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你听过哪些关于汉字的有趣的故事?
优质回答:
关于汉字有趣的故事很多,咱们先热热身,讲一个小故事。
从前有一个私塾先生,有一天他教孩子们认识:你、我、他这三个字,他带着孩子们读了几遍,怕孩子们记不住,就讲解了一番说:你,你是我学生,我,我是你的老师,他,他是你的同学,记住了吗?
记住了!孩子们异口同声的答道。
却说有一个孩子放学回到家,他的父亲问他,今天学什么了?
孩子答到:今天学你我他了。孩子指着自己的父亲说,你是我学生,又指着自己说,我是你老师,最后指着母亲说,她是你同学。
孩子的父亲一听就火了:胡说!应该是:你是我儿子,我是你爸爸,她是你妈妈才对!
第二天孩子上学后就对老师说,老师你昨天讲错了。
哪错了?先生很诧异。
孩子对先生说,应该是,你是我儿子,我是你爸爸,又指着旁边的女孩子说,她是你妈妈才对!
不知您听完故事笑了没有?希望博您一笑。
下面咱们再具体说说汉字的历史。汉字的发展是从甲骨文开始的。
在殷商时代,人们记事都把字写在龟甲、兽骨上,这就是甲骨文。象形度很高。
到了商周后期,人们把文字刻在青铜器上,统称金文。
夏、商、周又发展了大篆。
后来,秦始皇统一了中国,命丞相李斯把大篆简化成小篆,从而统一了文字。
汉代以后,草书、楷书、行书各种文体出现了,一直发展至今。
可以说我国汉字的历史悠久,包罗万象,所以学习汉字很有必要。生活中离不开汉字,因为它和生活息息相关。汉字可以帮我们记录生活,抒发感情,离不开汉字是万万不行的。
所以,我们都要努力学习汉字,使我们的传统文化传承下去。
其他网友回答
甲骨文在清朝末年被发现的故事一直让我觉得十分偶然和有趣,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字发展史就在那个灵光乍现的一瞬间被改写,而且因此变得熠熠生辉。
甲骨文的发现
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当时的国子监祭酒也就是相当于国立大学校长的王懿荣经常因疟疾而生病。那时候的中医认为“龙骨”是治疗疟疾的良药,所以王懿荣经常买龙骨服用。所谓的“龙骨”按常理说应该是龙的骨头。可是,现实生活中并没有龙,所以实际上中医用的是从土里挖出来的动物的骨头,将其捣碎给病人煎服,据说可以治疗疟疾。
一次偶然的机会,王懿荣发现从药店买来的“龙骨”上刻有文字,于是又从药店买来了不少并与寄居在自己家里的古文字学家刘鹗一起探讨。后来,他们二人认为那些文字一定是未知的远古时代的文字。
这个故事流传很广,但也只是传闻,并不让人完全信服。而且后来有人经过调查发现北京的中药店按医生处方拣出的“龙骨”一向都是先捣碎了再包装的,从捣碎的“龙骨”上发现文字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但王懿荣作为清末有名的金石学家,较早重视并收购有字的甲骨的情况,则是符合实际的。
刘鹗的继承和发展
王懿荣收购有字甲骨的第二年,即公元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野蛮的外国强盗们在北京城内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清王朝的最高统治者们因此狼狈出逃,而一心效忠朝廷的王懿荣悲愤之下在自家的花园里投池自尽。
王懿荣的殉难使作为朋友的刘鹗感到十分悲痛。后来,王懿荣之子将数量可观的甲骨转让给了刘鹗。刘又通过其他途径收集到了一些甲骨并于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从5000余件甲骨中,挑选出字大而清晰的1058片制成拓本,取名《铁云藏龟》。刘鹗字“铁云”,众所周知,他的小说《老残游记》被誉为“清末四大谴责小说”之一,而在文学之外的金石研究领域,他也是大有建树。
总结
经历了王懿荣和刘鹗的发现、研究之后,越来越多的学者投身到了对甲骨文的研究中。罗振玉、王国维两位学者的研究和贡献更是为后人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ps:图片来源于网络
其他网友回答
中国人汉字很早就使用了,在慢长的历史长河中不断演变完美。有关汉字的故事一一一一
据说武则天也造就几个汉字,其中“曌”字就占一席之位。
