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云为何不受刘备重用(文武双全的赵云为什么得不到刘备的重用?)

网友提问:

文武双全的赵云为什么得不到刘备的重用?

优质回答:

刘备进位汉中王时分封诸将,关张马黄等将领都受封了名号将军。赵云还是翊军将军,原地踏步。其地位不说与最初跟随刘备起兵情如兄弟的关羽、张飞二人相差甚远,就连后期投靠蜀汉的马超、黄忠一干降将,以及后起之秀魏延等也都后来居上。

一、生平简介

赵云,(?~229)三国时期蜀国名将,字子龙,长山真定(今河北正定)人。以勇猛善战著称。

原为公孙瓒将领。公孙瓒兵败易京后,辗转投靠刘备,从此追随刘备颠沛流离,矢志不渝。战博望,当阳长坂力救甘夫人及阿斗 ,《三国志》:“及先主为曹公所追于当阳长坂,弃妻子南走,云身抱弱子,即后主也,保护甘夫人,即后主母也,皆得免难。迁为牙门将军。”后从平荆州四郡,

刘备入蜀后,“成都既定 以云为翊军将军。”《三国志》。汉中之战,以“长山赵子龙”,“一身是胆”,闻名于世。

二、忠心义胆 戎马一生

(1)时运不济

赵云追随刘备之时, 正是刘备最危难之际。刘备势单力薄,惶惶不可终日,经常是颠沛流离,寄人篱下,基本上是无兵可用。仅有少得可怜的兵马,还要先交给素有“万人敌”之称的关羽、张飞指挥作战,赵云只能担负起保护刘备及家小的重任。久而久之赵云在刘备阵营中,屡屡充当的是警卫团长的角色。当刘备逐渐做大,有兵可用之时,已经是十数年之后了。这时又因赵云没有实际的統兵经验,另外加之此时期蜀汉将领众多,自然赵云就没有統兵的机会了。

时光飞逝,直到蜀汉后期,蜀中无大将,廖化当先锋之时,孔明才派上赵云为主将上阵,其时的赵云已经是鬓发苍白的老人矣。

統兵作战,经验尤为重要。而经验则需日积月累,一将功成万骨枯,没有天生的将军,只有实战出真知。从赵云择定刘备,千难万险,九死一生,一路走来每每身先士卒,杀敌无数。其轻财重义,大赏不独享,能使士卒用命。倘若使智勇双全之赵云統兵,再辅一智谋之士,那赵云将如虎添翼,绝对是一个优秀之帅才!

(2)、门阀制度误人

赵云得不到重用 ,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是与历史上产生于西汉后期,东汉时达到高峰,直到唐代才衰落的”门阀制度”有关。

赵云出身布衣 ,祖上没有显赫之事迹。其声望,官职全凭一己之力,日积月累,一点一滴所为。再加上刘备早期无人可用,也就顾不上讲究什么门第了,赵云也就多了一些出头露脸的机会。而刘备发达之后,“门阀制度”这套玩意又堂而皇之的摆到了桌面。

刘备称帝,群臣上贺表,列了前五十个人的名字,还加上等一百八十人。而领衔的却是”征西大将军都亭侯马超”,其理由是”马孟起世代公侯”。曾舍生忘死,两次拯救接班人于水火的大功臣赵云竟排在”等一百八十人”之中,竟然连名字都没出现!这时恐怕刘备或真心想提拔重用赵云,也要考量一下门阀制度的受益者,士大夫阶层的压力了。

(3)、赤胆忠心、淡泊名利

赵云为人正直,高风亮节。从征四郡时,拒樊氏美色,明知赵范不轨仍恪守礼节。

刘备在平定益州后,欲大赏封地,赵云以霍去病”匈奴未灭,无用家为“的典故劝谏刘备:“益州人民屡遭兵火,田宅皆空;今当归还百姓,…,不宜夺之为私赏也”。

其忠心爱民之志,堂堂正正。刘备只得”大喜而从之”,可是只此一言(刘备是否真正大喜也不得而知),尽得罪满朝文武!

