》的视频有事件解说、访谈报道,也有迷你纪录片(如“海洋”系列(the Ocean series))。
播客和视频让《经济学人》的表达更加立体,衍生刊物则扩大了《经济学人》的受众面积。《特浓咖啡》(Espresso)为移动阅读而生,每个工作日更新,内含一篇“全球速览”(The world in brief),五篇短文,一句名人引言,让你跟上世界的节奏;清晨读完,好似畅饮一杯特浓咖啡,神清气爽开启新的一天。《1843》杂志献给每一个爱生活的人,这里有“艺术、时尚、美食、美酒、汽车、旅行和世上一切有趣的东西”。
书籍并非《经济学人》的主打产品,但《经济学人》也出版过不少畅销书,例如前面提到的 The Economist Style Guide 就是《经济学人》的“best-seller”;此外,还很多其他的“指南”,如 Economics: An A-Z Guide 和 Guide to Investment Strategy,也颇受欢迎。
经济学人智库(The Economist Intelligence Unit (The EIU))是《经济学人》的坚实后盾,不少内容EIU会先出调研报告,《经济学人》再撰文报道。《经济学人》的报道一般只写结果分析,而EIU的报告则会还原调研过程本身。如果你不仅关注结果,也关注过程,EIU的报告值得你参考。
4.哪些内容更值得读?
看完上述介绍,想必不少同学已经眼花缭乱。《经济学人》这么多内容,究竟该选取哪些来研习?常年关注《经济学人》的老读者都有自己的阅读喜好和习惯,以下我提供的阅读路径仅供新读者参考。
大多数人阅读《经济学人》,无非有两个目的,一是获取信息,二是学习英语。
如果我们的目的是获取信息,我们该读什么板块?
人各有偏好,有人爱政治,有人喜财经,有人好艺术,大家可根据目录,各取所需。
但不同的信息有不同的价值,“新闻”只能让你知道发生了什么事;“资讯”却能为你所用,给你带来财富机遇;“洞见”则能予你启迪,在重大选择上让你保持清醒。
如果你只想看新闻,The world this week 即可满足你的需求。
如果你想获得资讯,你还需看 Leaders、Briefing、Business、Finance & economics、Science & technology、Graphic detail、Special reports 和 Technology Quarterly。
早在2011年,《经济学人》就介绍了比特币(TE20110618. Finance & economics. Digital currencies: Bits and bob),随后在2013年,《经济学人》又详细剖析了比特币(TE20131130. Technology Quarterly. Bitcoin: Bitcoin under pressure),如果你在那个时候就关注比特币,你或许能大赚一笔。
早在2006年,《经济学人》就介绍了特斯拉(TE20060729. Science & technology. Electric cars: Not so shocking),随后在2014年和2016年,《经济学人》又深入报道了特斯拉(TE20140301. Business. Electric cars: Fully charged;TE20160319. Business. Tesla’s mass-market ambitions: On a charge),如果你在那个时候就关注特斯拉,你或许能以低价买入一只明日牛股。
如果你想获得洞见,上述板块依然必看,同时你还需看 Schools brief、Christmas specials、Essay、By Invitation、Books & arts、International、Obituary 以及《经济学人》的所有专栏。
2014年的多篇社论和特别报告(20140118. Tech startups: A Cambrian moment;20140529. Business in Asia: How to keep roaring;20141004. The world economy. The third great wave)曾揭示过未来几年在技术、公司、行业乃至经济格局上可能会发生的变化,如果当时我们读懂了这些文章,我们或许能做出更好的择业、就业或投资决策(比如加入头部互联网公司或买入头部互联网公司的股票)。
2018年8-9月出版的 Philosophy brief 则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介绍了密尔(John Stuart Mill)、托克维尔(Alexis de Tocqueville)、凯恩斯(John Maynard Keynes)、哈耶克(Friedrich Hayek)、波普尔(Karl Popper)、熊彼特(Joseph Schumpeter)、罗尔斯(John Rawls)、诺齐克(Robert Nozick)等一众自由主义哲学家的生平、作品与思想。看懂了这些文章,领悟了这些哲学家的思想,我们能更理性地看待当今世界上出现的诸多现象(比如虚假新闻和民粹主义),保持独立思考,不被旁人言语左右。
