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为什么被称为诗仙? 李白为什么被称为“诗仙”?

网友提问:

李白为什么被称为“诗仙”?

优质回答:

古代的诗仙就是指唐代的李白,晚唐诗人杜甫在他诗中写道:“昔年有狂客,号尔谪仙人。落笔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又在《饮中八仙歌》中咏李白说:“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到宋代,李白就正式被称了“诗仙”了。李白荣获“诗仙”的称号,原因大致有这样两点:

一是李白诗中有着大量的求仙访道的内容。李白少慕神仙事屡见其诗文中,《题嵩山逸人元丹丘山居》云:“家本紫云山(四川道教名山),道风未沦落”。李白少年时即受蜀中道风影响,与道士元丹丘等“气激道合,结神仙交,殊身同心,誓老云海,不可夺也”(《冬夜于随州紫阳先生……》)。他说自己“十五好神仙,仙游未曾歇”(《感兴》八首其五),道教的影响,几乎伴随着他的一生。当他仕途失意的时候,便进一步走向道教。一直到晚年,他对求仙炼丹仍是十分钦羡,“早服还丹无世情”(《庐山谣》),表示将访名山,求仙药,了此一生。在他的近千首诗中,有关神仙道教的诗就有一百余首。

二是李白诗歌的风格。李白壮阔的胸襟,豪迈的气概,不受拘束的才情,热爱与追求人性自由的浪漫个性,这一切表现在诗歌之中,就使其诗歌风格呈现出一种飘逸不群的特色。唐人对此早有深刻认识,殷瑶说他“志不拘检,常林栖十数载,故其为文章,率皆纵逸”(《河岳英灵集》)。范传正说他“脱屣轩冕,释羁缰锁,因肆惰性,大放宇宙间”(《李公新墓碑》)。对李白的诗风特点,说得深中肯綮,要言不烦,恐怕得推南宋严羽所说的两个字,他在比较李白、杜甫诗风的区别时说:“子美不能为太白之飘逸,太白不能为子美之沉郁。”

“飘逸”一词,我们很容易联想到神仙们所在太空中“御风而行”的悠然自得的情景。作为诗风,什么叫“飘逸”呢?唐人司空图的《诗品》专列一格进行探讨,既有描绘性的阐述,又有比喻性的说明。他说:飘逸的诗风,有如神仙所乘的白鹤,矫矫不群;像华山顶上的轻云,舒卷自如;似得道的高人驾着一叶扁舟畅游大海,无拘无束……这些,不正是严羽所说李诗是“天仙之词”的形象说明吗?诗仙的雅号,也可说是对李白诗歌风格的高度概括。

其他网友回答

李白性情豪放且放荡不羁。有幸生在大鸣大放的大唐盛世,更加助长了他天马行空无拘无束的品性。又因嗜酒如命,常常酒醉诗成。醉者,介乎于凡与仙之间,还因他的诗沾满了酒气和仙气,所以慢慢地人们就习惯叫他诗仙了。

其他网友回答

李白《将进酒》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侧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酤酒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如果说《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是“李白式离别”——用送别亲友的故事,抒发与亲友完全无关的壮心与愁绪;那么《将进酒》就是标准的“李白式相聚”——金樽玉杯、挚友亲朋、寻欢作乐,再加一点点恰到好处的失意,一切人与物都是证明李白不爱功名爱潇洒的道具。

但翻开史书,李白与潇洒真有很大的关系吗?他想走上人生巅峰,想到骨子里。诗中的李白和现实中的李白,要多矛盾就有多矛盾。终其一生,李白都在现实中苦苦追寻名利,又在诗中呐喊“我不在乎”,假惺惺。然而谁又不是这样呢?李白的别扭,也是大多数人的别扭。

1. 劝酒歌

如果你身边有这样一个人,整天把怀才不遇挂在嘴边,稍微遭受一点挫折就开始怨天尤人,仿佛全世界都对不起他。他会找你喝酒,边喝边骂,含血愤天,控诉万恶的社会,连带着把古往今来的风云人物狠狠贬低一通,一会吹牛吹上天,一会又开始自暴自弃。

你想劝他别再喝了,酒钱不够了,但没用,因为他不但很有钱,而且挥霍成性。他认为,凡是了不起的人物(包括贵族和游侠)都该有这样的消费观,而凡是斤斤计较、盘算性价比、有投资储蓄意识的,都是小市民嘴脸,让人看不起。

这样一个负能量爆棚的人,你愿意和他做朋友,陪他喝酒,听他倾诉吗?