赵云没有山头,向来单枪匹马,从不拉帮结派,结党营私,自然在朝中也就人微言轻了。

刘备称帝后,准备发动对孙权的复仇之战。忠心义胆之赵云当即上书力谏:”国贼是曹操,非孙权也,且先灭魏,则吴自服。操身虽毙,子丕篡盗,当因众心,早图关中,居河、渭上流以讨凶逆,关东义士必裹粮策马以迎王师。不应置魏,先与吴战;兵势一交,不得卒解。”从这中肯透彻的谏书中,可见赵云是出于公心,为江山社稷考虑,而不惜得罪刚刚登上皇帝宝座的刘备,而直言相谏。赵云并不是反对夺回荆洲,只是认为现在时机尚未成熟,其远见卓识之才华,无疑值得称道。但利令智昏的刘备不但没有采纳其建议,相反竟对赵云产生了疑虑,遂将赵云冷落一旁,竟连蜀吴之生死之战,都没让赵云直接参加,留下赵云督江州,真乃天子之心不可测也。

(4)、综合因素

214年刘备拿下成都后,以军功升任赵云为“翊军将军”。虽然职位得到了升迁,但地位并不高,更令人不解的是赵云这个翊军将军一干就是十几年,而在此期间许多同僚的官职,无论是资历比他老的,还是资历比他短的,早已把赵云远远甩在后面。

刘备称汉中王后,对百官进行了封赏:关羽为前将军、马超为左将军、张飞为右将军、黄忠为后将军,魏延为镇远将军、刘封为副军将军等。

刘备称帝后,再次进行封赏:马超为骠骑将军、张飞为车骑将军、刘琰为镇东将军、魏延为镇北将军等。

在这两次晋升的绝好机会中,名单始终没有赵云的名字。

那么赵云为何没有得到升迁呢?

对此众人疑惑不解,刘备亦人杰,他知人善任,慧眼识人。陈寿评价:“先主之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盖有高祖之风,英雄之器焉”。但是他为何薄对功臣猛将赵云呢?

除以上几方面外,亦给以下分析:

一是赵云时运不济,被信任与被重用不可混为一谈。

二是以战功等做为升迁的重要依据。“万人敌”关羽、张飞自不用说 ; 马超原本就是一方诸侯,威名赫赫,兵不血刃拿下成都,另外刘备还看中马超在雍凉羌族中的威望;汉中之战黄忠斩杀曹魏大将夏侯渊,立下赫赫战功,而在战前他的职位是讨虏将军,得以升任为征西将军,并且很快升任后将军,地位仅次于关羽、张飞、马超了。

而赵云在汉中之战的功劳也仅仅是个陪衬,对于整个战局并无多大影响,再加上此后再无率兵出征的机会,所以刘备很难以战功来提拔赵云。就是魏延亦是从牙门将军起步,积有战功,任魏延为镇远将军、领汉中太守。刘备称帝后,进一步提拔魏延为镇北将军。

三是平衡各个山头的需要。刘备利用官职作为平衡派系利益的一个重要手段。刘备入主西川后,吸纳了许多刘璋的部下,而这些人不仅在当地有一定的影响力,同样也为刘备拿下益州、攻取汉中立下大功,其中以法正等最具代表性。因而平衡错综复杂的政治关系,益州、东州,荆州、原从派系之争等 矛盾也十分重要。

(5)最终结局

相对比较,对待赵云刘禅比他爹要强 。刘禅即位后,此时“五虎上将”仅存赵云一人。《三国志》:建兴元年,(刘禅以赵云)“为中护军、征南将军,封永昌亭侯,迁镇东将军。” (或是诸葛亮的主意)在军职上很快连升两级,与魏延镇北将军的职级处于平级。不过这也是赵云在蜀汉政权中的最高官职了。而后因箕谷出战不利被贬为镇军将军。建兴七年赵云去世。后追加谥号为顺平侯。

结束语:综上所述赵云戎马一生,文武双全,”一身是胆”为蜀汉忠心耿耿,矢志不渝,公而忘私,光明磊落,义贯金石,天地可鉴,功勋卓著而受人敬仰。所谓受重用与否,赵云仍千古流芳!

其他网友回答

谢谢邀请。

刘备重用魏延,而不是赵云?