新闻、资讯和洞见分别代表了三种不同维度的信息,这三个维度,为搜寻信息的读者,提供了三条细分路径。下面我们再来看看,如果以学习英语为目的,我们该读《经济学人》的哪些内容。
正如信息可分为新闻、资讯和洞见一样,“学习英语”也可进一步细分。有的同学想通过精读《经济学人》提高阅读理解能力,有的同学则是通过临摹《经济学人》训练写作,还有的同学无非是想阅读“题源”以更好备考。
理论上来说,整本《经济学人》都适合精读,但从实操上来说,选取难度合适的文本更能达到效果。
所以,这里我来给《经济学人》不同的板块和专栏做一个难度评级;这个评级较主观,但也是我过去十一年来阅读《经济学人》的经验之谈。
《经济学人》的各个板块,从难到易依次为:
专栏(包括Obituary) ≥ Books & arts ≥ Leaders ≥ “地区或国家”板块 = Business = Finance & economics = Science & technology = International > Briefing = Graphic detail > The world this week
“地区或国家”板块中,从难到易依次为:
United States ≥ Britain = Europe ≥ The Americas = Asia = Middle East & Africa > China
《经济学人》每个板块中往往有多篇文章,靠前的文章往往比靠后的文章难。
《经济学人》的各个专栏,从难到易依次为:
Lexington ≥ Bagehot = Charlemagne > Obituary ≥ Schumpeter = Free exchange > Buttonwood = Chaguan = Banyan = Bello ≥ Johnson = Bartleby 《经济学人》的专刊或增刊我没有纳入这个评级,但专刊或增刊往往比主刊难,和专栏中较难的文章难度类似。
有了以上这个难度评级,不同基础的同学能轻松选出适合自己的板块或专栏来阅读。如果你是初阶选手,你可以从 The world this week 和 China 板块读起;如果你是高手,你应该前往 Lexington、Bagehot、Charlemagne 等专栏接受挑战。
但如果我们阅读《经济学人》的目的是研习写作呢?
如果你想学习《经济学人》的遣词造句,整本《经济学人》都可以是你的教材。但是,不同的文体有不同的写法。如果你想攻克议论文(如雅思写作Task2、托福写作Integrated Task和托福写作Independent Task),你更应该研读Leaders,尤其是封面社论(Letters 板块有时也可借鉴);如果你想学习如何描述图表(如雅思写作Task1、考研英语二写作Part B、BEC高级写作Part 1),你可以参考 Graphic detail;如果你想写出一篇优美的个人陈述(personal statement),你应该去 Obituary 板块寻宝。
当然,我知道很多同学阅读《经济学人》是为了适应考研阅读,那我们又该读什么板块呢?
不论是考研英语还是其他各类英语考试,出题人必然会回避政治、种族、宗教等容易引起纷争的话题,所以,《经济学人》Leaders 板块中的政治类文章,以及“地区或国家”板块中绝大多数文章,都可以剔除掉。
像考研英语这样的纯语言类考试,也不会涉及过于专业的学科知识,所以像 Finance & economics 这种含有大量财经术语的板块,大家也可略去。
The world this week 中多为短句,并非完整的文章,Letters 中的回信偏短,如果没有背景信息也难以读懂,这两个板块亦可排除。
理论上来说,剩下的板块都有可能纳入出题人的备选池,但纵观过去二十年来考研英语从《经济学人》中的选材,我们会发现 Business 和 Science & technology 这两个板块以及 Leaders 中的非政治类文章,才是出题人的最爱。
以上所有文章,大家均可在相应出处找到,唯独 Business-school research: Outside directors and children first 这篇文章大家需登录官网查阅(https://www.economist.com/business/2010/05/04/outside-directors-and-children-first)。
讲到这里,相信大家已经知道,应该选取《经济学人》中的哪些内容,来帮助自己更好地学习英语。
当然,获取信息和学习英语这两个目的并不矛盾,大家完全可以一箭双雕。我也只是一个指路人,大家可以按照我给的路径去走,也可以自行探索,相信要不了多久,你便会轻车熟路。
以上便是这篇文章的第二大板块,在这个板块,我们系统介绍了《经济学人》的主刊、专刊和增刊,也告诉大家如何根据自己的需求,选取最适合自己的内容来研读。下面进入这篇文章的第三大板块,我会尝试回答一个问题:什么才叫真正读懂了《经济学人》?
