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桃花源记是一个鬼故事(有人说《桃花源记》是一个鬼故事,你怎么看?)

网友提问:

有人说《桃花源记》是一个鬼故事,你怎么看?

优质回答:

这不是有人说,这是古人说。

一看回答区的憨憨们就不读书,各个振振有词,痛骂现代人满脑子的阴谋论。

一、《桃花源记》早被列入鬼故事

阴谋论也不是现代人搞得呀,古代人就觉得这是鬼故事呀。

大名鼎鼎的《桃花源记》,被收录进了《搜神后记》。前段时间我一直在篝火里面发搜神记的内容来着,比较有意思的有张福与扬子鳄一度春宵,王某与母猪一度春宵,宋定伯五千块把鬼给卖了,秦巨伯被鬼所迷杀了亲孙子……

《搜神后记》延续了《搜神记》的风格,讲的也是稀奇古怪的灵异传奇事件,第一卷的第五个故事,就是《桃花源记》。

更有意思的是,《搜神后记》的作者,竟直接挂着陶潜的名字。陶潜,字渊明,后人喜欢叫他陶渊明。

换句话说,陶渊明编撰了一部灵异志怪短篇小说集,《桃花源记》就是其中之一。

当然这部书很大可能是假托了陶渊明的名气,这种事在小说界非常常见,比如金庸新著,古龙巨著这种,借着人家的名气,小说的销量就上去了。

这个陶潜新著《搜神后记》,使用陶潜的名气,又选了《桃花源记》,说明当时的人的确是把《桃花源记》当鬼故事去看的,陶渊明也因此成为灵异小说榜排名前三的大神,所以灵异小说集就愿意挂着大神的名。

古人觉得《桃花源记》是鬼故事,你去赶着他们骂满脑子阴谋论吧!

二、中国传统鬼故事套路

中国传统的鬼故事不是屋里有个鬼,血丝糊拉,扑上来就想吃人。而是分以下几种情况:

1、偶遇了一个人,和他交谈吃饭等等,事后才知道那个人已经死了。比如《聊斋志异·鬼令》里的展教谕。

2、无意中走进一个所在,流连多时,醒来之后发现是坟地荒宅等等。如聊斋《辛十四娘》里冯生夜宿郡君墓。

3、走夜路,或荒村野庙夜宿,明明确确知道自己遇到鬼,与鬼周旋最终成功的故事。比如前文提到的宋定伯。

4、遇到一些可悲可怜的鬼,并对它们施以援手,最后鬼魂转世甚至重生。这个在聊斋里特别多,聂小倩,封云亭都是。

5、夜半有鬼来挑衅骚扰,几番被鬼捉弄,事后染上一场大病或者有重大损失。比如前文提到的秦巨伯。

《搜神记》《搜神后记》《聊斋志异》《子不语》《阅微草堂笔记》里面出现的鬼故事,大部分都是这个套路。当然他们更喜欢写妖精。

回过头再看《桃花源记》,就已经很接近这类型的鬼故事了,武陵捕鱼人莫名其妙来到一个与世隔绝的地方,在里面流连忘返,之后想再寻找,发现这个地方找不到了。

这符合古代人对鬼故事的描述,更符合现实中人对鬼神之事的思考。在真正面对这类型的事件时,人在内心会怀疑有点什么,但不会确定地认为就是有鬼。比如《红楼梦》中秋夜听到祠堂里有叹息声,还有槅扇开阖之声。很是惊悚,他们心里都怀疑了,但并不直说,只在次日去查看,发现什么也没有。一个鬼字也没提,但是就是很阴森很恐怖。

三、《桃花源记》的细节

这个分析的人相对比较多,我就简单说一说。

首先,捕鱼为业的渔人,他对捕鱼的路况应该非常熟悉,怎么可能有他不知道的地方?后来太守派人去找,又为什么没有找到?

其次,夹岸数百步的桃花林,桃木是干嘛的?桃木亦名“降龙木”、“鬼怖木”,是用途最为广泛的伐邪制鬼材料。古代人用桃木做成木人,桃印,放在家中门上,辟邪。《山海经》记载,东海中有座度索山,山上有三千里的大桃树,东北方向就是鬼门,里面是万鬼所聚之处,天帝派神荼郁垒看守鬼门。如果有鬼害人,神荼郁垒就可以用桃木射它们。

最后,村落的布局结构。山有小口,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阡陌交通。这个结构很像墓室结构。