如果你知道他是李白,我相信你应该是愿意的。李白的人生也和我们普通人一样有起起落落,问题在于,在他有一点点起色的时候,马上就会发飘甚至很势利,时常夸耀有多少大人物主动来找自己攀交情。

所以李白在正能量爆棚的时候,写出来的诗往往让人觉得不太舒服。我们隔着一千多年,尚且能够产生这样的感觉,就别提当时和李白真正打过交道的人了。

相比之下,李白那些借酒浇愁,倾诉怨气的诗反而顺眼得多。他是一个格外敏感的人,心里好像天生有一个高倍放大镜,随便扔进一点什么情绪都能放大几十倍地显现出来,尤其是怨气。

普通人的气话和醉话都不讲理,很多人平时不善言辞,吵架的时候却可以出口成章,思路格外敏捷,如果再喝下几杯酒,简直可以翻云覆雨、指点江山。

李白的气话和醉话尤其不讲理,而这种特质恰恰适合诗歌。诗本来就是不讲理的,越讲理就越写不出好诗。

在李白的名作里边,《将进酒》就是气话、醉话的典范,讲得昏天黑地,只因为他太有文学天才,把满腹牢骚倾诉成了巅峰级的语言艺术。

《将进酒》原本是汉朝乐府的劝酒歌。“将”(qiāng)的意思是请、愿,“将进酒”就是“请多喝一点吧”。

李白写这首诗的时候,大约是在刚刚被唐玄宗赐金放还之后。唐玄宗对他很厚道了,虽然恭请李白离职,但礼数周到,还开出了天价的遣散费。

但在李白看来,这简直就是晴空霹雳,本来以自己的盖世才华,该被皇帝请出来做国师才对。做御用文人就够委屈了,结果连御用文人都不让自己做,实在太不尊重人才了。这样的宫廷,这样的国家,已经不可救药。

受了委屈当然要找朋友喝酒,就这样,李白和岑勋、元丹丘两位隐士一起纵酒狂歌,才有了《将进酒》这篇名作: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huái)。[韵一:来,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韵二:发,雪,月]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huán)复来。[韵三:来,杯]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韵四:生,停,听,醒,名]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侧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lè),斗(dǒu)酒十千恣欢谑。[韵五:乐,谑,酌]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酤酒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韵六:裘,愁]

这首诗特别适合朗读,虽然内容只是喝酒泄愤,但读起来简直比岳飞的《满江红》更加慷慨激昂,壮怀激烈。

诗的语言相当随意,或者说相当口语化,并不需要太多解释,但是读起来应该怎么分段,很多人都搞不清楚。

2. 分段与换韵

分段是从换韵来的。我们读这首诗,首先要注意换韵。把换韵搞清楚之后,一路读下来才特别有酣畅淋漓、气脉贯通的体会,而这正是李白负能量诗歌的一大艺术特色。但是,换韵难道不是一目了然的事情吗?在这首诗里,还真的不是。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这两句押一个韵。“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这两句换了一个韵,“发”和“雪”在唐朝人的读音里是押韵的。

接下来的“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继续押“发”和“雪”的韵。“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这两句又做了一次换韵。

如果你对古诗有一定了解的话,在这里就会发现疑点:从规矩上讲,一首长诗每到换韵的时候,换韵部分的第一句一定和第二句押韵。也就是说,“天生我材必有用”的“用”字应该是韵脚字,和“千金散尽还复来”的“来”字押韵,否则读起来就不流畅。

为什么今天的很多初学者感觉不到这种不流畅呢?这是因为用现代汉语的读音来读唐诗,很多本该押韵的地方都已经不押韵,大家见怪不怪了。既然很多句子都不押韵,单独一两处的不押韵也就显不出来了。