3
什么才叫真正读懂了《经济学人》?
读懂与否往往是一个主观判断,读到同样一种程度,有人认为自己懂了,有人却认为自己没懂;同一篇文章,若干年前你以为自己读懂了,若干年后再读才发现当时没懂。
如果你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你不会轻易认为自己“读懂”了某篇文章;如果你在不断进步,你为“读懂”设立的门槛也会不断抬高。
我相信我的读者绝非庸碌之辈,但从混沌懵懂到一知半解再到了然于胸,这个过程,太过漫长。为帮大家早日拨云见日,我愿意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心中的“读懂”,或许我的标准依然不够完美,但我相信它能给大家一些启发。
南宋陈善《扪虱新话》说:“读书须知出入法。始当求其所以入,终当求其所以出。见得亲切,此是入书法;用得透脱,此是出书法。盖不能入得书,则不知古人用心处;不能出得书,则又死在言下。唯知入知出,乃尽读书之法也。”近人王国维《人间词话》也说:“诗人对于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
陈善说的是古人的读书法,王国维说的是诗词的作法,但他们的“出入法”,用于阅读《经济学人》或其他各类书籍,亦无不可。
何谓“入”?
“入”就是要真正钻到书里去,见得亲切,知作者用心处。具体来说,就是不能只浮于文字表面,而要挖掘书中的精义和要点,探明作者的态度和用意。
何谓“出”?
“出”就是要跳出书本本身,不死在言下,而要用得透脱。具体来说,就是要有自己的知识体系和判断准则,将书中知识真正为我所用,却又不被书牵着鼻子走。
入乎其内,又出乎其外,才是真正的“读懂”。
以20160319期《经济学人》的封面社论 Russian foreign policy: A hollow superpower 一文的前两段为例:
JUBILANT((因为成功而)欢欣鼓舞的,欣喜若狂的) crowds waved Russian flags; homecoming pilots were given fresh-baked bread by women in traditional dress.【1】 Judging by the pictures on television, Vladimir Putin won a famous victory in Syria this week.【2】 After his unexpected declaration that the campaign is over, Mr Putin is claiming credit((公众的)赞誉,赞扬) for a ceasefire and the start of peace talks.【3】 He has shown off his forces and, heedless(不理会某事物,对某事物掉以轻心) of civilian lives, saved the regime of his ally, Bashar al-Assad (though Mr Assad himself may yet prove dispensable).【4】 He has “weaponised” refugees by scattering Syrians among his foes in the European Union.【5】 And he has outmanoeuvred(比…高明,比…技高一筹) Barack Obama, who has consistently failed to grasp the enormity(严重性,深远影响) of the Syrian civil war and the threat it poses to America’s allies in the Middle East and Europe.【6】
Look closer, however, and Russia’s victory rings hollow.【7】 Islamic State (IS) remains.【8】 The peace is brittle.【9】 Even optimists doubt that diplomacy in Geneva will prosper.【10】 Most important, Mr Putin has exhausted an important tool of propaganda.【11】 As our briefing explains, Russia’s president has generated stirring(令人激情澎湃的,激动人心的) images of war to persuade his anxious citizens that their ailing country is once again a great power, first in Ukraine and recently over the skies of Aleppo.【12】 The big question for the West is where he will stage his next drama.【13】
大多数同学读完这两段,只关注到了以上标蓝的表达,即所谓的生词或好词。这些表达确实很好,但从篇章层面来说,它们只是浮于表面的“装饰”罢了,只学习或积累这些词汇本身,称不上“入书”。
真正入书,须看懂字里行间。第一段的语句很精彩,但也略显夸张,普京大获全胜(S1-S3),只手遮天(S4-S5),力压劲敌(S6),只是,作者为什么要写得这么夸张?原因在第二段的首句,作者说,这一切不过是虚幻,普京的胜利不过是空中楼阁。从捕获信息的角度来说,这两段中真正值得关注的,不是那些标蓝的表达,而是S7中的“however”。读到这份儿上,这两段才算基本“入书”。
那这两段要读到什么程度才算“出书”呢?机械地把那些标蓝的表达搬运到自己的作文中,不算出书;写一份复制粘贴式的学习笔记,也不算出书。输出这个方向没有问题,但有必要难度的输出,才是真的出书(关于“必要难度”,请阅读《你的学习方法真的有效吗?》一文)。
“出书”的另一要义,就是不让作者轻易侵入你的大脑。的确,我们现在看懂了,这两段的写法是“先捧后杀”,第一段是“捧”,作者故意写得很夸张,这是为了第二段更好地“杀”。但是,即便我们知道作者使用了这一技法,我们依然有可能不经意间被作者洗脑。比如,S6说普京在谋略上胜过奥巴马一筹,这是观点还是事实呢?S5说普京把叙利亚人驱散到欧洲各地,“武器化”了难民,这又是观点还是事实呢?
