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朝那些事儿(吏部那些事儿)

南北朝那些事儿
说起吏部,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吏户礼兵刑工”这六个部,现在中学生都能倒背如流。吏部排在六部之首,体现了古代统治者对官员选拔的高度重视。北京的六部口(地名),位于府右街南口附近,据说明清时期的六部就座落在这里,因此而得名。“古时明月今犹在,今月曾经照古人”。翻翻古时吏部那些事儿,还是很有意思的,对现在依然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一、吏部共有多少年的历史?
在东汉之前,我国并没有专门管理官吏的机构,皇帝指定某一官员负责官员选举等工作,史称吏曹。直到公元213年(汉献帝建安十八年),正是大名鼎鼎的曹丞相(曹操)执政时期创建了吏部,专管官员选举。从此,我国有了专门管理官吏的机构,直到1911年(清宣统三年)撤销吏部,共经历了1698年。

我国第一位吏部尚书自然是曹操时期的人物,荀攸(157-214年),曹操最为信赖的谋士,帮助其统一北方。曹操对他的评价是:非常人也,吾得与之计事,天下当何忧哉!

曹魏时期还出现了一位影响我国官员选拔制度的吏部尚书,陈群(?-237年),建立了九品官人法,即:九品中正制度,他也是曹魏律法《魏律》的主要创始人。

二、吏部都有哪些内设机构?
吏部从曹魏创立开始,经过360多年的发展,内设机构到隋朝时期逐渐固定下来,唐宋元基本沿用,明清略有调整。吏部内设四个司,分别是:吏部司、司封司、司勋司、考功司。其中:吏部司负责官员选拔,这也是工作量最大的一个司;司封司负责给官员封爵,就是授予某种特权的称号,比如明朝的五等爵位:公、候、伯、子、男;司勋司负责官员奖励、授予荣誉等,比如隋朝的大将军、大都督,唐朝的上柱国、轻车都尉等;考功司负责官员的定期考核,进行考核评价。感觉古人办事很直接,四个司里有两个半都是给人加官进爵的,当然这基本都是要拿命来换的。

顺便聊聊六部二十四司。六个部每部内设四个司,共二十四个司。各部的第一个司与本部门名称相同,又称头司或本司。上面说了吏部的四个司,下面列举另外五个部的内设司。
户部:户部、度支、金部、仓部
礼部:礼部、祠部、膳部、主客
兵部:兵部、职方、驾部、库部
刑部:刑部、都官、比部、司门
工部:工部、屯田、虞部、水部

看到这里,真是打心眼里佩服古人,机构设置的系统化、标准化、精细化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程度。宋朝时期,每个司下设若干“案”,(“案”是后世科室的起源),比如司封司下设五个案:封爵一案、封爵二案、封爵三案、检法案、知杂案,形成了部、司、案三级管理体制(八府巡按是不是听着很牛,可能只是个处级)。到了明朝时期,吏部增设了司务厅(注意,出现了“厅”),每个司下设若干科(“科”也有了)。明朝吏部共设29个科,有“求贤科、升调科、给假科”等,分工很细致,清朝设35个科,光绪年间逐步将“科”改为“处”。现在司局级、县处级干部的称呼是不是由此而来呢。民间对每个部用一个字来比喻:“贵富穷武威贱”,各位以为如何。

三、吏部官员如何称呼?有多少个编制?
前面说过,吏部最高长官称为“尚书”,武则天时期曾经改称吏部尚书为“天官”,显得更加尊贵。“尚书”可以简单理解为现在国家各部的部长,一般为1人。副部长叫“侍郎”,一般为2人。每个司的司长叫“郎中”(不是看病的医生),吏部司郎中一般为2人,分为左右郎中,其他司郎中1人。副司长叫“员外郎”,吏部司员外郎一般为2人,其他司员外郎1人。处长叫“主事”,一般为3-4人。再往下还有“令史”“书令史”“掌固”等职位,人数各几十人不等。

唐朝时期吏部总人数约为337人,其中官员(处级及以上)30人,吏员307人。宋朝时期吏部约361人,其中官员17人,吏员344人。明朝吏部人数不具有代表性,在劳模皇帝朱元璋的亲自带领下,不仅严控人员编制,“洪武三大案”也致使官员非正常减员无数,吏部总人数只有区区66人(官员16人)。清朝增加到约215人。

四、吏部如何选拔官员?
应当说,古代统治者是很重视官员选拔的。管仲说:争天下者,必先争人。孟子说:不用贤则亡。晏子说:国有三不祥,有贤而不知,知而不用,用而不任。唐太宗说:致安之本,惟在得人。毛泽东同志曾经高度概括:“领导者的责任,归结起来,主要是出主意、用干部两件事”。

商周时期,选拔官员实行“世卿世禄制”,官职可以世袭,基本由贵族垄断,平民只能担任低级官吏,没有机会出任高级官职,即使有也寥寥无几。到了西汉武帝时期,采纳董仲舒的意见强力推行“察举制”,要求地方长官每年在辖区内考察人才并向中央政府举荐,由中央政府授予官职。“不举孝,不奉诏,当以不敬论;不察廉,不胜任也,当免”,由此可见汉武帝推行察举制的决心,成为当时主要的选人用人制度。

