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的首都
巴西利亚(英语:Brasilia;葡萄牙语:Brasília),巴西联邦共和国首都,是巴西第四大城市。位于中部戈亚斯州境内,马拉尼翁河和维尔德河汇合而成的三角地带上。海拔1100米,东南距里约热内卢900千米,南距圣保罗865千米。连周围8个卫星城镇的联邦区 ,面积 5814 平方千米,人口279万。地处高原,气候温和宜人。年平均气温17.7℃。年均降水量1600毫米,雨季集中于10月~翌年4月。这里风光秀丽,气候宜人,树木常年葱绿,鲜花久开不败。
巴西利亚建城于1956-1960年,以新市镇、城市规划方式规划兴建,其也以大胆设计的建筑物及快速增长的人口而著名。1960年4月21日,巴西为了加快内陆的开发,因此将当时首都由里约热内卢迁至巴西利亚。巴西利亚是全世界最大的20世纪以后建成的城市。
巴西十大著名旅游景点
巴西是一个多民族的、多姿多彩的国家,她以节日众多闻名于世。在这块神奇的土地上好玩的东西很多,除了足球、桑巴舞、各种各样的节目,你还可以去看看巴西三大名城——巴西利亚、圣保罗、里约热内卢。对于喜欢大自然的朋友来说亚马逊森林、伊瓜苏瀑布、亚马逊海潮也不可不去领略一番。
里约热内卢
里约热内卢位于巴西国土的东南部,在向北伸入的瓜纳巴拉湾西岸,有长达14公里的跨湾公路大桥与东岸的尼泰罗伊市相连.1502年1一月,葡萄牙殖民者来到海湾,误以为这里是一条大河的入海口,随口起名”一月的河”,译音便是”里约热内卢”。半个世纪后奠基的城市就以此为名.经过400多年的发展,里约热内卢已经成为仅次于圣保罗的特大城市和工商业、金融中心,与桑托斯港并列的最大外贸港口,并且集中了巴西最著名的博物馆,拥有拉丁美洲最大的图书馆、世界最大的足球场,以及全国最大的公园、植物园等。
耸立在瓜纳巴拉湾南口的两座状如面包的山峰(奥库卡山)是里约热内卢的标志。乘电缆车登上海拔395米的山顶,举目远眺,美丽的里约热内卢城尽收眼底:瓜纳巴拉湾波光粼粼,白帆点点;湾畔绵延的海滩上银沙耀目,游人如蚁,太阳伞如朵朵鲜花盛开;宽阔的海滨大道一直伸向看不见的尽头,来往汽车穿梭不绝 ,面海而立的现代化楼群密密麻麻……
世界上许多信奉基督教的国家都有狂欢节,但论规模之大,参加者之众,内容之丰富,气氛之热烈,要首推巴西,而在巴西各大城市中,又数里约热内卢为最。
每年的二月中下旬,巴西举国欢腾三天三夜。届时,里约热内卢的大街小巷张灯结彩,彩旗飞扬,到处披了节日的盛装。人们倾城出动,潮水般涌上街头,男女老少个个浓妆艳抹,尽情地扭动腰肢,挥动双手,大跳特跳桑巴舞。仿佛要把一年来积压在心头的忧虑和辛劳全部发泄出去。各种音乐、舞蹈、戏剧演出和比赛此起彼伏。
里约大教堂
里约大教堂始建于1964年,1976年落成使用,位于里约热内卢的中心,是为了纪念圣塞巴斯蒂安而建造的。教堂造型独特,气势恢宏,是里约热内卢的标志性建筑之一,也是现代艺术的杰作。
和欧洲古老典雅的教堂不同,里约大教堂是一座钢筋水泥结构的现代化建筑,教堂呈圆锥形,高75米,底径106米,整个框架结构由规则的方框构成,好像天梯,所以又称作天梯造型大教堂。教堂宽敞高大,气势恢弘,可容纳2万人。教堂正门前是教皇保罗二世的铜质塑像,左侧是顶端竖立着十字架的钟楼。建筑群庄严肃穆,奇特的造型,在现代化的楼群建筑之中显得独树一帜。
