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八佰》中谢晋元是“团附”,百科说是“团副”,意思一样吗?
优质回答:
很多人根据现代部队编制把谢晋元当成副团长,从而认为应该叫团副。不过从严格意义上来说,正确的说法应该是团附。
中国近代军队设立始于清末的北洋常备军。北洋常备军的编制基本参照西方列强,只是把“师旅团营连排班”改成了“镇协标营队排棚”,指挥官的称呼也有所不同,比如镇的指挥官叫统制,而团一级也就是标的指挥官叫统带或者是标统,重要的是各级指挥官都没有副职,因此没有什么副统带或者副标统。
在进入民国以后,“镇协标营队排棚”被改成了“师旅团营连排班”,对应的统制、协统、标统等等也都改成了师长、旅长、团长之类大家熟悉的称呼,但是这一时期还是没有副职,没有副师长、副旅长、副团长等。
但是自1912年起,部队里增加了 一个“附”职,比如团一级就有中校团附、少校团附各一个,并明确规定各团附中校管该团教育,少校管该团兵器。从这个职务定义来说,和现在的副团长显然相差甚远,只是团部里的两个属员而已,职权还不如营长。所以这一时期经常可以看到团附被任命为营长的军官任命书,因为这是一种升职。
在南京政府成立以后,在军官的职衔方面继承了北洋军的习惯,保留了团附一职。不过此时的团附职权已经和北洋时期有所区别,团附的地位已经高于营长。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守卫四行仓库时,团附谢晋元就在营长杨瑞符之上。
这一时期的团附就职权来说和副团长差不多了,但是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只能说谢晋元是团附,而不是团副。
其他网友观点
“团附”是白字先生的大作,或键盘录入没校对的结果,正式的称谓应该是团副,或称副团长。副团长作为团级部队的副官长,在国军阵营,是正职团长的重要付手,比团长仅低一个职别,赞画军机,临阵靠前指挥。
国军实际的情况,都是团长一人说了算,副职都是靠边站,尤其不受信任的付手更如此。
电影《八佰》中的团副谢晋元,本来也是黄埔军校四期生,即受过正规的军事教育,应该多受信任,可是带兵坚守四行仓库,是被作为炮灰牺牲的。他所在的88师,临危受命,师长孙元良有逃跑队长之名,是次也照样,活动了关系后,只留入452人坚守。
要留下一名有能力的军官带队,就是他了,实际的作战效果不错,以9死200伤的代价,歼敌200多人,血拼了4天后,最终带领300人成功退入英租界。英雄当受到敬仰,可是在英租界的4年间,政府居然不问不睬,谢本人终被汉奸所刺死,追授少将没有用,在高官显宦的眼中,他就是一个小小的团副。从开始受领任务之日,就被看成牺牲品,英雄流血也流泪。等级森严的国军,下层军官被视为草芥,何况他还是一个团职副手呢。
没人会拿他的死活当回事,新中国给他建起了纪念馆,家乡为他树故居,在中华民族历史上出过死力的英雄们,受到了应有的尊重和敬仰,他可以长眠了。英气长存,此谓之不朽。
其他网友观点
前篇关于蒋军悍将李天霞的职务介绍,其实有个不够专业之处,即在成为补充第1旅上校团长之前,李天霞的准确职务是“保定陆军编练处第三团中校团附”,谓之“团副”是不正确的。但是他在其后担任补1旅副旅长、51师副师长和74副军长期间,人家确实又是“副职”而不是“附”,所以在了解这个问题之前,先要弄清楚“附”的含义。