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九品中正制”,由各州郡推举本地名望之士担任大小中正,经中央政府任命后,对本州郡人物进行查访品评,分出九品,送吏部作为选拔的依据。九品中正制的本意是将选人权从地方长官手中收回,但选人权收回后又交到了大小中正手中,大小中正大多出自世家贵族,久而久之使得世家贵族把持了选人权,依据门第出身决定人物品级,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门阀政治。

到了隋朝之后,实行科举制,国家统一组织考试,通过考试者即可获得授官资格。科举制到1905年废止,历经1300多年。在古代,一个读书人若想当官,大致路线如下:先参加童试,通过者称为秀才;再参加乡试,三年一考,由本省组织考试,考中者即为举人;再赴京师参加会试(全国考试),由礼部主持,考中者称为贡士;最后参加殿试,由皇帝主持,通过者称为进士,分为三甲,一甲三名,即状元、榜眼、探花,二甲赐进士出身,三甲赐同进士出身。

想起唐朝人孟郊,在46岁高龄第三次赴京赶考(796年,唐贞元十二年),终于考中了进士,放榜之日,孟郊喜不自胜,当即写下了《登科后》: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同样还有唐朝人黄巢(820-884年),多次到京城赶考没有考上,居然将仇恨发泄到政府身上,发誓要灭掉唐王朝,掀起了唐朝解体的血雨腥风,有他所作的诗为证,《不第后赋菊》: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考上的和没考上的,真是几家欢喜几家愁啊。

考生通过科举考试获得做官资格后,由吏部根据职位空缺情况和个人特点安排职务,那评判个人的标准是什么呢?唐朝的做法很有意思,叫作“四才三实”。“四才”指“身、言、书、判”,分别是:体貌丰伟、言辞辩证、字迹优美、文理悠长。看来无论在哪个朝代,人帅、能说、会写、懂书法,都是很吃香的。“三实”指德行、才用、劳效,跟现在所说的“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很相像,更多地运用于对现任官员的考核。古人已经注意到了“德”和“才”的辩证关系。司马光说:“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意思是说,才是德的依托,德是才的统帅;有“才”作依托,“德”才能发扬光大;有“德”作统帅,“才”不至于走向邪路。

科举制除了规范官员选拔标准、尽量摈弃考官个人主观因素外,其最大社会贡献还在于保持了政权的开放性,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使得“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成为可能。同时也是加强中央政府权威、防止地方坐大和“恩出私门”、收拢人心的需要。

五、吏部如何考核官员?
现在市面上介绍西方绩效管理理论的书籍和讲座很多,比如:MBO、KPI、BSC、EVA、OKR、PDCA、360度考核等理论,让人误以为绩效管理制度是外国人创造的。其实我国很早就有了绩效考核制度,前文说到的吏部考功司就是专门负责官员考核的机构。

宋朝苏洵曾说过:“有官必有课,有课必有赏罚;有官而无课,是无官也;有课而无赏罚,是无课也”。这里的“课”,指的就是考核。这句话是说,任命了官员就必须进行考核,有了考核就必须进行奖惩;有了官员而不对他进行考核,就不会有人对工作真正负责(无官);考核结果不与奖惩挂钩,考核也将成为空话(无课)。苏洵的这句话,将考核和奖惩的必要性以及两者的辩证关系,论述的非常透彻,很难想象这是1000年前的古人说出来的话。唐太宗李世民曾说过:“国家大事,惟赏与罚”,魏征说:“善善而不能进,恶恶而不能去,罚不及于有罪,赏不加于有功,则危亡之期或未可保,永锡祚胤将何望哉!”。“赏善罚恶,黜幽陟明,为政之道,治企之要”–这是我说的(总结他俩的:)。

我国官员考核制度最早产生于舜,据《尚书》记载,那时实行“三载考绩,三考黜陟幽明”,即:舜每三年考核一次部落首领,三次考核(9年)决定升降赏罚。战国时期,考核方法叫“上计”,就是将一年的赋税预算、人口增量等写在木券上,一式两份,帝王和官吏各拿一份,到了年末由帝王亲自考核,根据考核结果升官免职。

唐代的考核方法叫“四善二十七最”,包含德、能、勤、绩四个方面,堪称我国考核制度史最完备的法典。“四善”是对“德”的考核,分别是“德义存间、清慎明著、公平可称、恪勤匪懈”;“二十七最”是对“才”评价,将官职细分为二十七类,针对不同职位制定不同的考课标准。唐代实行每年一小考、四年一大考,四品以下官员由吏部考核,三品以上由皇帝亲自考核。宋代实行磨勘制度,凡是有功或有政绩者,要经过相关部门的验证,送交报批才能升迁,形成了文臣三年、武臣五年的磨勘制度。

明朝张居正时期颁布了《考成法》,年初把官员应办的事情和完成期限分别登记在三本账簿上,由六部和都察院按账簿登记,逐月进行检查,“立限考事”“以事责人”,形成了一套完善的官员考评机制。

吏治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于吏部有趣的事儿还有很多。历史是最好的老师,今天我们遇到的很多事情都可以在历史上找到影子,历史上发生的一些事情也可以作为今天的镜鉴。正所谓:终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破岭头云;归来偶把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

南北朝那些事儿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