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心理学书籍(每天静读一本书:《儿童行为心理学》)

行为心理学书籍

查看图书解读稿全文
请扫描上方二维码,点击“每日读书”菜单

水木君说:
晚上好,亲爱的朋友。今天要给大家解读的书是《儿童行为心理学》。

《儿童行为心理学》
作者:李群锋

 
每一个孩子都是上天派来的小天使,他们扑闪着天真的大眼睛投入到爸爸妈妈的怀抱。在孩子降生的那一刻,父母感激涕零;孩子第一次叫爸爸妈妈,父母欣喜若狂;孩子第一次学会走路,父母喜出望外。

但是,随着孩子逐渐长大,父母发现他变成了“怪”小孩。
 
有的孩子平时乖巧,却突然有一天竟然张口咬人;有的孩子已经4岁了,每天睡觉还要盖婴儿时期的被子,无论多脏也不让洗;有的孩子突然变得非常粘妈妈,只要妈妈离开就嚎啕大哭,等等。
 
父母就会很困惑,这孩子怎么突然就变得不一样了呢?其实,孩子的问题行为是成长过程中的必经阶段,这时的孩子内心藏着“不可告人”的小秘密。
 
如何识破孩子“不可告人”的小秘密呢?父母又该如何帮助他们纠正问题行为呢?《儿童行为心理学》这本书就能带给你答案。

 
本书列举了孩子比较常见的行为举止,通过浅显易懂的语言讲述了孩子行为背后的心理原因,帮助父母理解孩子的行为,与孩子达成合作,培养出健康快乐的孩子。
 
本书的作者李群锋,清华大学EMBA管理硕士,对战略管理、心理障碍咨询、家庭教育等拥有丰富的经验。
 
接下来,我们就一起走进《儿童行为心理学》,一起探讨怪小孩行为背后的心理因素。

1.
孩子的怪异行为必有其心理原因
 
随着小宝宝年纪的增长,他们逐渐会产生很多怪异的行为,这让很多父母感到困惑。有时候,孩子会很高兴地笑;有时候,却又放声地哭……
 
孩子的每种行为背后都有与成人不一样的原因。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孩子有哪些怪异的行为,父母又该如何引导他们呢?
 
第一个怪异行为是吸吮手指。当宝宝长到三四个月大的时候,几乎所有的妈妈都发现宝宝喜欢把手塞到嘴里津津有味吃个不停。有的妈妈就着急了,孩子吃手会不会不卫生,为什么他吃手指越来越频繁呢?
 
其实,宝宝是通过吃手指来认识世界。孩子出生后的第一年被称为“口欲期”。在这个时期,他们看到什么,就吸吮什么,这是一种天生的需求。另外,宝宝用口来触摸、感知世界,用吃手来获得满足感。

 
一般情况下,宝宝吃手的习惯到两岁会自动消退。如果宝宝出现吸吮手指时间过长的现象,这就是不良习惯了。那么,父母如何预防过分吃手呢?
 
首先是行为忽视。如果宝宝吸吮不是很严重,父母可以采取置之不理的态度。许多新生父母可能会很焦虑,这时一定要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
 
其次是满足宝宝充分吸吮的行为。如果是母乳喂养,等孩子吃饱后主动吐出乳头;如果是奶瓶喂养,奶嘴开口要大小适中,满足宝宝吸吮的时间。宝宝的吸吮行为得到充分的满足,自然不会吸吮手指过长时间。
 
