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部论语治天下,这句话怎么理解? 如何理解“半部《论语》治天下”这句话?

网友提问:

如何理解“半部《论语》治天下”这句话?

优质回答:

《论语》是指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而编成的语录集,成书于战国前期。是儒家经典之一,是一部以记言为主的语录体散文集,主要以语录和对话文体的形式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审美、道德伦理和功利等价值思想。孔子去世以后,他的弟子和再传弟子代代传授他的言论,并逐渐将这些口头记诵的语录言行记录下来,因此称为“论”;《论语》主要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因此称为“语”。

在大家潜意识里,“半部《论语》治天下”一说,是源自宋代一代明相赵普所述,但是根据中国政法大学宋定国教授考证,“半部《论语》治天下”一说,在赵普生前及整个北宋,一直到南宋朱熹生前(1200年),都未曾出笼。在大师朱熹将《论语》和《孟子》、《大学》、《中庸》正式定义为《四书》,在整个社会大面积宣传儒学之际,也未见有相关记载。

“半部《论语》治天下”真正流传起来,应该是在元代,有史料记载的应该就是高文秀的《遇上皇》剧情里,借助主角赵元所说的一句话。但是元代大家都知道,属于少数民族统治时期,北方游牧民族又多崇尚武力,对这些他们认为文绉绉的东西自然不感兴趣,对儒学和儒生极其轻蔑。所以当时也有一种说法叫“九儒十丐”,儒生几乎就是乞丐的代名词。后来儒生被称为“臭老九”的说法就是由“九儒十丐”得来的。“半部论语治天下”,现在看来,不过是被冷落的儒生们借以自慰的一种自我吹嘘心态的流露而已。当时儒生们大多不受重用,为了找一个精神信仰,提升自己这个团队的社会地位,通过自己的影响力,在私塾、酒馆等地方,不断宣扬《论语》的好处,在一些郁郁不得志的社会青年范围反而得到了广泛散播。

我翻看了一下《宋史·赵普传》,里边赵普有这样一句话:“普少习吏事,寡学术,及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既薨,家人发箧视之,则《论语》二十篇也。”显而易见,赵普虽然肯定了《论语》的好处和对自己的帮助,但压根就没提过“半部《论语》治天下”的事。赵普是赵匡胤这个疑心病高度患者的绝对嫡系,经历了“陈桥兵变”,后来又帮助赵匡胤搞定中央集权,到最后达成终极目标的“杯酒释兵权”,赵普都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

但是赵普心里也清楚,赵匡胤之所以建议他读书,一方面让他更知礼节,另一方面帮他更好的管理天下。因为赵匡胤和赵普心里特别清楚,想要赢得天下,那就是一条铁律“枪杆子里出政权!”,没有绝对的武力和支持,其他都是空谈。所以即使得到了天下以后,赵匡胤也一直居安思危,不断巩固自己的统治,《论语》等古籍,也只是他们暂时的一种工具。对于古代的这些君王,帝王心术,法学,才是他们治理国家真正需要研究的学术。

其他网友回答

其实“半部《论语》治天下”一说一直以来存在很大的争议。

典故出处

“半部《论语》治天下”的典故,最早出自于南宋朱熹谢世之后。首先是一个叫林駧(dòng)(具体生卒年不详)的人所撰《古今源流至论》前集卷八《儒吏》所记:“赵普,一代勋臣也,东征西讨,无不如意,求其所学,自《论语》之外无余业。”按照他的记载来说,就是赵普所学的书籍,除了《论语》之外,没有别的了。另外在这段话下面,有个小注,写着这样的话:“赵普曰:《论语》二十篇,吾以一半佐太祖定天下”。

但这一说法真正流传开来却是在元代,然而其实元代对儒学和儒生极其轻蔑。当时有着“九儒十丐”的说法,什么意思?就是说儒生的地位与乞丐不相上下。而所谓“半部论语治天下”则是当时的戏剧家高文秀在《遇上皇》杂剧中的一句台词,所以这极有可能是被冷落的儒生们借以自慰的一种自我吹嘘心态的流露。因为当时毕竟教书匠都是儒生,他们占据着广大的社会背景,再加上元代戏剧又很容易流传,所以这句刻意夸张《论语》功能和儒生作用的台词,极大可能是当时儒生们用来宣传自己的,无非是希望得到朝廷的重用。

质疑

但其实赵普“半部《论语》治天下”一直以来存在很大的争议。《宋史·赵普传》中与《论语》相关的记载为:“普少习吏事,寡学术,及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既薨,家人发箧视之,则《论语》二十篇也。”

其实赵普一生多次拜相,从上面《宋史》记载可以看出,宋太祖赵匡胤在位时期,赵普早年不学无术(历史中有记载他当时做宰相时闹了很多笑话),他是在晚年的时候才手不释卷读《论语》,这就与他当年靠着《论语》替宋太祖打天下的历史相违背。

另外宋太宗赵光义之所以能顺利当上皇帝,这其中赵普是出了不少点子的,所以他被宋太祖所削去的相位,当宋太宗一即位就给恢复了(即赵普再相)。那么也就是说赵普与宋太宗关系是非常好的,这从宋太宗亲自为其撰写《赵普神道碑》就可以看出来。假如赵普果真在宋太宗面前讲过“昔以其半辅太祖定天下,今欲以其半辅陛下致太平”之类的话,为什么《赵普神道碑》中却只字未提呢?而宋代自宋太祖起就“重文轻武”,像“半部《论语》治天下”如此有利于这个指导思想的话,要是确实属实的话,而居然未被统治者看中并利用,那就太不合情理了。

