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敏的生平简介200字(于敏的生平简介100字)

于敏的生平简介200字(于敏的生平简介100字)

我想,核武器最终会被销毁,但要想不受欺负,就不能没有核武器!——于敏

1

1926年,于敏出生于河北省宁河县芦台镇(今天津境内),靠着父母做小职员的那点微薄收入,勉强度日。

家境贫寒、性格内向的于敏,自幼就聪明好学,通读史书,他的偶像就是诸葛亮和岳飞。

诸葛亮的“淡泊明志,宁静致远”,便是他的座右铭。

12岁那年,他骑着自行车在准备回家,一辆日本人开的吉普车直愣愣地冲向于敏,再一个急转,扬长而去,他差点儿遭到了碾压。

恐惧、愤怒、不甘……顿时涌上心头。

在那个自视为“亡国奴”的身份屈辱再一次让他热血奔涌,于敏想到了的偶像岳飞《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

“兵安在?膏锋锷。民安在?填沟壑”的国殇。

一曲《满江红》,唱尽岳飞的精忠报国,唱不尽于敏的一生赤诚。

童年于敏与小伙伴(右一)

从此,于敏更加发奋学习,希望有朝一日自己能像岳飞一样:荡寇平虏,振我山河!

为国家崛起效力,建功立业。

1941年,于敏因成绩优异被推荐至耀华中学读高三。

于敏成绩出类拔萃,在耀华中学时,以各科第一震惊全校。

1944年,18岁的于敏不负众望,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当时中国首屈一指的北京大学工学院工学院电机系。

然而,父亲突然失业再也无力供他求学深造,同窗好友的父母听闻后表示愿意资助他,于敏这才迈入北大校门!

于敏(左一)和同学们

在北大时,没日没夜地学习,家里穷没路费,每年就连放暑假的时候他都不回家。

自己一个人跑到北京的景山顶上,感受凉风习习,他在那儿干嘛呢?

拿着课本一遍遍地做习题。

冬天,同学们在宿舍里打牌、聊天,他披件旧大衣在旁边安静地看书。

于是,人称绰号:“老夫子”

1945年8月6日,美国的原子弹,像“死神”一箭一般,射中了广岛心脏。

7 万 4 千人失去了生命,7 万 5 千人身负创伤。

全世界第一次见识了核武器的威力,能在极短时间内摧毁一座城市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于敏的危机感油然而生:祖国羸(léi)弱,未来将何去何从。

1946年,于敏决定走“科学救国”路线,离开了工学院,转系到物理学院,并将自己的专业方向定为理论物理。

在一次代数考试中,由于题目刁钻,数学系的平均成绩竟然不足20分,数学系“尖子生”才勉强得了60分,而学物理的于敏却考了100分,轰动了整个北大校园。

著名的物理学家、剑桥博士、北大理学院院长张宗燧大赞:

“我教学一辈子从未见过于敏这么好的学生!”

1949年,成绩一直名列前茅的于敏考取了院长张宗燧的研究生,并在北京大学兼任助教。

在张宗遂、胡宁教授的指导下,1951年于敏以优异的成绩毕业。

2

朝鲜战争爆发,在1951年时,麦克阿瑟打急眼了,曾扬言说要用核武器炸中国人。

那时,在日本的美军都在加紧训练了,随时都准备带着核弹过来。

那时候的中国还没有原子弹,可想而知,当时有多么被动。

1951年,25岁的他,发表毕业论文《核子非正常磁矩》,这篇论文被我国原子能先驱钱三强看到,钱三强惊呼:

“我为祖国找到了一个好苗子!”

同年,还在北大当助教的于敏,被带入了新中国的第一个核科学技术研究基地。

迎接他的还有邓稼先、黄祖洽、金兴南等8位科学家,副所长是我国核科学事业的奠基人

彭桓武先生,所长是钱三强先生。

彭桓武先生

王淦昌曾留学德国,邓稼先和朱光亚曾留学美国。

与其他人不同,于敏不曾出国留学或进修,他是真正的“国产专家”。

但就是这个土生土长,没喝过半点洋墨水的“土专家”,全凭自己钻研,成了中国原子弹领域的领军人物。

当时我国在核物理理论研究上几乎是一片空白,先行者于敏凭着学习上惯有的韧性,竟在短短数年间发表了多篇重量级论文:

《关于重原子核的壳理论》、《一个具有等间隔能谱的费米系统》等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核物理文章。

这些论文,直接让我国的原子核研究,上升到全新高度;为我国核武器的研制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1958年,32岁的于敏和31岁何祚庥曾一起听一位法国物理学家的学术报告。

其间,报告人讲到一个实验,讲完实验的过程,准备讲实验结果时,于敏在左手心写下一个数字。

何祚庥一惊,“你怎么知道?”

何祚庥有点不太相信,于敏告诉他的数字,和报告人的实验结果完全吻合。

从那以后,何祚庥对于敏的印象有了:这人的脑子真好使。

有时需要算一个结果,手持计算机竟还不如于敏口算来得快。

1961年,中国第一部原子核理论专著——《原子核理论讲义》,在于敏等人的编写下,顺利出版。

于敏在原子核理论领域辛勤耕耘了10年,也深爱上了他的研究工作,期间发表过论文、著作、译著等20 多篇册,用整整十年的光阴,换来了285页中国核武原始资料。

钱三强的评价是:“于敏填补了中国原子核理论的空白。”

3

1961年,苏联试爆氢弹“沙皇炸弹”,威力相当于美国在日本扔下原子弹3846倍,震惊全世界!

