惩戒的意思(教育惩戒的教育心理学意义)

惩戒的意思
惩戒就是惩治过错,警戒将来,旨在制止和预防行政人员和管理相对人违法乱纪行为的发生。
出处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五十七回:“廷及于今,逆臣子孙,布满朝中,何以惩戒后人乎?”
大家都去找这可厌的猫,想给它以一顿惩戒。—–选自郑振铎的《猫》

“教育惩戒”的教育心理学意义
教育惩戒是对部分在校内违规违纪学生进行的管理、训导和行为矫治,“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让学校、教师在管理和教育那些违规违纪学生时有了清晰、具体的方法,而不至于做出违背教育规则的行为。
之前,对于犯错的学生,教师或学校难以掌握一定的尺度,有时达不到对这类学生正确管理和有效训戒的目的。惩戒过轻,起不到教育效果,使学生认识不到自己的行为过错,反而是助长了错误行为。而惩罚过度则会损害到学生的身心健康,对学生成长不利。管轻了,管不住学生;管重了,会伤到学生。这就是目前学校在教学中,特别是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上面临的两难困境。
生活在优越条件下的儿童青少年,不论是家庭养育中的过度关注,还是追求多样化发展的社会环境,必然会造就出自我意识强、崇尚个性自由、追求随性发展的个性。所以必须有新的管理和教育方法与之相适应。不论是低年龄段的小学生,还是高年龄段的中学生。他们有各自表达自己、证明自己的方式。特别是对于一些成长在不利于身心健康的家庭环境中的学生,他们表达自己的方式有时会与社会规则相悖。在社会上他们无视社会规则,在学校里则经常违反学校规定。更有一些如反社会人格和攻击型人格的学生,他们专门以违反规则为荣,不守课堂纪律,干扰其他学生,损害学校公物,甚至是伤害他人。同时,每个学生的背后,又站着父母长辈好几个成年人。所以在学校里经常会出现学校与家长发生矛盾和纠纷的事情。“不管”是学校、教师的失责;“管理不当”则后果更严重。在我们中间不乏这样的例子。“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解决的就是这种管理困境,让教育更注重育人效果,更遵循法治原则。
学校本来就是教育学生的地方,有教育就有要求,有要求就有管理,有管理就有奖惩。学校教育不只是灌输知识,更是学生在心理素质、品行修养、法治意识等综合素质方面的养成教育。在一定程度上,严格的、规范的、适合学生年龄特点和心理发展水平的管理和惩戒,是教育科学发展的必需。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知道,教师在教学中注意力高度集中,心理处于一种紧张状态,特别是对于教学任务重、考核要求高的学校,教师的情绪张力都比较大,所以很容易被激惹。一旦学生没有达到教师要求,或者与教师要求相违背,教师很容易对违规学生做出过激的惩罚。
这项规定,看似是对教师行为的规范和约束,其实也是促使教师在管理中更理性化,让教师能合理行使教育权、管理权和评价权。另一方面,判断学生心理发展的依据,其中一项重要的标准就是学生对自己行为的认识和觉察能力。按照教育心理学理论,明确而清晰的惩戒规则,要比行为守则更能引起学生的重视。这就是我们经常体验到的“‘丧失感’要远比‘获得感’体验更深刻”的心理感受。所以“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在心理学的意义,是更能促进学生对自己行为的认识和觉察,以及对错误行为的控制和改善,有利于学生终身健康发展。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