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剌部落的发展 瓦剌是如何崛起的?

网友提问:

瓦剌是如何崛起的?

优质回答:

身在闹市,心向青山

瓦剌,也就是清朝初年的“卫拉特蒙古”,又称“漠西蒙古”。

不过,在元朝时期瓦剌被称为斡亦剌,最初并非蒙古人,比如到1640年时,喀尔喀蒙古和卫拉特制定的《蒙古—卫拉特法典》依然称双方为“蒙古和卫拉特”,可见当时卫拉特人并不被视为蒙古人。

到了后来,瓦剌(卫拉特)才被划入广义的蒙古人,被称为漠西蒙古、卫拉特蒙古。

1,瓦剌的起源

瓦剌最初居住在八河地区,也就是今天叶尼塞河上游的八条支流地区,至元朝时期开始南下,进入阿尔泰山麓至色楞格河下游的广阔草原的西北部。

元朝时期,瓦剌(斡亦刺)与成吉思汗的黄金家族世代联姻,权势显赫,并逐步开始融合。

2,瓦剌的崛起

明朝建立后,元顺帝北逃,是为北元。

明朝将北方草原的蒙古人分为两部:瓦剌和鞑靼,瓦剌居西,鞑靼居北。鞑靼便是北元,也就是明末清初的漠南蒙古和漠北蒙古。

后来,随着鞑靼的四分五裂,瓦剌开始参与蒙古内部纷争。

1414年,朱棣统兵远征瓦剌,与瓦剌大战于忽兰忽失温(今蒙古国乌兰巴托),瓦剌战败后向明朝内附称臣。

可是30年后,瓦剌在也先统治时期国力强大,几乎一统蒙古诸部,并于1449年在土木堡生擒明英宗,史称“土木之变”。

北京保卫战中,也先被于谦击败,之后鞑靼的达延汗崛起,瓦剌移师西北,以新疆和中亚为主要的势力范围。

3,清朝将瓦剌纳入版图

1635年,皇太极击败林丹汗后继承了蒙古大汗。

1646年,卫拉特(瓦剌)四部――和硕特、准噶尔、杜尔伯特、土尔扈特――首领联名上书,臣服于清朝。

后来,卫拉特(瓦剌)蒙古的准噶尔部不认可清朝的大汗位置,起兵反叛,清朝历康雍乾三代终于在1759年彻底击败了漠西蒙古,也就是瓦剌。

从此,包括瓦剌在内的蒙古三部完全纳入清朝版图。

其他网友回答

土木堡之战,俘虏明英宗朱祁镇,让瓦剌名扬天下!那么,瓦剌来自哪里,又走往何处,很多人并不清楚。

其中一个很主要的原因,是瓦剌还有别的翻译名,就像不少人知道明太祖朱元璋,却不知道朱重八是另一个称呼。

一般追溯蒙古部落,不会把时间扯到太远,到成吉思汗这里就可以,毕竟蒙古帝国崛起于此。瓦剌是成吉思汗的林中部落,称为“斡亦剌部”,他们生活在贝加尔湖东西两侧的森林里,主要从事于狩猎。

1201年,草原双雄成吉思汗、扎木合对峙,斡亦剌部站错阵营,选择支持扎木合。扎木合兵败后,斡亦剌部为避免被报复,就西迁到叶尼塞河流域的“失黑失惕”之地。1207年,成吉思汗长子术赤奉命讨伐,在强大的军事攻势下,林中百姓纷纷归附。

后来,另一个林中部落“秃麻部”发生叛乱,只因蒙古开国功臣豁尔赤索要30名美女作为妻妾。斡亦剌部这次积极参与平叛,受到成吉思汗的表彰,更重要的是吞并秃麻部而实力大大增强。

可惜,没过多少年,斡亦剌部又犯政治错误,他们支持“阿里不哥”跟“忽必烈”竞争汗位。结果,斡亦剌部被一分为二,一支以茂明安千户为主体,东迁到贝加尔湖以东成为科尔沁部的附庸;另一支以郭勒明安、依克明安、扎合明安三个千户为主体,西迁到阿尔泰山一带。

