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儿子来种田(公费去美国务农之后,她的农场吸引姚晨带儿子来种地)

带着儿子来种田

专访石嫣
中国人民大学博士
清华大学博士后
分享收获CSA项目创始人
中国社区支持农业和可持续农业的重要推动者

niwo-第191位受访人物

文/湘人彭二(niwo特邀作者)

前言

“土地的出生问世,大约就是两个目的:一是为了荒野的生命,树木、河流、草芥、昆虫,都是它的后代子女。二是为了人的耕种。耕种使人类存活,土地升华。让土地的意义从自然到被赋予和强加。人类从来不管土地需不需要那些意义,因为人类需要,就赋予它那些疲劳的使命和空洞的赞歌。人类和土地的联系,最初是居住和耕作,可现在,还有附加了挖掘后的无限开采与无尽污染。土地孕育了人,可人又反过来成为了土地的主人,这就是儿子做了母亲的皇帝,还要娶她为妻,奸于妾室。世界如此,时间从来没有能力修正这伦理的颠倒。”
                                           
  ——阎连科《北京,最后的纪念》

作为清华大学的博士后,北京顺义区“分享收获”农场创始人,一个出生在河北保定的地地道道的城里姑娘,石嫣却更愿意别人称呼自己:农民。她喜欢这个称呼,就像喜欢土地。她可以整日在田间地头忙碌,和蔬菜大棚、鸡舍、猪圈在一起。

但她也遭遇过尴尬。比如一次,她去银行办理业务,在单子的职业一栏,笃定地填上:农民。结果,柜员说:“没有这个选项,要不写‘职员’吧。”

农民,在今天的语境里,并不是一个好词。石嫣介绍,她所在的村子周围,90多个蔬菜大棚这几年都没有耕种,“北京的农民都不愿意种地,因为和进城务工比,这太不挣钱,也太辛苦。”

不止北京,各地情况也如此。
 
每年春节过后,都是石嫣团队情绪最低落时期。曾经有小伙子,刚来农场实习没多久,就被母亲接走了。她无论如何,无法接受儿子又做农业,那是他们一辈子都想摆脱的身份。

石嫣希望未来有所改变。她在一篇《我做农民这十年》的文章里写到:“农民应该是个伟大的职业而永远存在。……他们勤劳、勇敢、坚强、节俭。他们提供了最重要的公共品:食物;保护了最重要的公共品:土地和水;转化了最重要的公共品:阳光;孕育了最重要的公共品:种子。”
 
石嫣和丈夫共同翻译过一本书,“美国土壤物理学之父”富兰克林·H·金的名著《四千年农夫》。

1909年,时任美国农业部土壤局局长的富兰克林·H·金来到上海,看到清晨黄浦江上大量船只把上海人的粪便运到郊区作肥料,深受触动。当时,中国的城市还没有西方发达的地下水系统,但是并没有想象中的传染疾病发生。中国人按照自己的方式吃加热食物,有机废弃物堆肥腐熟利用等。

富兰克林·H·金意识到,正是这种古老的东方农业经验,几千年来用如此有限的土地养活了如此多的人口,在耕作过程中,尽管有水土流失的现象,但是并没有出现美国耕作史上土壤碳含量下降一半的情况。

于是,他把思考汇聚成文字,写成《四千年农夫:中国、日本、朝鲜的永续农耕》。这本书后来影响了世界的有机农业的发展。在现代农业耕作方式的弊端纷纷显现的时刻,东亚传统的耕作方式再一次引起了世界人民的重视。

中国的传统农耕经验影响到美国和世界,但如今一百多年过去,中国的农业却出现了大量环境负外部性。2011年,时任环保部部长的周生贤曾披露:中国受污染耕地约有1.5亿亩,占18亿亩耕地的8.3%。

土地健康,事关人类健康。土地还能养育我们多久?这是一个亟需回答的问题。

对此,石嫣的解决办法是:“CSA”,即社区支持农业。

在“分享收获”农场,消费者和生产者基于相互信任,也为了支持生态农业发展,消费者提前预付会员费,预定农场来年的收成;农场则遵守承诺,完全不用化学合成的化肥农药,保证农产品健康安全的同时还恢复生态系统多样性。

五年下来,情况发生可喜的变化。其中一个事实是,石嫣和小伙伴2012年入驻农场,土壤的有机质检测是约1.5%,而华北平原土壤的有机质大概不到1%。现在,农场土壤的有机质已经达到4%以上,几乎接近东北土壤的质量。

土地绝不仅仅是土壤,它还代表更多的东西。

图片来源于瑞丽杂志

石嫣第一次接触社区支持农业,是2008年受资助到美国的“地升农场”实习,她赶上了农场举办的第13届地球安息日庆典,讨论主题宏大而深入:“我们是否选择帮助宇宙来相信人类?”