这是个错误的命题。刘备最大的特点就是“知人善任”。

在三国乱世中,刘备从一只弱小的队伍,最终称霸西南,三分天下,称王汉中,建立蜀国。其优势就是在于用人和外交上。刘备识人之准,用人之恰当,那是一个“高”字。这一点上,刘备的确有过人之处。

尺有所长,寸有所短。如何用人,是一门很高深的学问。 关羽之勇,张飞之猛,诸葛亮之智,法正之诡,赵云之忠都被他用到了极致。

大家都有个错觉,感觉赵云一直没被重用。这是个错误的看法。

赵云,作为一个元老,在公孙瓒营中就跟随刘备,是仅次于关羽、张飞的元老级人物。但是,却几乎很少看见赵云单独领兵打仗。除了长坂坡那一仗,杀进曹军中救出阿斗,夺了曹操的青釭剑,如入无人之境,让曹操刮目相看外,几乎没有什么骄人的战绩。

这是因为,赵云有个重要的使命,那就是:刘备的贴身卫队长。他的使命是保卫家眷,保卫刘备。即使刘备入川,也是留赵云在荆州保卫家眷。庞统阵亡后,赵云随着诸葛亮入川。 赵云的正直和忠诚,是其他人无法比拟的。反对刘备分封成都的豪宅土地,反对刘备称王,反对刘备发起夷陵之战等等,都可以看出他的刚正和大局观。正因为这样,刘备很信任他,将家眷和后主的安危,都交给赵云和陈到。

虽然刘备在称汉中王后,加封将军中,赵云并没有给予很高的地位和加封。但这是局势的需要,并不代表赵云在刘备心目中地位不高。恰恰相反,他知道赵云想要什么,看淡什么。

对于魏延,这是从荆州时期跟随刘备的。随刘备入川,取西川、夺汉中。魏延的特点是有勇有谋,是个全才。即可领兵打仗,也可治理一方。刘备之所以选魏延为汉中太守,看中的就是这一点。

汉中太守肩负着三个使命:1、守住这个入川的大门。2、将汉中建设成军事基地。3、随时准备北上出击。是个攻、守、治的综合功能。

这一点,张飞不行,赵云也不行,只有魏延是最合适的人选。 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魏延在汉中太守这个职位上做得相当出色。

知人善任,是刘备的特点。什么人该怎么用,他拿捏的非常准。魏延和赵云,以及其他人,都是这样,只是位置的恰当,而不是重与不重。

另外要说一个人,马超。马超在投靠刘备后,只是在取成都的时候用了一下,其他时候,虽然给了很高的地位,却一直闲置,没有重用。那是因为,刘备信不过这个人,一个连父亲家人都不在乎的人,会在乎你一个老板?所以,刘备一直没让马超领兵,是信不过。

其他网友回答

按正史分析。

说刘备重用魏延,无非就是刘备破格提拔之前名不见经传的魏延,直接将魏延从牙门将军提拔为镇远将军,汉中太守,成为镇守一方、独挡一面的封疆大吏。

说刘备不重用赵云,无非就是说赵云一直都是个杂号将军,直到刘备去世,赵云都只是个翊军将军。

但我的结论是:刘备重用了魏延,同时也重用了赵云,魏延的地位其实与赵云是相差不多的,另外重用并不是仅仅体现在地位高低上,而是体现在实权的拥有上,比如说汉末名士许靖,刘备称汉中王时,封许靖为汉中王太傅,刘备称帝时,封许靖为司徒,位列三公,这说明刘备重用许靖了吗?并没有,只是位高权轻,当成名誉供奉起来而已。

刘备称汉中王时,封了前、后、左、右四方将军,关羽为前将军、黄忠为后将军,马超为左将军,张飞为右将军,刘备封四方将军的依据就是战功,不仅是刘备,整个东汉到三国时期都是以军功来分封的。

关羽和张飞的功劳自不必说了,一路跟随刘备三十多年,张飞长坂一声吼,入川义释严颜,攻取江州,关羽南郡之战绝北道,同时镇守荆州近十年,两人受封完全不出意外,马超出身将门世家,又是直接逼降成都刘璋的功臣,黄忠定军山斩夏侯渊,阵斩敌军主帅,这可是天大的功臣,受封无可厚非。

但你要说魏延和赵云具体的功劳是什么?

可能赵云还能说出来几件,比如入川之战攻克江阳郡、犍为郡,汉水之战克曹军,但魏延呢?具体有什么战功?史书没有详细记载,只说数有战功,作战勇猛。

但是无论根据什么战功来分封,都是刘备的用人之道,刘备的用人之道在三国中仅将于曹操,与孙权同样历害。

四方将军中,关羽镇守荆州,是蜀汉的发源地和基本面,是蜀汉最重要的根基,所以交给蜀汉最有能力的将军–关羽,除了关羽之外,蜀汉还真找不到一个既有能力、又有声望的将军来镇守,刘备选择关羽镇守荆州,既是刘备的用人之道,又是刘备的无奈之举。