最后是父母充足的陪伴。宝宝吸吮手指,可能是感到无聊或不安,父母可以陪他玩耍,给他讲故事,和他一起玩玩具,等等。
 
父母下班后,要多抱抱宝宝,亲亲他的小脸蛋,微笑着和他说话,让他感受父母的爱。这样,宝宝就不会吸吮手指来进行自我安慰了。
 
宝宝吸吮手指还是比较常见的,下面说的这个怪异行为是随口咬人,就不是每个孩子都会有的行为了。
 
1岁半的小男孩嘟嘟和妈妈玩耍的时候,咬了妈妈,而且使了吃奶的劲儿,妈妈的手臂上立马出现了红色的牙齿印。
 
嘟嘟妈妈说,最近孩子总是咬她,另外她发现嘟嘟和别的小朋友玩耍时,总爱咬小朋友,有时候是因为争夺玩具,有时候是毫无原因地咬人。
 
李群锋认为,孩子随口咬人,并非恶意攻击,而是有原因的。
 
一般情况下,孩子咬人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情况:第一,孩子处于长牙期,牙龈又痛又痒;第二,孩子的内心得不到满足,希望得到父母的关注;第三,孩子的口腔敏感期没有得到满足,就会咬人。
 
知道了孩子咬人的原因,那么当孩子咬人时,我们也就知道如何应对了。首先是满足孩子口腔的味觉和触觉。给孩子准备一些软硬不同的食物,或者能够咬或者尝的东西,比如好质量的牙胶、优质的磨牙棒等,让孩子尽情去感受。

 
其次是给予孩子足够的关注和爱护,多陪伴孩子,与孩子一起玩耍。第三,不要训斥和打骂孩子。有的父母不知道孩子正处于口腔敏感期,认为孩子咬人是不对的行为,不分青红皂白就训斥孩子或者动手打孩子。
 
这很可能给孩子留下心理阴影。父母要时刻提醒孩子,咬人是不对的,慢慢地,孩子的这种行为就会得到纠正。
 
孩子的怪异行为还有很多,比如恋物情结,粘着妈妈,伸手打人等。
 
这些行为一般发生在两到三岁,孩子心理和情感正处于发展时期,开始体验各种情绪,他们个性特征开始萌芽,意志力开始发展,但还是以冲动为主,因此孩子会出现各种怪异行为。
 
父母一定要读懂行为背后的内心密码,才能给予孩子合适的引导。
 
2.
性教育不可缺少
 
幼儿要进行性教育,这听起来似乎匪夷所思,但不要惊讶,性教育越早越好。一般认为5岁之前是性意识形成的关键期。
 
如果这个阶段幼儿因认识需求得不到满足,将严重影响日后心理的正常发展。精神分析学家佛洛依德提出:对幼儿进行“性”教育,能够避免精神病的发生。
 
幼儿时期的孩子就开始意识到性别的差异,开始对生殖器感兴趣,思考自己从哪里来。
 
生活中我们常常会看到这样的情况:男孩时常用手玩弄阴茎,女孩时常用手去摸外阴。通常情况下,孩子抚摸生殖器开始于1岁前后,3-6岁玩弄生殖器达到高峰时期。
 
很多父母对孩子的这种行为感到十分焦虑,不是痛斥孩子,就是狠揍孩子。他们认为这是一种羞耻行为,应该立刻制止。
 
实际上,孩子玩弄生殖器与品德无关,更与性无关,只是源于他们的好奇心。可以说,抚摸、玩弄生殖器是孩子的正常现象,父母完全没有必要有精神负担。
 
那么,当孩子玩弄生殖器时,父母该如何正确引导呢?

 
首先是不要吓唬、责骂孩子。有些父母看到孩子玩弄生殖器,就会吓唬孩子:“在玩小鸡鸡就掉了”,要不然就责骂孩子“丢人”。
 
这种行为只会助长孩子的焦虑和惊恐不安,形成怯懦、自卑的性格。而且还会助长孩子的好奇心,变本加厉偷偷玩弄生殖器。
 
正确的做法是,当父母看到孩子玩弄生殖器,最好不要点破,直接转移他的注意力。比如,给他讲有趣的故事,一起做游戏等。
 
其次,不要让孩子穿紧身衣裤。紧身衣裤容易刺激或诱发孩子玩弄生殖器,因此要给孩子穿宽松的衣裤。另外有些穿开档裤的孩子,要穿上小内裤或者穿满档裤。
 
然后,让孩子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孩子玩弄生殖器的时间一般为睡前和醒后的时间。因此,要等孩子疲倦了,让他上床睡觉;睡醒后,让他立马起床。
 
