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的背后有着什么样的故事?
优质回答:
这句话是有出处的,也是一段引人深思的往事。
“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涉及到两个人物。伯仁是周顗(yǐ)的表字,他是东晋初期的名臣。而说这句话的人叫王导,也是东晋初期有名的大臣。
周顗
当时王氏家族的势力十分强大,几乎整个朝廷都在他们的掌控之内。权力越大,就越不想居于人下,总想着可以一朝登天,南面称孤。王导的表亲王敦当时官拜大将军、江州牧,封汉安郡侯,掌控长江中上游各州的军事民政,半个东晋都在他的管辖之下。永昌元年,即公元322年,王敦为获得更高的权位,以诛杀当时的御史中丞刘隗为名,起兵造反,并攻破当时的东晋都城建康,自封为大丞相,统全国军政。
王导
在这种背景下,当时还在司马睿(晋元帝)朝中的王氏大臣便理所应当地受到猜忌和打压。王导身为王敦的表亲,直接在朝堂之上被拘捕下狱了。王导当时也非常惊慌,看到自己的好朋友周顗就在旁边,便开口想让周顗为自己求情,不料周顗却直接走进了内廷,根本没有搭理他。王导开口两次,均被周顗无视了,自此便在心中怀恨,希望置其死地。
机会再不久之后就到来了。王敦攻破建康后和朝廷和解,掌握了朝政大权。一次,他问王导,对于周顗这个人该怎么处置?王导默声不语。王敦给了两个阶段的官位,一个是三司(司空、司马、司寇,朝中最高的领导),另一个是尚书令(部级干部)。王导一直沉默不语。王敦见此情形,也就明白了王导的用意,便下令杀了周顗。
后来,王导整理朝中奏章时,才发现在自己落难时,周顗之所以没有理会自己,是忙着向皇帝上奏、苦谏,希望皇帝能够饶恕自己。王导此时才明白是自己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因而感慨道:“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幽冥之中,负此良友”。如此良友,落得这般下场,真是让人唏嘘不已。
(全文完)
其他网友回答
“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是一句谚语,出自《晋书·列传三十九》,意思是我虽然怨恨伯仁,却没有想杀他的意思;但是因为我的怨恨使伯仁被人杀死,伯仁的死与我有间接的关系。
周顗,字伯仁,东晋元帝时期人物,时任尚书。
王导时任司空,王氏是当时的一个豪门大族,王敦为王导的亲兄弟,时任江州牧、荆州刺史。祖逖死后,王敦自恃文韬武略无人能敌,不服朝廷管束,对朝廷的命令阳奉阴违,甚至抵触。晋元帝很是恼火。此时晋元帝宠信刘隗刁协二人,对此二人言听计从。王敦看不起刘隗刁协二人,却又不为元帝重用,大为光火,于是起两万精兵,自武汉直扑南京,晋朝中央大惊。
此时刘隗劝元帝将王氏一族满门抄斩,司空王导入朝请罪,恰好遇见正要进宫的周顗,王导叫住周顗说:“伯仁,我们家这几百口性命就全靠你了!”周顗连看都没看他一下,径自去了。周顗入宫后向元帝进言,备言王导之忠君爱国,决不可错杀忠良。元帝采纳了他的建议,他一高兴,又喝多了酒才出来。此时王导还跪在宫门口谢罪,看见周顗出来,又喊周顗的名字,周顗依旧不搭理他,只对左右说:“如今杀了这帮贼子,便可换个大官作作。”出宫之后,周顗又上书朝廷,坚持说王导不可杀。
而王导却不知情,见周伯仁这样,便很生气,不仅如此,他怀疑周伯仁向晋元帝说自己的坏话了,于是暗恨周伯仁。
而后王敦兵入建康,王氏一族重新得志。王敦问王导:“周顗、戴若思是人望所在,应当位列三司,这是肯定的了。”王导没吱声。王敦又说:“就算不列三司,也得作个仆射吧?”王导依旧不答。王敦说:“如果不能用他们,就只能杀了他们了。”王导还是不说话。
不久,周顗和戴渊果然都被逮捕,路过太庙,周顗大声说到:“天地先帝之灵;贼臣王敦倾覆社稷,枉杀忠臣,陵虐天下,神祇有灵,当速杀敦,无令纵毒,以倾王室。”话音未落,左右差役便用戟戳其口,血流满地而周顗面不改色,神情自若,遂被杀,时年五十四岁。
王敦之乱平定后,王导浏览以前的宫中奏折,看到了周顗营救自己的折子,其中言辞恳切,殷勤备至。王导拿着这封奏折,痛哭流涕,悲不自胜。回来之后他对他的儿子们说:“吾虽不杀伯仁,伯仁由我而死。幽冥之中,负此良友!”
