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包拯最后的结局是什么?
优质回答
平阳狐狸,回答问题。
开封有个包青天,铁面无私辨忠奸。其实,任职开封府并非包拯仕途的顶点,也不是终点。
包拯是安徽合肥人,生于北宋公元 999 年。想起这个年份,就难免想起一种感冒药来,如果请包拯做代言人,效果应该不差。
公元 1027 年, 28 岁的包拯考中进士,授江西建昌知县。因父母年迈,包拯要求调职,被任命为安徽和州监税。父母又不许其远离,包拯干脆离职回家照看父母。没几年父母去世,守孝期满,包拯仍徘徊犹豫不忍离去。乡里亲友多次劝解,包拯才再次入京。
1037 年,包拯授安徽天长知县,此时包拯已在家 10 年,时年 38 岁。用八个字来形容包拯,那就是“孝字为先,大器晚成”。
不少人以为包拯是两朝元老或三朝重臣啥的,其实不然。包拯不论是考取进士还是在朝做官,都在宋仁宗一朝。宋仁宗 1022 年即位,包拯 1028 年中进士,包拯死后的第 2 年,宋仁宗才去世。
宋仁宗是宋朝的第 4 位皇帝,宋真宗第六子,活了 53 岁,当皇帝却当了 41 年,“狸猫换太子”等包公戏中的情节都发生在宋仁宗时代。
“开封知府”是人们对包拯最深的印象,其实包拯从 1037 年任天长知县至 1062 年去世,20 多年的仕途中,担任的职务两只手加两只脚都数不过来。
公元 1056 年,包拯担任开封知府,时年 57 岁。主政开封不过两年时间,在其 25 年的仕途生涯中并不算长,当然也就不可能有那么多包公断案的故事了。
开封是北宋的首都,同是知府,但职责和权重显然不同于其他州府,如同今北京市长和其他市长的区别一样。
作为帝都,历任开封知府中,除了包拯、寇准这些名人外,宋太宗、宋真宗、宋钦宗这三位宋朝皇帝都曾担任过开封知府。(宋太宗 赵光义)
北宋定都开封,但开封一马平川,无险可守。从军事角度上来讲,开封并不是定都的首选之地,宋太祖赵匡胤也曾想迁都洛阳,但被宋太宗赵光义所劝阻。毕竟赵光义长期担任开封知府,在开封经营多年,自然不愿意离开开封府,这也才有了后来宋太祖传位赵光义的顺利进行。
假如真的迁都洛阳,赵光义未必能顺利成为大宋皇帝。 1127 年金兵一路南下,也就不那么容易发生导致北宋灭亡的“靖康之耻”了。
开封知府只是包拯仕途生涯的一个短暂片段,在其整个仕途生涯中,涵盖了监察、行政、财政、军事等领域。他的政治贡献其实不在于担任开封知府,而在其任职监察机构时期。
宋朝的监察机构分御史台和谏院两大块,即御史和谏官两种,合称“台谏”。包拯在这两个系统中都曾担任过职位,发表过不少奏议,甚至将好脾气的宋仁宗怼得一愣一愣的。
包拯的耿直之所以能够实行。与北宋时期士大夫阶层的兴起和强悍,宋仁宗“共治时代”的外部环境有很大关系。在那个时代,文人士大夫的不同声音被允许,人们也相信批评能让世界更美好。
从政治和政绩的角度看。包拯的同道和前辈不应该是狄仁杰,而是魏征。(少年包青天)除了监察系统,包拯仕途的另一主线是财政系统,铁面包公会算账,这个是很多人所忽视的。包拯先后担任户部判官、户部副使、各州转运使以及三司使等职,绝对是北宋时期一等一的经济学家和财经达人。
转运使和三司使听起来似乎不咋地,实则不然。唐朝定都关中长安,地狭人稠,粮草不济,需要从江淮等地运输钱粮租税到关中,开始设立转运使。到宋时,一路或一地的转运使逐渐成为一地的最高行政长官,除了掌管钱粮赋税转运,监察及地方官员的考绩也在其中,类似于明清时期的地方总督,包拯就曾担任过河北等多地的转运使。
三司使更是了得!在帝国财政系统中,本来分设掌管政府财政收支的度支机构,掌管全国租赋的户部以及盐铁专营机构,后来三个部门合并,称为“三司使”。户部都隶属于三司使,属于帝国的最高财政长官。
包拯晚年时,曾先后弹劾两任三司使,致二人相继被免。宋仁宗有意让包拯出任三司使,却遭到大文豪欧阳修的嘲笑,说是包拯弹劾了别人,自己却盯着这个肥差。包拯于是待在家中不愿就职,宋仁宗不许,不久才就职。
包拯后来又被授为礼部侍郎,但被拒绝,后又升迁至枢密副使,《水浒传》中的宋朝大宦官童贯曾担任过枢密使。枢密院是当时政府的最高军事决策机构,包拯也算踏入了军界,担任二把手。(开封府)
1062 年,包拯病逝,时年 63 岁。宋仁宗亲临吊唁并辍朝一日,追赠礼部尚书,谥号“孝肃”。
“包拯不廉”,北宋文坛领袖欧阳修上书弹劾包拯,一石激起千层浪,欧阳修又为何直斥包拯不廉呢?
