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李白晚年过得很悲惨,这是与他的性格有关吗?
优质回答: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李白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
早发白帝城 李白 〔唐代〕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临终歌 李白 〔唐代〕
大鹏飞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济。馀风激兮万世,游扶桑兮挂左袂。后人得之传此,仲尼亡兮谁为出涕。
其他网友回答
“李花怒放一树白”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
三十岁李白作《行路难三首》, 寄寓功业难求之意。即便是在职场困境中无法找到出路,李白依然乐观,“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且乐生前一 杯酒,何须身后千载名?”
然而李白又在《蜀道难》中流露出了自己的沮丧:“锦城虽云乐 ,不如早还家。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是不是像极了职场中怀才不遇的菜鸟?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一生渴望的是“功成名遂身退”,也就是说,他既追求世俗体验的最大化,也追求精神体验的最大化。这种两极的撕扯,让他的诗歌显现出非常大的张力。
他看不透自己,也看不懂政治朝廷,他对万古称羡的诗才不屑一顾,偏偏要去追逐一个此生都无法实现的梦想。
一言舜的“禅让”与死亡应是政治斗争失败的结果,一言朝堂上的冠缨之辈皆是豺狼。
情感激昂,言辞凄切,可见他对政治中的人性黑暗的角落是有多么的痛恨与憎恶。
他把这完全归结于当时的玄宗被奸佞小人蒙蔽双眼,以至囚鸾宠鸡,朝堂昏暗。
安史之乱爆发,李白投在永王幕下,随军队东下。但那时唐肃宗已经即位,永王的行为是叛乱,当永王被杀,李白也成为反贼,被流放夜郎。
这时李白已56岁,他身败名裂,朋友们纷纷回避,李白也几乎精神崩溃。杜甫当时描述李白的情形:“世人皆欲杀!”
玄宗爱其才,或虑乘醉出入省中。不能不言温室树,恐掇后患,惜而遂之。
他满心觉得,自己是鸾凤,是白雪,是离骚里的松柏、香兰,如何能沾惹一丝污点或尘埃,与那些人都“不一样”。
然而,不是时代的黑暗,也不是那些人本性邪恶;而是,政治的本来面目就是这样残酷的,是不讲道德、无关善恶、吃人不见光、杀人不见血的。
权力的倾轧中人性是愈渐稀薄的,而高度中央集权时代君贵臣贱的封建制度对一个人的人格异化只会更甚,不是“豺狼”,不是“禽兽”,根本难以在那样的环境里竞争存活。
若真孤高自许,便学五柳先生,干脆弃世南山,安身自然;
若真想成就一番伟业,便放下身段,挣开束缚,在滚滚俗尘里搏他个翻云覆雨。
李白想不明白这一点,两边都做不到,放不下,便一直挣扎于“在朝的李白想在野,在野的李白想在朝”的无解矛盾与个人理想永不可实现的痛苦之中。
更绝望的是,退一万步讲,就算有一天开窍了,愿意俯身就世了,他也根本不是那种能做出一番功业的人才。
李白完全可以参照现今键盘侠政治局,他比键盘侠强的就是诗才无敌;
他比键盘侠菜的地方,就是键盘侠不管有没有能力,起码键盘侠还能觉得酗酒误事是个丑事,会遮掩一下;
而李白当做荣耀来夸,恨不得每个人都知道他整天饮酒作乐。
李白向往彼岸,却随着心意鼓弄着风帆,无论和风丽日还是狂浪滔天,都能沉醉在当下的欢喜、悲伤,过后依然充满着希望。
其他网友回答
生命诚可贵,功名价更高,若为自由顾,两者皆可抛。
其他网友回答
哪一个人晚年不是凄惨的?
大到王侯将相,小到平民百姓!
以上就是小编关于【李白晚年过得很悲惨,这是与他的性格有关吗?】的分享,希望对你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