再者朱熹曾经将《论语》和《孟子》、《大学》、《中庸》称作《四书》并 列入儒家经典,大肆宣传儒学,而且朱熹也曾盛赞过赵普,他说“赵韩王(即赵普)佐太祖区处天下,收许多藩镇之权,立国家二百年之安,岂不是仁者之功!”像朱熹这样既推崇《论语》及儒学,又对赵普盛赞有加的人,按理讲,他应该会提到“半部《论语》治天下”这么有利于造势的说法呀,但实际上却未见有相关记载。

以上种种迹象无不表明赵普同志“半部《论语》治天下”一说确实存在争议,还有待考证!

小结

其实关于“半部《论语》治天下”一说,真也好,假也罢。其之所以一直能在民间广泛流传,就说明《论语》及儒学确实对我国政治以及文化的发展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论语》本身也是一本充满智慧的语录,其中很多处世的方法对如今甚至以后都具有现实意义,我们作为中国文化的传承人,应该也是必须把这样好的文化瑰宝传承下去,让它继续发光发热!

(以上部分内容参考于网络,观点仅为个人拙见,欢迎广大条友积极讨论!)

其他网友回答

我是翻了半部,里面有些言论是很受益,解惑!无论时代如何发达,做人做事都是一个道理的,千百年变化不大,不会因为你科技发达了,就不用做人了,人与事的关系根本上不会变!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论语》讲的都是人,从个人与家庭与大集体方面的道理,要是从这个层面去理解,半部《论语》治天下还真是够了!无论你微到个人,小到治理一个家,中到一个公司,大到一个国家,你都要讲治理,治理远比管理更有深度,治理主体还是人,而不是机器,不过说回来还是智者见智吧,一样米养百样人,一本书读出人生百态很正常!

其他网友回答

答:病吾病以及人之病?防吾防以及人之防?

忽然想到,若是把《问答》平台搬到2500年前,会不会又有一部《论语》产生?

支持的理由是,《论语》的内容都是些问答记录,最后由人们整理和编纂而成(尽管问答只是在圣人与其弟子、相关人员之间进行)。

反对的理由是,哪里去找那么多圣人到平台来为大家的问题作答?再者,现在参加提问者各色人等都有(其中自不乏颜回、曾参一众)。所问的内容也生动活泼得多。既有关于《论语》的高深提问,也有学术性问题如:“主语someone 为什么和代词their/they 连用?” 还有朴实无华的问题比如:“多瞅两眼美女有错吗?” 更有放眼世界的:“印度疫情到底怎么样?” 以及穿越性的问题:“要是林肯在美国复活了怎么办?” 林林总总,在行业和专业上跨度较大。

由此结论是:《问答》与《论语》虽然都是由问答组成,但仍然没有可比性。

说到《论语》,我从心里感谢过于丹。若不是她,我在选看阅读材料时绝不会沾《论语》的边。一直都以为它除了高大上之外,还有古涩难。全拜她的著作引导,多少才入了一点门。

这次,感谢本题的问者,允许大家“不妨脑洞”地谈看法,让我这个非仁非智之人有机会斗胆。

令人感叹的是,《论语》的理念早就深入到了每个中国人的骨髓里。比如“吾日三省吾身”,比如“学而时习之”,“有朋自远方来”,“三十而立四十不惑”等等。若问是谁教的,早就忘了。但我们又把它们当作母乳一样去哺育婴儿,一代代传下去,且没人强迫。为此说是“半部论语治天下”也不算夸大,因为它作为文化传统被全中国人传承了几千年,却从不知抗拒。

再看这次抗击新冠疫情。咱中国的抗疫效果就明显好于西方世界。此外,咱们中国人在防范好自己之后,对美国人狂热地上街争“自由”,反对宅家,以及后来的种族矛盾激化大惑不解。难道西方人就不懂得“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么?看来,他们还真就不懂。因为他们在骨子里没有《论语》的这一理念。

尽管网上说《论语》是仅次于《圣经》的世界第二大畅销书,但估计“畅销”的圈子也只限于华人世界。不过现在看来,《论语》的这个“治天下”,应该是要包括对全世界的教化了。而且,咱们已经是不知不觉地在做了。例如,有一次咱们的外交部发言人就曾经回怼过西方老外,说对某国的某人我们将会“听其言,观其行”。这也是出自《论语》吧。

最后,《论语》中的理念有没有在今天行不通的?在《论语》中尚未发现。不过同属孔孟之道的《孟子》里有一句:“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好像有点疑问。

在这次全球的新冠抗疫中我们也曾好心,用实际行动去世界各国无私奉献了一把:病吾病以及人之病,防吾防以及人之防。但人家的反应却大有不同。此时方知,有些人并不相信我们的传统。

其他网友回答

儒家思想已经根深蒂固于中国人心中几千年,人们已经习惯!但是里面有很多糟粕需要剔除,“毛泽东”思想才是治理天下的唯一选择!

以上就是小编关于【如何理解半部《论语》治天下这句话】的分享,希望对你有用。

与半部论语治天下,这句话怎么理解?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