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过小年本为祭祀灶王爷的,为何北方是农历12月23日,而南方是农历12月24日呢?
优质回答:
我感觉一定是因为灶王爷先去的北方,然后南下,所以北方是二十三祭灶王爷,而南方是二十四。
其他网友观点
这个事也没有什么特殊的道理,其实就是南北方的民俗文化差异造成的。因为我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不可能所有的传统习俗都一样,这是可以理解的。
但为了过年增加喜庆气氛,我也来凑个热闹,说两个民间传说,给大家描点神秘色彩。
第一个说法是由地域造成的。
话说快到年底了,灶王爷准备去上天汇报工作。他想,自己一个人去有点孤单,得找个靠谱的人和自己一起去才行,想来想去就想到了观音菩萨。但观音在南海,如果直接从南方走就冷落了北方人,这有点偏心眼,我干脆就腊月二十三从北方出发吧!
因此,腊月二十三晚上灶王爷被北方人送走,到南方天就亮了,南方人就在二十四早上祭灶王爷了。二十三这天北方人买点灶糖,(也就是麻糖)到下午炕点小火烧,(烧饼)。用好面干点宽面条,里面加点葱、油醋,辣椒油。说是喝酸腊(辣)汤里。一更时分,把灶王爷、奶奶图像贴在灶台后面墙壁上,摆上灶糖,火烧等贡品,点上蜡烛,烧纸。嘴里念叨:灶王爷灶王奶奶上天多说好事,别乱扒瞎,盼望着您明年早日回来保护家人。然后把灶糖粘在灶王爷嘴上,鞭炮一放就把他送走了。
第二种说法是跟人的生死轮回有关。
大年初一是出生。有一种说法是: 一鸡、二鸭、猫三、狗四、猪五、羊六、七人、八谷、九菓、十菜。说的就是人的一生要经过七个死,你把七个死都灭了才能出生。叫起死回生(起是七的谐音)。从腊月二十三到大年初一,正好过七天,大年初一是第八天。但有的年头腊月有三十,三十这天正赶上第八天,因为有规定不是初一不能出生,只有初一才能出生,所以就只有腊月二十四过小年,才能赶上大年初一出生。
北方人只记住了腊月二十三送灶王爷,而南方人只记住了腊月二十四送灶王爷。这就是南北方过小年日期不统一的原因。
我这么一说,大家感觉有意思不?
其他网友观点
有的网友不知道这一情况,说题主是乱讲的,其实不然!这一事实,已编进了万年历书中![祈祷][祈祷][祈祷][祈祷][祈祷][玫瑰][玫瑰][玫瑰][玫瑰][玫瑰]
其他网友观点
民俗乡风东西南北略有不同,腊月二十三为多数地方祭拜灶王爷的日子。书有记载清咸丰年间一个落举的秀才饥寒交迫家涂四壁年关以至,敬了三柱高香,写诗恭拜以解心烦,,,,,,不写清词不写诗,灶君今日上天堂。玉皇若问人间事,乱世文章不值钱。
其他网友观点
小年是我们比较重要的节日,我们把小年和元宵节一样认为是春节的组成部分。
翻开日历我们会发现,上面腊月廿三和廿四都被标注为小年。这就是风俗习惯的不同,廿三是北方小年,二十四是南方小年。
其实最开始的时候,小年不分南北都是腊月廿四祭灶这天,这个状况在清朝雍正年间被改变了。因为按照满清习俗,皇帝腊月廿三要在坤宁宫祀神。要知道,皇帝祭祀神灵那场面可是非常大的,场面大开销也大。雍正皇帝有个特点就是比较务实,所以为了不浪费人力物力,加上离拜灶王爷的日子比较近,于是雍正皇帝索性把灶王爷这事一起办了。
那些皇亲国戚、贝勒阿哥一看,皇帝都这么干了,如果自己还按照原来的风俗,那岂不是跟皇帝对着干,于是纷纷效仿腊月廿三祭灶。并在后来逐渐形成了“官三民四船家五”的传统。也就是说,朝廷过小年是腊月廿三,一般百姓家廿四日,在水上讨生活的还是遵守船家的传统,腊月廿五日祭灶。
再后来,北方民间也逐渐演变为廿三过小年祭灶,而南方仍沿旧习。
虽然整个中国都把祭灶神的日子等同于小年,但在上海,他们更习惯把除夕前一天称为小年夜。
实际上,上海人所谓的“小年夜”,只是相对于除夕这个“大年夜”的说法,可以理解为“大年夜”的预热,它并不是一个节日。
虽然,因为地域关系导致习俗有些不一样,但是无论南北,对美好生活的期待都是一样的,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都是一样的。
其他网友观点
胡编乱造,谁跟你这么说的[打脸][打脸][打脸]
我广西的,过小年一直以来都是23,从来没听说过24过小年。
以上就是小编关于【过小年本为祭祀灶王爷的,为何北方是农历12月23日,而南方是农历12月24日呢?】的分享,希望对你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