民国军队的军制仿自北洋陆军,而北洋陆军又师承日本,至于小日本又学了欧洲法国的很多东西,“附”这个称谓就是跟法国人那泊来的,二战日本陆军最高可有“参谋本部附”、“关东军司令部附”等军职,其正式称谓是“某部附员”。是一种加强司令部机关建设、安置编余军官、以备特殊情况需要的综合性办法,附员的职能是军事主官的“助理”,比如参谋本部附就基本等于今天的“联合参谋部”参谋长助理。
附员的级别在副职之下、副官之上,属于各级司令部、指挥部的机动军官,不占作战编制,尤其是战时作用更大,因为军事主官、副职乃至于下级军事主官,都会经常出现战场伤亡情况,那么这些“附员”就可以相应地顶上去代理职务。
民国军队的“附员”不仅设置到了团以下作战单位,其实旅、师、军各级司令部也有同例,但是称谓不再是“团附”而只能是“某级附员”,比如网红张灵甫刚刚投奔王耀武之时,就担任过师部“上校附员”,但绝不能称为师附。
这是因为在1939年前后旅级司令部撤销之前(南岳军事会议之后),各步兵团是不设专职副团长的,在团长之下只设置中校和少校“团附”各一人,而旅以上单位既然有副职,再喊附员为“旅附”、“师附”就容易混淆了。所以只在团、营、连作战单位里,才能出现“某附”的简称,以团级司令部为例,两名团附也是有基本职能定位的。
在北洋时期的军队军制里,中校团附主管部队训练,少校团附主管部队兵器和装备,到了民国时期对两名团附的职能进一步明确,根据1931年《陆军军队内务规则》里面的规定:中校团附,承团长之命,担任部队教育训练及动员筹备等著事宜;少校团附,承团长之命,任团直属部队之管理训练,并辅助中校团附办理一切事宜。因此这个中校团附按级别和军衔来说,基本等于副团长,一旦主官和副职在战时出现伤亡不能视事时,即可按顺序履职。
但正规步兵团长的适配军衔毕竟是上校,所以在非战时状态下,中校团附想晋升团长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熬够中校的停年或者破格晋升,所以差距还是非常明显的。比如王耀武补充第1旅组建后,第三团团长戴文因“放弃职守,着即撤职”而出缺,结果是由旅长王耀武兼任了相当一段时间,之后才由第3团中校团附李天霞代理,直到扩编为新编第11师后(51师之前的番号),李天霞才正式升任上校团长。
《八佰》主角谢晋元是黄埔四期毕业生,1932年淞沪抗战期间任职第十九路军少校营长,1934年在庐山军官教育团受训完毕后,调任中央军第88师262旅中校参谋,1937年淞沪战前被提升为该旅参谋主任(参谋长的助手,日军称为主任参谋)。尽管职务有所升迁,但是级别和军衔并没有上去,就是因为停年不足。战役打响后,由于旅属524团军官伤亡惨重,谢晋元调任524团“中校团附”。
所以就普遍性来说,“团附”不等于“团副”,因为抗战中后期已经开始设置副团长职务,而实际上蒋军里面要是称副团长为“团副”基本等于骂人的意思,是非常不尊重的表现。为什么呢?因为按照级别来说,副团职要高于正营职,而“团附”可以代理的军事主官通常是所辖各营的营长,两者之间那是差着一级呢,如果是少校团附,代理营长职务那都算晋升了。
所以谢晋元从旅参谋主任调任团附,其实是平调,既没有升也没有降,刚刚合适。然而就抗战初期的特殊性来说,称谓谢晋元为“团副”又是合情合理的,注意这是一个俗称而非官称,在没有副团长设置的情况下,中校团附既然是团长的“第一顺位继承人”,也承担着一定的军事副手之责,而“团副”这个称呼等于是把团附和副手综合起来解读,属于特定称谓。
而至于那名少校团附就不能这么叫了,能否理解呢?至于某科上的说明嘛,许多也都是作者编辑的,错漏之处很是不少,不过客观来说,在1939年设置副团长之前、专称这名中校团附为“团副”也无不可,但缺乏这两个特定条件就不成了,军事知识需要结合历史时期来研读。