周顗死后,王敦派缪坦抄没周顗之家,只收得空篓子几只,里面装着旧棉絮,酒五瓮,米数石,朝臣都叹服周顗的清正廉洁。王敦死后,东晋朝廷追赠周顗为左光禄大夫、仪同三司,谥号康,以少牢之礼致祭。
编辑整理:清风剑客
其他网友回答
伯仁是谁?“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这句话是谁说的?先来解答这两个问题。伯仁即周顗(字伯仁),东晋名士,曾任尚书左仆射。说这话的是宰相王导,王导的原话是,“吾虽不杀伯仁,伯仁由我而死。幽冥之中,负此良友!”
从王导的原话看得出来,王导和周顗的朋友,而且关系不错。为什么王导会发出这样的感慨。说来话长。
新亭对泣
西晋末年,衣冠南渡之后,原先在西晋做官的一些士人常在建康近郊的新亭聚会。当时士人普遍有一种亡国感,所以看到眼前的风景,总是会感到十分伤感。
当时周顗忍不住感叹道“风景依旧,但是山河却换了主人”。周顗话音刚落,众人都觉得无比伤感,甚至为此哭泣。
王导见状就说“我们应该同心同德效忠朝廷、匡复晋室、光复中原,怎么能像亡国奴一样哭泣呢”?
过江诸人,每至美日,辄相邀新亭,藉卉饮宴。周侯中坐而叹曰:“风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异!”皆相视流泪。唯王丞相愀然变色曰:“当共戮力王室,克复神州,何至作楚囚相对!”-《世说新语》
虽然这是最早记录王导和周顗的交往,但在之前肯定两个人有交往,只是史书没有记载。毕竟两个人都是在西晋朝廷共事的旧臣,不可能没有交集。
从这里也可以看王导和周顗不同的性格。王导豪爽,周顗细腻。但从这个史料中也可以发现,王导和周顗是能聚在一起喝酒的朋友,关系不错。
王敦之乱
西晋灭亡之后,司马睿在南北方士族的共同拥戴之下,在建康登基称帝,史称东晋。司马睿就是晋元帝。
司马睿能建立东晋,以王敦、王导堂兄弟为代表的琅琊王氏是首功之臣,功劳最大。司马睿在建晋过程中,政治上依靠王导,军事上依靠王敦。琅琊王氏为东晋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
东晋建立后,琅琊王氏显赫一时,琅琊王氏纷纷出任显官要职。朝政大权悉归于琅琊王氏之手,司马睿成了所谓的白板天子,毫无实权。当时社会上有“王与马共天下”之说。琅琊王氏的兴起,也标志着东晋门阀政治正式确立。
司马睿对琅琊王氏把持朝政的消息非常不满,力图重振皇权。于是他提拔重用刁协、刘隗等庶族,以打压和牵制琅琊王氏。
司马睿这个动作,是对门阀政治的挑战和破坏,当然会遭到士族门阀的抵制。于是时任荆州刺史、手握重兵的王敦,以清君侧为名在武昌起兵,兵锋直指建康。
王敦起兵造反后,让身在建康中枢的王导陷入了危机。都是王氏子弟,王导很难独善其身。于是他每天带着一家二十多口人,跪在宫门口向司马睿请罪。
有一次恰好周顗路过,于是王导就叫住他说“伯仁,我们全家老小的性命,就拜托给你了”,暗示希望周顗能在司马睿面前为王导求求情。周顗没搭理他,径直去见了司马睿。周顗见到司马睿之后,力劝司马睿不要为难王导,认为王导和王敦完全是两路人。王敦造反,不应该牵扯到王导。
司马睿本来就无意杀王导,于是顺水推舟采纳了周顗的意见。周顗出来以后,看见王导还跪在那里,而且王导还试图和他打招呼,但周顗却自顾自地说“今年杀了逆贼,正好做大官”。周顗此举让王导非常不满,认为周顗是见死不救,所以王导心怀怨恨。
周顗之死
因为司马睿缺乏士族的支持,导致司马睿根本无力抵挡王敦。王敦攻入建康后,控制了朝廷,同时派人收捕了周顗和另一位名士戴渊。
