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联起源于:贴春联起源于哪个朝代?

网友提问:

贴春联起源于哪个朝代?

优质回答: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这是“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北宋杰出的政治家王安石写的《元日》诗。在这首家喻户晓的诗中,反映了当时人们每到除夕前,家家户户门前悬挂桃符的盛况。这里的“桃符”,其实就是今天的“春联”。

春联,有叫“春贴”、“门对”、“对联”,是中国民间重要的传统习俗之一。它以对仗工整、简介形象的文字抒发人们美好的愿望,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传统文化形式。贴春联是华人血统的人们过春节的重要标志。每逢春节到来之际,无论是城市还是广大的乡村,家家户户都要精挑细选,把最漂亮的大红春联贴于门上,增加节日的祥和气氛。

春联起源于我国周朝的“桃符”。据史料记载,桃符长六寸,宽三尺,桃木板上书写着“神荼”、“郁垒”两位降鬼大神的名字。“正月初一日,造桃符着户,名曰仙木,百鬼所畏”。所以,在周朝,当时人们把“桃符”悬挂于大门两旁,主要用于驱鬼避邪。

直到宋朝,春联仍称桃符,有王安石的《元日》诗为证。据《宋史-蜀世家》记载,五代十国时期的后蜀主孟昶令学士辛寅逊(也有人说孟昶的儿子孟喆)在桃符上题写了“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便是我们中国最早的一副春联。

不过,据流失国外的敦煌佚书(卷号为斯坦因0610)(莫高窟藏经洞出土,在近代被西方强盗斯坦因盗走)该佚书记录有十二副在岁日、立春日所写的春联,其中“三阳始布,四序初开”一联,是十二副春联中的第一副。其撰联人为唐代人刘丘子,作于开元十一年,即公元723年,比起后蜀主孟昶的题联要早240年,如此看来,刘丘子的题联理所当然应为中国最早的一副春联。

宋朝时,桃符由桃木板改为纸张,叫做“春贴纸”,后来称为“春联”。古人认为红色预示着吉祥,有驱鬼辟邪之功用,所以制造桃符的桃木是红色的。后来春联也大都沿用大红纸书写。(不过值得一提的是,庙宇里的春联、楹联一般都是用黄纸)这一汉民族习俗起于宋朝,并在明朝时开始盛行,到了清朝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史料记载,明太祖朱元璋酷爱对联,贴春联,不仅自己挥毫书写,还常常鼓励群臣撰写。据明代陈云瞻《簪云楼杂话》中记载:“春联之设,自太祖始。帝都金陵,除夕前忽传旨:公卿士族家门口须加春联一副,帝微行时出现。”大年初一,朱元璋微服私访,看到大街上家家户户张贴着各式各样的春联,心中不免大喜。可当他走到一户人家门前时,猛然发现门上没有贴春联,心生纳闷。一打听才知道,这一家是屠户兼阉猪的,因为自己是文盲,正愁找不到人写春联。朱元璋一时兴起,于是挥毫写下了“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这样一副春联赏给了这户人家。得到皇上赏赐的春联,这家人不胜感激,如若至宝,把它悬挂在正屋中堂两旁。

私下感觉这个故事有点好笑,因为据我所知,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还有他的儿子成祖朱棣都是文盲,大字识不了几个,怎么会写出如此潇洒、神采飞扬的春联呢?为了不打扰大家的雅兴,权当作一个有趣的笑话以资乐趣吧。

正是由于朱元璋的大力提倡,才使得写春联、贴春联的习俗蔚然成风。

咱们中国封建社会从官府到民间,最注重的莫过于孝道。如果家里有老人“老了”(意为去世),晚辈们需要守孝三年,服孝期间,一般从当年起三年内不贴红春联。可用白、绿、黄三种颜色的纸贴春联,即第一年要用白纸,第二年用绿纸,第三年用黄纸。第四年服孝期满,方可恢复用红纸贴春联。故白绿黄三种颜色的对联俗称“孝联”或“丁忧联”。不过也有的地方,在服孝三年期间可以分别贴黄蓝绿三种颜色的春联。

春节,是中华民族百节之首。新春佳节,万象更新,普天同庆。所以除了个家各户门口要贴春联外,猪舍、牛羊圈、鸡鸭鹅等畜舍以及存放粮食的粮囤上也要贴春联,寓意六畜兴旺 、五谷丰登。所以,过去人们过春节时贴春联是很必要的。

其他网友观点

春联最早的历史雏形是桃符,桃符起源于周代。什么是桃符呢?桃符就是用一块长方形的木板,在上面写上驱邪降魔大神神荼、郁垒的名字,有点儿像咱们现在贴门神的意思。

一直到五代十国时期,一些文人墨客就开始在桃符上,书写现在形式春联的语句。一直到宋代才将在木板上书写,改为在纸上书写。一些人误解在宋代就把桃符改称为春联了,我查阅了很多资料,大多记载在把木板改为纸张后,是有春贴纸和春联的别称,但并没有广泛的认可和流传开来,宋代人还是把春联称为桃符的。所以说春联这一习俗起源于宋代,现在咱们概念上的春联,应该是在明清才开始兴起。

以上是历史上春联的基本记载,下面咱们再简单说一下,现代考古中发现最早的春联。在现代莫高窟藏经洞出土了唐代春联,春联内容为“三阳始布,四序初开”,专家认为是公元723年的作品。如果从这个角度来看,最早的春联应该是在唐时期,可能唐代春联并没有广泛的流传开来,所以历史上鲜有记载。

手机打字不易,喜欢的话点个关注吧!