教堂周围环境优雅,草木葱茏,给人以小巧别致的美感。进入教堂,会为其高大恢弘的气势所折叹。教堂顶端是玻璃的巨大的十字架造型棚顶,阳光透过十字架照射进来,使得大厅光线明亮、柔和。十字架的四端连接着彩绘玻璃窗一直垂到地面。
讲礼台上方,悬挂着硕大的木刻的耶稣受难雕像,显现了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的场面。背面是至上而下的彩绘玻璃窗,在阳光-下五光十色、光彩夺目,给整个教堂增添了神秘的色彩。讲礼台的后面是小礼拜堂和忏悔室,四周雕刻有圣母玛利亚怀抱儿时耶稣的雕塑。讲礼台前面是礼拜堂,规模很大,显得空旷开阔。
巴西利亚
历史上,巴西曾先后在萨尔瓦多和里约热内卢两个海滨城市建都。为开发内地,1956年库比契克总统决定迁都内地。1957年,建都工程启动。1960年,在历时三年零七个月时间后,一座现代化的都市–巴西利亚(Brasilia)在巴西内地建成。同年4月21日,巴首都从里约迁至巴西利亚。
巴西利亚是联邦区政府所在地,联邦区(Distrito Federal)面积5822平方公里,所属城区和卫星城共10个,总人口约200万。现任联邦区长官为若阿金.罗里兹(Joaquim Roriz)。1998年国内生产总值210亿美元,占全国的2.73%。经济以服务业为主,约占联邦区产值的90%;工业占10%,主要为建筑业和水泥制造业。
巴西利亚位于巴西中央高原,海拔1158米,气候宜人,全年分为雨季和旱季,年均最高温度为29.3°C,最低温度为17.1°C。年降雨量为1603毫米。巴西利亚以其独特的建筑闻名于世。其总体建设计划由建筑大师卢西奥.科斯塔(L?CIO COSTA )完成。在灯火通明的夜晚从空中俯视,巴西利亚宛如一架驶向东方的巨型飞机。
整座城市沿垂直的两轴铺开:向机翼南北延伸的公路轴和沿机身东西延伸的纪念碑轴。机头是三权广场,机身是政府机构所在地,机翼则是现代化的立体公路。三权广场左侧是总统府,右侧是联邦最高法院。广场对面是国会参、众两院,两院会议大厅建筑外观如同两只大碗,众议院的碗口朝上,象征“民主”、“广开言路”;参议院的碗口朝下,象征“集中民意”。
三权广场
三权广场位于巴西首都巴西利亚,是一座露天广场,其名字来源于巴西国家政府的三种权力:行政权、立法权以及司法权,而象征这三种权力的建筑场所就坐落在广场周围,它们分别是代表行政权力的总统府,代表立法权力的国会,还有代表司法权力的联邦最高法院,三权广场被称为巴西的神经中枢。
三权广场上看不到什么古迹,但是周围的建筑设计构思大胆、线条优美、轻盈飘逸。不同的建筑代表着不同的寓意,总统府前的一尊两人持矛并肩而立的首都开拓者铜像,象征着巴西人民团结一心捍卫祖国,最高法院前笔直坐立的雕像象征着法院会秉公执法,保护人民的权益。
白天很多游人都会来此参观,广场上有很多和平鸽,游客可以给它们喂食,它们会很有好多落在游客的肩膀上,好像表示对远道而来游客的欢迎。每到夜晚,当用特殊的灯光反射到这些白色建筑物上时,会给人一种建筑在盘旋的幻觉,而这一景象的确令很多人感到惊讶。
孔卡洛?卡瓦略林荫大道