可见,第一段作者写得并不严谨,事实与观点间的界限非常模糊。如果作者想表达的是观点,却用像描述事实一样的语句去包装,这说明作者不真诚。倘若作者写的真是事实,那他写的东西必须有迹可循,否则他就是故意误导读者。
那作者写的是事实吗?普京是否智胜奥巴马,见仁见智,毕竟“智胜”是一个主观判断。但是,说普京把叙利亚人驱散到欧洲各地,“武器化”了难民,则可考据。这篇文章发表于2016年3月,第一段讲的是普京从叙利亚撤兵;《经济学人》的态度是,是普京,或普京对叙利亚所采取的军事行动,使得叙利亚难民逃亡欧洲。可是,早在2015年的夏天,难民危机就已经爆发,而普京直到2015年9月才向叙利亚出兵。虽然此前俄罗斯也干涉过叙利亚内政,但说是普京把叙利亚难民驱散到欧洲各地,甚至“武器化”了难民,言过其实。
《经济学人》自家制作的图表揭示了事实(注:以下这张图,以及我们后面会看到的几张图,均不源于这篇文章;这几张图出现在另一篇和普京毫无关系的文章上):
当然,如果我们进一步挖掘事实,会发现S5除了刻意把矛头指向普京外,也故意混淆了“难民”和“叙利亚难民”这两个概念。所有前往欧洲的难民都来自叙利亚吗?我们依然用《经济学人》的自家图表说话:
通过上面三张图表,我们可以看出,申请入欧的叙利亚难民数量确实多过其他单个国家,最后真正进入欧盟境内的叙利亚难民的绝对数量,较其他国家而言,也最多。但是,也有不少难民来自伊拉克、厄立特里亚、阿富汗、科索沃、阿尔巴尼亚、塞尔维亚,来自这些国家的难民总数也不是小数目。虽然这些国家中有不少难民被禁止入境欧洲,但无论如何,“叙利亚难民”不能代表全体难民。
讲到这里,再读S5(He has “weaponised” refugees by scattering Syrians among his foes in the European Union),大家会发现这句话何其荒谬。
读到这个份上,我们算“出书”了吗?
