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军阀的发展历程 北洋军阀的发展史是怎样的?

网友提问:

北洋军阀的发展史是怎样的?

优质回答:

民国的诞生,不得不盘点一下北洋军阀,如果不讲清楚北洋军阀,等到袁世凯撒手人寰,你就会发现,怎么突然冒出那么多个派系,因此在这一章里我们就详细扒一扒北洋军阀的家底,以便我们讲到后面可以一目了然,原来这些大佬是从这么来的。

先讲一下北洋的概念,我们以前经常会听到老一辈的人讲:下南洋,走西口,但是好像从来都没有听说过闯北洋云云,只有闯关东。但是北洋这个概念自古有之,北洋之说最早出现在宋朝,主要指黄海、渤海区域。后来在清朝1791到1821年间,以上海吴淞口为界,长江以北的均为北洋。包括江苏、山东、直隶等各口岸的地域概念。而为我们所熟知的如“北洋水师”、“北洋军阀”、“北洋政府”、“北洋通商大臣”均以李鸿章为创始者,以袁世凯为代表的一系政治力量在北洋地区的政治、军事、商业活动。

但凡说到“北洋系”,必然要从袁世凯在清末时的“小站练兵”说起。小站原名新农镇,距天津约六十余里,原本是荒凉之地,最初由淮军周盛传所部“盛字营”屯垦于此,其间凿川引水,经营了近二十年。甲午战争爆发后,“盛字营”北上作战溃败,营制不再,此地便成了废垒。后来,这里又有一支新部队开拔进来,这便是长芦盐运使胡燏棻编练的“定武军”。“定武军”成立不久,胡燏棻改调卢汉铁路督办,袁世凯由此接手并将“定武军”改名为新建陆军,主要军官由袁世凯亲友、北洋武备学堂毕业生和淮军旧部组成。1899年编入武卫军,组成武卫右军。这批部队在八国联军之役时参加东南互保保存实力,因此不像其他武卫军般损失惨重,战力完整的定武军在庚子一役后成为清朝北方仅剩的新军武力,1902年改名常备军,计划辖左右两镇,后扩编为三镇。1904年加入全国新军改编(计划全国36镇),常备军扩编为六镇,改名为陆军第一镇至陆军第六镇。原则属于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管辖,称北洋六镇,也称北洋军。这即是历史上著名的“小站练兵”,也是北洋系之滥觞。

说起“小站”,原本不是地名,只因大沽至天津的铁路修通后,新农镇成为其中的一个小站,而新军队伍拉入驻开始,通过铁路来往的军事及其商贸活动与日俱增,小镇也日渐繁华,以至于后来人们忘记了“新农镇”的名字,而习惯性的称之为“小站”。时至今日,当地人对当年袁世凯“小站练兵”的壮观场面仍旧耳熟能详:茫茫旷野,炮声隆隆,手持新式枪械的大兵们在阵地上一字排开,年青的军官们纵马驰骋……

在这个原本毫不起眼的地方,走出了清末民初诸多重要的军政人物,史家也习惯性的冠之以“北洋系”之名。除首领袁世凯外,当年的小站旧人几乎囊括了后来北洋军阀中的所有重要人物,如“北洋三杰”王士珍、段祺瑞、冯国璋;后来担任各省督军或巡阅使的李纯、曹锟、吴佩孚、王占元、陈光远、段芝贵、倪嗣冲、陆建章、张怀芝、张敬尧、田中玉、卢永祥、齐燮元、孙传芳等等。就连闹复辟的张勋,也曾一度投身小站,而小兵出身的冯玉祥、还有孙岳等革命党,当年也都是袁世凯部队的出身。除了一干武人之外,袁世凯还在日后的升迁中笼络了一批文臣,如徐世昌、朱家宝、周自齐、梁士诒、曹汝霖、陆宗舆、王揖唐等,这些人也随着北洋系的势力消长而浮沉,并在清末民初的政治舞台上显赫一时[1]

说到这里,把北洋系的老底拔了出来,或许还有很多人知道有:北洋、南洋、东洋、西洋之说,这里也稍微解释下,在清末至民国时期,划分我国沿海地区为南北两洋区,称 山东以南的 江苏、浙江、福建及广东各省为 南洋;江苏 以北的 山东、河北、辽宁各省为 北洋。 而后来我们常听说有下南洋之说,那是因为南洋是明、清时期对东南亚一带的称呼,是以中国为中心的一个概念。包括马来群岛、菲律宾群岛、印度尼西亚群岛,也包括中南半岛沿海、马来半岛等地。所以这里有些重叠,各位搞清楚就是了,南洋水师之类的称呼就是按照清末时的划分了,至于下南洋,则指东南亚了,不过本博客基本会区分开来,免得各位误会;西洋就不用说了吧,西洋人,无非就是西方人;而东洋人,则一般特指日本。

