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五的习俗(正月十五元宵做法)

  正月十五的习俗

1、元宵节吃“元宵”
正月十五吃元宵,是在中国由来己久的习俗,元宵即“汤圆”,它的做法成份风味各异。
2、上元祈福
上元祈福(拜天官大帝),元月十五是上元佳节,也是天官大帝的诞辰,民间说这一天是三界公生,各民家及寺庙都在凌晨举行盛大的仪式加以庆祝,祭品仪式就如同初九庆祝天公生一样,需念三界公经以祈福求好运。
3、元宵节“送花灯”
元宵节又称灯节,灯与丁谐音,因此迎花灯有求子添丁的意义,过年谣有:十四结灯棚,十五上元暝,十六拆灯棚的记载,可见迎花灯已成为元宵节的不可缺少的活动。
4、元宵节舞龙舞狮
龙是吉祥的神话动物,也是民族的图腾和象征,元宵节时全国各地都有龙灯。
5、元宵节猜灯谜
灯节除了花灯外,最盛行的活动就是猜灯谜。灯谜就是将谜语贴在灯上,让人一面赏灯,一面猜谜。
6、元宵节走百病
也叫游百病,散百病,走桥等,是一种消灾祈健康的活动。元宵节夜妇女相约出游,结伴而行,见桥必过,认为这样能祛病延年。
7、元宵节逐鼠
逐鼠在农历的正月十五举行。
8、元宵节迎紫姑
迎紫姑,或称拜东施娘。紫姑也叫戚(七)姑,北方多称厕姑、坑三姑。古代民间习俗正月十五要迎厕神紫姑而祭,占卜 龙舟蚕桑,并占众事。
9、元宵节踩高跷
高跷会一般由群众自发串连组织起来的。正月十一、十二开始踩街,寓意告知人们在众多的民间花会中,今年挂个号。正月十五正式上街,一直到十八方告结束。
10、元宵节祭门、祭户
古代有“七祭”,这是其中的两种。祭祀的方法是,把杨树枝插在门户上方,在盛有豆粥的碗里插上一双筷子,或者直接将酒肉放在门前。

  正月十五元宵做法

元宵和汤圆则是元宵节必吃的节日小点,不过,台台身边的很多朋友似乎都误认为这是一种点心因南北文化差异而产生出的不同叫法,实则不然。
知道元宵和汤圆并非同一种点心的朋友,大抵上都听过“北方滚元宵,南方包汤圆”的俗语,虽然都是糯米包馅,但元宵和汤圆不论从制作工艺或是口感味道上,都完全不一样。
元宵节始于西汉时期,当时还没有汤圆的存在,所以其实元宵才是元宵节的官方认证节日点心,而现在被大多数人熟知的汤圆,则在宋代才开始出现,并且最早其实是一种冬至节日点心。
都说元宵是滚出来的,具体怎么滚呢?制作元宵的时候,点心师傅会先准备好馅料,切成小块状沾上水,多个一批,一并放入装有糯米粉的盆子里,保持不断晃动、相互碰撞,期间适时撒上水,馅料慢慢裹上糯米粉,并变大变圆。
经过不断碰撞滚出来的元宵,外表虽然粗糙,但口感松软劲道,水分较少所以煮的过程中会在汤里融入一些糯米粉,喝起来有米汤的香气和醇厚口感。
元宵虽好吃,但制作方式导致了馅料的单一性,通常只能用五仁、芝麻等质地偏硬的甜口料。
包出来的汤圆,馅料种类可就丰富多了,从甜味的豆沙芝麻,到咸味的鲜肉鲜虾,都能hold住,荤素皆可。
汤圆用的是糯米面团,所以更容易煮熟,表面细腻光滑,口感软糯,汤圆煮出来的汤比较清澈,没什么味道,有些地方会在汤圆汤里加些糖,丰富口味。
对了!元宵因为水分比较少,所以还能炸着吃,不过汤圆当然也没有落于平庸,有些地方也发明出了炒汤圆的吃法,并不仅限于单一的煮制。
北方人想吃汤圆容易,但南方人想吃元宵就很难,因为元宵含水量低,速冻保存会裂开,所以绝大多数都是当街制作当街卖。
滚元宵看似容易,但实际上操作起来还是有些难度。
包汤圆就简单不少了,台台整理了几种不同口味的汤圆吃法,明天元宵节可以在家试试自己做一下哟!
01 | 炒汤圆
煮汤圆吃多了想换口味?台台第一道就介绍炒汤圆!炒汤圆是西南一带的特色吃法,油炸过的芝麻汤圆酥酥脆脆,回锅同白芝麻和芽菜一起炒匀,咸甜平衡,味道奇妙。
02 | 鸡肉汤圆
鸡肉汤圆是贵州当地常吃的点心,除了馅料是鸡肉外,汤底也用到了久熬的鸡汤,鲜味十足。
03 | 山楂汤圆
用山楂自制成山楂果酱作为汤圆的馅料,口味酸甜,新奇又好吃,做多的山楂酱因为加入了柠檬汁,可以短暂保存1-2周左右,用作其他料理也可以。
04 | 包坨
包坨是湖北通山地区汤圆的一种独特叫法,外皮不是传统的糯米粉,而是薯粉,口感更有韧劲,馅料的主角则是肉糜和豆干,可根据个人喜好加些不同的蔬菜、菌菇丁,用料丰富。
05 | 明宫汤圆
在传统的芝麻馅料里加入些许芝麻末、红糖和猪油,香气更加浓郁,汤底用藏红花调色成好看的明黄色,造型精致,颜值颇高。
06 | 腊肉什锦汤圆
腊肉和汤圆的组合是陕西一带的特色,当地腊肉用灶火熏制,带有特殊香气,自己在家做则可以不限于腊肉产地,随意尝试。
07 | 藕粉汤圆
在盛产河藕的扬州宝应,有一道藕粉制作的特色汤圆,虽叫汤圆,但做法有点像元宵,馅料包裹藕粉,开水一烫,再裹一层藕粉,如此反复八九次完成的藕粉汤圆,晶莹Q弹。
08 | 桂花酒酿圆子
除了汤圆之外,江南地区还喜欢用糯米团搓小圆子,搭配酒酿和桂花一起煮,满满一勺珍珠大小的小圆子一次放入口中,软糯和口感中带出酒酿的香气和桂花甜味,一次就能吃一大碗。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