四方将军虽然地位高,但是其中的马超和黄忠并没有受到重用,马超没有受重用固然是因为他的身份,曾经是一方之主的名将之后,刘备无法重用,黄忠没有受重用,一是年龄大了,另外黄忠受封仅仅是因为功劳,而不像关羽、张飞等人与刘备的关系很铁。

再来看张飞,张飞虽受封四方将军,但刘备并没有让张飞镇守汉中,固然因为张飞的性格原因,也同样因为张飞的能力,张飞有两个毛病,一是爱喝酒,二是爱鞭打手下,刘备让张飞镇守阆中,能说刘备不重用张飞吗?当然不是,刘备是录才使用,刘备没有让张飞镇守汉中而是让他镇守阆中是根据他的能力来区分使用,阆中不是前线,张飞有些毛病也不会出现大问题。

而赵云和魏延两人都是官职低于四方将军的杂号将军,但是两人都是有实权的,魏延镇守汉中,赵云都督江州,汉中和江州都是蜀汉的重地,汉中是北方门户,江州是东部重地,刘备只是区别使用人才,并没有不重用。

事实上,在蜀汉的武将中,除了四方将军之外,就是魏延和赵云的地位最高了,既有官职,又是镇守一方手握实权的封疆土大吏,如果说有区别,那就是他们的镇守地域有区别。

刘备对魏延与赵云是同样信任的,长坂之战时,有人说赵云投敌,刘备根本就不相信,反而将自已的家眷交给赵云保护,如果不是绝对信任,刘备不会这么做;同样,刘备将益州北方的门户交给魏延镇守,也同样是对魏延的信任。

再来看刘备的用人之道,诸葛亮善于治国理政,所以刘备就让诸葛亮坐镇后方,足兵足粮,如同刘邦对待萧何一样,法正、庞德善于奇谋,刘备打仗就带在身边,为自已出谋划策,将正确的人放在正确的位置上,刘备的用人没有问题,并不能说带在身边就是重用,而留守后方就是不重用,这个不成立的。

同样,让魏延镇守汉中,是刘备看中了魏延的能力,魏延勇猛,有军事才能,魏延的军事才能甚至强过张飞和赵云,注意我说的是军事才能,在军事上魏延是独当一面的好手,在这个方面魏延强于张飞和赵云,而且对刘备还非常忠诚,因为魏延是刘备的部曲,值得信任,所以刘备让魏延镇守汉中。

而赵云呢,赵云当然也是个不错的武将,但其在军事的才能稍有欠缺,这个欠缺就是赵云的性格使然,赵云这个人太正直了,太爱护百姓了,他首次从家乡出来投靠公孙瓒时,为了是仁政,刘备得成都后,想将百姓的财物分给手下,赵云劝谏,刘备伐吴,赵云又劝谏。

为什么正直的武将会有所欠缺呢?

一是因为得罪的人太多。光是赵云在成都劝谏刘备不要将百姓的财物分给手下,就得罪了蜀汉大大小小的官员,结果这些官员都没有分到财物,能不怪赵云吗?二是太正直的人,无法做一些违背道德的事,要知道成大事者,要做很多违背道德,伤害百姓的事来,这些事赵云是做不来的,但魏延可以,刘备也可以。

所以刘备只是择才录用,将魏延和赵云安排在不同的岗位,他们两人在蜀汉阵营是仅次于关羽和张飞受到重用的武将,比马超和黄忠更受重用。

其他网友回答

龙胆赤心报家国,血染征袍透甲红。当阳谁敢与争锋,英杰犹记赵子龙。

赵云,现如今最受大众欢迎的一位三国名将,无论在戏曲还是小说演义中,我们都能看到他英勇神武,赤胆忠心的形象。在《三国演义》中,他是蜀汉五虎大将之一,当阳长坂坡一战,面对曹操百万大军,他为救少主,七进七出,击杀曹操五十多员军将而毫发未损,名扬天下。然而在正史上,赵云做到的最大官职不过一偏将,顺平侯的爵位还是在其死后32年才受刘禅追谥,难道历史上的赵云真只是一个庸碌无为的普通将领,不过被文学过于渲染罢了?其实还真不是,历史上的赵云绝对称得上是战功赫赫,那么为什么刘备却一直不委以赵云重任呢?刘备死前又到底对赵云说出了怎样的真相呢?一起来探索这段不为人知的往事吧。