有小口,初极狭。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阡陌交通

综上,《桃花源记》是鬼故事的说法不是空穴来风,含有一定依据,认为这是理想之国也好,是阴间世界也罢,都是一种解读而已。

———丸——–

文:祁门小谢

其他网友回答

《桃花源记》是古人的乌托邦,但不需要这种阴暗的误读

对于《桃花源记》可能是让人们记住在中国历史上,有这样一个好读书不求甚解,即不愿意为国为民,也不愿意因为五斗米而折腰,让别人呼来喝去,受人差遣的人。从另外一个角度说,陶潜更像一个无政府主义者,显然在我们了解的情况下,生活在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的他,是因为反感当时这个时代的黑暗腐败,对政府的失望,让他不愿意再工作。说实话哈,陶渊明本身是不至于过隐居生活的人,二十岁时,渊明开始了他的游宦生涯,以谋生路。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最末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陶渊明因为自己理想化的生活得不到满足才选择皈依深山老林,这算是他自己找到的一种信仰。

在陶渊明看来他追求的社会,是“男耕女织不相失”的桃花源生活,先秦·李耳《老子》:“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更是陶渊明自己在《桃花源记》里的所有理想化社会状态。

不过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今天的一些人喜欢玩后现代解构,总觉得能读出一些作者自己都想不到的事情,才是本事,他们的那种理念比之当时的陶渊明对他那个时代更加绝望。

本来当一个人遇到自己不满意的时候,又无法改变,要嘛选择妥协,要嘛选择逃避做梦,陶渊明是后者,但是他用自己的生活方式来践行自己的理想。改变不了当时,却不断影响着后来人。桃花源是不是最美好的社会形态我们不得而知。因为实际上,至少到今天没有一个社会形态是绝对完美的。只能说它努力契合并且让大多数人都能够接受。

在陶氏的理想王国里,他自己最怕的是不能抵御现实的冲击,所以桃花源的人一直告诫渔人不可泄露,当然渔人是不会听进去的。这并不是渔人没有契约精神。而是陶渊明自己就是那个渔人。他提出了这样一个希冀的世界,他其实希望传播出来,让后人去寻找,其实就是希望有更多的追随者,你缔造。当然他的桃花源作品很成功,成功的是让一部分拥有童话般的幻想,特别是那些有避世情节和无政府主义的人。但是他们只是想找到现成的,而没有想过是不是可以去把它经营出来。

到了今天,有一种更小众的思想,不管脑洞大开,还是出于其他什么目的性。他们硬生生的把《桃花源记》给弄成了比《聊斋》还阴森恐怖的故事。在他们心中首先是不相信有这样一个地方,甚至极度害怕有人去探寻。他们告诉人们,桃花源等于地狱。这里的没有人烟,只有阴魂,这里没有所谓的不知道魏晋,是因为他们早已被屠戮殆尽。于是告诉你看到的都是渔人被鬼打墙的幻想,彻底否定了桃花源的可能和希望之光,豁然开朗不存在。

虽然桃花源是一种理想社会,有乌托邦之嫌疑,但是并不是说它一无是处,社会发展也是一门科学,它同样可以大胆假设和小心求证,我们见不到或者达不到的事情,不见一部分人不能做到,也许你不能做到的,一部分人已经达到了。你看如今很多网红,也在表现一种他们自己希冀的乐园生活,那么是一出戏,人家能演出来,你只是不能而已。

所以为什么李子柒得到那么多人的肯定和喜欢呢?

陶渊明的时代跟今天比起来是不一样,也许今天他个人的性格依然会选择隐居,但是至少不至于一部分人想象的那么绝望,沽酒客相信会有桃花源的地方,但是会随着时代发展,呈现出不一样的模样。

其他网友回答

在世界文学历史上,塑造一个不存在的理想国是常见的题材。而这个理想国给人们带来向往的同时都会给你一种鬼气森森的传奇色彩,可谓是厌世文学的特色,《桃花源记》自然也在此列。再比如英国斯威夫特的《格列佛游记》,讲述了主人公在航海期间偶遇小人国、大人国、飞岛和慧骃国等不存在的国家游览。男主人公十分向往慧骃国的文明生活,对现实世界十分厌恶。《格列佛游记》通篇下来,负能量满满。再比如最为驰名的空想社会主义创始人托马斯·莫尔的作品《乌托邦》。作为天主教圣徒的托马斯·莫尔有着共产主义思想,认为私有制是万恶之源。乌托邦(Utopia)本意是“没有的地方”或者“好地方”,莫尔在《乌托邦》中虚构了一个航海家——拉斐尔·希斯拉德航行到一个奇乡异国“乌托邦”的旅行见闻。在那里,财产是公有的,人民是平等的,实行着按需分配的原则,大家穿统一的工作服,在公共餐厅就餐,官吏是公共选举产生。托马斯·莫尔1535年因反对亨利八世兼任教会首脑而被处死。

