闰月在古代指什么 在古时候有闰月吗?依据是什么?

网友提问:

在古时候有闰月吗?依据是什么?

优质回答:

感谢邀请。

古时候,不论是中国、西方还是阿拉伯历法,都有了“置闰”——中国叫“闰月”,西方和阿拉伯历法叫“闰年”(包括闰日)——当然,中国有闰月的年份也叫“闰年”。

在中国,至少在殷商历法中已经有了“闰月”。

1914年,罗振玉于《殷墟书契考释》一书中,首次提出了商代历法已经“置闰”的见解。后来,董作宾、常玉芝、陈梦家等众多学者都做过专门研究,大家比较一致地赞同罗振玉的观点。

多数学者还认为,殷商时期,年终置闰法和年中置闰法是同时并用的——前期多用年终加一闰月的方法,逐渐改为年中加闰月的方法。

学者们在对甲骨文和青铜器铭文研究中,还发现了殷商时期“失闰”和“补闰”的情况——应该“闰”的时候没“闰”,只好后补,于是出现了某年“十四月”的局面(《合集》21897、22847,《集成》4138)。

失闰、补闰和年终置闰,说明殷商时期,对于“置闰”还不够娴熟,以至操作上出现了“马后炮”的情况。

按照《尚书.尧典》的说法,帝尧“以闰月定四时成岁”——这是说,尧的年代,距今四千一二百年左右,已有了“置闰”的历法。《史记.历书》说,“盖黄帝考定星历,建立五行,起消息,正闰余”——在黄帝的年代,“置闰”这个事,就已经确定下来了。此两种说法,主要是没有足够的证据材料支撑,无法“板上钉钉”。

《汉书.律历志》讲,上古至三代,有黄帝、颛顼、夏、殷、周、鲁六种古历。不过,南北朝时期的大天文学家和数学家祖冲之考证之后说,这六种历法都是周末汉初行用的历法。这个六历说法,也不太靠得住。 但是,可以作为参考的,一是对中国古历法始终有“夏历”之说;二是“殷历”确实存在——商族祖先是于夏代祖先并行发展的——商祖先“契”约活动于距今4000年前左右,因此,夏历和殷历并行存在或者共用也未可知——只是殷商甲骨文被发现了,得以证明,而夏代目前还未见文字遗存而已。

无论如何,距今3000年以前的中国古历法,已经有了“闰月”。

其他主要历法中,有“闰日”“闰年”,没有“闰月”。

现在世界上普遍使用的“公历”,是16世纪罗马教皇格里高利设立的“太阳历”——即所谓“阳历”。其是在公元前46年由古罗马执政官儒略.凯撒组织制定的“儒略历”基础上形成的。儒略历,为了调整历法和“天文年”的偏差,规定了每400年中置97个“闰日”,基本上四年为一“闰年”。

伊斯兰教历法,是以月亮之相为周期的“阴历”。其在30年中置11个“闰日”,有“闰日”的年份为“闰年”。阿拉伯世界中,还有一种“回回历”,属“太阳历”,每128年置31个“闰日”,逢有“闰日”的年份为“闰年”。

中国古时的“闰月”,是因为实行的是“阴阳合历”。

有人称中国古历法为“阴历”,这是不对的。准确地说,中国古时历法,包括现在还在延用的“农历”,属于“阴阳合历”。

所谓“阴阳合历”,通俗地说,就是参照太阳纪年,依据月亮纪月。

1,先说太阳纪年。

中国的古人,至少在距今5300-4500年前,已开始对太阳的“运行轨道”进行有目的的观测,良渚遗址发现的观测石柱可以证明——观测太阳通过两根石柱照射于地上的位置变化。

在这种观测的基础上,古人有了“黄道”一说——在地面观测太阳而描绘出的太阳运行轨道。“黄道”这个概念,周朝至汉代才至完备,但在殷商,也有了雏形。可以证明的,是当时有了“岁”的概念,并广泛应用于纪年。

