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闰土读后感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上小学和中学时,会带给语文老师一个普遍的紧张的课文作者叫做“鲁迅”,揣摩起来鲁迅先生的文章需要生活阅历的品鉴才能深刻理解,而很多语文老师在这方面的造诣修炼的不够,而如果只按照字面的意思去讲课,那又很容易出现“一棵树是枣树,另一颗也是枣树”的文法梗,所以一度有呼声说既然讲不好,那是否可以从语文课文中拿掉鲁迅先生的文章,而作为中国文学界的代表人物,语文课本中又不得不有鲁迅先生的一席之地。
而在语文课本中收录的鲁迅先生的文章中,最难的当属《少年闰土》,即便是已过不惑之年的我重读起来,仍然觉得自己还仅仅理解了表层的含义…
1
鲁迅先生的笔下的少年闰土,因为采取了代入感很强的第一人称方式,所以读者自然而然的就会站在少年鲁迅的视角去审视闰土,童年的少爷鲁迅和雇工的儿子闰土,存在着天然的地位差异,我们眼中的闰土因为社会地位、经济地位的低下,不自觉中我们会有了那么一丝丝的自我优越感和对闰土的怜悯感。
而当我们转换到少年闰土的视角,他所拥有关于捕鸟、海边捡贝、偷瓜、叉猹等等那个年纪孩子该有的快乐童年,却是鲁迅无法想象的,鲁迅的眼中只有“”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
成年后的我们知道,关于童年永远是二选一的场景存在着,得到一些就意味着失去了另一些,而很多时候我们都根本无从选择。而作为读者心中的那些自认为感同身受的感觉,原来都是错的。
永远忘不了《无间道》中陈冠希的这个镜头,教官问:“谁愿意跟他换?”,此时陈冠希的眼睛就很像少年时期见到闰土的鲁迅…
2
成年人的世界从来不缺少焦虑和烦恼,长大后的鲁迅和闰土,在不同的人生轨迹上成为了异路人。
一个是整天为了生计奔波忙碌的闰土,一个是为了打破思想桎梏拯救精神世界的鲁迅。闰土会为了全家人的生活而焦虑,也更容易因为别人的一点点经济恩惠而满足,而衣食无忧的鲁迅先生,则更多的陷入到了精神世界的苦愁状态。
读课本时,我们都为岁月摧残生计折磨的闰土而惋惜;已是成年的我们,却多么希望能够向成年闰土一样活得简单且精神自由。
闰土的现实焦虑可以安放,而鲁迅的精神焦虑却无处安放,已是成年的我们更羡慕鲁迅还是闰土的优越呢?
3
鲁迅写这篇文章时,是在不惑之年重返故乡时,有感于物是人非而写的一篇小说,其中的一个段落节选成为了语文课本中的《少年闰土》。而这篇小说名叫《故乡》。
40岁的鲁迅,带着离家20年浓浓的乡情,回到阔别已久家乡,他在寻找能够带给他故乡记忆的原触点。我想这是任何一个长时间离开从小生活地方的人的共通点,心里面一定有一个“故乡”的样子,曾经在大脑中不断的重构、打磨、烫印,而带有时间轴的片段记忆中,少年闰土也是鲁迅安放浓浓乡愁的必然落脚点。
人到中年,庆幸可以尝试用40岁鲁迅的视角去重解这篇带有浓浓乡愁特质的文章,笑着笑着眼睛湿润了…
大观小点
您的关注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