武则天能造汉字,创意不浅。“曌”字用日、月、空、组合在一起,解读日月当空明悬,照亮宇宙大地。就这“曌”关联了一代女皇的广义用意。
附言:日月凌空,光耀大地
其他网友回答
有个典故:矮和射。
汉字有六书: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和假借。其中的会意字是指两个或以上单字组成一个新字,如男、尖、从、烟等。今天说的“矮”和“射”,就是两个意思被搞颠倒的会意字。
先说矮字。“矮”,左边的“矢”即是箭,右边的“委”是“用”的意思。想想看,“用箭”代表什么?当然是射出去了。所以,这个“矮”的本义是“射箭”。
再说射字。“射”,左边的“身”代表身体,右边的“寸”表示很短,一寸的身体难道不矮吗?所以,“射”字的本义是“矮”的意思。
这两个字本义的互换,是汉字使用中的一个特殊而有趣的情况,见到您的问题就不禁回应,以飨各位。
其他网友回答
汉字之美,是传统之美,美在历史,美在风骨。 汉字其实是古老悠久的文明 文字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公元3400年前苏美尔人就发明了以图像为主的楔形文字记录古代文明,这也是人类区别与动物的根本标志。
汉字的起源
中国文字的发展史是从上古原始社会的“堆石记事”、“结绳记事”、 “甲骨记事”起发展到黄帝时期仓颉萌发以鸟兽之迹始造文字。在没有纸笔的年代,文字作为符号,蕴含着巨大的能量。
汉字的发展
秦始皇兵败六国后丞相李斯了整理六国混乱繁多的文字,统一成秦小篆后又命程邈改进秦小篆成隶书。到了汉代得以纸张发明,文字的书写变得越来越普遍,文字也在不断演变从隶书进化到楷书。宋代的活字印刷术促进了宋体的快速普及。回到近现代,新中国成立后为了提高人民文化素质,扫除文盲,对繁体字进行了简化最终演变成今天的汉字。
汉字其实是匠心独具的精美艺术品
各个国家,各类文明都存在着属于自己的文字,但能被当作艺术品的只有中国,文字并不是每个民族都可以拥有的,这是民族底蕴和传承的证明。
举例说明
善
不论在甲骨文中,还是在金文、隶书、楷书中,“善”字都与羊、与羊的嘴巴相关。在隶书、楷书中,善:羊+口+廿。“善”,羊头加上羊嘴。试想,羊的嘴巴只吃草,不会咬人,也不会咬其他动物。羊嘴,善之极矣。
“善”字揭示了多么深刻的人生哲理啊。羊对于人类有着众多方面的“美”的本质:羊吃进去的是草,但是挤出来的是羊奶,提供给人类的是浑身的宝:肉是鲜美的食物,羊毛可以纺成毛线做衣服,羊皮可以做成皮衣,连羊粪蛋也可以肥田。羊对人类是完全奉献,真是善莫大焉!羊不象牛马猪等大型的、比较凶恶的动物那样,对人有时有生命危险,羊对人最为温顺,因此,羊最早被人类驯化,对人类的进步所做出的贡献也最大。 牛马猪等大型牲畜,也有许多善,但是,牛会抵人,马会踢人,有时还会致人死命;而羊即使偶尔发点脾气,也很难致人死地。因此,中国古代先民把善与羊联系在一起,是最准确、最科学的造字方法。
穷
穴+身+弓。“穷”繁体字是“窮”,这个字上方是“穴”,下方是“身+弓”。
中国古代历史传说指出,我国先民经历从树上居住(“有巢氏”就是那些在树上筑窝居住的先民),到洞穴居住 (“穴居氏”),而后到住房居住的转变历史。 在古汉字形成时期,人类生产力已经比起远古时期有了一定的发展,在平原地方居住的人们,已经不适应穴居生活,因为,平原地方雨水下来就直接奔向挖出的洞穴里,不仅洞穴里的东西会被淹没,而且,洞穴也会被浸软垮塌。这样,人们就从穴居转变为盖茅屋居住了,有势力的部落酋长还居住在大房子里,那里干爽,生活的舒适程度远远好于居住于洞穴之中。人们的生活好坏的主要标志,其中最主要的就是住房,因此,用房屋来说明人们的贫穷富裕,是一个最为简便易行,并且最有说服力的事例。居住在洞穴里的“穷”字,就成为了穷人的标志了。 即使是当代,住房问题也是一件人生大事,只有家像个家的样子,才能够摆脱“穷”的形象。
其实每一个中国的汉字都是可以找到追溯,都有一个故事,都是一种文化传承。
推荐大家一套《汉字树》丛书
本书历史和地理知识信手拈来,语言严谨又不失趣味性,阅读门坎不高,能让读者身临其境地去感受造字时的挣扎与想象,也帮助以汉语为母语的人重新建立与汉字的关系。
以上就是小编关于【你听过哪些关于汉字的有趣的故事?】的分享,希望对你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