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园简介(圆明园数字复原:高科技手段与精确的科学研究并重)

圆明园简介

圆明园是清代著名的皇家园林之一,始建于康熙年间,历经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等朝百余年建设,终成万园之园。1860年被英法联军焚毁,如今只留下一座遗址公园。圆明园是中国文化建筑史上的一大奇迹,可惜现代人已经无法从中体会到当年的辉煌胜景。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数字圆明园项目发起人郭黛姮在美国国会图书馆查阅圆明园档案史料

一直致力于建筑遗产保护与传承的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郭黛姮,已从事圆明园数字复原工作20余年,她的团队运用数字技术,让曾经饱受战火侵袭的圆明园重现光彩。

作为建筑学家梁思成的学生,如何践行其对于建筑遗产保护与传承的理念,既遵循遗产保护的原则,充分展示和阐释建筑遗产的历史、文化价值,又能满足公众亲眼目睹的情感期待,是郭黛姮一直以来在探索的课题。

郭黛姮教授在《未来架构师》节目中讲述数字圆明园

   壹
“我们决心自己做一个数字化的圆明园”

“人们对于圆明园的期待感很强。清华大学身为圆明园近邻,也有责任研究和保护这座园林。圆明园到底什么样,人们都说不清楚。我们通过研究发现,已有的很多研究和看法是不全面的,因此我们要全面研究圆明园。”郭黛姮说。

2000年,郭黛姮的毕业班学生学习清代官式建筑做法,把二十多种清官式建筑的平、立、剖面图录入计算机,并且每人都写了相关的毕业论文。这个成果进一步扩充了图像数据库,成为数字圆明园的基础资料之一。

随着圆明园课题的深入,研究团队发现,社会上对圆明园的介绍都比较分散、粗略,没有一个很深入系统的表达,尤其是在建园150年间的变化方面,都没有进行过清晰的梳理。于是,他们就以总体史的视角切入,在研究圆明园中建筑类型的同时,还对造园史进行探究,当然,这也令他们发现了很多新的突破点,包括样式雷图纸的断代、考古遗址发掘和史料对不上等。

“当时,依然有很多主张圆明园复建的声音,在参加相关主题的座谈会中,我就一再提出园林的年代的问题—如果要复建,建的是哪个年代?如果选了乾隆时期,那乾隆以后的变化怎么办?复建不仅会破坏文化遗产的现状,还把丰富的年代信息和变化都给抹掉了,这种做法是不行的。就这样,面对外界的种种舆论,我们决心自己做一个数字化的圆明园—在不破坏遗址的前提下,让大家看到圆明园的样子和变化。”

郭黛姮表示,后来,他们在清华同衡设计院找到专门做大体量数字建模的数字城市研究所,便开始合作圆明园的数字复原。2006年,为了让更多研究生在毕业后能继续研究,郭黛姮在这个设计院成立了工作室,当年有几位优秀的研究生都是在这样的条件下留在项目组里。

郭黛姮教授在《未来架构师》节目中讲述数字圆明园

   贰
“圆明园的复原必须以科研为

基础,它是一个总体史的概念”

过去所做的图或多或少地存在对古建筑造型或年代把握不准确的问题。例如,同样是清代建筑,早、中、晚期都有差别,建筑的尺寸和比例也有所不同。另外,参考四十景图不能完全体现圆明园的全貌。

“所以,我们从一开始就坚持圆明园的复原必须以科研为基础。不论是景区变化、建筑个体的变化,还是考古发掘成果,都需要弄得清清楚楚。”

对此,郭黛姮也作了进一步阐释,例如,在做建筑细部的时候,要做得准确,需要充分借鉴参考同年代的案例。以彩画为例,在圆明园的档案中,有些专门记载了彩画的样式,比如“方壶胜境”,但还有一些只记载了基本做法,比如“官式苏画”或“苏作……”,具体是什么样,不清楚。

