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如何评价毛主席《忆秦娥?娄山关》?
优质回答:
导语
毛泽东主席一生写了很多诗词,现在能够见到公开发表的就有上百首。其中长征时期是毛主席诗词创作的高峰期,许多脍炙人口的诗句都出自那一时期。《忆秦娥·娄山关》就是长征时期的作品,那么毛主席写作这首词的时代背景和创作源泉是什么呢?作者空山借回答问题的机会,给大家还原一下当年创作这首词的历史场景。
《忆秦娥?娄山关》是毛泽东主席词作中很是出色的一首作品。词中通过慷慨悲烈的写景状物,抒发了革命者面对困难依然坚持不懈的凌云壮志,堪当词中精品。
这首词创作于长征途中,公开发表于新中国成立以后
这首词写作时间比较早,但是公开发表的时间比较晚。《忆秦娥?娄山关》最早发表于1957年的《诗刊》一月号上。毛泽东主席虽然喜欢写作诗词,并且在不同年代写了很多古体诗词,但是大多不愿意公开发表。直到新中国建立后,1957年《诗刊》创刊时,为了支持繁荣当时的文艺创作活动,《诗刊》首次得到了毛泽东主席的同意,才正式发表了《旧体诗词十八首》。《忆秦娥?娄山关》就是其中之一。随着这些诗词的发表,毛泽东主席诗人之名风靡全国。由此,毛主席的诗词,不仅在中国家喻户晓,而且在世界范围内也广为流传,甚至为外国政界人物所熟知引用。不久前,美国副总统拜登还因为引用了毛主席的名句:妇女能顶半边天,而受到国内狂热分子的抨击。
《忆秦娥?娄山关》是在长征途中创作的。1935年1月红军在长征途中离开遵义,原准备在泸州和宜宾之间渡长江与四方面军会合。但由于国民党军队重兵集结防守,红军便改变路线,再渡赤水,东进桐梓,重返遵义。当时贵州军阀王家烈派出两个师的力量扼守娄山关,阻断红军重返遵义的道路。红军战士就在娄山关和板桥之间与敌激战,重创王家烈军队,拿下娄山关,占领遵义城。这首词就是在中国革命即将发生转折、红军战士又恰好取得一场胜利的背景下,主席奋笔疾书,创作出来的豪迈诗篇。
从长征中遵义会议召开到新中国成立,是“而今迈步从头越”阶段。这个阶段毛泽东主席带领中国共产党人,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忆秦娥?娄山关》正好反映了这一历史阶段的进程初期,红军战士不畏艰险、充满激情的雄风壮志。
这首词充分反映了中国革命的艰辛历程和革命者的坚定信念。
熟悉诗词的读者都知道“忆秦娥”是词牌名,源于李白的词句“秦娥梦断秦楼月”。“娄山关”是词的题目,也表明了这首词所反映的事件就是娄山关激战。
《忆秦娥·娄山关》原文是: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西风正烈,大雁鸣霜,晓空当月。马蹄声碎,军号呜咽。上阕主席通过描写情景交融的战争场面,把红军战士慷慨赴死的英雄壮举和坚毅勇敢的革命精神充分烘托出来。
娄山关位于娄山山腰最高峰,离遵义不远,是进出四川的要道,地势险要。向有“万峰插天,中间一线”的说法。 想当年,就在这“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关隘上,红军将士凭着一种豪迈的战斗激情,硬是撕开了一个口子。
群山起伏,如铁难越。重振旗鼓,向前跨越。茫茫青山如海,烈烈残阳如血,我们就是要向前跨越。下阕主席的这句“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成为了千古佳话,后来被无数人所引用。这句豪言壮语,表现出广大无产阶级革命者的大无畏精神和对革命事业的坚定信念。
一代伟人、千古绝唱,毛泽东主席的诗词大气磅礴,散发出革命者的豪迈胸怀
毛泽东主席不仅是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而且是当代杰出的豪放诗人。他在青少年时代就酷爱写作诗词,经常与朋友诗词唱和。据说那时写的诗词就有几十首,可惜年代久远、战事频繁,散落难觅。在长期的革命战争、和平建设年代,主席仍然热爱诗词,乐此不疲。作为中国革命的第一代领袖,他的诗词无形中反映了他所经历的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经典历程,展现了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宏伟画卷。柳亚子先生曾以“推翻历史三千载,自铸雄奇瑰丽词”来赞扬毛主席。
