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光教学反思成功与不足(司马光评课用语优缺点及建议)

教学内容:三上24课《司马光》

教学过程:

一、导入谈话,讲讲故事:

今天,我们学习24课《司马光》,请同学读课题,注意读准“司”是平舌音。司马光是北宋著名的史学家、文学家、政治家,司马光姓“司马”名“光”。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选自《宋史·司马光传》这本书主要记载了司马光的一生,既有他幼年的故事,也有他成年后在朝为官的事迹。

同学们,你们知道司马光的故事吗?学生自由汇报

教师总结:说到司马光就要说到他主持编纂了著名的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就要说到他小时候砸缸救人的事,就要说到他曾用一截圆木当“警枕”,夜里睡觉,只要圆木一滚动,他便醒了,披衣起床,挑灯夜读。

【设计意图】联系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为建构新的认知打下基础,也引起学生的阅读期待。

二、认识教材,读读说说:

我们今天学习的这篇课文讲的就是司马光7岁时随父亲在洛阳时砸缸救人的事。现在,我们来看看这一课教材内容,说说这一课教材有哪些内容?学生自由汇报

教师总结:这课教材有一篇古文、注释、插图、生字、学习任务要求。

(一)、四读教材:

1、自己试着读准读通课文,借助汉语拼音把课文读准确、读流利。

2、读一读注释。

3、读读生字

4、跟着老师朗读课文,注意词句间的停顿。

(二)、说说课文插图的意思:

仔细观察,展开想象,说说这幅图画了什么?

【设计意图】这是学生接触的第一篇小古文,要让学生认识小古文教材特点,要让学生熟悉教材,自己试着读小古文,读注释,读生字,跟着老师朗读小古文,看书上插图想象说话,真正做到不读准、不读熟,不开讲!

三、咬文嚼字,读懂说通:

(一)逐部分学习:

1、出示:群儿戏于庭

指名读,再提问:“群”一群,“儿”小孩儿,“庭”庭院,“戏”“于”怎么讲?

指名发言,总结字义(戏:游戏、嬉戏;于:在)

试着连起来说说意思。

补充理解,说说意思:

于(在),如:生于1985年,黄河发源于青海,写于北京。

“至今余梦想,常记旧游嬉。”

【设计意图】“补充理解,说说意思”语言文字拓展训练,知识的迁移,举一反三,更能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培养学生语言文字理解运用的基本功。

2、出示:一儿登瓮

指名读,再提问:“一儿”其中一个小孩儿,“瓮”口小肚大的陶器(看图片),“登”怎么讲?

指名发言,总结字义(登:爬上)

试着连起来说说意思。

启发思考:一群孩子们可能在做什么游戏,这个小孩儿才会往水缸上爬?

补充理解,说说意思:

登(爬上)如:登山,攀登。

3、出示:足跌没水中

指名读,再提问:“足”脚,“跌”跌落,“足跌”怎么讲?

指名发言,总结,足跌:失足跌落水缸中

试着连起来说说意思。

多音字“没mò”怎么讲?

指名发言,总结字义(没:沉入)

启发思考:这个小孩儿失足跌入水缸中,瞬间沉入水中,情况十分危急,同学们读到这里,你心里会怎么想?如果你在场,你会怎么做?

补充理解,说说意思:

足(脚)如:手舞足蹈,画蛇添足,足球。

4、出示:众皆弃去

指名读,再提问:“众”众人,众小孩儿。“皆”全,都。“去”离开。“弃”怎么讲?

指名发言,总结字义(弃:抛下)

启发思考:看到这个小孩儿失足跌入水缸中,众小孩儿都抛下他离开,去做什么了?想象当时的情景,用“有的……有的……有的……”说话

补充理解,说说意思:

皆(都,全)如:皆大欢喜,众人皆知,比比皆是。

去(离开)如:去留两便,去世,去国。

5、启发思考:众小孩儿都慌了,有的大声地叫着不好了,有的喊救命,有的焦急地去找大人,而司马光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做的?

指名发言,总结:对!时间就是生命,必须尽快放出缸里的水!

出示:光持石击瓮破之

指名读,再提问:三个动词“持”“击”“破”怎么讲?手持、击打、打破

比较:“光持石击瓮破之”和 “光持石击瓮破瓮

说说:“之”怎么讲?代指瓮。这样代指有什么好?

想象当时的情景把这句话说生动说具体。

【设计意图】想象众小孩儿“弃去”的情形,想象司马光面对惊险场景“持石击瓮破之”的情形,这个过程有人物的语言、心理、动作、神态等,这样小古文的内容一下子丰富起来了,与学生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了,学生学习的激情能力都被激发起来了,幼小的司马光遇事能不慌,冷静思考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这给大家一定留下深刻印象。另外,文言词“之”的指代作用,通过两个句子的比较,让学生去感悟,这一教学设计很精妙,符合三年级学生的形象思维认知特点。

6、出示:水迸

指名读,再提问:

“迸”就是 “涌出”,再看书上插图,为什么用“迸”而不用“涌出”?“迸”能表现什么?

总结:司马光用力砸缸,缸破了,缸里的水猛地一下子往外迸溅!

【设计意图】“迸”字妙用的感悟,实际上就是培养学生的语感。

7、出示:儿得活

指名读,再讲解:“得”就是“得以”“能够”,“儿得活”这个小孩儿得以活下来。

(二)、自由读课文,完整地说说课文的意思。

(三)、总结本课文言词的理解:

1、文言文中的一些单音节词语可以组成现代文中的双音节词语来理解:

群(一群)儿(孩儿)戏(游戏)庭(庭院)跌(跌落)没(没入)众(众人)石(石头)持(手持)击(击打)破(打破)得(得以)

2、还有些词语,可根据前后语境,换成现代文中的常见词语来理解:

于(在)如:生于1985年,黄河发源于青海,写于北京。

足(脚)如:手舞足蹈,画蛇添足,足球。

登(爬上)如:登山,攀登。

皆(都,全)如:皆大欢喜,众人皆知,比比皆是。

去(离开)如:去留两便,去世,去国。

【设计意图】总结设计的好,心理学研究有规律的内容比凌乱的内容让人更容易理解和记忆。

四、总结全文,评价人物:

7岁的司马光砸缸救人的故事在开封、洛阳一带广为传播。司马光在洛阳的生活是美好的,也是极有意义的,多年后,司马光在诗中写下了对这段美好生活的幸福回忆,“彩服昔为儿,随亲宦洛师。至今余梦想,常记旧游嬉。”幼小的司马光就能遇事不慌,冷静思考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这是和他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分不开的。司马光勤奋好学,但是他的学习不仅仅是机械背诵,而且勤于思考,经常是“朝诵之,夕思之”,诵读和理解并重。

【设计意图】司马光砸缸救人美好的故事世代相传,因为司马光凭着自己的机智勇敢,人小就能做出惊天动地的救人之举。教师的最后总结,升华学生对文本的认知。这样美好的故事会伴随学生一生,引领学生健康成长!

五、熟读成诵,指名背诵:

【设计意图】这节课从最初的试着读,到教师领着读,再逐部分朗读理解想象说话,拓展字词训练,最后整体读说,熟读成诵,学生这时的背诵是水到渠成的,是在课内完成的,而不是课后的机械记忆。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