于是,他们就到故宫去寻找实例,同时也把文字档案进行反复推敲,并结合北京和周边的同期案例寻找答案;例如,恭王府中保存了从乾隆(1736-1796年)到同治、光绪年间(1861-1908年)的清代彩画变化状况,以至于从一个卷草花纹勾边的细节都能看出年代差别——早期的勾两侧,晚期的勾一侧。经过这些研究,团队的成员能够比较准确地还原圆明园中建筑上的不同年代彩画,先在纸上绘制好,再做到电脑里去。

此外,科技部批准了他们申报的数字圆明园课题,在做西洋楼时,团队运用了航拍、激光扫描、探地雷达等技术手段,对西洋楼遗存进行详细的测绘记录。

例如,对海晏堂的所有遗存,能够了如指掌,按照把石块归回原位的做法,对整栋建筑进行数字复原。“海晏堂现有2106块残件”,是团队项目组成员能脱口而出的数据。整个复原过程中,建筑的每个部分都有精准度评测,根据可能依据档案或遗迹的程度来区分,有的精准度在90%以上,有的仅有50%左右。

“我觉得这就是我们做数字复原的标准:不仅有高科技手段,还有精确的科学研究。”郭黛姮说。

除了建筑上的细节,研究团队也结合考古发掘和环境特征,尽可能地还原圆明园里的空间意境。因为圆明园是一座园林,所以在复原过程中,不仅有建筑史学者,也有考古学和造园学方面的学者参加。

我们的圆明园复原研究是以总体史的概念为基础的,不同朝代建筑与山水、植物的变化是同步的,利用数字化手段将多学科研究成果集结,才能把历史变化的全貌反映出来。”

在郭黛姮看来,建筑的变化与使用建筑的人有很大的关系。数字化不仅是对物的表现手段,也可对人的审美理想加以诠释,不同朝代的皇帝的理想不同,使这座园林景观出现的变化可以清晰地表达,这样给大家展示的是一段活的历史。

2012年郭黛姮教授在圆明园遗址看Apaid导览系统

   叁
“我们目前离真正地把圆明园

全部表现出来还差得很多”

谈及数字圆明园项目未来的发展,郭黛姮表示,尽管有的景区已经出了三维模型图,但是这些模型在细节上还需进一步推敲。项目团队目前只做了一些重点的景区,仍有很多景区有待考古发掘,或找到新的史料档案,待更全面了解之后,其中的建筑变化还会进一步完善。

另外,室内场景是现在欠缺较大的方面,需要更多能参考的室内案例来支持完善室内的复原。场景复原之后,跟进陈设部分,许多流散在海外的文物可以先以数字化的方式回归到圆明园里。

圆明园项目从开始至今已经有20多年了,无论是人力还是经费,都一直处于短缺的状态。第一阶段,我们纯粹是用自己的其他设计成果所得经费来补贴,后来好不容争取到一些科技部给的经费。参与圆明园数字复原项目的所有人员,不管有多难多辛苦,真的就是抱着一种对新生事物的期待和向往,去拓展未知的领域,忠实地保护文化遗产,然后把圆明园用数字化的方式表达出来,让所有人都能看到。行百里者半九十,这样一个跨越150年的文化遗产,要让它真的活起来,看到150年的变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希望有可能的话,能得到更多支持,把这个研究长久地做下去。”郭黛姮说。

(裴唯伊对本文写作亦有贡献)
本文刊载于《文化月刊》5月号

END微信编辑 ∕ will

REVIEW

往期精彩回顾

克拉玛依·城记:一座城市的荣耀与抱负

方舟:诗歌是城市精神的高地
古风巨匠——欧阳中石
河南省许昌市:“活化”优秀传统文化,“优化”公共文化供给东亚文化之都绍兴:登上世界文化的高峰
诗城奉节的前世今生 ——带您畅游长江三峡第一旅游目的地

AM新媒体矩阵

扫描二维码关注

点击”阅读原文”购买新刊
若喜欢,请关注、点个      在看 

圆明园简介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