在《忆秦娥?娄山关》这首词中,就充分反映出毛主席的诗词都是经过严格的锤炼和润色,从而使诗词更加凝练生动,更能抒情达意。像这句“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作为全诗的诗眼,似乎让人感受到了革命进程终于出现转折的喜悦心情,让人感受到了“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的壮志豪情。
毛泽东主席不同时期所作的诗词很多,却多有散落。据美国施图尔特?施拉姆《毛泽东》一书说,主席在延安时,曾有人汇集其诗词七十首付印,题名《风沙诗词》,可惜当时印数很少,因战争频繁,未能流传下来。主席对待诗词的态度是认真的,主席曾说:“诗难,不易写,经历者如鱼饮水,冷暖自知,不足为外人道也。”主席曾在1945年应人之邀,书写过一则“诗言志”的题词。正所谓“夫子自道”。主席的诗词就是他一生的真实写照。古人说“诗有史,词亦有史,庶乎自树一帜矣。”这句话用在主席身上,正是对毛泽东主席一生最中肯的评价。
结语
毛泽东主席的诗词领一代风骚,成千古绝唱,给人以智慧和力量。主席的一生,是诗词的一生,更是为人民福幸福的一生。他人生的最后一首诗,是写给周恩来总理的。他在这首《诉衷情》中写道:
当年忠贞为国愁,何曾怕断头?如今天下红遍,江山靠谁守?业未就,身躯倦,鬓已秋;你我之辈,忍将夙愿,付与东流?
两位革命老人,一生挚友,虽重病缠身,为了国家的前途未来,仍在不停地思考着、探索着。主席最后的这首诗,字不多却感人,读来让人心碎,禁不住潸然泪下。
主席的诗词,是一个时代的象征。
其他网友观点
我是文史青城君,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我在浅谈《沁园春?雪》的时候提了一下评价诗词水平的高低的几个标准,大致就是:
一看诗词的立意,二看通篇的结构,三看遣词造句的能力。
(友友们可移步我的主页看置顶的问答即是,该问答总阅读量已接近40W)我认为用这几个标准来评价《忆秦娥?娄山关》也是适用的。
《忆秦娥?娄山关》最早发表于1957年的《诗刊》一月号上,是毛泽东主席于红军长征途中创作的。1935年2月,中国工农革命在经历了重要转折点——遵义会议后,中央红军重新出发,意图在在四川的泸州和宜宾之间渡过长江与红四方面军会合,进而北上开辟根据地。行进途中,由于国民党军队重兵集结防守,不得不折返遵义。途中遭遇贵州军阀王家烈在娄山关的堵截。红军在娄山关与王家烈部队进行激战,最终夺下了“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险关——娄山关。在此情形下,毛泽东写下了《忆秦娥?娄山关》。
从立意看,虽然当时是在夺取重要胜利后写下的词句,但是通篇内容没有高唱凯歌、没有歌功颂德,而是对中央红军乃至中国革命在当前遇到的困难进行了客观反映:“雄关漫道真如铁”。前行的路上可谓是艰难险阻不断,如此险要的关隘就真实的摆在面前。然而,遇到困难我们的态度应该是怎样呢?当然应该“而今迈步从头越”。遇到困难不可怕,我们要鼓足勇气、振奋力量,彻底地战胜困难、超越困难。这两句词,生动地展现了作者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那种睥睨天下的雄浑气魄,在任何时候读起来都会震荡心旌。
可以说,作者当时写下《忆秦娥?娄山关》是在为自己鼓劲、为红军鼓劲、为中国革命鼓劲。但实际上,这首词已经融入了中华文明的基因。今天的中国人在遭遇困难之时依然会用“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来鼓舞自己,这立意何其高远!
从结构看,《忆秦娥》这一词牌名创自李白的“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历来填这一词牌的人不多。全词四十六字,前后片各三仄韵,一叠韵,亦以入声部为宜。我们看看李白的词句:
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再看看《忆秦娥?娄山关》: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忆秦娥?娄山关》准确地把握了这一词牌的格律要求,那些妄言毛主席填词不讲格律的人可能是眼瞎或者是自己就真的不懂格律。
作者在结构安排上从写景到写意,进而提炼到感叹,最后又回归到写景。起承转合信手拈来、平稳自然,表现出极强的文字驾驭能力。
从遣词造句看,“西风烈”一个“烈”字就把天地的苍茫展现出来,同时烘染了战斗的紧张感。“长空雁叫霜晨月”多么生动而具有画面感。“苍山如海,残阳如血”,如此遣词造句既高度提炼了娄山关壮美的景色,又展现了作者宽广的心胸和豪迈的气魄,是作者革命浪漫主义精神的生动体现!