孔卡洛?卡瓦略林荫大道坐落于巴西南里奥格兰德州的阿雷格里港市,是一条长500多米的林荫大道,被誉为“世界上最美丽的街道”,已经成为这个城市最醒目的代表,被列为阿雷格里港的“环境遗产”。
孔卡洛?卡瓦略林荫大道的名字源于葡萄牙传教士孔卡洛?卡瓦略(Gon?alo de Carvalho)。在在近500米的人行道旁,100多棵紫檀木一字排开,有些甚至可以达到七层楼的高度,让人惊叹不会。远远望去,100多棵树木自然形成一条拱形隧道,春意盎然,满眼皆绿,给人一种舒适之感。
春秋季节,树叶茂盛,生机勃勃;夏日酷暑,浓荫遮盖,清凉气爽。这条绿意盎然的林荫大道已经成为阿雷格里港的天然氧吧,为这座城市提供最新鲜的空气。走过这样一条浑然天成的绿色隧道,令人精神放松,身心健康。
正是由于孔卡洛?卡瓦略林荫大道的存在和其独一无二的美丽,2006年,当时的阿雷格里港市长签署了一项法令,宣布这条美丽的街道成为巴西的历史、文化、生态和环境遗产的一部分。
黑白河
被称为“地球之肺”的亚马逊热带雨林,集中了太多的“世界之最”,而作为亚马逊河一部分的黑白河长久以来一直笼罩着一层神秘的面纱。
亚马逊河是世界上最大的河流,其中最著名的河段是被人们戏称为“大河婚礼”的黑白河,这是内格罗河和索里芒斯河两条支流的交汇处。在宽阔的水面上,人们能看到一幅不可思议的场景:颜色白中泛黄的索里芒斯河水与深咖啡色的内格罗河水泾渭分明,互相缠绵着,携手远去。这一景观居然能保持长达十多公里不变,堪称奇观。
当地人介绍说,河流颜色的差异是两条支流的流速、矿物成分、温度和酸碱度不同造成的。两条河交汇时难改各自“脾气”,便形成一条鲜明的界线。有趣的是,“黑河”岸边的人由于长期饮用酸性河水,家里生的孩子多是女娃。女多男少成了当地特色,有人甚至担心长此下去沿岸将出现”女儿王国”。拿两个玻璃瓶从两边河水中取样,结果黑水是清的,所谓“白水”却是浑的。看来生活经验在亚马逊河面前也有失灵的时候。
亚马逊雨林
亚马逊雨林(Amazon Rainforest),又译亚马孙雨林,又称亚马孙河雨林,位于南美洲亚马逊盆地的热带雨林,占地700万平方公里(7亿公顷),使这片雨林生机盎然的为亚马孙河。雨林横越了8个国家:巴西(占森林60%面积)、哥伦比亚、秘鲁、委内瑞拉、厄瓜多尔、玻利维亚、圭亚那及苏里南,包括法属圭亚那。其中4个国家将雨林所属州份取名亚马逊州(Amazonas)。亚马逊雨林占世界雨林面积的一半,森林面积的20%,是全球最大及物种最多的热带雨林。
作为美洲中最大的热带雨林,亚马逊雨林拥有无可比拟的生物多样性。亚马逊雨林内有250万种昆虫、数以万计的植物品种、及大约2000种雀鸟及哺乳动物。现在,该地区内已有至少40000种植物、3000种鱼类、1294种雀鸟、427种哺乳种物、427种两栖动物、378种爬行动物被科学分类。科学家指出,单单在巴西已约有96660至128843种无脊椎动物。
亚马逊雨林的植物品种是全球最多种性的,有专家估计,1平方千米可能含有超过75000种树及15000高级植物,1平方千米可含有90790公吨存活的植物。亚马逊雨林是全世界最大的动物及植物生境,全世界五份之一的雀鸟都居住于亚马孙雨林,大约有438000种有经济及社会利益的植物发现于亚马孙雨林,还有更多的有待发现及分类。
大西洋沿岸热带雨林保护区