因为王导和周顗有交情,所以王敦在处理王敦时,曾询问过王导的意见。王敦问王导:“以周顗、戴若思的名望,位列三公应该没问题吧。”王导保持沉默。王敦又说:“就算不能位列三公,当个宰相也行吧”王导还是保持沉默。王敦说:“如果不能运用他们,就只能杀了他们了。”王导依旧沉默。于是王敦就杀了周顗和戴渊。
敦既得志,问导曰:“周顗、戴若思南北之望,当登三司,无所疑也。”导不答。又曰:“若不三司,便应令仆邪?”又不答。敦曰:“若不尔,正当诛尔。”导又无言。-《晋书·周顗传》
王敦之乱平定后,王导在整理宫廷档案时,发现当初了周顗营救自己的折子,王导痛哭流涕,悲不自胜。回家之后,王导对儿子们说:“我虽然没有杀周伯仁,但是他却是因为我而死。冥冥之中,我辜负了好友啊。”
导后料检中书故事,见顗表救己,殷勤款至。导执表流涕,悲不自胜,告其诸子曰:“吾虽不杀伯仁,伯仁由我而死。幽冥之中,负此良友!”-《晋书·周顗传》
这就是整个事情的来龙去脉。
周顗死因分析
周顗是直接被王敦所杀,而间接被王导所杀。那么王导为什么不肯救下周顗呢?仅仅是因为王导误会他没有尽力救自己吗?答案当然不是那么简单。
这和王导顾全琅琊王氏的家族利益有关。周顗的名望虽然很高,但却很难被琅琊王氏所用。如果周顗利用自己的名望,号召士人一起抵制琅琊王氏,这就是琅琊王氏不可承受之重。
对王导而言,家族利益关于一切,自然高过他和周顗的友情。王导担心,周顗利用他的名望,做什么不利于琅琊王氏的事。这才是王导在王敦要杀周顗时,保持沉默的主要原因。
当然这事和周顗的性格也有很大关系,他性格中很明显表现出了狷介疏狂之气,这种性格非常容易得罪人。他明明尽心竭力地营救王导,却在王导面前摆出一副“我就是要看着你死”的神情。如果周顗直接和王导说,“我知道你是冤枉的,我一定在陛下面前为你伸冤”,恐怕是另一种结局。
周顗的大哥周嵩就对弟弟的性格,有深刻的认识。周嵩曾经在母亲面前,点评他们兄弟三人。周嵩认为周顗名气虽大,但真本事不大。而且性格也大有问题,恐怕以后很难保全自己。而周嵩自己因为性格过于刚直,也不是保全己身之道。只有周顗的弟弟庸庸碌碌,能给母亲养老送终。
周嵩起,长跪而泣曰:“不如阿母言。伯仁为人志大而才短,名重而识暗,好乘人之弊,此非自全之道;嵩性狼抗,亦不容于世;唯阿奴碌碌,当在阿母目下耳。”-《世说新语》
果然被周嵩说中了,周顗和周嵩先后被王敦所杀。
所以周顗被杀,主要原因是王导担心周顗不利于琅琊王氏,次要原因是周顗的性格有问题。
其他网友回答
出自《晋书.列传三十九》讲的是周顗一直维护王导,但王导不知,反而怨恨他,后来王敦想要杀周顗,询问王导意见,王导沉默不语,于是,王敦杀了周顗。后来王导知情后,心情沉痛,感慨,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
其他网友回答
这件事情发生在晋朝。有个叫王纯准备带兵反叛。在古代带兵反叛,如果不成功会诛连九族。他的兄弟王导想保住家里人的性命,就决心诚心诚意向皇上请罪。于是就和一大家子人在皇宫前跪着。希望得到皇上的宽恕。但是皇上却没有动静,王导就慌了。这是王导的朋友周伯仁正好经过。王导希望这拨人能帮自己说几句好话。周伯仁听到了王导的声音,像没听到一样。实际上后来中国人也替王导在皇上面前求了情。皇上也原谅了王导就没有杀他们一家人。周伯仁最大的特点是做了而不说。于是王导就怀恨在心。后来因为周伯仁落难。王导落井下石。王导的弟弟杀了周伯仁。后来王导知道事情的真相,说了我不杀不仁不仁,却因我而死。
以上就是小编关于【“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的背后有着什么样的故事?】的分享,希望对你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