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官员等级排名:关于清朝的官员等级制度是怎样的?

网友提问:

关于清朝的官员等级制度是怎样的?

优质回答:

要了解清朝的官员等级制度,一件古装剧里常露脸的清代饰物,就可完全浓缩:顶戴花翎。

在清代题材的古装剧里,“顶戴花翎”的露脸次数极多,而且常是重量级角色。比如要赏某位官员时,经常就“赏三眼顶戴花翎”,但倘若哪位官员倒霉获罪,更立刻惨遭“摘去顶戴花翎”。简单一句赏或摘,推动惊心动魄的剧情。

而放在真实历史上,这看似小却分量极重的顶戴花翎,也同样是清代的重量级饰物,也是清代官员品级的重要辨识标志。

花翎,又名“孔雀翎”,分为“单眼”“双眼”“三眼”三种。这里的“眼”,指的是花翎上眼状的圆形花纹,一个圆圈就是一“眼”,三个圆圈就是最尊贵的“三眼”。别看在古装剧里,“赏三眼花翎”的台词一掰扯一大把,放在清朝历史上,这事可决不能这么随便。以《旧典备征》的记载:有资格戴三眼花翎者,只有“亲王郡王贝勒贝子及固伦额驸”。属于贵族的专属身份标识。

那么其他类型的“花翎”呢?以《清史稿》的记载,“镇国公辅国公和硕额驸”可以佩戴双眼花翎,“内大臣”“一二三四等侍卫”“前锋护军各统领”则可佩戴单眼花翎。另外还有一种无眼的蓝翎,可以由“亲军”“护军校”来佩戴。看看这些佩戴者的身份就知道,都是清代皇家人员。古装剧里某些穷小子立大功就“赏花翎”的剧情,也只有古装剧里才有。

而且清代的好些皇帝,也都曾颁布严令,严禁胡乱佩戴花翎,违者就是重罪。甚至哪怕作为皇家人员,有资格佩戴花翎,也不是可以随随便便佩戴。必须要在十岁时接受骑射考核,合格后才有资格佩戴。

如此严格的“准入”制度,也叫清代的“顶戴花翎”,成为官员们眼中的荣耀。以《旧典备征》的记载,乾隆年间起,“花翎”也被用于赏赐有功大臣,比如战功卓著的乾隆年间名将傅桓,就曾被赏赐“三眼花翎”。受赏后的傅将军,却也不敢公然戴出来。乾隆年间至清末,清朝获赏三眼花翎的大臣不过七人,都是李鸿章长龄这类立下汗马功劳的顶级功臣。获赏双眼花翎的大臣也不过二十人。这一百多年里,多少清代忠臣良将,都在为一只花翎奋斗。

不过,也同样从晚清年间起,面对落后挨打的危难朝局,缺钱缺红眼的清政府,却也打起了“花翎”的主意。清朝咸丰年间时,昔日尊贵无比,乱戴就要获罪的花翎,竟被清王朝明码标价,一只单眼花翎售价七千两,“亲军”“护军校”佩戴的蓝翎,也只售卖五千两。原先贵族专享的花翎,此时拿钱就能买到。这以后的花翎“市值”,更是连年暴跌。甚至到清末时,二百两白银,就可以买到一只蓝翎。

一只小小花翎,见证的不止是大清王朝的身份等级,官员的仕途理想,更有三个世纪的兴衰喟叹。

作者:我方团队张嵚

以上就是小编关于【关于清朝的官员等级制度是怎样的?】的分享,希望对你有用。

与清朝官员等级相关的文章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