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起源于哪里
编者语:
佛教起源于古印度,自西汉末年开始传入中国,历经东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中国无数的智学之士,用了大概七八百年的时间,将这一外来思想,不断翻译、解读、传播,终在禅宗六祖慧能时期,逐步完成了中国化的过程。佛教的思想、智慧,也随着汉语词汇,不断融入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之中,诸如觉悟、因果、真理、真谛、思维、境界、现在、慈悲、大千世界、醍醐灌顶、不离不即……这些思想也深刻地影响着我们对世界的看法与态度。通过@刘岩松(专注陶磁文创礼品)老师的介绍,我们大致上梳理出了佛教产生与变化的历史脉络。不过在谈及“禅修”时,@路广 老师提出了不同的观点,认为“禅修”作为一种主观心理体验,是无法通过概念的描述来进行讲解和分享的。因此,也发生了一些争执,此次整理会将关于“禅修”的不同观点都放进来,供大家参考。谈到最后,希望大家都要记得佛家说的“普敬”,这个“敬”不光是人与人之间,也关乎我们对待智慧、对待感悟、对待知识、对待理性、对待万物……即便不信佛,我们也应该秉持这样的态度吧!特别感谢 @刘岩松(专注陶磁文创礼品) @路广 两位老师的精彩分享!
历史成因:独特的民族与土地
印度次大陆是一个多灾多难的土地。在他的历史里,先后被雅利安人、波斯人、希腊人、大夏希腊人、塞人、安息人、大月氏人(贵霜帝国)白匈奴、拉起普特人、阿拉伯人,突厥人、蒙古人、葡萄牙人、荷兰人、法国人和英国人等十六个民族入侵并统治过,相比一下,我们算幸福的了。
那么印度的宗教文化在产生的时候主要是公元前1800年到565年这个阶段。我们叫他世尊前阶段。
公元前1800年左右,居住在高加索地区的雅利安人开始向四处分散,有一只越过了苏里尔山口,进入了旁遮普(现在)的五河流域,把当地的达罗毗荼(土著)驱赶到了的干高原南部。
北部和东北是平原,南部是高原。每年有季风,非常的人。大家如果去旅游,最好十月份去,比较舒服。
这是雅利安人和土著人的区别,你们通常看到的印度人都是白人。雅利安人是高贵的意思。他们和波斯人,希腊人和部分日耳曼人是一个人种。
那么印度人有哪些贡献给人类的呢?他们在公元前千多年前就知道种植棉花了。他们是最早使用铁器的。他们发明了糖。
那么雅利安人到了五河流域后带来了游牧民族的思维模式和宗教崇拜,他们自己的宗教叫做婆罗门教
历史上分两个时期,就是四吠陀时期,和后面的奥义书时期。此处不展开了,婆罗门教掌管着宗教,祭祀。是社会上层。他们有话语权。他们把社会分成四个阶层。
这个也不多讲了,下两层被上两层剥削。就是印度的社会现状。直到现在。他们奉行种姓制度。有非常明确的社会阶层分化。而且不交换社会阶层。贵族永远是贵族。贱民的孩子永远是贱民。
祭祀万能:婆罗门教
那么婆罗门教的思想是什么呢?雅利安人非常有趣,他们是地球上最喜欢宗教的民族,他们天生就有思考宗教的浪漫主义宗教情结。他们思维模式先是具象崇拜。日月星辰,都是神,把它神格化。而后是抽象崇拜,什么智慧啊,勇敢啊。也是各种神格化。
所以印度的宗教里不完全统计有过亿数量的神,就是他们把每一个现象后面都确定有一个神。当然这里有个最大的BOSS ,叫大梵,众神之神。
以婆罗门宗教的教义来推广类似中世纪 赎罪券的态度来告诉广大信众,你要牺牲奉献给神,你就可以解脱了。就会去天堂,就不用轮回受苦了。所以在印度早期,婆罗门的祭祀是非常庞大和血腥的,包括人祭,动物祭祀。非常普遍。玄奘去印度取经的时候,当时的印度还保留着人祭现象。
那么当时的印度人但是就思考三个问题,1.业报轮回 2 解脱之道,3.人我问题。
解释一下 业报轮回,婆罗门教认为,我是小我,我是困在肉身中的。当肉身不在了。灵魂还在。这个灵魂会归于大梵。身死而灵魂不灭。这个叫“常”。你要惩恶向善。颜夭跖寿,均在来生受报。因业报而轮回。人要不停的轮回啊,就要受欲望的百般煎熬,那么就要思考,我如何摆脱呢?