快了,就还差最后一个问题。为什么《经济学人》要这样写呢?《经济学人》明明知道真相(就像上面的图表展示的那样),但为什么还是要抹黑普京呢?答案很简单,因为这是一篇社论。前面我们说过,社论(即 Leaders 板块)是《经济学人》输出价值观的主战场;其实,社论也是《经济学人》表明政治立场的根据地。作为一份时事评论周报,《经济学人》不可能没有自己的政治观点,而社论恰好就是发表观点的地方。这就是为什么,社论中的某些政治言论,即便略偏极端,即便模糊了事实,《经济学人》也要一吐为快。这些言论,《经济学人》只在社论发表,这样大众还能勉强接受;如果《经济学人》在别的板块也发表了这么不负责任的言论,《经济学人》恐怕要名誉扫地。
现在,我们不仅分析清楚了这两段写了啥(先捧后杀),《经济学人》是如何将其写出来的(模糊观点与事实的边界),也明白了为什么《经济学人》要这样写(宣扬政治立场),读到这个份上,这两段,就算是“出书”了。
大家可以问问自己,过往阅读《经济学人》,有多少文章是读到了这种程度。想必并不多,那从今天开始,就来实践“出入法”吧!当然,我也知道,知易行难,很多同学不是不想读到这个份上,而是不知道该如何才能读到这个份上,对吗?那下面,我们就一起进入这篇文章的最后一个板块——六大法宝,带你攻克《经济学人》。
4
六大法宝,带你攻克《经济学人》
不卖关子,这六大法宝分别是:价值观、信息拼图、学科思维、行文模式、词汇、修辞。
下面一起来看看法宝背后的玄机。
1. 价值观: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阅读时,最令人沮丧的事情,莫过于花了时间,却只见其字,不知其心。你似乎读懂了文字的表面含义,但对于作者真正的意图,却怎么也捉摸不透。此时,你进退两难,如果硬着头皮继续读,你可能依旧无功而返,但如果不读,此前的努力也就付诸东流了。
解决办法当然有,但今天我不想教那些“劳而有功”的方法,我只想让你“不劳而获”。谁说我们必须先看懂文章,才能知道作者的思想?难道我们就不可以先明白作者在想什么,再看文章吗?不知道作者的思想,读一篇晦涩难懂的文章,就好似漫无目的的游荡;知道了作者的思想,即便一篇文章再艰深,我们也可以以终为始,找到方向。
这,便是知晓作者价值观的妙处所在。这样子来读报看书,我们不会再迷路。柏拉图反对民主,《理想国》就此诞生;霍布斯认为只有政府强权,才能避免自然状态下人人自危的混乱,秉承这个理念他创作了《利维坦》。1843年,詹姆士·威尔逊要号召众人废除谷物法,于是创办了《经济学人》。
詹姆士·威尔逊倡导古典自由主义(classical liberalism),这一理念与斯密(Adam Smith)、穆勒(John Stuart Mill)、格莱斯顿(William Ewart Gladstone)等人的思想一脉相承。古典自由主义强调个人权利、私有财产和经济自由,认为政府存在的目的仅在于保护每个个体的自由。这一思想,从《经济学人》诞生之初,就写在其基因中,传承到了现在。近两百年来,世界风云巨变,《经济学人》也换过数十位主编,但《经济学人》对古典自由主义的信念,从未发生过改变。这是《经济学人》永恒不变的价值观。
评判政治问题,《经济学人》唯一的标准是,古典自由主义精神有无被违背。一个候选人的政策方案符合古典自由主义精神,《经济学人》就会支持他上台;他上台后若做出了违背古典自由主义精神的举动,《经济学人》就会批判他。《经济学人》不盲目拥护任何党派或个人,也不属于左(支持平等主义)或右(主张保守主义)中的任意一派。《经济学人》认为自己是“激进的中间派”(the radical centre),既像左派一样不满现状,也如右派一般,对不切实际的再分配机制,充满怀疑。
那么崇尚古典自由主义的激进中间派,会拥护哪些政策?《经济学人》捍卫自由竞争和自由市场,推崇去监管和私有化,这些自然不必说。《经济学人》认为,如无必要,政府不应剥夺个人权利,类似于同性婚姻、辅助自杀这样的行为,选择权应完全交还给公民个人,政府不应限制。《经济学人》并不教条,也支持枪支管控、全民保健(universal health care),《经济学人》还关注环保,呼吁人类竭尽全力,抗击全球变暖。
知晓了《经济学人》的这些“预设立场”,再看《经济学人》的文章,我们就能一目十行。下面我们来看几个例子:
例1-1:自由主义
以下段落节选自 TE20180915. Essay. Liberalism: The Economist at 175。《经济学人》在自己175岁生日之际大声疾呼:警告,警告,自由主义在退潮!二战后的世界秩序遭到了破坏,理想的自由主义世界已不在。崇尚自由主义的精英切莫自视甚高,也莫故步自封,怯弱胆小。请全体真正的自由主义者全副武装,重上战场!