包拯出身官宦之家,自幼得父母言传身教,遂养成忠诚厚道之品行。北宋仁宗五年,包拯考中进士,其仕途开端就由知县做起。
“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一直是包拯自勉之信条,其心中只有国家社稷百姓民生,遂一心为民请命敢于犯上直谏,从不顾惜自己的安危与名声。
包拯既没有传说中龙虎铡,也没有传说中的尚方宝剑,可其为百姓审奇狱断冤案一样法不容情,成为可以救百姓于水火,可以为百姓伸张正义的青天大老爷。
包拯不苟言笑,尤其对欲向其行贿之人更是一脸阴沉。包拯之刚正硬性,就连皇亲国戚都怵其三分,遂民间传言只有阎王老爷与这个铁面包老头用钱买不通。包拯就凭着如此清正廉洁忠君爱民之心,一路升迁至开封府尹。
话说北宋仁宗朝管理财政的三司使张方平,利用权力之便趁机以超低价格谋夺他人豪宅,后因事主出事而曝光。
包拯闻知此事,自觉三司使乃管理国家钱财要职,容不得一丝贪念,遂大力弹劾张方平。随之仁宗免去张方平之职,又任命宋祁为三司使。
可包拯却觉得宋祁虽没有贪污之实,但还有生活糜奢等诸多毛病,也不是三司使合适人选,遂又弹劾宋祁,吓得宋祁不等仁宗发话主动请辞。
三司使位置再次出现空缺,张方平有才无德,宋祁马马虎虎还行却有生活小节等问题,仁宗思谋良久也只有清廉自律的包拯是最佳人选。
于是宋仁宗立刻宣布包拯继任三司使,包拯性格直爽未做推脱即接任此职。朝野为此一片哗然,这也成为欧阳修弹劾包拯不廉耻之因。
其实欧阳修亦是清廉之臣,他弹劾包拯并无私人目的。只不过欧阳修更注重名声,注重自己在别人眼中的样子。由此欧阳修认为包拯强势弹劾两任三司使下台,而自己未谦虚推让就直接上任,不仅给世人留下倨傲不懂礼仪之感,亦是取了不该取的东西。
欧阳修历经宦海沉浮,自知官场险恶,其弹劾包拯亦是深怕其被政敌抓住把柄诟病,遂给予提醒以回护包拯周全。
虽然包拯感觉欧阳修所言有些道理,并请辞回家休息了一段时间,但宋仁宗找不到三司使合适人选,最终依旧由包拯担起重任,而且包拯做的也相当称职。欧阳修看到包拯安全度过了舆论风险期,遂也就不再反对包拯担任三司使了。
包拯从不重视名声等虚的东西,只要自己认为对的东西,自己认为于国于民有利的事情,不管别人怎样看都会坚持去做。
包拯心中没有虚无名声掣肘,相比欧阳修而言是更为纯粹的廉洁之臣。由此宋仁宗对包拯为国为民不畏强权的刚正大为赞赏,一直信任重用包拯。
包拯年近七旬时已官至枢密副使,却依然夜以继日操劳国事,终有一天口吐白沫晕倒在朝堂之上。
宋仁宗闻听包拯病倒心急如焚,遂亲派太医诊治并送来汤药。可包拯病症未见任何起色,其弥留之际给只有五岁的儿子包绶留下家训遗嘱:如果包氏子孙日后为官贪污枉法,不能写入包家族谱,死后不能葬入祖坟。并要将此家训刻在院中照壁,以便日夜提醒训诫子孙。
从发病到去世只有短短13天,千古忠臣包拯撒手人寰,享年只有64岁。包拯生前为民不惧权贵得罪人太多,家人深怕有人报复盗墓,遂造了21口棺材,送殡之日同时抬出四方城门,然后分散建造21处坟墓 。
无人知晓何处才是包拯真正葬身之处。直到包拯去世九百余年后,我国才发现了真正包公墓,并通过高科技检验证实墓中骨骸确实是包拯,但发现其骨中汞元素含量远超正常人指标。难道古已有之的有关包拯被人毒害致死的传言是真的吗?
