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说新语容止翻译及原文(被世人推崇的《世说新语》到底讲述了怎样的生活智慧和人生境界?)

网友提问:

被世人推崇的《世说新语》到底讲述了怎样的生活智慧和人生境界?

优质回答:

谢谢邀请!《世说新语》是南朝宋彭城人刘义庆主持编写的六朝志人小说,大都讲述的是一些名人志士间的言谈趣事、聪颖智慧,为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比较有名的如《咏雪》《陈太丘与友期》等。

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这个故事运用了对比的方法赞扬了谢道韫才思敏捷,出语精当。谢安的侄子谢朗把下雪比喻在空中撒盐,谢安的侄女谢道韫把下雪比喻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这样表达就非常形象生动了,所以博得谢安高兴地大笑起来。

陈太丘与友期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这个故事运用了对话描写,讲的是陈寔的儿子陈纪(字元方)七岁时的事。由于元方父亲的友人,不仅不反省自己的过失,反而语言粗野,指责元方父亲,所以元方针锋相对,指出父亲的友人无信、无礼,使友人感到很惭愧。可见元方聪敏、机智。

有关“世说新语”类的趣谈古今都有,如清末,司农说李鸿章胖,出了上联:宰相合肥天下瘦。这里的合肥是李鸿章的故乡,一语双关。李鸿章随时就给出了下联:司农常熟世间荒。这里的常熟是司农的故乡,也是一语双关。品起来饶有趣味。又如民国时,在袁大总统的追悼大会上,一个花圈上有副对联:上联:中华民国万岁,下联:袁世凯千古。对联上下联必须字数相等,这里的字数不等,另有深意,其原因是袁大总统恢复帝制了。真实趣味盎然。

其他网友回答

《世说新语》是中国传统志人小说名著,主要记述汉末魏晋名士风釆、逸闻轶事、庶民和文人的欢乐、痛苦与无奈。是由一个个故事组成。不说教不动声色,说一些小事。仔细琢磨回味无穷,虽只言片语,背后蕴含很深教育意义,被鲁迅称为“名士的教科书”。

《世说新语》全书36篇1130则,涉及内容包括政治、经济、社会、文学、思想许多方面。

是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笔记小说”的代表作。如:《世说新语》七步成诗:

“文帝尝令东阿王七步中作诗,不成者行大发。应声便为诗曰:“煮豆持作羹,漉(lu)菽以为汁,萁(qi)在釜中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帝深有渐色。”《文学第四.六六》。比喻同胞骨肉哥哥曹丕残害弟弟,反映封建统治集团内部残酷斗争,兄弟相残,十分感人。

《世说新语》第一章《德行》全篇四十七则。小故事对德行作了具体诠释。

提倡德行第一。如德行中的庾亮不卖“的卢”的故事:“庾公乘马有‘的卢,或语令卖去,庾云:“卖之必有买者,即当害其主,宁可不安己而移于他人哉?昔孙叔敖杀两头蛇以为后人,古之美谈。效之,不亦达乎?”

庚亮有一匹“的卢马”,有人劝他卖掉。庚公说:“卖它就必定有人买它,那样会伤害买主,难道对自己不安全,就可嫁祸他人吗?从前孙叔敖为了后人而杀了两头蛇,被古人传为美谈,我效仿他的做法,不也算是通达事理吗?”

反映了庾亮“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德品行。

《世说新语》云:“宁为兰摧玉折,不作萧敷艾荣。”

宁愿像兰草一般摧折,美玉一般粉碎。也不要像贱草萧艾生长得很茂盛。

它说的是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

德行决定人们的言行,影响人们对人、对事、对物的取舍。德行如海,海纳百川。《世说新语》意在传扬魏晋时代厚德、清淡之风。

《世说新语.品藻》云:“我与我周旋久,宁作我”。

其意为:自己经历着激烈的思想斗争,思绪了很久,但最后还是相信自己的选择。遇事保持清醒,以静制动,条分缕析,找到破局方法。

《世说新语》记载“简文帝入华林园,顾谓左右曰:‘会心处不必在远,翳然林水,便自有濠濮涧想也,觉鸟、兽、禽、魚、自来亲人。”

即:会心处不在远,我们身边就有林泉佳致,不必舍近求远,只要你用心,随时随地可得乐境。远方固然有美景,但当你无法前往时,还不如沉下心来,找寻身边的美。

《世说新语》这本书,许多故事都是当时名流的言行实录。展示了当时士大夫阶层的生活风欲,名士风流儒家雅正。每当涉猎,余以为大禆益!感觉像听古人讲故事,寥寥数语便能将这个时期,思想风貌娓娓道来。一桩桩小故事,一个个栩栩栩如生人物,仿佛行走在林荫道上,姹紫嫣红、令人目不暇接。

吾赠君一言以共勉:读此书,趣由书生,乐在其中,意蕴古朴,耐人咀嚼,对人生的超逸、隽永宜人的风格,给人留下了永恒的阅读魅力。

其他网友回答

《世说新语》:当时社会上流行的最新的故事和说法,即魏晋南北朝的名士们的言谈趣事。

我认为,当时的名士最值得称道的不是文化高度怎样高,而是他们是一群愿意承担社会责任的人,是一群愿意给社会风气以导向的人,是一群敢于表达真实自我、敢说真话的人。单单这一点就值得今天的文化人好好得去学!