IN SEPTEMBER 1843 James Wilson, a hatmaker from Scotland, founded this newspaper. His purpose was simple: to champion free trade, free markets and limited government. They were the central principles of a new political philosophy to which Wilson adhered and to which The Economist has been committed ever since. That cause was liberalism.
Today liberalism is a broad faith—far broader than it was to Wilson. … But whatever version you choose, liberalism is under attack. … In all these ways the once-barely-questioned link between economic progress and liberal democracy is being severely put to the test. The Economist marks its 175th anniversary championing a creed on the defensive.
Unlike Marxists, liberals do not see progress in terms of some Utopian telos: their respect for individuals, with their inevitable conflicts, forbids it. But unlike conservatives, whose emphasis is on stability and tradition, they strive for progress, both in material terms and in terms of character and ethics. Thus liberals have typically been reformers, agitating for social change. Today liberalism needs to escape its identification with elites and the status quo and rekindle that reforming spirit.
As Milton Friedman once put it, “The 19th-century liberal was a radical, both in the etymological sense of going to the root of the matter, and in the political sense of favouring major changes in social institutions. So too must be his modern heir.” On the occasion of our 175th birthday, we offer some ideas to meet Friedman’s challenge.
知道了《经济学人》是一个坚定的自由主义者,再读以上几段,段落大意马上就能心领神会。视线扫过“free trade, free markets and limited government”,无需再去思考“to champion”、“adhered”和“has been committed ever since”的含义,我们也能很快反应过来,这些就是《经济学人》所信奉的纲领。
看到“liberalism is under attack”,我们便能猜到,《经济学人》会呼吁反击,那接下来看到后面的“championing a creed on the defensive”,我们也就不觉得奇怪了。
如果不知道《经济学人》是一个激进的中间派,那么看到“Unlike Marxists, …”和“But unlike conservatives, …”这两句时,或许就会云里雾里。但如果我们知道了《经济学人》的立场,再看这两句,我们反而会觉得熟悉而亲切。同理,要想理解最后一段米尔顿·弗里德曼(Milton Friedman)说的话,先去了解《经济学人》的理念和立场是关键。
例1-2:自由竞争&自由市场
以下段落节选自 TE20181117. Leaders. Competition: The next capitalist revolution,《经济学人》认为当下各个行业的头部公司正获得前所未有的垄断力,这种情况还愈演愈烈,若放任不管,整个经济体系都会受伤,监管者务必尽快行动,主动发起资本主义的下一场革命。
CAPITALISM HAS suffered a series of mighty blows to its reputation over the past decade. The sense of a system rigged to benefit the owners of capital at the expense of workers is profound. … Today’s capitalism does have a real problem, … Life has become far too comfortable for some firms in the old economy, while, in the new economy, tech firms have rapidly built market power. A revolution is indeed needed—one that unleashes competition, forcing down abnormally high profits today and ensuring that innovation can thrive tomorrow.
Countries have acted to fuel competition before. … A similar transformation is needed today.
… Far better to get rid of rents themselves. Market power should be attacked in three ways. First, data and intellectual-property regimes should be used to fuel innovation, not protect incumbents. … Second, governments should tear down barriers to entry, … Third, antitrust laws must be made fit for the 21st century.
A competition revolution would do much to restore the public’s faith in capitalism.
要是自由竞争消失,自由市场不复存在,《经济学人》必定会站出来,告诉我们该如何打破垄断(“Market power should be attacked in three ways”),鼓励竞争(“… to fuel competition”),才能赢回“自由”。以上段落不难看懂,若是了解《经济学人》对自由竞争和自由市场的态度,我们更是能目下十行。
例1-3:去监管
以下段落节选自 TE20120218. Leaders. United States’ economy: Over-regulated America,《经济学人》批判美国繁文缛节太多,这只会徒添成本,损害效率。因此整个监管体系亟需改革。
AMERICANS love to laugh at ridiculous regulations. … But red tape in America is no laughing matter. … America is meant to be the home of laissez-faire. Unlike Europeans, whose lives have long been circumscribed by meddling governments and diktats from Brussels, Americans are supposed to be free to choose, for better or for worse. Yet for some time America has been straying from this ideal.