最后,培养孩子广泛的兴趣。孩子的兴趣爱好多了,自然就不会玩弄生殖器了。父母要创造与孩子交往的机会,多多参加集体活动,周末陪孩子爬山、游泳等。
 
值得注意的是,要避免成人随意逗弄孩子的生殖器。当父母发现亲戚朋友逗弄自己家孩子时,要出言制止;不好意思制止,可以带孩子离开。
 
除了玩弄生殖器,孩子最经常问的一个问题是:我从哪里来?相信很多人都问过爸爸妈妈这个问题,由于中国几千年的传统含蓄文化,让99%的父母回答这个问题时难以启齿。
 
大部分回答是:“石头缝里蹦出来的”、“垃圾箱里捡来的”,导致很多孩子被性侵了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很多人上了大学才知道孩子是怎么来的。因此,性教育刻不容缓,父母要是再被问到这个问题,务必要认真、耐心如实地回答。
 
父母可以根据孩子的认知水平来回答。作者李群锋给出了很好的建议,对于3岁左右的孩子,多半无法理解婴儿是怎么来的,父母可以简单直接回答“你是妈妈生的”就可以了。
 
对于5岁左右的孩子,他们有了一定的思考能力,能够理解“组合”的意思。父母可以用“小蝌蚪”和“小房子”的故事来回答。
 
故事是这样的:爸爸的肚子里住着很多小蝌蚪,妈妈肚子里有个小房子。有一天,小蝌蚪从爸爸的肚子里钻出来,游到妈妈的肚子里。妈妈的房子太小,只能容下一只小蝌蚪。

 
其中,一只特别强壮的小蝌蚪就跑到了妈妈的房子里。然后,小蝌蚪住在房子里,待了10个月就出来了。这个小蝌蚪就是你了。
 
当孩子长到七八岁,父母就该如实解释了。可以通过绘本让孩子了解生育的过程,比如绘本《我从哪里来》、《男孩女孩》等。父母和孩子一起翻看绘本,给孩子讲解孩子是如何生出来的,让孩子有一个清晰地认识。
 
总之,幼儿的性行为与品德无关,与成人理解的“性”无关,是孩子成长过程中必经的阶段。在孩子的性教育问题上,父母永远是最好的、最直接的老师。父母要给予孩子更多的宽容和陪伴,同时也要坦诚,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给予孩子科学、合理的解释。
 
3.
孩子有些“糟糕”行为源于自我意识的萌芽
 
自我意识是指人对自己各种身心状况的认识及对周围事物关系的各种体验。
 
刚出生的婴儿是没有自我意识的;到了七八个月大出现自我意识的萌芽,知道别人喊他的名字,能够区别妈妈与陌生人;
 
两岁左右的儿童,知道了我的概念,自我意识有了质的飞跃;三岁左右儿童,有了羞耻感、占有心,要求我自己来,其自我意识有了新的发展。
 
但是,这一阶段的孩子以自我为中心,以自己的想法和情感来认识世界,他还不能区分“你”“他”的概念。
 
他们会认为所有的东西都是自己的,看到喜欢的东西就拿走,感兴趣的东西就据为己有,表现为抢别人的东西,和小朋友打架,喜欢说“不”,等等。
 
举个例子,妈妈带着两岁的豆豆去参加朋友的聚会,几家人的孩子玩得很开心。可没过多长时间,孩子们就发生了争执。
 
原来豆豆喜欢另外一个叫天天的小朋友的玩具,非要抢过来玩。天天不给,豆豆就上前打了天天一下,于是天天哭了起来。
 
妈妈让豆豆把玩具还给天天,豆豆反而大叫:“我不”。妈妈拿过玩具给了天天,豆豆也大哭起来。这样的场景在生活中很常见。
 
实际上,并不是孩子们爱打架、爱争吵,而是因为孩子自我意识的萌芽和发展,还没有意识到物品是他人的。当他懂得“我”之外还有“你”和“他”,意识到“我的”是“我的”,“他的”是“他的”,孩子的行为就会有所改善。
 