《八佰》里孙元良是用一个加强营冒充团级番号,那么光有营长指挥自然不合适,而团主力的撤退又离不开团长韩宪元上校的指挥,所以临时派谢晋元这个中校团附去负责,是非常合理而又狡猾的。
其他网友观点
在国军编制中,团副特指副团长,而团附的全称则是团部附员,二者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在国军的职务军衔体系中,副团长一般和中校同时出现,叫“中校副团长”。这是个一体的概念,并不是副团长某某中校,因为国军除了职务军衔之外,还有一套叙任军衔。比如某位中校副团长,他的叙任军衔或许只是陆军少校而已。在副团长任上,他是中校副团长;一旦卸任,一切待遇只能参照叙任军衔陆军少校。这也是为什么张灵甫在孟良崮阵亡之后,老蒋要给他追赠陆军中将的原因所在。因为张灵甫虽然是整编七十四师中将师长,但叙任军衔只是陆军少将。老蒋给他追赠陆军中将主要是为了给他提高丧葬规格和家属抚恤待遇。
国军的团附是团部附员,也就是团部工作人员,这是一个非常特殊的概念,他既不是副职、也不是秘书、副官、参谋等等,而是一个独立的职务。从某种意义上讲,团附更像是团长的“私人军事助理”或“幕僚”,协助团长处理一些团长职权范围内的特定事务(并不是分管某个领域,那是副团长的活儿),只不过他占用了正式的军官编制。
国军的团附虽然占用了正式军官编制,有军衔、有待遇,但他却不是一级固定职务。比如副团长,这就是一个固定职务,团长调任,副团长不会跟着走。但团附却经常是跟着团长走的,这一点和八路军不少高级指挥员的警卫员倒是有些类似。只不过,团附比警卫员的级别、待遇要高很多。有时候,因为作战需要,团附还会被临时委任担任团下属营级单位的指挥官,也就是行使营长职权。但名义上,他的职务不是营长,依然是团附。
个人认为,淞沪抗战期间,谢晋元的身份应该是524团中校副团长而不是团附。为什么呢?因为在此之前,他的职务已经是88师262旅的中校参谋主任了。由旅中校参谋主任调去给一个团长当附员,可能性似乎并不大。而且,还有一些史料提及,在524团团长阵亡之后,谢晋元代理了524团团长职务。很显然,团长阵亡之后,代理团长的应该是副团长,这是惯例。有副团长在,连团参谋长都没戏,就更别说是什么团附了。因此,个人认为,谢晋元的职务应该还是524团中校副团长,而不是团附。
当然,有人说孙元良跑了,524团的团长、副团长、参谋长也全跑了,所以留下了一个团附谢晋元代理团长职务。可问题是,孙元良有个牛人叔叔孙震罩着,他跑不要紧。可其他人呢?都跑了,除非去投日当汉奸,否则到头来恐怕也还是得让老蒋给毙了!往哪里跑?但到目前为止,并没有史料提及524团团长、副团长、参谋长有投日当汉奸的,也没有提及有被老蒋执行军法的。那么,即便是跑,也应该是接到上级命令后的有组织撤退。在这样的情况下,不留下副团长或参谋长、甚至营长主持大局,把一个团附推上代理团长的位置,似乎有些说不过去,不是吗?
因此,个人认为,谢晋元应该是524团的中校副团长而不是团附,这也与国军方面对外宣称有一个团留守四行仓库能够对得上号。团长阵亡,副团长带着一个团坚守阵地,这是符合正常逻辑的。让一个团附主持工作,真当小鬼子的情报机构都是吃干饭的吗?一分析,大概其也就明白是怎么一回事了……只有让副团长带队,小鬼子才会相信,在四行仓库里的真是一个团!老蒋虽然军事造诣不高,但好歹是军校毕业生,这种常识性错误应该还不至于会犯。
其他网友观点
百度百科你都信吗?