Complexity costs money. A study for the Small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a government body, found that regulations in general add $10,585 in costs per employee.
America needs a smarter approach to regulation. First, all important rules should be subjected to cost-benefit analysis by an independent watchdog. More important, rules need to be much simpler.
… None of this will resolve the inevitable difficulties of regulating a complex modern society. But it would mitigate a real danger: that regulation may crush the life out of America’s economy.
这几段《经济学人》写得很直白,旗帜鲜明地表明自己的价值观。美国理应是“小政府”模式的榜样(“America is meant to be the home of laissez-faire”),可美国却与这一理念渐行渐远(“Yet for some time America has been straying from this ideal”)。这不好笑(“red tape in America is no laughing matter”)!过度监管有巨大的经济代价(“Complexity costs money”、“regulation may crush the life out of America’s economy”),美国是时候去监管了!
例1-4:辅助自杀
以下段落节选自 TE20150627. Leaders. Doctor-assisted dying: The right to die,《经济学人》认为选择什么时候以什么方式死亡,是个人的权利,政府不应限制。
IT IS easy to forget that adultery was a crime in Spain until 1978; or that in America, where gay marriage is allowed by 37 states and may soon be extended to all others by the Supreme Court, the last anti-sodomy law was struck down only in 2003. Yet, although most Western governments no longer try to dictate how consenting adults have sex, the state still stands in the way of their choices about death. An increasing number of people—and this newspaper—believe that is wrong.
Liberty and autonomy are sources of human dignity. Both add to the value of a life.
How, then, should assisted dying work? For many the model is Oregon’s Death with Dignity Act. It allows (but does not oblige) doctors to prescribe lethal drugs to patients with less than six months to live who ask for them, if a second doctor agrees. There is a cooling-off period of 15 days. … We would go further. Oregon’s law covers only conditions that are terminal. That is too rigid. The criterion for assisting dying should be a patient’s assessment of his suffering, not the nature of his illness.
The most determined people do not always choose wisely, no matter how well they are counselled. But it would be wrong to deny everyone the right to assisted death for this reason alone. Competent adults are allowed to make other momentous, irrevocable choices: to undergo a sex change or to have an abortion. People deserve the same control over their own death. Instead of dying in intensive care under bright lights and among strangers, people should be able to end their lives when they are ready, surrounded by those they love.
《经济学人》尊重个人权利,要是知道这点,这几段我们会理解得更透彻。为什么支持辅助自杀?因为自由和自主是人格尊严的基石(“Liberty and autonomy are sources of human dignity”)。如何执行辅助自杀?辅助自杀该遵循什么标准?很多人认为患者临终时才能执行辅助自杀,但《经济学人》认为我们更应关注患者本身的感受(“The criterion for assisting dying should be a patient’s assessment of his suffering, not the nature of his illness”)。即便患者选择错误,我们也应尊重,选择是他的权利,我们无权剥夺(“it would be wrong to deny everyone the right to assisted death for this reason alone”)。
例1-5:环保&抗击全球变暖
以下段落节选自 TE20201205. Leaders. Energy: Make coal history,《经济学人》呼吁全球,尤其是亚洲各国,尽快“戒煤”。
If the aim is to limit global temperature rises to 2°C above pre-industrial levels, it is no good waiting for Asia’s appetite for coal to fade.
Hence Asia needs new policies to kick its coal habit, and soon.
Europe and America have shown that King Coal can be dethroned, but they cannot be bystanders as Asia works to complete the revolution.
Coal’s days are numbered. The sooner it is consigned to museums and history books, the better.
如果知道《经济学人》支持遏制全球变暖,看到这篇文章的标题“Make coal history”的时候,我们就能大概猜到文章要讲的内容了。果不其然,《经济学人》认为亚洲戒煤的速度还不够快,催促亚洲尽快戒煤,并呼吁欧美督促。人类越早停止用煤,气候变化对地球的摧残,就越小。
看完以上五个例子,相信大家已体会到,知晓价值观能对阅读效果带来怎样的改变。先知三观,再读其文,方可百战不殆。
2. 信息拼图:从碎片到全貌
如果说看书就像看电影,那读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