就有了解脱之道。戒律,你要修行啊,清心寡欲,毁身练志,铲除嗔痴。禅定也是一种,是瑜伽的分支,后面也会讲到。修行的法门。获得智慧,这个智慧不是我们现在认为的智慧。是通过禅定以后得到的一种麻醉自我的办法。(我自己观点)来对治诱惑和苦难。信仰,笃信神权。用神的力量来帮你解决苦厄。要献祭,要虔诚,要相信神。这就是早期,佛陀前婆罗门教的基本内容。
随着阶级的固化,社会矛盾也越来越严重。婆罗门控制祭祀,刹帝利负责管理,那么刹帝利不喜欢婆罗门权利过大。没有一种力量来发动群众来支持刹帝利阶层。
思想的原型:耆那教的影响
那么在婆罗门外,还有什么思想呢?有六家不同于婆罗门的思想。叫外道。我们汉语里的邪门外道就是来自这里。他们叫外道。有六家。
那么我们在熟悉一下,婆罗门的宗教观点:祭祀万能,能解决一切问题。众神。你都要照顾好。梵我合一,灵魂归梵。六道轮回。你不好好信奉众神,你就会六道轮回。
六道轮回,是婆罗门教的观点。后来被佛教所用。
阿集多·叱舍钦婆罗(Ajita Kesakambalin)︰顺世派的始祖,唯物论者。
拘舍陀·迦旃延(Pakudha Kacca^yana)︰提倡七要素说之思想家。
富兰那·迦叶(Pu^ran!a Kassapa)︰印度生活派。
末伽黎·拘舍罗(Makkhali Gosa^la)︰印度生活派之祖、决定论者。
散惹耶·毗罗梨子(San~jaya Vellat!t!haput-ta)︰印度不可知论派。
尼犍陀·若提子(Nigan!t!ha Na^taputta)︰耆那教始祖、或然论者。
这里要介绍一下耆那教,现在还有的。耆那教对佛教影响非常大。他们认为,必须苦修方能解脱。要带面纱,防止蚊虫飞入口中,杀生。走了要带扫把,先把地扫干净。不要踩到虫子。
耆那教有个大雄 尼犍陀若提子 ,非常厉害。大雄 在梵语里是有智慧的人的意思。这就是大雄宝殿。是有资格的人才可以在大殿上讲法和辩论。耆那教提出了:不杀 不诳 不盗 不留私财 不淫
耆那教提出了六根清净的理论。命随着根数而分为六种,不论想类和非想类都是有灵魂的,不可轻易伤害。:
有一根(皮)者如植物
有两根(皮与舌)如虫。
有三根(皮舌鼻)如蚂蚁。
有四根(皮舌鼻眼)如蜜蜂。
有五根(皮舌鼻眼耳)如野兽。
有六根 人和魔都有另外一个根是心根,凡是有心根者,属于想类,其他为无想类;
这就是耆那教,多佛陀是产生过影响的。
这些外道啊,不能很容易的被百姓接受,要么就是理论太高深,要么就是太麻烦,要么就是修炼太残忍。不能得到大众的认可。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不接地气。这时:一个叫悉达多.乔达摩的人出现了。
佛陀诞生:佛教初源
在北印度,佛陀诞生的时候,正是印度的十六国时期,而佛陀则诞生在现在的尼泊尔境内的一个非常小的国家。叫迦毗罗卫的一个小国。这个国家只有一个城。季羡林先生考证,这个小国家是早期的民主国家选举的城邦制管理方法。
他在两个大国的旁边。一个是摩羯陀,一个是乔萨罗。中间关于佛陀诞生和思考的地方,我就不讲了,那是佛家的说法。此处我想站在人性的角度来讲讲佛陀。