大西洋沿岸热带雨林保护区位于巴伊亚州和圣埃斯皮图里州,它由8个分离的保护区组成,包含有112000公顷的热带雨林和与之有关系的灌木。巴西大西洋沿岸热带雨林从生物多样性观点来说是世界物种最丰富的地区。这个地方包含独特的呈高水平的动植物的特有分布的山脉类型并表现出保护的重要性。
大西洋沿岸热带雨林保护区有三种地貌,并且每种地貌对应不同的地质年代。保护区内年代最老的岩石是前寒武纪变质岩和岩浆片麻岩,它们形成了保护区内地势最高的山岭,这些山岭分布在离海最远的地方;第三纪的石灰岩沉积形成了保护区内的高地以及地势平缓的丘陵;第四纪沉积物以及来自海里的砂石经沉积后形成了形状不规则的海岸以及一些沿海沙丘。
大西洋沿岸热带雨林保护区属湿润的热带雨林气候,年平均降水量在1500-1750mm之间,其中每年八、九月份和一、二月份降水极少,特别是对于内陆及远离海洋影响的地区,这个季节的干燥情况更为明显。全年空气的相对湿度大约在80%。一年中大都刮东风,春天风力尤为强劲;到了冬天,风从四面八方吹来,非常柔和。大西洋沿岸热带雨林保护区年平均温为22-24°C。
费尔南多-迪诺罗尼亚岛和罗卡斯岛保护区
费尔南多-迪诺罗尼亚岛和罗卡斯岛占据了南大西洋海域岛屿的一半之多。这些非常多产的海域成为鲔鱼、长枪鱼、鲸鱼、鲨鱼,以及随季节迁移到非洲东大西洋海岸的海龟等物种的营养供给地。岛屿比较贫脊,开阔的海洋中有一小块生命绿洲,在整个热带地区的南大西洋中,对于海洋物种的繁殖、传播、移殖过程发挥着关键作用。
戈尔菲恩斯港是世界唯一个以海豚大规模聚集而闻名遐迩的地方,当暴露在外的环绕浅滩礁湖的暗礁和潮汐沼泽形成一个天然水族馆的时候,罗卡斯岛就展示了一幅美丽的海景画。费尔南多-迪诺罗尼亚岛和罗卡斯岛是保护南大西洋生物多样性和濒危物种的重要地点。这里提供了相当多的南大西洋海岛特有的栖息地,是平坦的海洋盆地中一个海洋生物供给的贮藏库。
这里对于保护海龟,特别是玳瑁等濒危的和生存环境受到危胁的物种十分重要。该地区包括西大西洋最大的热带海岛群,同时也是地方性鸟类的世界中心。这里也拥有大西洋岛特有的森林和南大西洋地区海洋红树林的仅存生长地。
伊瓜苏瀑布
南美洲的伊瓜苏瀑布是世界五大瀑布之一,该瀑布位于阿根廷和巴西两国边境。1934年,阿根廷在伊瓜苏瀑布区建立了670平方公里的国家公园。1984年,伊瓜苏瀑布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自然遗产。
1542年,一位西班牙传教士在南美巴拉那河流域的热带雨林中,意外地发现了伊瓜苏大瀑布:层层叠叠的瀑布环绕着一个马蹄形峡谷咆哮着倾泻而下,激起的水雾弥漫在密林上空,奔流而下的水流声几公里外都能听见。
“伊瓜苏”在南美洲土著居民瓜拉尼人的语言中,是“大水”的意思。发源于巴西境内的伊瓜苏河在汇入巴拉那河之前,水流渐缓,在阿根廷与巴西边境,河宽1500米,像一个湖泊。水往前流陡然遇到一个峡谷,河水顺着倒U形峡谷的顶部和两边向下直泻,凸出的岩石将奔腾而下的河水切割成大大小小270多个瀑布,形成一个景象壮观的半环形瀑布群,总宽度3000米至4000米,平均落差80米。
伊瓜苏瀑布与众不同之处在于观赏点多。从不同地点、不同方向、不同高度,看到的景象不同。峡谷顶部是瀑布的中心,水流最大最猛,人称“魔鬼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