这样的故事书中很多,像是管宁华歆割席断交、王祥孝感后母等等。

另外,魏晋名士有一些被部分人所不齿的不羁与超然。但试想,身逢乱世,能够做到不同流合污,坚持自身品性就已经是大大的不易了。正所谓,天下有道则现,无道则隐。现在诟病他们之人,放到那样的时事之下又有几个能做到这一点的?我看趋炎附势,随波逐流才是大多数吧。要知道,正是他们那坚实的文化底蕴,才能让他们十分自信又十分坚持地追求避世的自由。

我们现在的知识分子,需要吸收的正是这些优良的传统风骨,来把自己的灵魂洗一洗。

其他网友回答

魏晋是中国社会最混乱、最痛苦的时代,但社会的混乱却造就了精神上自由、解放、热情、富于智慧的一个时代。鲁迅称魏晋是文学艺术的”自觉时代”;冯友兰称魏晋为”风流自赏”的时代。

乱世,则思想奔放,无拘无束, 这里用《世说新语》中的两则故事,来看看魏晋的文人都有怎样的奇葩故事和不羁的个性,可以让他们在厌世绝望之际,还能望见天边一丝明媚的霞光。

(1)

还真有一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大胆追求,那就是:裸。”刘伶恒纵酒放达,或脱衣裸形在屋中”。

李可染作品 * 款识:“刘伶纵酒,脱衣裸形。人见识之,伶曰:我以天地为栋宇,屋室为裤衣。诸君何为入我裤中。”可染。

好搞怪的审美观!喝高了就脱,《世说新语》将裸体形象直白地描绘于纸上,简直令人匪夷所思。但仔细想想,这何尝不是一种最有诗意的韵律?

裸体,拥有最真实、最自然、最美好的线条,拥有最让人动容的旺盛的生命。

以地为鞋,以空气为衣,以天为帽,身体作为自然的一部分,与天地交融为一体而不可分割,这才是真正的”以天地为栋宇”,是中国古人追寻的最自然最原始的生命状态。

刘伶之人,“赤条条来去无牵挂”,有什么能比赤裸的身体更能体现出生命的诗意呢?正如西方哲学意义上的美,尼采说:”没有什么是美的,只有人是美的:在这一简单的真理上建立了全部美学,它是美学的第一真理。”

丁衍庸作品《刘伶醉酒图》

《2》

当然,魏晋再是一个迷人的时代,也不能总裸。宽袍大袖、咿咿呀呀、若有所思,举手投足间文人趣味还是不可或缺。

《言语》篇说了这样一个故事:”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 ‘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 ‘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用白话说,太傅谢安在一个寒冷的下雪天把家里人聚在一起,和儿女们讲解谈论文章。一会儿,雪下得又大又急,谢安兴致勃勃地问道:“白雪纷纷何所似?”侄子胡儿说:“撒盐空中差可拟。”侄女说:“未若柳絮因风起。”谢安大笑,非常高兴。这位侄女就是谢安的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黄山寿作品《咏絮才高》

这则《咏絮才高》一直为后人称道,甚至被曹雪芹以”堪怜咏絮才”写进了千古奇书《红楼梦》。诗人、书画家更是多有吟咏、描绘,津津乐道。

你看,魏晋文人把诗意融入了生活的每一个瞬间,漫天的大雪,谢安却把儿女们召集在一起讲述文章义理,伴随着雪落的声音,一幅浪漫美丽图景中,所有人的智慧、趣味一时间走进了多么令人迷醉的诗样境界,这不也是天地人三位一体的自然大化的人生最崇高的境界么?

其他网友回答

告诉你,这个世界本来就是这样的没有边界感!我们现在经常提倡的边界感在他们那里就是束缚!

他们高深但遥远,伟岸但自我,深情但激进,勇敢但自恋,狂热但随性,天真但顽固,贫贱但高贵,但他们就是他们!他们不会矫饰,不会迂回,他们有着崇高的理想,无奈理想太过遥远,他们有着赤诚的热爱,无奈热爱太过缥缈,他们有着狂热的追求,无奈追求太过迷幻——-“非汤武而薄周孔,越名教而任自然”,他们深知人间不止,但仍旧刚肠嫉恶,他们犹如一群猛士,敢于揭露,敢于表达!敢于创造!这里没有造作,这里没有虚情,这里只有头顶天脚立地的存在!我们看到了一群自信的灵魂,更看到了一个敢于素面的时代!

以上就是小编关于【被世人推崇的《世说新语》到底讲述了怎样的生活智慧和人生境界?】的分享,希望对你有用。

与世说新语容止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