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志英雄的黎明(三国·英雄的黎明)

三国志英雄的黎明
最近写的两篇三国小短文,集合到一块发了,刚好微信能找到横山菁儿的这首歌《英雄的黎明》,毕竟本身就是因为这首歌而起,而生发出的感慨。

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音乐或语音,请在微信或其他浏览器中播放 英雄的黎明 横山菁儿 – 背景音乐之旅·恢弘之章 –>

关羽拒绝曹操的延揽,说,“吾极知曹公待我厚,然吾受刘将军厚恩,誓以共死,不可背之。吾终不留,吾要当立效以报曹公乃去。”

曹公您对我关羽很好,我日后必当另择时机以报,但此时此刻,我必须离去寻找刘将军。

“誓以共死,不可背之。吾终不留……”

曹操听到这些话,当有多感慨,或者多羡慕。

刘将军此时在袁绍营中,当不知关羽这番剖白。此后关羽水淹七军,降于禁,斩庞德,威震华夏。同年,孙权派人求亲,一生傲矜的关羽怒斥来使(“先是,权遣使为子索羽女,羽骂辱其使,不许婚,权大怒。”),随后吕蒙白衣渡江,关羽败走麦城,孙权传其首,操令厚葬之。刘备联营七百里施压于吴。

关羽死后有知,亦当瞑目,他所“誓以共死”的刘将军,最终没有辜负他的情义。

古代男人之间的感情是很动人的,到现在则被曲解、狭隘化为一种“基”,“基友”,gay,基情……

看金庸的小说也能约略感受到,如《书剑恩仇录》里一段,乾隆拉着陈家洛的手一起钱塘江上观潮。古代男人之间,手拉手,代表情谊的看重。更遑论,先主与关张的寝则同席了。

我喜欢的一个导演,蔡明亮,与他的演员李康生也有类似的感情,当别人说他们是一对时,他这么说:

很多人说,我和小康是一对,这太把人看低了。人的情感是很复杂的,不一定要有某种关系。

人类目前的情感划分,通常谈到的分类只有,爱情,友情,亲情这三种。但世间一切,从客观现实的物质世界到人的内心情感,都是复杂的,多元的,多维的,人只是出于自己辨别归类的方便,而加以起名、分类。

客观物质世界与人类情感,都千般复杂,语言如何能够尽予命名,完全归纳呢?很多东西到现在都是没有被完全命名,或者一一对应的。

我喜欢蔡明亮的一个表达:身体就像云,天空永远存在,云却来来去去。

他谈的是身体,我觉得也适用这里,自然界万物消长,人内心潮起潮落,人无法也不能用语言全部框定住万象、一一命名、划分好,以满足人的理性主义。

谈到这里其实和之前谈过的网络流行语一样,当我们在辩论中只能用诸如“带节奏”、“卖惨”、“人血馒头”、“吃相”、“洗地”、“素人”、“内涵”……这种生造出的或已失去本义的诛心式的情绪主导式的网络流行词和饭圈用语时,我们的表达也必然会随之偏离我们本要表达的意思——也即我们的表达和思想会反被语言牵着走。狭隘的有倾向的语言库也会随之狭隘你的观念和思维表达。

尽量谨慎使用这类词语。

再回到三国,关羽的事件线。

公元200年,曹操得关羽,拜偏将军,礼之甚厚,又让张辽试探关羽心意。羽叹曰:“吾受刘将军厚恩,誓以共死,不可背之。”操义之。及羽杀颜良,奔刘备,左右欲追之,曹操说,“彼各为其主,勿追也。”

219年,关羽水淹七军,降于禁,斩庞德。是役也,羽威震华夏。曹公议徙许都以避其锐,司马宣王、蒋济以为关羽得志,孙权必不愿也。可遣人劝权蹑其后,许割江南以封权,则樊围自解。曹公从之。

权遣使为子索羽女,羽骂辱其使,不许婚,权大怒。

219年,吕蒙白衣渡江,糜芳、傅士仁叛迎孙权,羽走麦城。

220年春正月,曹操至洛阳。权击斩羽,传其首。操以诸侯之礼厚葬。

221年,孙权受封为吴王。

222年,刘备东伐吴。夏六月,陆议大破先主军于猇亭,将军冯习、张南等皆没。冬十月,孙权遣使求和。

223年,刘备殂于永安宫,时年六十三。

魏刘晔评:蜀虽狭弱,而备之谋欲以威武自强,势必用众以示其有馀。且关羽与备,义为君臣,恩犹父子;羽死不能为兴军报敌,於终始之分不足。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是当以同怀视之。这说的是嬴渠梁和商鞅,是苻坚和王猛,也是刘玄德和关云长。

又想起三国杀,张飞死去时的配音,某天突然听清楚(三国杀的配音演员一直吐字不准确)——

张飞死去时的配音是,桃园一拜,此生无憾。 

说回怒鞭督邮,记忆里很长一段时间都是张飞干的这个事,当然这个也符合他的“人设”。这应该是源自之前看的《三国演义》。现在也能查到,百科上的记录,说的也是,怒鞭督邮主要叙述张飞殴打贪官污吏的过程,是《三国演义》的一个情节。