关于“岁”。汉代许慎在《说文解字》里说:“岁,木星也。越历二十八宿(xiù),宣徧(biàn)阴阳,十ニ月一次。”

“岁”,是木星的古名,又称“岁星”。其为太阳系行星之一,与金水火土四行星合称“五星”。

甲骨文中已有“岁”字,并用来纪年——纪年的方法是“天干地支”。 具体怎么纪年呢?靠观察“岁”星行经黄道环绕周天的位置。古人在黄道周边不同位置,选择了二十八个恒星群作为参照标志,称为“二十宿”。“岁星”会在不同时间经过这“二十八宿”的旁边,所以许慎说“越历二十八宿”——如“岁在大火”,就是说木星运行到了天蝎座a星附近。

古人把太阳在黄道上运行一周天,分为等分的“十二次”。许慎说“十二月一次”——就是木星“走了一格”,这“一格”就是“一次”,也是一年。

木星走完“十二次”,用时4332天有余,不满十二年——这是古人长时间观测的精确结果。 2,再说月亮纪月。

殷商时期,即已经开始通过月亮来纪月了。当时以新月作为每个月的月始,观察下来,每个月有30天和29天不等。

到了周汉时期,每个月的月始,改为朔旦之日——就是“岁星”和太阳同在东方升起的那天——这一天的特别之处在于,恰好是月亮居于地面和太阳之间,没有太阳的反光,地面上看不见月亮——这叫“朔”。

不管是新月做月始,还是朔日最月始,都是根据月亮的运行纪月,所以是“阴历”,或叫“太阴历”。

中国古代历法,直到现在沿用的农历,都是太阳纪年、月亮纪月的“阴阳合历”。 3,“闰月”为解决矛盾而设立。

以太阳纪年的阳历,从地上看,就是太阳在黄道上行走一周,合365.2422日; 阴历以月亮为准,即月球呈现出的一圆一缺为一月,合29.53059日。十二月为一年,只有354日或355日——这就出现了矛盾。

这个矛盾,给农业生产带来极大不便。因为季节和时令是随着太阳的视觉运动而变化的。若单纯以月之晦朔为准置历,则每年的季节时令就要逐年比上一年后移十天多。

为解决这个矛盾,亦即历法与季节时令的矛盾,至少从殷商开始,就采用“闰月”的办法——把阳历比阴历多余出来的日数累计起来,隔几年置一闰月。

所以许慎在《说文》里,对“闰”的解释是“余分之月”。《谷梁传》说:“月者,附月之余日也,积分而成于月者也。”这句话正是“余分之月”的最好的注脚。

最早,古人曾经三年一闰。但还有余分。后来就规定五年两次,这就是“五年再闰”。不过,五年再闰还不足。于是改为“十九年七闰”。

我国的战国时期,已行十九年七闰之法。

闰月的设置,是在需要增加闰月的那一年,挑选一个不含“中气”的时间段——二十四节气里,出现在上半月的叫“节气”,出现在下半月的叫“中气”——闰月一定是没有“中气”,月份的排名仍沿用上个月的数字。

(图片来自网络)

其他网友回答

谢邀。

首先正面回答该问题:有的。闰月是由于地球公转和月球公转周期不能整除产生的。

年是根据地球公转周期定的,定为365.2425日。月是根据朔望月定的,大概为29.53日。

这样的话我们可以看到每年大概有12.37个月。因为大家习惯整数计数,中国古代人民的无穷智慧就发挥作用了,这就是所谓的三年两头闰,19年7闰产生了。

根据以上计算,如果人的出生日期平均分布的话,出生在闰月的概率是0.37/12.37,大概只有3%。可谓是非常幸运啦。

我是奔跑的蜗牛rs,希望我的回答能对您有所帮助。

以上就是小编关于【在古时候有闰月吗?依据是什么?】的分享,希望对你有用。

与在古时候有闰月吗依据是什么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