佛陀诞生了。是刹地利阶层,受良好的教育。但是他慢慢长大了,成家生子。为人父。但是人生的压力来了。父亲指望你来管理国家,在群狼环伺的政治生态下怎么能让自己的国家存活下去。是亚历山大的。
此时的悉达多.乔达摩内心是很难承受这样的压力的。于是他选择了另外一种逃避的方法。出沙门。苦行林苦行。在婆罗门的修行中有一个修行的方法叫 瑜伽。
瑜伽是什么意思呢,在梵语里面是牵牛鼻子的环,就叫瑜伽。为啥要用瑜伽这个词呢,因为印度人认为,人要是不能把持住自己的心。就会狂野的跟牲畜一样。所以需要在人的心上加个箍。这叫持心术。
瑜伽有两种,一种是禅定:大家都懂的。思维修。另外一种叫塔波斯。就是你现在能在印度看到的各种自虐的办法。
那么苦修,是佛陀首先选择的,晚上躺在死人的旁边睡觉,把头发一根一根的拔掉。身体上涂满粪便。怎么苦怎么来。苦都吃不了,还谈什么修行。不吃饭,最后饿成皮包骨。
但是佛陀很快意识到这样不行。这个不是解脱之道,于是他又选择了禅定。
佛陀,从二十九岁开始禅定,一修行就是六年,头上都做了鸟窝。悉达多.乔达摩 跟两个高手修禅定,发现这个方法不行。修止步修观。什么意思呢,就是你只静了,但是不思考了。那能有啥结果。悉达多.乔达摩觉得这个不是自己的解脱之道。他就改变了禅修的方法。要思考,不思考是没有结果的。
太子这时苦修已经是非常瘦了。每天一粒麻一粒米。然后就勇猛的禅修。当他发现苦修和禅定都不能解决自己的问题的时候,就开始思考第三条路了。最终他找到了一个自洽的理论。
勤修戒定慧,戒除贪嗔痴,要走心解脱的道路。于是,他悟道了。
要将世尊悟道了什么内容,就不能脱离开婆罗门的理论。世尊没有完全抛弃婆罗门的理论,只是改造了婆罗门的理论。
首先,没有大梵,没有时间开端,没有逻辑开端,没有造物主,不要把你自己寄托在一个虚无缥缈的实体上。这个世界没有控制者,能主宰你命运的就是你自己。其次,去掉灵魂,这个世界上也没有我,没有小我,没有灵魂。没有我。为啥要去掉我呢,是因为人一但据于自我,贪嗔痴就都来了。所以佛教要修无我,把我放下,把心打开,你心里的臭毛病和杂染就会少很多。
轮回,三世轮回,前世,今世,来世。世尊认为,三世轮回是有的。这里有权益和宗教的考量,当时的人啊,受教育少,你告诉他没有惩戒和约束,那就不用考虑那么多了。恶就释放出来了。三世轮回是帮助没有自律的人来规范自己的。还有一个概念就是念念轮回,这个轮回是指我们的念头,一个接着一个。一个一个产生不同的果和因来反复不停的烦恼自己。我们从轮回中得到了一个概念,就是,轮回里啊都是苦。轮回里有苦,轮回就是苦。无论你在地狱还是天堂里,都是苦的。
佛教修行,要你修境界,修得是精神层面的感官。而不再物质层面。
有轮回和苦,就要有解脱的办法,通过一些方法来对质掉惑和业。针对惑,我们有定和慧。针对业,我们有戒。这样你通过修行戒定慧,就能断除惑和业。能达到人格高度完善的境界。当你成佛之后就达到了大解脱。就是灭,就没有轮回了。
关于禅定、禅修的内容,讨论中发生了不同观点的交流。以下收录了两种不同的观点表达,以及后续大家的讨论内容,供参考!