都说三国演义是扬刘抑曹,其实罗贯中把这俩人一块黑了,贬抑曹操自然有之,但也同时压低了刘备,在真正看过《三国志》之后,才会发现,怒鞭督邮的是刘备,深沉如海胜过曹操的也是刘备(“操自咋其舌流血,以失言戒后世”)。

能给《三国演义》打2星,绝不打3星。不如去看《三国志》,写得比演义动人多矣。

三国杀里的蜀汉背景图

第二篇还是关于刘备的,是刘备和诸葛。
《刘备托孤给诸葛亮,是真心相托还是有意试探??

这篇源于在知乎看到的一篇姜维的回答。

“臣等正欲死战,陛下何故先降?”
三国杀里每次姜维死的时候,都会念出这句台词。
为什么陈寿在三国志里批判姜维?“因为他还不知道,姜维是假投降。”
“季汉的故事像是几千年政治史上的一个童话,主上以山河社稷托付诸公,忠臣以舍生忘死报效明君。”

现在相信,刘备托孤给诸葛亮说的那句话是真心实意的,并非试探——“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如果是试探,把先主也看太低了,也把诸葛亮看低了。
 
一群伙伴一起创下了一块地盘,一大基业,他们一起多少年的凝聚力和感情,以及心领神会,他们作为一个团体对“季汉”这一基业不计年华的倾耗和投入,刘备作为老板对这一基业的延祚和看重比谁都强。刘禅是他的儿子,这一基业又何尝不是?况其产出的时间与感情如何不比刘禅这个儿子要来得长久和深厚许多?
 
所以刘备说出这一句话,不是试探,是彻底的托付,把季汉这一基业彻底交付与诸葛了,诸葛亮也能明白,要让刘备放心,所以涕泣曰:“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这说的是,我鞠躬尽瘁到死,也会把季汉这一政权延续下去,而不是说,臣惶恐,臣绝无篡汉之心。说的是如何努力,而非如何辩解。这是他们之间的心领神会。刘备征吴病逝白帝城以后,给诸葛亮留下了一个难以收拾的摊子,诸葛亮以手补天裂,强自维持,54岁操劳过世。
 
刘备托孤,托诸葛亮以信任,以定夺之权,让刘禅以相父事之,都是要在他死后再进一步地加固诸葛亮的威望,所谓稳政权,平稳过渡,是让旁边的李严看着,也让刘禅看着,让他们明白,孤把这个政权托付给诸葛了。别造次,别耍小心思,别阻挠。(刘禅也就真的安安稳稳一切听从相父安排。
 
我高高举起你的手,让众人看到,也让他们明晓,我把这个国家交付与你了。(邓在一次视察时高高举起江的手)
 
所以陈寿评价“及其举国托孤于诸葛亮,而心神无贰,诚君臣之至公,古今之盛轨也。”举国托孤于诸葛亮,而心神无贰,陈寿是当时之人,他是理解刘备这一举动的。然而,又不止诸葛,它也是整个季汉的君臣之至公,古今之盛轨。
 
从诸葛的“鞠躬尽瘁”,到姜维的“正欲死战”,从关羽的“誓与刘将军共死”,到张飞的“桃园一拜”,从对法正说的“孝直避箭”,到感慨赵云的“子龙不弃我走也”……都是陈寿所说的,君臣之至公,古今之盛轨。

刘备没有把麾下众人当臣子,他都把他们当兄弟。所以你可曾见过那个君主为了下面的臣子死了而御驾亲征举国报仇,没有的,只有刘备这么干了。

 
吕思勉先生在《三国史话》中论及,封建时代,是有其黑暗面,也有其光明面的。其光明面安在呢?公忠体国的文臣,舍死忘生的武士,就是其代表。

三国是中国的社会风气一个升降之会。从那之后,封建的道德,就澌灭以尽了。

两汉之世,是封建主义的尾声,得魏武、昭烈、诸葛武侯、汉寿亭侯这样的人物以结束封建时代,真是封建时代的光荣了。

一群理想主义者的余晖,伏延千里一直照耀到两千年后同一片大地的我身上。

三国里三位君主,曹刘都是真正的枭雄,其共一致的地方,不仅在关羽,对关羽都很看重(看三位君主如何对待关羽:孙权传其首,曹操以诸侯之礼厚葬之,刘备举国为关羽报仇)。

而且很难得的,是他们的不限门第取士(东吴有顾、陆、朱、张四大世家,门阀良多)。当时魏晋时期,最重门第,曹操的求才三令,只重能力,刘备麾下的赵云、糜竺、张飞、关羽也都并非高门之后。在那个最重门第的时代,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时代,拉着一帮底层的兄弟伙,干起了一番事业。

怎能不是一阕理想主义的歌?

三国志英雄的黎明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