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谁说的话(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启发)

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新言“颜渊”之二,萝卜/摄影

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冉雍,字仲弓,孔子弟子。

仲弓问孔子,什么是仁,如何做到?

孔子说,仁在己心,但在做法上,表现出来,出门在外,待人接物中就像遇到重要之宾客,要恭敬礼让。而驱动他人做事时,也要心存尊重,内心深处要恭顺谦卑,就犹如在祭祀之时,谨言慎行,战战兢兢,兢兢业业,小心从事。

孔子说,将心比心,待人如待己,自己所不愿,也勿强加于人。

孔子说,在社会上与各种人打交道,待人接物、为人处世中平和宽容,让大家在相处中无怨恨。在家中,与亲人和睦共处,其乐融融,也无怨言与怨气。

仲弓说,明白了,冉雍我虽不是那种绝顶聪明的人,但我大致也了解了夫子的教导,我就按着您说的做!

就在《论语》“子罕”篇中,“子罕言利与命与仁”。孔子很少谈“仁”,“仁”不仅在《论语》中不好谈,在哪里其实都是不好谈出来的“内容”。因为“仁”这“东西”,从来不在别人的心里,它只在自己的认知与心底……

在《论语》“颜渊”篇,开篇头三个章句,分别是“颜渊问仁”、“仲弓问仁”、“司马牛问仁”,《论语》通过记录孔子的言辞,来具体阐述孔子认为“仁”在实践中,表现出的某些维度的具体“功课与训练”。既然,“仁”的概念是自悟的内容,那孔子就用了更具象些的行动来提示大家。

笔者按,《论语》“里仁”篇里,“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孔子始终在强调,觉悟的力量不在别人的施与,全在自己的努力!自己不去体会与实践“仁”,你怎么能知道它的好呢?!

所以,去做——就对了!

萝卜/文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