禅修的讨论:观点一@刘岩松
这里要讲一个禅定的概念了,禅定的概念非常重要。左侧是佛教的禅定手法。右侧是外道的。一定不要搞混。
禅定的核心思想是 止观。
这里要跟大家简单的介绍一下三界,这个是知识点,大家一定要知道三界。才知道自己修禅到了哪里。
禅修这里有一个非常科学的理论。禅定是一种活动,通过专注于某一对象,来达到三个效果
第一,提升智慧或叫洞察力,
第二,加固意识内容或者叫意识状态,
第三,获得神通也就是超能力。
如果你是一个意志力薄弱的人,修行禅定是有必要的,能增强意识和洞察力。意识是这个世界的本源。这个世界是唯心的。意识决定一切。
主体(我)通过活动,来和对象发生关系。而修禅的目的就是让你在主观意识中,消除对象和活动。你刚开始修的时候,满脑子都是想法,都是欲望,各种思绪,你很难静下来。这说明你在欲界。修着修着,你进步了。没有那么多的想法了。偶尔有个把思绪来骚扰你,这时你在初禅。这个来骚扰你的叫寻伺,东北话里还保留这个词汇。
当你又通过了一段时间的修炼,你到了二禅。这时候,你只有欢喜了。
等你到了三禅,高兴没有了,你进入了一种自在状态。乐的状态。
三禅通常是一个瓶颈,很多人到这里就止步了,因为非常舒服,他就不想在前行了。因为每一次的禅定都是一级一级的修炼,你止息掉了下一层,就要面对上一层。
修禅是非常有科学性的一种实践活动,希望大家能了解一下,你不了解他,后面会碰到很多问题。
当你在欲界的中,满脑子都是想法,当年把这些想法摒弃掉,就到了二禅,二禅就是偶尔有想法蹦出来骚扰你,当年到三禅的时候,就非常快乐了。等你继续向下修行的时候,就到了四禅,四禅有两个状态。
四禅你能感受到了不苦不乐了,没有了感受。这时,念的概念就出来了。念念不忘就出现了。四禅是最清晰的时候。等你觉得思考在四禅很累了。你就把思想去掉了。你此时处在一个空的地步。空空如也,这是叫空无边处定,但是这个空是有对象的。
什么是空无边处定呢,你有个女朋友分手了,你的女朋友的实体对象已经不在了。但是你的心里觉得她还在,但是空空的。这种感觉就是空无边处定。
这个地方很有意思,大家可以仔细思考一下。当你的女朋友走了,你感觉空空的,睡了一晚上以后,你把这个事情忘记了。当你把那个恼,你的意识对象舍弃掉了。这时你的心里就不空了。就是实无边处定。
识无边处定。识
最后一个层次了,没有思想没有意识了,达到了犯人无法理解的地步了,就是非想非非想境界了。那么你到底是想没想呢。不知道。最后就是,没有了对象,也没有了活动,就剩下了主体。就是禅的最高境界了。
无色界禅定是非常理论化的,止多观少。佛家是不主张修无色界的。
禅修的讨论:观点二@路广
没有禅定经验,就不要讲“禅定”。关于这个禅定呢,因为这个很多没有禅定经验的人士,一般不轻易说这个事儿,要不然就引用前面祖师大德的那种说法,或者说是这个佛陀的经典上的说法来做一个简单的解释。
关于禅定的这种理解呢,是需要有禅定经验的人才做的来解释,所以说解释解释禅定,只是做一个概念性的简单表达即可,所以针对这个问题,我觉得这样本来就不严谨,就是您说的这个东西是不够严谨的,就是是一种游戏的说法。这样的话,对于群里的分析分享呢,是没有太多的好处,我是个人是这样认为的啊。
我觉得是关于禅修这样的分享是容易误导,容易产生一个不好的影响。就是说,我们知道的,只是说我们知道的,或者说我们在探讨一个话题,而不是说,我要把它解释为某某样,就是这样子的。
之前的那个我听过,就是宁铂老师,就是原来的神童,中科大的博士生导师,后来出家。他在讲宗宝本和法海本坛经的时候参照,然后结合上座部讲法,他讲禅定的时候只讲到二禅,三禅四禅他就不讲了,他说的意思是我对于三禅和四禅没有经验,所以说不能讲,也讲不了。
禅、禅定是心理修行的一个过程,需要有个人的心理体验,把你的心理体验拿出来分享,是值得尊重和赞赏的。但是如果只做概念性的一种臆测,没有切身的体验,以此来做一种分享和一种解说,这是容易对大众造成很多不恰当的误导。
禅定是一个纯粹的心理的一个历程、过程,每个人有不同的心理体验,还有一个共同遵守的一种共有的规律。如果做深层的分享呢,必须是在有禅定经验的人之间来做这种分享,它是带有极度主观色彩的一种心理体验。如果没有心理体验,只用一种概念来解释一种深层次的心理体验,我认为是这样是极其草率的,也是不正确的。
其实禅修也不仅仅是心理体验,关于“心”的操作机制,分为心与心的本性。
争论:观点交流与交锋
@刘:那照着你这种观点,佛洛伊德的观点在刚出现的时候,也是胡扯咯,任何一个新的观点出现,都是不负责任和及其草率的了?