宋仁宗下毒说
有传言称宋仁宗在包拯病后赐汤药将其毒杀。但我们查找史料典礼寻不到宋仁宗想加害包拯的蛛丝马迹。
宋仁宗就是传说狸猫换太子,被包拯打龙袍的那个皇帝。可历史上真实的宋仁宗却是屈指可数以仁治国的有道明君,对包拯直言冒犯之言从不以为逆。
有一次宋仁宗宠妃张贵妃吹枕头风,想为叔叔张尧佐谋个宣慰使的肥差。话说张尧佐为官并不贪婪,可包拯却觉其天资平庸,不能胜任宣慰使重担,遂连续七次上书坚决反对张尧佐担任宣慰使。
据说当时包拯侃侃而谈,唾沫星子喷了仁宗一脸,气的仁宗脸色变得惨白,以致君臣关系一度弄得很僵。但是宋仁宗并未发怒,反而听从包拯谏言撤销了张尧佐的任命。宋仁宗面对哭闹不止的爱妃,也只能无奈的说一句:“你想为叔父谋求个肥差,却忘了御史是铁面包拯啊!”。
既然宋仁宗被包拯当众直谏弄得如此下不来台,都未治包拯不敬之罪,那他在包拯老病之时又有何必要加害呢?
更何况包拯就是宋仁宗为巩固江山社稷竖起的一面标杆旗帜,包拯威名远扬离不开宋仁宗的信任支持。宋仁宗与包拯不仅是君臣,更像惺惺相惜互相成全的朋友。
而且北宋仁宗朝能涌现出大批诸如欧阳修、范仲淹等名垂千古之臣,皆离不开宋仁宗之仁德。那么于情于理,宋仁宗这样的仁君要害包拯不符合正常逻辑思维。
我们再看包拯死后,宋仁宗不但悲痛欲绝,命全部官员放假一天全到包府吊唁,同时又给包拯儿子包绶加封官职,并赐包拯孝肃之名。
我们试想如果宋仁宗毒杀包拯,为何善待包拯家人?为何如此悲痛欲绝?又为何赐给包拯“孝肃”这样高级评价?
再高明的演技,亦演不出那种失去朋友后痛彻心扉的悲伤。我们从仁宗在包拯死后表现来看,宋仁宗毒杀说不可信,这只是一个毫无根据的怀疑,根本站不住脚。不然宋仁宗就是演技超乎常人的天才演员。
仇家下毒说
也有人觉得包拯病程只有短短13天,而且包拯骨中汞元素含量超标,有可能就是其仇家毒杀。不过现代考古学家经过高科技手段再次检测,对包拯被人害死说存疑。
汞在古代来源除了砒霜,就是朱砂。砒霜所含主要成份是砷元素,可包拯骨骸中并未检测出砷元素,遂就剔除了包拯因砒霜中毒的可能性。
随后考古学家再次对包拯骨骸中汞超标问题多方检测求证,确定包拯尸体中汞应来源于朱砂。
古代经常在死者棺椁中放入朱砂防腐,以保持死者容颜不腐。由此宋仁宗痛失爱臣不忍其腐烂为泥,遂下令将朱砂放入包拯棺材中防腐,应属高概率事件。
再有朱砂还有中药功效,小剂量朱砂可以治疗疾病。后又经考古学家多方检测并查阅典籍求证,包拯生前确实服用过含有朱砂成份的中药。
由此如果朱砂作为防腐剂或中药被使用过,包拯骨骸中必然会汞含量超标,那么包拯就不是直接死于汞中毒,不是被人毒杀,大概率属于正常的生老病死。
我们根据朱砂素有清心安神之功效,再结合包拯病发时的症状推测,包拯大概率属于老年心脏病猝发。更何况包拯心底无私,在当时民间早已是神一般存在,纵使其得罪再多人,可谁又敢加害如此不惧鬼神刚正不阿之人呢?可见包拯确应死于正常的老年性心脏病之类疾病。
包拯一生嫉恶如仇苍天可鉴,其为国为民奋斗到最后一息终得善终。包拯逝后,包氏家训代代相传,其子包綬及后世子孙皆清廉为官清白做人,包公精神也已成为中国历史文化的一种主流精神价值观。
《幼学琼林》是一部什么样的书?