《忆秦娥?娄山关》是毛泽东主席诗词的上乘之作,是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结合的典范。整首词,气势雄浑、词句优美,是中华诗词宝库中的瑰宝!
其他网友观点
提到《忆秦娥·娄山关》,我们首先会想到那一句脍炙人口的“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的壮志豪情。主席的诗词多是在特定时期的一种感怀,我认为,想要分析主席的诗词,一定要结合作品创作的时代背景来看,才会使其绽放万丈光芒。
一、作者介绍
毛泽东,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政治家,一位了不起的诗人。
主席的一生,留下了67首诗词,且都是在他的真知灼见基础上的真情实感的流露。
主席的诗词反映着中国革命的光辉历程,体现着革命导师的伟大思想,它的诗作扎根于现代中国斗争的土壤中,吸吮着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真理的阳光雨露,生动地体现了一代伟人的卓越思想,为中华文化留下了灿烂的瑰宝。
二、作品背景
娄山关位于贵州省遵义市北的娄山上,是川黔交通要道上的重要关口,更是红军长征中遇到的著名天险之一,用“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形容它再贴切不过了。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从江西萼都附近出发,迈开了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征的第一步。随着我军接连突破了敌人的四道封锁后,终于在同年的12月进入了贵州省境。
1935年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了著名的遵义会议,纠正了博古“左”倾机会主义的领导,建立了以毛泽东为首的新的中央的领导,从此带领中国的革命走上了胜利。
1935年2月,红军先后开展了两次娄山关战斗,而第二次战斗足足打了两天。
娄山关战斗虽然取得了胜利,但是会师北伐的战略计划却未能实现,致使长征的战略任务受到了重挫,此时的毛泽东心情不免有几分沉重。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主席创作了这阙《忆秦娥·娄山关》。
三、诗词特色
《忆秦娥·娄山关》可谓是对红军越过天险时的艺术写照,我们甚至可以把它当作一幅战地素描来赏析。
整首词上阕写的是26日拂晓,娄山关战斗已经胜利结束;下阙写的却是25日的黄昏,当时的娄山关战斗尚未打响。主席采用倒叙的手法,虽未从正面描写这场战争,却深切地刻画了诗人战后与战前的思想感受。
著名诗人臧克家曾对这首词作出如下评价:“整首词的气氛是壮的,可是这壮里也多少带一点凄清的意味。”
是的,这首词上阕写景,下阙写词,可谓情景交融,其悲壮苍凉之感跃然纸上。
尽管如此,我们依然能够透过这点凄情感受到红军战士的英勇豪迈,更能感受到主席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我们且看上片,起首两句“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仅仅10个字,便将战时的西风凛冽、霜华满地的紧张气氛渲染了出来。紧接着叠唱道:“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这一句恰恰把急行军的雄姿有声有色地描绘而出。我们从这两段看到了阵地的肃穆景象,同时也感受到了红军战士坚定沉着的革命精神,使得整首诗的意境更加广阔深远。
我们再看下片,“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这是何等气魄啊!我们仿佛穿越时光,看到了战士们迈着矫健步伐从容前进的场面,真可谓气势如虹!再次叠唱“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这不正是我军对敌军的鄙夷和蔑视么?这一句吟唱出了中国人民的必胜信心,咏叹出了红军坚不可破的无边信念。
无论上片还是下片,不变的始终是主席的豪情胸怀和乐观主义。
四、笔者小结