2333那玩意儿谁都可以编辑的。哒哒哒来给你好好科普一下。
团附和团副是完全两个东西,而且不用想太多,就按照字面意思理解就可以。团附就是图部附员,团副的话就比较有争议,主要有两种说法,大部分人认为是团长副官,但也有人认为是副团长。但其实,在国军序列中,称副团长为图副是非常让副团长反感的,哒哒哒曾经在一份自传中见过一名国军军官提到此事。根据这一点,哒哒哒和大部分人持一样的意见,团副为团长副官,即贴身随从,有时候也会给个参谋长的职位,比如楚云飞的方立功。
再来说副团长,在国军序列中,副团长就是团级军事单位职位仅次于团长的实权军事主官。正常情况下,协助团长指挥部队作战,在团长战死时,则作为第一顺位继任团长之位。
最后说团附,即团部附员。这个职位最早出现在1912年的新军,当时没有副团长,所以规定每个团设立一名中校团附。后来可能是因为团长们觉得团部人手不够用,于是又加了一名少校团附。
那团附究竟是干嘛的呢?答案是啥都干,也就是干杂活!团部附员没有指挥权限,不能直接指挥部队;也不像参谋和参谋长,作战时给团长出谋划策,制定作战计划。团部附员经常干的是一些协助性的工作,有的还需要负责训练新兵,负责思想工作,甚至是兼职武器管理员。
除了这些事儿之外,团附还会被外放担任营长,比如电影《八佰》里的谢晋元团附,就是从524团下放到一营,然后率领一营官兵,号称八百壮士,死守四行仓库。
最后敲黑板,划重点。
国军一个团,团长是团长,副团长是副团长,团副是团长副官,团附是团部附员,切莫搞混了。团部附员其实就是附属人员的意思,虽然军衔较高,但却是没有实权的。只有当外放任命为营长时,才会真正地开始带兵,还是指挥作战,成为实权军官。团副就更不用说了,就等于是团长秘书了,是团长的贴身随从,铁跟班。
其他网友观点
1937年8月13日-11月12日,淞沪会战末期,国军第88师第262旅第524团团附谢晋元中校,率领第1营420余名官兵,奉命坚守苏州河北岸的四行仓库,对外声称八百人,史称“八百壮士”。
有观众和读者,不明白为什么片中第524团团长没有出现,而是第524团团附谢晋元中校在指挥第1营作战,原因就第524团团长韩宪元上校,此时,已经奉命率领524团其他官兵进入新的阵地,继续防御日军有可能的进攻,随后撤出上海,紧急赶赴南京。
韩宪元上校,率领补充以后的第524团官兵,参与了同年12月1日-13日异常惨烈的南京保卫战,最终,牺牲在了战场上,生命就此定格在31岁。
至于片中谢晋元骑着高头大白马,去见日军进攻四行仓库的大佐联队长时,介绍自己的身份是第524团团副谢晋元中校,是完全正确的。
对于许多人来说,有团长,就有副团长,这是最起码的军事常识,怎么谢晋元就成了“团附”,那肯定是错了,于是,认为“团附”是错误的,只有“团副”是对的。
问题就出在想当然,并未就是否存在“团附”进行考证,谢晋元少将(死后追授)在率部退入租界以后,全体官兵均晋升一级军衔,遂成了第524团上校团附。
奉命指挥杨瑞符少校的第1营,留在闸北苏州河北岸四行仓库时,谢晋元此时的身份,不是第534团副团长,而是524团的中校团附,“团附”的意思,完整地说,就是“团部附员”。
“按当时军队编制,团不设副团长,有中少校团附各一人,中校团附即相当于副团长。”(出自张柏亭所撰《淞沪会战纪要》)。
张柏亭,1910年2月13日-1985年3月17日,上海浦东人,曾任国民革命军第88师上校参谋长,先后参加淞沪会战、南京保卫战等战役。
因此,张柏亭中将(遇车祸去世时的军衔)在书中的说法,对于谢晋元是第524团中校团附的说法,是非常有参考价值的,也即当时的国民革命军团级作战编制内,并没有副团长,只设置了中校、少校团附各1人。
张柏亭得出的结论是,中校团附,即相当于副团长。但观众和读者必须明白,当年国军的团级作战单位,是没有副团长这一正式职务的。
据此,目前在疫情过后上映的抗战题材电影《八佰》中,淞沪会战期间,留守四行仓库的国军第524团谢晋元,其身份是中校团附。
从历史的角度来考证,是完全正确的,不经过考证,凭脑袋中储藏的常识,就轻易否定了谢晋元是中校团附,进而得出是中校副团长的结论,只能成笑话了。
小贴士:团部附员的工作范围
以中校团附为例,协助上校团长的工作,要完成军事参谋作业、严格士兵训练、协助指挥部队作战、处理行政后勤事务,也就是说团内基本上所有的事务都得处理。
在奉命撤出四行仓库,进入租界被缴械时,在孤军营待到统一战争爆发,最终,租界被日军占领,都成了日军的俘虏。
期间,孤军营内,物质条件极其艰苦,但谢晋元上校依然能在弹丸之地,推进军事操练、体育锻炼、文化学习、实业生产、接待民众、抗敌宣传等多项工作,与其担任第524团中校团附的工作不无关系。
以上就是小编关于【《八佰》中谢晋元是“团附”,百科说是“团副”,意思一样吗?】的分享,希望对你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