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禹治水读后感50字(读了大禹治水明白了什么道理)

大禹是黄帝的后代,三皇五帝时期,黄河泛滥成灾,鲧、禹父子二人临危受命于尧、舜二帝,负责治水工作。

面对洪水泛滥,大禹的父亲采用“堵”的方法,失败后被处死。大禹接过治水的重任,采用“疏”的办法,历经13年,耗尽心血与体力,最终完成了治水的大业并积累了声望和名誉,获得高官且受到舜的重用。由于那个时候实行禅让制,晚年舜将自己的天子之位传给了禹,但是禹把皇位传给了自己儿子启,由此中国开启了第一个封建王朝——夏朝。

对于当下,大禹治水给我们现代人有什么启示呢?我认为有三点。

第一:善治与疏通。大禹的父亲耗时九年治水未取得成效最终被处死,禹面对父亲被杀这样的惨痛教训,他所想到的并不是对舜的仇恨,而是对自己的父亲治水无功反思。从这件事情中,可以分析出禹是一个有极高智慧情商和善于反思错误的人,正因为如此,他才能另辟蹊径,治理过程中遵循科学的逻辑,善于把水患变为水利。通过地形勘探和疏通水道等方法让人类与自然共存,而不是想单向地征服水患。

第二:一心为公,不计较个人恩怨。杀父用子这样的事情,我们翻遍古今中外的历史极为罕见。按照历代君王的用人思路,杀父用子这个方法后患无穷。况且在当时,治水统帅意味着能够调动天下的一切资源并能够掌握天下主要的军事力量。你杀了他的父亲,却把这样的大任交给被杀者的儿子,如果你是君主,就问你怕不怕。当然禹并没有辜负舜的希望,成功治理水患并没有出现公报私仇这样的现象。或许,当时的圣人禹心胸装的是天下百姓,自然不会去计较个人恩怨,平定水患是对父亲的尊敬,能真正让死去的父亲感到安心和骄傲。

第三:以民为本。我认为禹是中国第一个“民本位”思想的雏形,一方面,禹是一个民族英雄,在危难时刻挺身而出,民生为先、重义轻利;另一方面作为一个精神领袖,禹有着中国人的谦和、自省、大公无私、不断攻坚克难的奉献精神。

几千年来,禹为臣忠贞赤诚,为君仁厚尽责,为治水团结民众、组织群众的坚毅精神及光辉形象为中华民族的光辉形象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页篇章。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