以上我们着重解释的是北洋和北洋系,而还没有说北洋军阀,北洋军阀就是从北洋系衍生而来,当袁世凯还活着的时候,由于整个新军都有袁世凯一手策划并且训练起来的,所以众将士都听命于袁世凯,但是袁世凯死后,由于没有一个强势的人物能够威慑住其他将领,各个将领谁也不服谁,于是就诞生了军阀的概念,这里的军阀与三国时期的军阀概念是一样的,不过就是武装不同而已,都是割据一方的军事将领。北洋军阀分裂为皖系、直系、奉系三大派系。皖系的段祺瑞在日本支持下,控制皖、浙、闽、鲁、陕等省;直系的冯国璋在英美的支持下,控制长江中下游的苏、赣、鄂及直隶等省;奉系的张作霖以日本为靠山,占踞东北三省,国系孙中山在日本扶持下广东成立军政府(严格来讲孙中山不属于北洋军阀,这里为了讲清楚派系,所以在这里累出)。另外,山西的晋系军阀阎锡山,徐州一带张勋的定武军,西南的滇系军阀唐继尧和桂系军阀陆荣廷等,都在外国列强操纵下,尔吞我并,争斗不已。

其他网友回答

满族被推翻后,袁世凯的北洋军阀集团首先抓住了革命胜利的果实,并利用第二次革命的机会进入长江流域并控制了全国大部分地区。

皖系

袁世凯死后,段祺瑞出任了国务总理、陆军总长,成为名义上的北洋集团首领。因为段祺瑞在北洋集团中地位高,声望高,加上控制了中央政权,因此很多北洋集团的要人和军头都依附于他。而段祺瑞是安徽人,所以以他为核心的这部分北洋就被称为皖系。

皖系的主要成员有徐树铮、靳云鹏、段芝贵、卢永祥、吴光新、张敬尧、陈树藩、傅良佐、倪嗣冲等人。此外张作霖、阎锡山等人早年也曾经依附在段祺瑞手下,

皖系鼎盛之时段祺瑞可以说是在政坛上翻云覆雨,先后逼走黎元洪、冯国璋两任大总统,可谓风光无限。不过在直皖大战战败以后,安徽省势力大多瓦解,只有卢永祥占据浙江躲过一劫。到1924江浙战争卢永祥也被直系击败下野,

旧直系

袁世凯逝世后,和段祺瑞并列“北洋三杰”的江苏督军冯国璋不甘心屈居于段祺瑞之下,于是拉拢了江西督军李纯

冯国璋出任大总统一职以后玩不过段祺瑞

新直系

在冯国璋死后,直隶督军曹锟因为和段祺瑞矛盾激化,成为了反对段祺瑞势力的核心。曹锟也是直隶人,所以以他为核心的这股势力也被称为直系,不过这个直系和冯国璋那个直系并没有什么历史渊源。

曹锟在直皖大战将段祺瑞击败以后,一度和张作霖联合组建了北洋政府。不过双方不久就矛盾激化,进而引发了第一次直奉大战

第二次直奉大战时直系战败,曹锟下野

吴佩孚

吴佩孚原本是曹锟的心腹,第二次直奉大战之后曹锟下野

吴佩孚鼎盛时控制了湖北、河南两省

冯玉祥(西北军)

冯玉祥最初属于北洋军的陆建章家族。但是,陆建章在陕西战败后,冯玉祥的第16混编旅隶属于陆军部管辖。在第二次直接战争中,冯玉祥在段启瑞的主持下在北京发动了政变。

第二次直接战争后,段玉瑞任命冯玉祥为西北边防司令,因此他的部队也被称为西北军。

孙传芳

孙传芳原为湖北军阀王占元的下属,后来趁着长江流域的直接联合反对派成为五省联军总司令,控制着江苏五省,浙江,福建,安徽和江西。

奉系

奉系严格的说属于北洋军阀的旁系。其首领张作霖出身草莽,不是北洋新军出身,开始只是依附袁世凯、段祺瑞发展。

在第二次直奉大战击败直系以后,奉系鼎盛时控制了辽宁、吉林、黑龙江、热河、河北、山东、安徽、江苏等省

晋系

晋系也是北洋军阀的旁系。其首领阎锡山参加过辛亥革命,后来也是靠着依附袁世凯、段祺瑞慢慢壮大。到直皖战争以后,阎锡山控制的山西成为一个独立的势力。

然而,在中原战争中,他被打败,最后乌龟撤退到山西。

除了这些较大的派系外,北洋军阀内部还有许多半独立的小军阀

以上就是小编关于【北洋军阀的发展史是怎样的】的分享,希望对你有用。

与北洋军阀的发展历程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