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好的学习习惯(教育本质是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

明  招

文  化

教育本质是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吕祖谦《学规》于现代教育意义之我见
 
 
“东南三贤”之一的吕祖谦在明招山主持明招讲院开讲《东莱博议》,引来四方学子蜂拥而至,其中不乏当时有名学士之后,如朱熹之子、张栻之女都曾先后拜师受教于门下。当时吕子弟子众多,多到何种程度呢?讲院中有一石磨,直径达6米,所碾的粮食可供300多人吃食。
吕祖谦一生热爱教育事业,除两次在明招山丁忧守墓期间开堂授课外,在其担任严州州学教授等官职期间,都不曾中辍讲学,其“讲实理、育实材而求实用”的教育思想,至今都值得我们学习传承。为更好的教育学子,吕东莱撰写《学规》以律之,撰有《乾道四年九月学规》和《乾道五年规约》等,所提出的规约,倡导的学风,及体现出的为人处世态度,在今看来仍有很大的借鉴和参考意义。重实用、重品性是丽泽书院学规的特点,重实用,与明招文化的“经世致用”一脉相承;重品性,注重学子理想人格的塑造,在教育中指导学生为人处世的方法,指导学生如何做人,是吕祖谦人才培养的第一要务。重法度,是吕氏《学规》另一突出特点,也是学后感触最多一点。

无规矩不成方圆,《学规》对学生品行及学生读书治学的路径方法等均作了详细规范。《乾道四年九月规约》其中一条“会讲之容,端而肃;群居之容,和而庄。”要求学子在书院听讲要严肃认真、行为端正;在校居住生活要沉稳庄重、与他人和谐相处。此外,还列举了一些不良的行为、举止,如箕踞、跛倚、喧哗、拥并,谓之不肃(随意张开两腿坐着、以傲慢姿态的对待他人,倚靠于物、不端庄地歪斜站立,公共场合大声喧哗,走路成群结队、勾肩搭背等行为都属于不严肃认真的行为);狎侮、戏谑,谓之不庄(侮辱他人,拿别人的短处开玩笑、取笑他人等都是不庄重的行为)。感叹吕祖谦对学习一事竟有如此详细的规范。
不仅如此,对读书一事,吕祖谦作了更加细致入微的规范。《少仪外传》中有一条:“读书必端坐敛容正书册然后开。”不但要求坐姿端正,面部表情严肃认真,恭敬肃穆,书本也需要端正不能有所偏斜。想来,现今我们无论是大人还是孩子在看书时连坐姿都难以端正,又怎会注意规范面部表情?更何况书本的摆放?这条在上课时与学员讲起,许多人都觉得这是古人古板的表现,不足探讨,但细思,却觉得这正是吕东莱的高明之处,也正是现代教育所缺失之处。

当下,优生优育的理念深入人心,每个家长都愁于孩子的教育,想着自己的孩子不能输在起跑线上,加上各类培训班的宣传、家长之间的“攀比”,父母便在抑制不住的焦虑中给孩子不断“施压”,各种类型的培训班轮番上线。许多父母感叹,认为没有必要,但教育的不断内卷,又“不得不做”。我认为教育本身无错,各类培训班也无错,父母望子成龙的心更无错,我们要做的是放下焦虑,静下心来,认真反思教育的过程。

从《学规》中领悟感受,想让学子更好的接受圣贤的教诲,汲取先人的智慧,就必须先培养他们端正的学习态度、良好的学习习惯。吕祖谦让自己的弟子在读书之前端坐敛容,正是教导他们对待学习、知识应有肃静态度,培养弟子们规律有序的学习习惯。

从《学规》中反思,一味增加孩子的知识量,不如端正孩子的学习态度,一味丰富孩子的技能,不如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因为技能总有限,学海也无涯,若有认真端正的态度,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又何愁没有丰厚的学识,何愁掌握不到精湛的技能。对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的培养重在日常、贵在日常,从小树立规矩意识、养成规律的作息、良好的学风至关重要。

《学规》中的许多条目就是针对学子日常的学习和生活来进行规范,告诉他们读书治学的路径方法,以更好地帮助其养成正确的学习和生活习惯。《乾道五年规约》中“肄业当常有,日纪所习于簿,多寡随意。如遇有干辍业,亦书于簿。……凡有所疑,专置册记录。同志异时相会,各出所习及所疑,互相商榷,……”教导学子学习应该有规律,每天都要把学到的知识记录在本子上,无论多少。遇到中断学业的时候,也要在本子上做学习记录。……凡是有疑惑的地方,就专门拿出一个本子来做记录。大家之后见面时,各自拿所学与所疑的东西出来互相商榷。

从该条中可知晓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从三点入手,即学习贵在坚持,无论学什么、无论碰到什么挫折都要坚持遵循每天做笔记的学习规律;学习要懂得及时归纳分类和总结,大致分为一般性知识点和重点、疑难知识点,细致些则还可针对各类知识点进行竖向、纵向的分类、分点梳理;对薄弱知识点、难以掌握的知识点除了向老师请教之外,还要学会经常与同学相互探讨,在相互商榷中共同进步。大道至简,多为百姓日用而不觉,我们所需做的就是回归。

其实,经常温习历史和古人的学说,不断汲取先人总结的经验、教训,用历史的大智慧提升我们的学习能力,从而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的文化传统,这是我们应该保持的基本理念。

 

作者简介 >
陶晓瑜,武义县委党校教研室主任、讲师,浙江大学研究生毕业,喜爱文学,热爱明招文化。

投稿邮箱:1305223684@qq.com

顾   问:李德臻  慈  波  王文政
主   编:邹伟平
副主编:朱方笑
编   辑:赖耀卿  邓旭莹

请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吧!令你惊喜不断!

中华明招文化研究院
传承明招文化精神  促进社会事业发展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吧

良好的学习习惯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