彼时,中苏交恶,苏联人撤走了专家,不但不会再给中国提供任何技术援助,能不在中国背后捅刀子就算好的了。

昔日的盟友已经决裂,而昔日的死敌依然虎视眈眈。悬在中国头顶上的不仅是美苏霸权主义,更有原子弹和氢弹两大块乌云!

1961年冬日的一天,大雪纷飞。

一个新任务彻底改变他的人生。一天,钱三强把他叫到办公室说:

“你有一个新任务,经院里研究决定,请你参加氢弹理论的预先研究,你看怎么样?”

可原子弹和氢弹,一个是重核裂变,一个是轻核聚变,是两个不同的研究领域。

一边是自己研究了10年,十分热爱的即将有重大突破的原子核理论研究;另一半是未知的巨大挑战,而且不仅意味着于敏将放弃自己光明的学术前途,还意味着未来他将常年隐姓埋名,长年奔波在外。

于敏只能毅然接受转行,只说了一句:

“爱国主义压过兴趣,我不能有另一种选择”

钱三强拍了一下于敏肩膀,郑重地说:

“咱们一定要赶在法国之前,把氢弹研制出来!”

从那一天起,他开始了长达28年隐姓埋名的生涯。

组织要求他从此隐姓埋名,上不能告知父母,下不能告诉妻儿,还要长年在外奔波。

这位“国产土专家1号”消失在人们视野中近三十年。

他的名字和所从事的事业都成了国家最高机密,他再也没有公开发表过论文。

直到1988年被解密前,除了组织,所有人都不知道他在干什么,他的妻子也只知道他在上班。

于敏和妻子孙玉芹

直到30年后,他的夫人才知道他当年所成就的伟业:

“没想到老于是搞这么高级的秘密工作。”

4

当时国际上,只有英美苏三国成功研制了氢弹,法国和中国正在研究,氢弹是各国最高机密,花再多钱也买不来一点点信息。

当时的中法两国差距真的不是一点点。

高原生活条件前所未有的艰苦,很多研究员一年四季营养不良,吃的是沙子馒头,喝的是苦碱水,缺乏新鲜的蔬菜,科学家们浑身上下肿得不成样子;戈壁飞沙走石,大风如刀削一般,冬天气温零下30℃,道路冻得像搓板……

最最主要原因就在于计算的繁复。而当时中国的设备更无法可比,当时上海有中国唯一运算5万次的电子管计算机,并且95%的时间分配给有关原子弹的计算,只剩下5%的时间留给于敏负责的氢弹设计。

于敏记忆力惊人,他领导下的工作组人手一把计算尺,废寝忘食地计算。每天在浩瀚如烟的数据中演练,推算,不停尝试,昼伏夜出,工作12小时是寻常事。

四年中,于敏、黄祖洽等科技人员提出研究成果报告69篇,对氢弹的许多基本现象和规律有了深刻的认识。

有一次核试验前的讨论会上,压力、紧张充斥整个屋子。

这时,只听到:“臣受命之日,寝不安席,食不甘味……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于敏和陈能宽两位科学家忽然你一句我一句地将诸葛亮《出师表》背诵到底。

那一刻,在座所有人无不以泪洗面。

于敏和邓稼先

在上海的近百个日夜,于敏形成了一套从原理到构型的基本完整的氢弹理论方案。

随后,于敏给身在北京的邓稼先打了一个电话:

“我们几个人去打了一次猎……打上了一只松鼠。”

“你们美美地吃了一餐野味?”

“不,现在还不能把它煮熟……要留做标本。……但我们有新奇的发现,它身体结构特别,需要做进一步的解剖研究,可是……我们人手不够。”

“好,我立即赶到你那里去。”

为了保密,他们用的是暗语:氢弹理论研究有了突破。

邓稼先听闻后第二天就飞到上海,听完于敏的汇报后十分兴奋,竟破例请大家吃了一顿螃蟹。

他从一个对氢弹完全不懂的人,在新中国科研环境及其简陋的情况下,硬是突破了氢弹理论技术途径,转身一变成了世界顶尖氢弹专家!

5

1967年6月17日,戈壁大漠上空,同时升起了两颗“太阳”,

中国向世界庄严宣告:

中国第一颗氢弹试验圆满成功!中国成为了,世界上第四个拥有氢弹的国家!

好氢弹,中国造!

于敏构型的弹头可以长期保存,所以目前五大国还保有战备状态氢弹弹头的只有中国。

氢弹的引爆:成功的赶在了法国的前面;美国不敢小觑中国;1971年的联合国的席位才得以恢复;日本直接蒙圈了。

美国军方直言:这家伙可抵十个集团军!

氢弹是研究成功了,但是于老却在沉重的精神压力和超负荷的工作日渐搞垮了身体。

胃病缠身,身体虚弱,几次休克在试验现场。于敏甚至三度与死神擦肩而过。

最严重的一次,他病情日益加重,领导特许他的妻子孙玉芹回京探亲,一天深夜,他深夜气喘不停,喊醒了身旁的妻子后,突然就休克过去,妻子马上将他送往医院急救,如果那晚要是妻子不在他身边或再晚一点,也许后面,中国的一切就都不存在了。

后来又出现尿血的现象,在医院输液时又休克了。

身处保密阶段,无论多么的痛与苦,只能独自承担;成功的喜悦也不能分享,哪怕是对最亲近的家人,于敏也不可以。

也许这世界上最痛苦的事情,就是孤独吧!

2019年1月16日,于老在北京去世,享年93岁。

于老,国之重器也,佑我中华!

您一路走好!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