元朝末年,斡亦剌部的实权掌握在郭勒明安千户,领导者是赫赫有名的“绰罗斯”家族。借元朝的精力在扑灭汉地起义军,斡亦剌部逐渐摆脱元朝皇族的控制,迅速崛起为漠北强权,并以“瓦剌”之名出现在汉人典籍里。

朱元璋建立明朝后,派徐达、常遇春等人率军北伐,讲元朝皇族赶到塞外。为牵制残存的北元势力,明朝不仅不断派兵打击之,还出钱、出物拉拢瓦剌等蒙古部族。经过“捕鱼儿海战役”、朱棣的五次亲征出塞,北元中央遭受毁灭性打击,瓦剌的势力变得更加强大……

阿里不哥的后裔也速迭儿,杀死北元皇帝脱古思帖木儿后,在瓦剌的支持下篡夺皇位,蒙古汗系发生转移——从忽必烈一系转入阿里不哥一系。但是,脱古思帖木儿的故部以及一些蒙古权贵并不服气,他们在东部蒙古建立自己的政权。

最后,绰罗斯家族的脱欢太师,出兵战胜东蒙古,瓦剌统一蒙古草原。这时候的“大元”已经被弃用,重新回到成吉思汗的“大蒙古”,“皇帝”也变为“大汗”。最让黄金家族伤心的是,他们是名义上的统治者,实际上的权力在绰罗斯家族。

脱欢太师的儿子也是牛人,他就是也先太师,俘虏明英宗就是他亲自带人干的。可惜,也先死后,瓦剌发生巨变,分裂为几大部落,也就是明末清初的“卫拉特四部”,又称“漠西蒙古”。

这里提一个知识点,瓦剌分为准噶尔、和硕特、杜尔伯特、土尔扈特、辉特部,因为辉特部附庸于杜尔伯特,因此“卫拉特四部”只指准噶尔、和硕特、杜尔伯特、土尔扈特。

瓦剌是如何崛起的?简单来说,成吉思汗时期因为忠诚而获得初步扩张,尽管在忽必烈时期元气大伤,最终还是借助元末大乱实现崛起,在也先大败明军时达到实力顶峰。

那么,瓦剌的名称变化又经历以下变化:蒙古帝国时期的斡亦剌部、明朝时期的瓦剌、明末清初的卫拉特蒙古(漠西蒙古)。再后来,准噶尔汗国独霸卫拉特,成为名噪一时的强国。

瓦剌,虽然已是一个历史名词,但是它的传奇还在继续……你对瓦剌的印象又是什么呢?

其他网友回答

明初,明廷在辽东地区设置兀良哈(即朵颜)、泰宁和福余三卫以安置归附的蒙古部落;在西北设置哈密、安定、阿端、曲先、罕东、沙州和赤斤蒙古诸卫,作为明王朝护卫边疆的”屏蔽”。尤其是兀良哈三卫,更在明成祖”靖难之役”中立下汗马功劳。但是,这些卫对于明廷只是名义上隶属,实际上一直处于独立自治状态。他们在北元与明的战争中左右逢源,对谁都不是死心塌地。比如兀良哈三卫就因为明成祖许诺赐予大宁之地而食言,一度从”屏蔽”成为边患,后归附阿鲁台,直至阿鲁台败亡后才重新向明朝臣服,但仍然是独立发展。

?

明朝西北诸卫

而西北诸卫中的哈密、安定、阿端和曲先等卫的统治者是察合台第六子拜答儿的后裔。他们不但在元朝时封爵显赫,明朝对之也是封王、赐印,这里完全是一个个自主小王国。赤斤蒙古卫的首领冒称为蒙古丞相之后裔,也是福威自操,拿全额的明朝俸禄,只履行愿意履行的臣子义务。兀良哈三卫首先成为也先的目标。也先先用政治手段,先后娶泰宁卫都督拙赤、泰宁卫都指挥革干帖木儿之女为妻,希望以此笼络兀良哈三卫。可事与愿违,诸卫首领更倾向于脱脱不花汗,同时仍坚持与明朝的朝贡关系,对这位太师并不买账。既然不能收为己用,1446年(明正统十年),也先便率大军进攻兀良哈三卫。

?

兀良哈三卫

以上就是小编关于【瓦剌是如何崛起的】的分享,希望对你有用。

与瓦剌部落的发展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