相传,李白曾写过一首《忆秦娥》:“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我们暂且不论其真实出处,毕竟作为这首词“百代词曲之祖”,仅从诗词风格看,自然充盈着诗仙的浪漫主义情怀。然李白写的是闺情,而主席却是壮采豪情。
我曾反复吟诵主席的这一首词,之后再无苍凉和凄清,却是满怀的遒劲和豪迈。这一首独具特色的词,其实恰与主席的全部诗词风格相统一,都是伟大诗人的革命精神和博大胸怀的形象再现,这便是主席诗词亘古传颂的时代意义。
我是@雪忆柔 一个喜欢在书海和光影世界感知世间美好的文学爱好者,感谢您关注。
其他网友观点
我认为毛主席写的《忆秦娥,娄山关》词,悲壮苍凉,声情并茂,激越的叠句,很有节奏性的音律,如西风列,长空雁叫霜晨月,给人无限苍凉的艺术联想和大美。
类山关是峡谷天险,也是古代的一个古战场。
1935年1月,中央红军第一方面军在此与国民党白军激战二天二夜,取得了胜利。
诗词描绘红军驰过娄山关的情景。如西风凄紧,雁声嘹唳,霜天残月,马蹄声:烘托出当时环境的艰难的阻道。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何等的革命气魄,又是多么的豪情万丈。抒写出紅军的顽强意志和必胜信心,更是一种伟大的信念和无畏精神。
苍山如海,残阳如血。昂首遥望,无边起伏的山恋,如大海波涛一般;一轮落日,悬挂天边,夕阳西下的残阳如血,托影出阔大的气象,雄浑壮观。这正是诗人当时的一种心境情怀。
《忆秦娥,类山关》
/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其他网友观点
毛主席的这首《忆秦娥?娄山关》词,创作于二渡赤水,二占娄山关大胜之时。虽然,娄山关战斗胜利了,但长征的战略任务,即与红四方面军会师,受到挫折,毛主席此时的心情不免有几分沉重。
这首词,开篇悲壮苍凉,声情激越,是毛主席所有诗词中,风格迥异的篇章。诗人臧克家说:“整首词的气氛是壮的,可是这壮里也多少带一点凄清的意味。”
前路漫漫,征程难歇。娄山关是红军长征途中所遇到的著名天险之一。《续遵义府志》卷五说:“大娄山,为自郡入重庆第一险要,明史所谓”万峰插天,中通一线,刘綖从间道攀藤毁栅入陷焉”者也”。真所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全词,我看来是倒叙立意,格局高雅。上片写今晨,即1935年2月26日拂晓,娄山关战斗已经结束;下片写昨晚,即25日黄昏,娄山关战斗还没有打响。全词没有正面描绘战争,写的是战前战后的心情。
上片写大军驰过娄山关的情景,起首两句,便写出西风凄紧,雁声嘹唳,霜华满地,残月在天,把特定的时间与地点的那种紧张的气氛点染了出来。而这两句还只是设色、烘托。“霜晨月”叠唱过后,疾驰的战马发出了杂乱的蹄声,昂首的号角吹奏着低沉而又悲壮的雄浑。
上片中,风吹声、雁叫声、马蹄声、喇叭声掺杂在一起,把长空、浓霜、残月、军姿交织在一起,衬托出了大军迈过雄关的英姿,有声有色。
下片又倒转回去,写大军正驰向娄山关的情景,直奔“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而来。字里行间,不仅歌颂了红军的顽强意志,抒写出一种壮志于胸的卓然胸襟。叠唱过后,写面向雄关,昂首遥望,无边青山,峰峦起伏,像大海之浊波,落日之血光。
下片气象阔大,福韵隽永,这正是视险如夷,无坚不摧的红军战士之情怀。至此暗中含韵,胜义无穷。
全词看似苍凉,却时时让人荡怀。
相传,诗仙李白也曾写过一首《忆秦娥》,其词云:“箫声嗯,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霸陵伤别。 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从词境中,可以看出,李词的气象,远远不能与毛主席相比。所以说,毛主席的这首词格局雄伟,悲壮大气,词工意达,实为上上之作。
其他网友观点
如何评价毛主席的词《忆秦娥.娄山关》,说句实话,我没有资格去评价伟人的诗词,如果说谈谈个人的体会,和感想还是可以的。
娄山关之战,是红军长征途中最重要的一次战役,也是长征以来取得的第一次巨大胜利。以至多年以后,毛主席还曾对友人说过,在他一生的军事生涯中,四渡赤水是他的得意之作,完全摆脱了几十万大军的围追堵截,为北上抗日铺平了道路。其军事指挥艺术表现的淋漓尽致,四出奇兵大显神来之笔,这首词是写于二度赤水时的情景。