石嫣深受震动,她第一次认识到,农民这一职业神圣而伟大,和地球的未来、人心灵的净化密切相连,有宗教般的感召力。

在美国地升农场,一次,由于农场预设温度过低,冷藏室里等待配送的蔬菜被冻得变了色,农场主尼克和琼夫妇立即挨家挨户地打电话道歉,并把蔬菜换成新鲜的重新装箱。

那时候的石嫣,也认为这有点小题大做。尼克和琼夫妇告诉她,在CSA农场中,诚信是最高原则,农场只有取得消费者的信任,才可能持续。

石嫣深受教育。

我去分享收获农场采访石嫣,正碰到一个自闭症学校的校长和石嫣谈话。他想通过鼓励自闭症患者走出户外到农场干农活的方式,来让他们的身心得以健康发展。

在国外,已经有类似提供这种服务的农场,被称为“关爱农场”,通过鼓励患者到农场清理猪圈、种菜和修理拖拉机等,也叫做“农场疗法”。

笔者也曾看过一本书,叫《下乡养儿》:

在北京,一对有社交障碍的夫妻,抚养有心理问题的、自己的孩子。孩子连续换几个小学都无法适应,结果辍学在家一年,最后变得连睡觉都害怕,因为总是噩梦连连,一家人晨昏颠倒,以至于很久都没见过太阳。

经过很多治疗无效以后,父母听从朋友建议,到北京宋庄的农村租了一个院子,孩子跟着自己一起种菜、养小狗,小鸡、小羊等。

农村的天地,让孩子感到前所未有的轻松,渐渐有了上学的念头。如今她已经返城上学,和同学们相处愉快。

 2013年,石嫣成立了“大地之子”项目。她希望通过“大地之子”,更好地将土地和人连接在一起。

在北京三里屯某企业的屋顶,寸土寸金之地,“大地之子”帮助他们开发了一个屋顶菜园,所有人放下暂时的身份和职业,仅仅是作为一个喜欢种植、愿意学习种植的个体,成为都市农夫,关心粮食和蔬菜,雨水和气温。参与的人说,他们在这里重建了一种新的人和人相处的关系,打破了过去的冷漠和隔阂。

图片来源于瑞丽杂志

“大地之子”还面向孩子,帮助北京呼家楼中心小学开辟了两块菜园。菜园就在学校楼顶,孩子们动手制作“一米菜箱”,一起规划在这一平方米的菜箱里种哪种蔬菜。看着种子一点点发芽,长大,到变成果实,是神奇的事情,孩子们都可以参与进来。甚至是食物的加工,流通过程,孩子可以体验整个农业生产、销售、再生产的过程。

石嫣更欢迎孩子们去农场参观,并举办了好几季的农场夏令营活动。

石嫣接待过一个来自上海的孩子,“那也许是来自一个优渥的家庭,他进入农场的时候,第一次见到土地,第一反应是太脏,一脸的嫌弃,但是没过几天,当他真正用双脚站在这片土地上,感受到土地的松软,或者是树叶在脚下沙沙作响的时候,他就会爱上在土地上奔跑的感觉。” 

石嫣也接待过明星的小孩,比如姚晨和儿子小土豆。他在农场里种地,拿着铁锹,栽下六株小树苗;喂小猪,小羊和大鹅;渴了就摘下黄瓜直接咬着吃,又脆又甜。

姚晨看着土豆撒欢的样子,忍不住在微博上感谢起“地主婆”石嫣。 

孩子们在慢慢改变。变得更有毅力,他们端着筐子走很远的路,在这以前是不可想像的。有一对姐弟,半年前来到农场做过一次寻宝的游戏,当他们有机会再回来,又坐到这个露台上,这个弟弟问姐姐:“姐姐你还记得这个地方吗?”姐姐说:“我当然记得,在这里,我寻过宝,我还得了一根大黄瓜呢。”

石嫣说:“农业一定是和生活相关的。一个农场,如果都以挣了多少钱来衡量,它都不应该是你从事的方向。也许我们本身就是大地之子,只是在生活中,我们遗忘了自己,迷失了自己,从而我们忘记了我们本该享受自然,感恩大地,或者说与大地、大自然融为一体。”

 niwo人物专访往期精选

1.专访金惟纯|原来还可以这样活
2.专访赵蔚: 养娃这件事,不是工业,是农业。
3.被比尔·盖茨夫妇亲笔书信邀请的她,用艺术教育为孩子定义全新教育理念

4.许多人的焦虑在他的诗画里得到疏解消散。他却说,世间没有桃花源。

5.她在帝都开了一间杂货店,很多人坐飞机来打卡
6.女人,一定要结婚才更幸福?|人物:陈文茜
7.【你我专访】麦肯锡合伙人李一诺:人生就像一场酒驾
8.你我专访 |麦肯锡合伙人余进,优雅背后那些不动声色的努力
9.专访胡可:论女演员生涯的又一可能性
10.专访三川玲:世界上一定有个考试你能得一百分
11.她是四岁女孩的妈妈,她也是5000公里穿越巴西的女骑士
12.妈妈,是执着于让自己和孩子都过得更好的人
13.在中国,八千万分之一的特殊活法
14.不被时间框住的女人,都有高级的年龄观
   推荐采访人物,请联系微信号:niwo-Ann
   想看全部采访目录,后台回复“niwo专访”

点击【阅读原文】,报名niwo成长学院最新课程。

带着儿子来种田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