《都铎王朝》的托马斯·莫尔

《乌托邦》

除此之外,法国科幻小说之父儒勒·凡尔纳的科幻三部曲中的男主人公尼摩船长就是一个对人类居住的国度深感厌恶,从此一心归隐于没有人类痕迹的大海深处。在《海底两万里》和《神秘岛》中,凡尔纳都构建了‘鹦鹉螺号’和‘林肯岛’这样的远离尘世的‘世外桃源’,厌恶现实世界的情绪也很明显。尼摩船长最后也归于死亡,他的“世外桃源”鹦鹉螺号也长眠大洋之底。

在描述理想国的作品中,我们都很容易看到过于传奇诡异的情节描述。和托马斯·莫尔的《乌托邦》有着类似灵感构架的就是登上初中语文课本、田园诗人陶渊明的短篇《桃花源记》了。陶渊明的许多田园诗作都流露出厌世的强烈情绪,他渴望归隐山林远离人烟,《桃花源记》就是他这种情结的最强烈表示。

在中国古典志怪作品中,无论是《镜花缘》还是《山海经》,都带有一种鬼气森森的氛围,甚至可以说篇篇皆有《聊斋》风格。《桃花源记》也不例外。陶渊明的时代是东晋至南北朝,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乱世。尤其是三国期间战火纷飞民不聊生的国情致使尸殍遍野,躲避战祸就是当时人们最大的奢求。但是这种愿望在当时是不可能实现的,就像莫尔的乌托邦也是不存在的社会一样。人们想摆脱这种痛苦,只有死亡这一条路。因此很多《桃花源记》的读者,认为晋太元中的武陵渔人所去的桃花源是死者的阴间世界。疑点:桃花源的墓道结构、禁忌的桃树桑竹以及穿越的服饰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初极狭,才通人”是古代墓道结构的典型特征,《大汉原陵秘藏经》记载前窄后宽是墓穴防盗的常见规制。民间出于对死者的避讳,是不会把房屋、村舍的入口弄得前窄后宽的。桃花源的村舍入口明显是有违生者居住地常规文化的。

汉末曹操墓,前窄后宽的墓道结构

“忽逢桃花林”“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也符合古人选择依山傍水的宝地建造陵墓,《葬经》记载门前有桃桑,为大凶。因为桃树和桑竹被认为聚集阴气,民间是不会在家门口种植这种植物。

“男女衣着,悉如外人”证实桃花源居民的服饰和晋朝百姓没有什么区别,但是这是不可能的。从秦末到晋朝有五百年,晋朝的服装受少数民族影响和秦代有较大差距。因此桃花源居民的衣着款式跟上了外界的潮流,这对于与世隔绝的村落来说是件匪夷所思的事情。所以曾有人断言,桃花源是阴间国度,他们的衣服是阳间的人烧给他们的。但这也有些说不通,这些秦末百姓假如真的死了五百年,外界早就不认识他们,更谈不上烧化什么贡品给他们了。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我个人认为《桃花源记》所讲述的并非什么鬼故事,而是一个稍有灵异之感的幻想游记。因为它符合厌世文学的特征,桃花源无法再被找到,正如《格列佛游记》中的大人国、小人国不会被格列佛再次光临一样,它们是现实世界不存在的地方。或许陶渊明和托马斯·莫尔一样看清了社会本质,甚至可以将《桃花源记》看作最早的关于财产公有制的设想,以及最早空想社会主义思想的萌芽。雲绯历史号:故纸堆间雲绯文学号:芳绯文学欢迎点赞和评论

其他网友回答

有人说《桃花源记》是一个鬼故事,你怎么看?

如果说是一个仙境里的故事,大家可能会比较容易接受。但魏晋时,人们已经有仙境一日,人间10载的观念。此文没有写出时间差,所以也不能说陶渊明有创作误入仙境的小说故事的故意。陶渊明是个诗人,虚构想象乃诗家常事耳,为了写出一个自己向往的社会,只有虚构了这么一个洞外世界了。结尾为何要写太守派人寻找无果呢?因为这是陶渊明虚构的世界,当时的人是相信神仙鬼怪的,会信以为真,所以陶渊明为打消人们寻找的热情,便写了这样的结尾,而且渔人病终,想找也找不到了。当然,这样写,更增添了文章扑朔迷离的奇幻感,更有魅力了。

以上就是小编关于【有人说《桃花源记》是一个鬼故事你怎么看】的分享,希望对你有用。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