那我们较一下真,“天生我材必有用”的不押韵,是因为李白写诗纵横驰骋,完全没有规则意识吗?这倒也符合他的性格。但问题是,李白写诗有一气呵成的气势,如果这一句不押韵,气势就贯通不上了。

这么别扭的写法,不是李白的风格。唐朝人留下的手抄本给我们提供了答案:这一句写作“天生吾徒有俊才”,于是就顺顺当当地接上“千金散尽还复来”了,这应该才是李白《将进酒》的原貌。

接下来“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又换了一组韵脚,一直换到“惟有饮者留其名”。这一段里的“但愿长醉不愿醒”,“醒”在唐朝是平声字,如果你想读出更好的音律感,可以读星xīng。

接下来“陈王昔时宴平乐(lè),斗酒十千恣欢谑。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酤酒对君酌”,这四句又是一组韵脚,乐、谑、酌三个字都是入声字。

现代汉语里边已经没有入声了,所以你会觉得这几句完全不押韵。今天我们读这首诗,也没法让这几句硬去押韵了,但你该知道这几句是相对独立的一段。

另外,经常有人把平乐(lè)读成平乐(yuè),让它和下一句的“斗酒十千恣欢谑”押韵,这是不对的。

在唐朝人那里,如果是音乐的乐(yuè),反而和欢谑的“谑”不押韵,同样也没法和下一个韵脚里的“酌”字押韵。而且从语义上讲,平乐指的是汉朝的平乐观(guàn),取的是“和平安乐”的意思,不能读成平乐(yuè)。

这一段结束之后,从“五花马”到“万古愁”又换了一组韵脚,成为全诗的最后一个段落。(六组韵脚标注见前文)

这首诗用到的典故,只有“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一处。陈王是指曹植,曹植有一首诗叫作《名都篇》,描写大都会豪门子弟的奢华生活。“名”是“大”的意思,而不是“著名”的意思。比如“名山大川”,意思是大山大河。

在繁华的大都会里,豪门子弟白天去打猎,晚上办宴会。“我归宴平乐,美酒斗十千”,宴会的规格太高,一斗酒就价值十千。数字当然不必拘泥,我们也不必考证当时的物价,总之酒很贵,排场很大。

曹植是在炫耀这样的生活吗?显然不是,因为诗的最后说:“白日西南驰,光景(yǐng)不可攀。云散还城邑,清晨复来还。”这是隐隐的批评,说做人不该这样虚度时光。

李白用这段典故的时候却不管这么多,只取自己想要的内容。这是诗人特有的任性,只因为仕途受了挫折,经世济民的抱负没法实现,索性就说“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李白难道不知道古来圣贤有很多都不寂寞吗?难道不知道曹植并不是因为“我归宴平乐,美酒斗十千”才在青史留名的吗?

他当然知道,但激愤之下就是口不择言,甚至信口雌黄,颠倒黑白。拉这些古人给自己背书,是为了证明自己的愁怨不是自己一个人的愁怨,而是古往今来所有圣贤的愁怨。所以现在“会须一饮三百杯”也不是自己一个人借酒浇愁,而是用这些酒来浇“万古愁”。

如果从事实上看,这些话简直虚假、夸张到极致了。但正是事实上极致的假,道出了情感上极致的真。所以我们读李白的诗,不妨跟着他一起迷狂,冷静才是李白诗歌的最大天敌。

其他网友回答

五律 抒怀

此生尊太白,

煜煜烁星辰。

呼啸行山海,

抛靴辱重臣。

酒歌吟盛世,

谈笑诧文神。

天姥连云起,

飘摇太白身。

戊戌四月十三日

其他网友回答

李白是盛唐时期最杰出的诗人,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又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其诸多旷世奇作都是以醉酒状态来激发创作灵感的。他的诗大气磅礴,飘逸豪迈,不拘一格。读来让人觉得有飘然若仙之感。唐代诗人贺知章叹赏李白的诗,把他比作天上下凡的“仙人”。故有后人把李白称为“诗仙”之说。

以上就是小编关于【李白为什么被称为“诗仙”?】的分享,希望对你有用。

与李白为什么被称为诗仙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