刘备不重用赵云的说法来源

后人认为刘备不重用赵云不是没有道理的,究其关键原因还是赵云的官职与其战功不匹配,相比与其他人来说,赵云的晋升之路是走得相当艰难。赵云一生追随了刘备近三十年,立下过无数战功,曾先后参加过博望坡之战、长坂坡之战,独立指挥了入川之战、汉水之战、箕谷之战,并且都取得了非常好的战果。然尽管又如此成就,赵云却始终未入上将之列,始终不过一偏将。长坂坡英勇救少主后被封为牙门将军;刘备攻下成都后,赵云晋升为翊军将军,汉水之战后,赵云到达了他人生的巅峰,被拜为虎威将军。这些名号看上去挺牛的,但其实说白了都属于“杂号将军”,像赵云虎威将军一职都远逊色于当时魏延所担任的镇北将军之职。像魏延追随刘备的时间没赵云长,所立战功也不见比赵云多,但其职位却在赵云之上,不得不令人深感疑惑。

赵云未任要职的关键原因

刘备称汉中王时,马超被拜为骠骑将军,黄忠为后将军,魏延为镇北将军,而追随刘备多年的赵云只是一个虎威将军,为何马超,黄忠,魏延这些后来的将领都位在赵云之上了呢?其实论战功,还真是难见高下,也许赵云还略胜一筹,但有一样东西确实赵云比不过他们的,那便是势力背景。像马超的骠骑将军,这是仅次于大将军的职位,比当时的车骑将军张飞还高一等,为何马超会有如此殊荣呢?关键他背后有一支实力强大的西凉军,马超本是西凉军首领马腾之子,加之马超早有威名,尽管投靠了刘备,但在西凉地区还是非常有声望的。那么黄忠和魏延为何能在赵云之上呢?我们知道刘备手下派系众多,最有名的就是益州本土士族和荆州派,而黄忠和魏延就是荆州派系武将的代表。反观赵云,原本为公孙瓒手下一小将,后因兄死隐世7年,最后独自投到刘备麾下,可以说是毫无势力背景可言,这便是赵云没能担任一个重要职位的关键原因。

刘备死前道出的真相

正史上并没有记载刘备临死前与赵云的对话,这个临终遗言主要出自《三国演义》白帝城托孤一节中,其中写道了刘备对赵云的最后嘱托:

又嘱赵云曰:“朕与卿于患难之中,相从到今,不想于此地分别。卿可想朕故交,早晚看觑吾子,勿负朕言。”

表达的意思也很明确,说与赵云多年来患难与共,现在要分离了希望赵云以后能帮忙照看自己的儿子。

其实赵云追随刘备近三十年,一直忠心耿耿,这些刘备不可能看不到。所以刘备其实并不可能不重用赵云,相反,他将当时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交给了赵云,而这个任务也除了赵云没有第二人能胜任,因为做这份工作的人必须绝对忠心,又没有追名逐利之心,什么呢?那便是保卫刘家的皇室人员,《三国演义》中我们就看到过许多关于赵云救刘备家属的片段,其实这也是一个反应,再有便是在赵云的职位上也有体现,像牙门将军,这个职位的任职者非与主公关系亲近之人不可胜任,需常伴主公左右,负责统领亲兵。

所以赵云在历史上之所以没担任官阶高的职位,一来是没有强大的势力背景,二来是因为刘备对他特别信任,将保卫皇室的重任交给了赵云,虽说对赵云来说有点委屈,不过刘备也深知赵云为人,只有他能尽心尽责的完成这一重任。

“品历史人文,悟真理人生。”专注历史文化的探索,我是灵魂的感触!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我的头条号哦!

其他网友回答

刘备成功最大要素是善用人才。问题中说刘备慧眼识英,这是非常准确的。赵云跟了刘备二十多年,勇武可见,忠心可见。赵云在长坂坡之战中拼死保护刘备妻儿。

那为什么刘备不重用赵云?

我认为这是现实和演义的差别所在。赵云是《三国演义》和民间的宠儿,有”常胜将军”的威名,甚至武力排名有一吕二赵的说法,是神一般的存在。而现实中赵云主要职责是充当刘备的护卫,有时也干干先锋将,但从没有打过大战,更没有独镇一方。也就是说赵云充其量是将才,而非帅才。有人可能会说刘备不给他舞台,怎么知道赵云没有帅才?赵云忠心不二,如果他有帅才刘备绝对会用他。而且赵云在自己岗位上干的很好,地位也很高。并不是哪个都要成为关羽才算重用。

以上就是小编关于【文武双全的赵云为什么得不到刘备的重用】的分享,希望对你有用。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