@路:弗洛伊德是一个心理学家,是心理医生,他是有实践的,是有类似心理体验,跟病人有一个深层次的交流的,他是做这个研究的,所以说他那个不能称为草率,那只是他的观点,就这个是允许存在的。包括荣格的那种心理体验,都是在做这种心理体验的。比如说早期的荣格,他是基督徒啊,他有基督教的那种心理体验,然后有中国道教,还有上座部阿毗达摩那个心理体验,他有禅修的经验,他又接触了大量的那个病人,然后对于梦境,对于心理的变化,他都有做终生的研究,这种体验是有理论性的,有自己的逻辑,然后也有这种感性的体验,它是一种综合的汇总,然后他表达出来的,是有真实的成分存在,就是他内心的真实,而不是所谓的概念而替代所谓的感受。
@刘:那凭什么我的观点就是草率的。请问?
@路:各大宗教里面儿来说,佛教的这个理论还有这个体系,是相当复杂和艰深的,我认为是几乎是宗教里最为艰深的东西,很多人都是从表象上了解的,包括很多僧人都是稀里糊涂的状态。如果说我们对这种东西再做一个解读的话,就是从一种概念性的、臆测式的东西,来解释一个深度的,缜密的心理体验,高级的心理体验,这样其实是特别不负责任的一个做法。关于心的分解、心路历程,心的种类,然后善心与不善心,贪嗔痴的区别,无贪无嗔无痴的这种状态,还有出世、见心,包括寻和伺这些东西到底是什么样的状态,有没有心理体验?包括乐受和喜受的区别是什么?心理体验是怎么样子的?什么样的状态和境界?为什么要做禅定修行。比如说近行定的状态是什么?是如何进入近行定?如何进入真正的禅定,最后还有一个问题就是禅定之后与证入圣道有没有有什么样的区别和关系。
@刘:你用你的认知认为我对别人会带来误导。这个不符合逻辑吧?你不能代表大家。你可以不同意我的观点,但是你就认为我会误导别人。这就对了,你可以对我提出质疑和问题。而不是上来就说我胡扯。这是我不能接受和原谅的。这个世界不是只有你认为的那种世界观。
@路:我作为一个皈依佛门的居士,有必要提出我的观点和看法!
观点只能代表自我认识,任何阐述与绝对真实都有些许偏颇,尽量都不要以绝对的方式定论。
宗教,特点之一是基于信仰,或者以信仰作为载体,确实是个难度很大的讨论哈如果从历史和社会演变的角度也许会同意一些,这样更像是脱离了自我信仰的学科讨论。如果是关于信仰的讨论,必然会很激烈;如果是关于学科的讨论,论据支持论点便可。
其实还是先分清每周末这个时间段是主讲还是讨论。宗教话题本就庞杂敏感,如果主讲人没有本质性的对宗教的冒犯,是不是让主讲人在有限的时间里讲完(如果有本质性的冒犯大可叫停),大家大可花一周的时间讨论甚至批驳,更可以别的老师在下一周末就同一话题讲出截然不同的观点。如果是讨论,这点时间不大够。
能各抒己见都是好同志,至少比我这类潜水的强感谢感谢!
这其实真是个好话题,见人见己,也见人见异。
图片来源:由@刘岩松(专注陶磁文创礼品)分享
歡迎分享至微信“朋友圈”
接收最新资讯,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平台:
『日用之道』微信號:riyongzhidao
调阅往期资讯,请点击菜单“日用目录”
关注平台,我们一起努力探索日用之道
加入日用之道群,和我们一起讨论
寻日用之道,出适用之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