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半部论语治天下”是说明《论语》有大用还是说需要辩证的应用?
优质回答:
《论语》有大用,说的是决策思维。告诉你怎么做思考判断的,辩证是对事的判断处理,用《论语》不存在要辩证。说要辩证使用的,说明你没看懂。
我是这么读《论语》的:先通读,因为君子和仁人还不一样,所以就把子论君子和仁的分开摘抄;分开摘抄的时候,发现论仁也论治也说识人,就把《论语》分为为学,君子,仁与治、识人三大类;这次抄完后发现识人和君子也不能完全分开,君子而学成仁人君子,这几部分思维也是通的,就放下来看《列子》。这期间,我随手解了一下颜渊篇和子路篇,这两篇各自的章节内部存在因果关系。那么,是不是其它篇内部章节排序也有因果关联呢?是哪里出了问题?
我放下《论语》专心读《列子》,《列子》的内容能和《论语》互相参照。上次抄《论语》时,我把诸弟子的话丢开按自己的思路来整理《论语》,抄到第十九章发现了问题,应该用《列子》的读法解《论语》。现在是为整理圣人之道最后过一次,把学而篇第一里弟子的话丢到十九章去,再按《列子》的读法完全能通顺。那么问题来了,列子书好多人读不懂,《论语》因浅白没人思考深意,还得单独讲解《论语》的篇章布局。我要提醒诸位的是:“子曰”有语境的,但即使把语境甩开,各篇章节也是有内在关联的。
《论语》说的人道为治的大方略,也是说个人提升的途径。识人之明在生活和各级管理中都很重要,这个观点诸位有异议没有?没有,那《论语》就是能直接使用的。
说辩证,那是有的人自己思维能力不足找的取巧的法子。思维能力不足,你不到一定的思维层次想全面了解《论语》里孔子的思维模式不容易。思维能力的提升,《论语》里也有。如果你觉得孔子说的都是理想,不觉得是能实践运用的,“吾也未如之何”。孔圣人都说你自己不思考不学他没有办法,我也没有办法。
昨天在头条碰上一位冲过来就要批判《论语》的朋友,我也是醉了!都没读过《论语》也没思考过《论语》里知识的运用,一幅鸡蛋里挑骨头的样子,给个白眼自己体会一下。
我自己的体会,《论语》最难解。《三皇内经》《列子》《道德经》加上《论语》,四本书里最难整理思路的是《论语》。当然,相对人道的用处来说,这种难解可以理解。即使不能全书解构,单句也能提出来使用。有的章节如“君子九思”、“君子三戒”,“明”、“远”的定义,不学的坏处,其它书里找不到。也只有《论语》说得最浅白,最好运用。
圣人之道论管理,求治大同,说决策思维,当然有大用了!告诉你怎么思维怎么提升思维,这有什么好辩证的?只有你愿不愿照着做的问题。
“天之道仲尼架焉”,知道啥意思吗?圣人三观合道。道含三观,道本身是完备的世界观,完备的世界观本来就经过了思辨的。这些意味着《论语》是建立在道的基础上的管理运用,只有你会不会用,哪来的辩证运用。
对了,最好研究一下《内经》再来理解《论语》,会有进步的。《内经》读不懂的人请不要来指点《论语》,《内经》主述中医,但《论语》属于上医医国系列。
书中自有黄金屋啊!书中自有大同路。如果说大同太虚了,那么大治呢?管理决策的战略层次呢?战略只有持续和发展两方面,决策思维的要点《论语》里说得明明白白。
其他网友回答
楼主好!这是古代文人借史实对儒家思想的赞叹语,既不符合事实,也没必要。古籍里这类夸大之词很多,别太较真。简析几句,供参考。
【1,字面意思】
“半部”不是说《论语》有多重要,而是说读这本书的领悟者的智力强大,即懂半部,就有治理好国家的能力。换言之,此话是在赞叹人,不是赞美书,这个基本判断要看清,否则就理解错了。
【2,此话透露出《论语》的济世价值】
《论语》的主要篇幅讲“自育和育人”,谈的是教育话题,核心思想是“修身和仁爱”。人若依教奉行,修身则智,普行则慧,入可治家,出可利国,所以就看学人的悟性和理想抱负。换言之,《论语》的价值不是书本自己决定的,而是学用者决定的。可见,此话还有一层深意,就是如果国家领导阶层深信并活用《论语》代表的儒家思想,既利于国政,也利于社会,更是世人的教育榜样。
【3,活用《论语》的关键】
主要有四点:(1)敢立宏志。(2)终身反省。(3)克己奉公。(4)兼善天下。此话评价的那个人身居高位,正因具有这四个特点,所以显得伟大,被世人称叹,才得此美名。当然,若论及治理国家、办大事,只用《论语》的思想义理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雄厚的管理、专业和决策等能力,越居要职,综合素质应越高才行。也就是说,只是人性好,还做不了一个称职的好官!
【4,这句话的时代启示意义】
北宋初年,国家刚立,南北统定,皇帝治世,重在人心,所以需要良臣贤将率先垂范,辅助理政,用传统文化思想统御国民思想,以增加政权的正义性,就成为历史必然——这是此话的时代背景。宰相贤能,衬托出皇帝有慧眼,也贤能爱民,则君臣同心,国家兴旺,是天下百姓的福分。所以,此话也暗示的是盛世来临的喜兆。中国历史上,宋祖是被后人高歌的,此话表面赞美宰相,背地里是在赞美皇帝,也是个佐证。
【5,误解此话的原因】
当认为此话正确,往往是从儒家思想的人性根基角度解读,认为是“内圣外王”逻辑的必然,是圣贤教育普世价值的体现。其实,若深究起来,《论语》的教语并不能代表一切,对国家主要起道德性指导作用,对维持人际间、族群间和国家间的基本关系有进步性,而不能取代其他更具体的规则、法律、条令和制度,就算在宋代也是如此。
认为此话错误,往往是忽视了《论语》代表的儒家思想,对统一国民思想、维持社会秩序、修复战争创伤的潜在作用。在百废待兴的建国初期,皇帝都需要利世学说,以巩固地位,儒家满足了他这个需要,被推崇至伟,也就不奇怪。
总之,这句话是明着赞美良相,暗着赞美皇帝;明着赞美儒家,暗着赞美皇权;明着倡导《论语》,暗着倡导权威,意味深长,颇有谋略性。
其他网友回答
半部论语也很难懂。论语第一篇学而。能懂的都很少。很少。
不看周易,不可能懂论语。当年把学而篇编进教材的都不懂这篇说的啥。给我们讲课的老师更不懂。
都知道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但基本全认为是废话。
其他网友回答
学儒学的看见古代一个宰相家里有半部论语,马上灵感来了。半部论语治天下。这是什么感觉?
其他网友回答
辩不辩证,已经用了200o多年了,实践治国有效,百姓安居乐业,人人一心向善,是最大的福份。
以上就是小编关于【半部论语治天下是说明《论语》有大用还是说需要辩证的应用】的分享,希望对你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