娄山关之战,前后分为两次战役,第一次是1935年1月,中央红军由南向北兵分三路突破乌江天险后,于 1月6日,红军先头部队占领了遵义城。贵州军阀王家烈、侯之担为了保住自己的老巢不被攻破,急忙调兵遣将,在娄山关一带布防。
为了确保中共中央建立川黔边新根据地,和遵义会议胜利召开的安全考虑,中央军委命令红三军团军团长彭德怀,指挥红一、三两个军团,北上夺取娄山关之战略要地,拒川南之敌北犯遵义。
第二次娄山关之战,是在1935年2月25日,红军二度赤水回师黔北时,消灭了黔军四个团,于2月26日凌晨再次夺取了娄山关。
傍晚,毛主席、周恩来、朱德、彭德怀等一起登上了娄山关,面对着硝烟弥漫夕阳似血的情景,毛主席忽然想起了一个月以前经过娄山关时吟咏的几句新词。
他立足山头之巅,饱含深情的续完了《忆秦娥.娄山关》:“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这首词分为上下两个部分,上阙写景下阙写实。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红军在长征的途中,三军将士们顶着凛烈的西风,迎着片片疼痛刮脸的雪花,忍着饥饿、寒冷、疲乏,却没有阻挡住前进的步伐。四面都是敌军残酷的围剿,任凭他们来的多么猛烈,红军战士们都无所畏惧。
那高阔无垠的天空上,唯有一行大雁在陪伴我们独行,时常在鸣叫着季节的冷月,那声音是愉悦是凄厉,都写在了艰难的岁月里。
行军的马蹄声音,急迫的分辨不出来个数目,那是前方的战事在催促我们向前,喇叭的声音如泣如诉,激战鏖战相当的惨烈,将红军战士不怕牺牲,勇往直前的场面跃然纸上。
在长征的路上,我们不知道闯过多少个雄关漫道,每日天上几十架飞机狂轰乱炸,地上几十万大军围追堵截,细数起来我们每时每刻都在闯雄关漫道。而娄山关这座雄关真的是如铁般的坚硬,可是在我们红军战士脚下,它显得是那么的微不足道。
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铁一样的雄关,如今我们踏过而来,是雄关漫道真如铁,还是红军战士真如铁,胜利已经告诉了答案。我们没有征服不了的艰难险阻,我们只有战无不胜的坚定意志。
回看娄山关的千重叠嶂,如沧海茫茫,波涛汹涌的掩映在夕阳的云雾里。那西沉的霞光似鲜血一般的洒向大地,好像是烈士们用鲜血,正在编织着一个美好黎明。
苍山如海,残阳如血。是毛主席最钟爱的词句,每当他吟诵这首词,到了“苍山如海,残阳如血。”时,毛主席都眼含泪花,久久不能平静。
自我体会:毛主席一生戎马倥偬,指挥千军万马所向披靡,特别是在红军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是他挽救了党挽救了中国工农红军,挽救了中国的前途和命运。
这首词初读时,令人感觉到很是压抑,其中又有一种悲凉落寞之情,这是由当时的恶劣条件,和险象环生的环境所限制的。
说明了红军长征真的是无法想象事情,在那样困难重重的条件下,我们硬是靠钢铁般的意志闯出了一片天,坚定的革命信仰打破了蒋介石的美梦,红军战士万岁!
读到而今迈步从头越时,心里一下子涌起了许久不见的豪情,我们终于闯过了险关,走向了胜利,看着苍山如海,残阳如血,永远都要铭记那些英雄的红军战士。
毛主席这首《忆秦娥.娄山关》,其艺术价值是不可估量的,因为这是一首写近代史的诗词,他记录了八十多年前的真实战斗场景,不论从文学艺术上,还是在历史地位上,都是弥足珍贵的史诗。
从文学艺术上来说,他的表现手法以景入词,以情烘托出诗词的意境,以重叠句子来抒发内心的情怀,以写实来交代事物发展的方向。
用拟人、比喻、夸张、想象的词汇,来给我们描绘出一幅永不磨灭的图画。
韵律优美,朗朗上口,读起来令人荡气回肠英气勃发,的确是一首难得的艺术佳品。
读毛主席的《忆秦娥.娄山关》,让我们知道了长征是用血肉拼出来的长城,那段历史是光辉灿烂的。一代伟人不仅是挥戈马上的领袖,也是文韬如海的文学大家。
纵观唐诗宋词,能与毛主席比肩的恐怕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读他的诗词总有一种,经天纬地的才情霸气,激励着人们的精神斗志,永远都不服输!
娄山关精神永垂不朽,毛泽东思想永垂不朽,毛泽东诗词万古长青!
我是禅悟净慧,欢迎阅读我的其它文章!!谢谢!!
以上就是小编关于【如何评价毛主席《忆秦娥?娄山关》?】的分享,希望对你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