父母不要因为孩子打架就斥责他,而是要依据的孩子生理和心理发育特点,引导孩子往好的方向发展。
 
首先,父母帮助宝宝建立所有权的概念。都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这句话一点都不假。孩子的自我意识形成是从模糊混沌走向清晰的过程,而父母的引导对孩子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自我意识的清晰度。
 
父母要尽早帮助孩子建立所有权的概念,比如,当宝宝玩小朋友的玩具时,告诉他:“这辆小汽车是弟弟的,你的在家里。”简单的一句话,就能帮助宝宝建立所有权的观念。
 
其次,培养宝宝良好的习惯。回想一下,当孩子抢了别人的玩具,作为父母的我们是如何制止孩子的呢?“这孩子怎么这样,你怎么抢别人的玩具呢?赶紧还给人家”,“宝宝你怎么能打人呢?”是不是特别耳熟。其实,这样的话对三四岁或者更小的孩子没有作用。
 
最好的表达方式,是直接告诉孩子怎么做,让他去尝试。比如可以对宝宝说:“如果你想玩别人的玩具,你应该先问他愿不愿意给你玩,或者你可以和他交换玩具。”这比直接制止抢玩具效果要好得多。
 
然后是教孩子学会分享。两三岁的孩子常常以自我为中心,不喜欢分享,这是正常心理。当别的小朋友想玩宝宝的玩具时,父母不应该强制“礼让”宝宝的玩具。同时也要避免宝宝产生过于强烈的占有欲,不懂得分享。
 
这时父母要开动脑筋了。教育孩子有很多的小窍门,只要父母在孩子的教育上多花心思,肯定能找到好的方法。比如,教会孩子分享父母可以这样说:一辆小汽车,两个小朋友轮流开。
 
父母也要以身作则,成为孩子学习的榜样。父母吃东西时,先给爷爷奶奶吃,时间长了,孩子有样学样,就会分享了。
 
最后,孩子之间发生争抢时,父母不要“扮大方”。当孩子的玩具被别的小朋友抢走了,很多父母就对孩子说:“让别人玩吧,你玩其它的。”其实这种做法不好,让孩子误以为喜欢的东西可以让给别人。时间长了,孩子就形成思维定式,致使其越来越懦弱,渐渐形成不敢反抗、不会拒绝的性格。
 
正确的做法是,帮孩子把玩具要回来,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关爱。同时,父母要和对方的孩子讲清楚,想玩别人的玩具要经过同意,不能硬抢。
 
自我意识与幼儿的认知发展,特别是与观察环境能力的发展紧密相联,也是幼儿社会性发展的重要基础。
 
自我意识发展阶段的孩子所表现出的“糟糕”行为,让父母头疼不已。但是,只要了解孩子背后的心理密码,并加以引导,孩子的行为就会得到改善。

 
很多父母没有经过任何职业培训就无证上岗了,养育的路上自然会遇到各种困惑与焦虑。有时候不得不感叹:“养个娃怎么就这么困难!”
 
其实,孩子各种“糟糕”的行为都是有原因的,孩子的成长是遵循儿童发展的普遍规律,每种行为背后都有其心理原因,只要掌握了儿童心理发展特点,因材施教,父母再给予充足的陪伴和尊重,孩子必然会跨过成长中的荆棘。
 
值得一提的是,父母在养育孩子时,一定要多多赞扬肯定孩子。儿童教育专家金伯莉.布雷恩说:“你需要给予孩子的是支持,而不是轻视或否定。”
 
当孩子出现“糟糕”的行为时,父母要控制自己的愤怒,不能训斥打骂孩子,不能轻视孩子否定孩子,而是多了解孩子怪异行为背后的真实,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
 
养育孩子也是父母的修行,父母通过学习成为称职的父母,才能养育出性格积极、身心健康的孩子。

行为心理学书籍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