其他网友观点

感谢邀请。

春联,起于周代桃符。《辞源》说,明初开始以春联代替桃符。这应该不对,至少要推早至宋代。

桃符,是周代悬于大门两旁的长方形桃木板。因为古代相信桃木有驱邪之功效,《礼记》、《左传》都有记述,庄子亦曾论及。《后汉书·礼仪志》说,桃符长六寸,宽三寸,桃木板上或书或画“神荼”、“郁垒”二神。之所以弄这二位守门儿,东汉应劭在《风俗通义》说:“《黄帝书》称上古之时,兄弟二人,曰荼,曰郁,住度朔山上桃树下,简百鬼,鬼妄入,援以苇索,执以食虎。于是,县官以腊除夕,饰桃人垂苇索虎画于门,效前事也。” 关于桃符,最著名的,莫过于宋代王安石的《元日》诗了,“元日”就是大年初一,诗中说:“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清朝的姚之駰,编了一部《元明事类钞》,40卷。其中第三卷说到了“春联”,他认为是明初才有春联取代了“桃符”。

同为清代的翟灏,辑有《通俗编》一书,在“春联”条目里,也谈到了明初春联的兴起。但他考证,宋代已经有了第一幅正经八百的“春联”。 其实在五代,桃符上已经开始出现联语,代替了神荼和郁垒的名字,人们写的,是一些迎春的词句。

到了宋太祖乾德二年,后蜀君主孟昶命学士幸寅逊在除夕题写桃符,他看了学士写的很不满意,于是抢过毛笔写了“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应该是中国最早的春联——开创了一种新文体——联语。 那么,姚之骃和翟灏所说明初春联兴起是怎么回事呢?他俩记载:明太祖朱元璋定都南京后,为庆贺建国立业,除夕时传旨,各家门上须贴春联一幅。大年初一清晨,朱元璋微服查看,发现竟然有一家没贴春联。经询问,这是一个杀猪敲猪人的家,没钱买纸。他命人取来纸墨,当场写下一联:“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斩断是非根”,然后掷笔而去。从此,春联就不写在桃木上而写在纸上了。

其他网友观点

每逢春节,家家户户门上贴着大红的春联,给新春佳节平添了红红火火的喜庆气氛。

贴对联有史为证的大约是一千多年前的后蜀时期,当时称桃符。 后来是起源于宋代,在明代开始盛行。据史书上记载,明太祖朱元璋酷爱对联。有一年除夕,他传旨”公卿士家,门上须加春联一副”。初一这天太祖微服出巡,看见交相辉映的春联感到十分高兴,当其走到一户人家,见门上没有春联,便问何故。原来主人是个屠夫,正愁找不到人写春联,朱元璋当即挥笔给其写了一副春联。可见朱元璋对春联的大力提倡,才推动了春联的普遍盛行。

贴春联,一是保留了镇邪避灾的意义;二是表达了自己的美好愿望;三是红红的对子衬托了节日喜庆气氛。【图片来源网络】

其他网友观点

春节是中华民族的隆重节日,每逢春节人们总要写上几幅春联贴在门上,以增加节日的欢乐气氛。春联起源于哪个朝代?无法考证。我看了宋代诗人王安石《元日》诗:”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由此可以肯定春联始如宋代,诗中的桃符就是春联,桃木有避邪之意,古代人过年用桃木刻上符画桂在门上,可除邪气迎来吉祥。古代最早的春联是孟昶的:”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后来人们为了增加春节喜庆的气氛,发明了春节用红纸书写对联,从古到今已有上千年历史了。以上答题本人言论,不代表权威!

其他网友观点

“新年新月共新春,花红对联贴满门”。每逢春节时张贴春联是老北京民间传统的习俗,几乎家家都忘不了往大门上贴一副春联。春联,也被称为“门对”、“春贴”,是对联的一种,因为在春节时张贴,所以被称为“春联”。春联是一种在春节时使用的传统装饰物,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中国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人们都会贴春联,以增加节日的喜庆气氛。

春联的历史很是久远,据说最早起源于古代的桃符。及至五代十国时期,当时的宫廷里流行在桃符上题写联语。一直到宋代前期,春联都被称为“桃符”。但是在宋朝的中晚期,“春联”这个名字渐渐叫开了,名称的变化主要是源于用材的变化,由桃木板被改为纸张。到了明代,民间贴春联之风已经很盛。

在老北京人的心目中,春联不仅是节日的装饰,也使人们对未来的寄托,对新春的祝颂。按照各地习俗的不同,贴春联的方法也稍有差异,这里介绍一下老北京贴春联的讲究。

1.首先是联语选择上的讲究。老北京人认为,要根据场地、爱好和主人身份的不同而选择不同的联语,比如老年人住的屋子要选择张贴那些带有“福禄寿”词语的春联,小孩子住的屋子要选择张贴带有“学习、成才”等字眼的春联。

2.春联的张贴要得法。要按照传统张贴对联的“人朝门立,右手为上,左手为下”的口诀,也就是对联的出句应该贴在右手边(也就是门的左边),对句应该贴在左手边(门的右边)。这是因为按照古代读法直书是从右向左的。

3.春联的张贴要符合传统的规矩。在张贴春联上,老北京有这样一些规矩,比如上下联不可以反贴、上下联具有因果关系、从春联上句和下句的平仄上就可以判断出上下联来、春联的尺寸大小要和自家的门户相协调等等。

以上就是小编关于【】的分享,希望对你有用。

与相关的文章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