优质回答
《幼学琼林》这部书先由明代程登吉编写,然后由历届朝代的文人增补注释,又续增了时代的新知识。这本书过去之所以能风行全国,历久不衰,成为家喻户晓的蒙学读本,自然有它的特点。下面笔者阐述一下:
这本书的特点是采取的是一种非常传统,并且便于记忆的,如同过去春联一样的骈俪句式。它描述的是过去的各种科学、社会学、礼学、历史文化常识等学科知识。
它採用对偶式的句子,再加上押韵,用一句或几句话来介绍一位历史人物或一个历史典故,儿童读起来琅琅上口,饶有兴趣,既能识字,又能增长知识,以致终身不忘。这是古代蒙学书在内容和编写方法上的一个新的发展!
《幼学琼林》这本书相信很多人听过或者看过,这本书是我国古代儿童的启蒙读物,该书的作者是明朝末期的程登吉所编著。这本书最初的名字不叫《幼学琼林》,而是叫《幼学须知》,当然也有人称作为《成语考》、《故事寻源》。在明朝景泰年间跟清朝嘉庆年间跟民国时期多位学者进行整补。全书都是采用对偶句所写,更加容易诵读,让我们便于记忆。因为这本书内容包含十分丰富,可谓是包罗万象,所以被称作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
1、桃李不言,下自成蹊;道旁苦李,为人所弃。——《幼学琼林·卷四·花木》
大意:桃子跟李子虽然不会说话,但是人们喜欢他们的果实跟花,所以来往不绝于树下,慢慢就形成了一条小路。如果是苦的李子,就算是它生长在路边,也会被人们所厌恶抛弃。
其实这跟我们交朋友差不多,如果是一个性格好、待人友善的人,往往他的身边就会有很多朋友。而如果是一个性别坏、口吐恶言的人,往往这种人身边基本不会有朋友。就算是他主动靠近别人的时候,别人也会一脸嫌弃的躲开。所以,就有了那句“有脾气不算本事,能够控制住脾气才算真本事。”
2、管中窥豹,所见不多;坐井观天,知识不广。——《幼学琼林·卷三·人事》
大意:我们如果通过竹管来看豹子,可能只能看到一个斑纹,而不能看到全身。而如果我们坐在井中,去看外面的天空,可能只能看到进口一块,这样自然很难增长知识。
现实生活中,总有人喜欢盯着别人的短处去看,却很难发现别人的优点,这如同管中窥豹。而更多的人喜欢闭门造成,比如小编自己,以为看了几本心理学方面的书籍,就变成了这方面的大师,却忘记实践胜于理论。如果我们不经过实践,只能看到书中所设限的一块,这样自然很难增长知识。
3、肝胆相照,斯为腹心之友;意气不孚,谓之口头之交。——《幼学琼林·卷二·朋友宾主》
大意:如果我们坦诚相见,自然可以畅所欲言,这样才是值得我们,推心置腹的好朋友。如果我们口蜜腹剑,但却意气相悖,这样只是口头上的交情。
问你们一个很严肃的问题,你们有这种可以畅所欲言的朋友吗?小编就有这样一位,虽然平时联系很少,但是每次聚到一起,都放开了聊,说说自己遭遇,如果是不幸的,他会劝解我一番。而更多的是口头之交,索性自己性格懒散,口头之交变成了点头之交,没有太多的交际,所以这也是懒散的一个好处吧!
4、以铜为鉴,可整衣冠;以古为鉴,可知兴替。——《幼学琼林·卷三·器用》
大意:用铜做的镜子,我们可以用来整理自己的衣冠。如果以历史作为镜子的话,我们就能够知道以前王朝兴衰得失的道理了。
看到这句话是不是感觉非常熟悉,我们在《贞观政要》这本书中也看到过类似的语句。我很认真的思考了一下那些历史上的亡国之君有没有看过前朝的历史,如果看过,他们又为何犯同样的错误呢?思前想后,应该只有明朝末年的崇祯皇帝看过过往的历史吧!虽然以历史为鉴,可最终还是抵不过历史的脚步。
5、可憎者,人情冷暖;可厌者,世态炎凉。——《幼学琼林·卷一·岁时》
大意:最让我们厌恶的、憎恨的往往就是人情世态:比如在别人得势时如果夏日的炎热,在别人失势时如果冬日的寒阳。
古人云:贫在闹市无人问,富在山中有远亲。这句话非常现实,生活中的确如此。比如前段时间我一个表姐做生意,生意赔了一点钱,可能是借了另一个表姐家5万块钱,然后她不知道从什么地方听说我家还欠那个做生意的表姐家一点钱(2千),然后给我妈打电话,让我妈直接把钱还给她。当时我妈非常生气,我家又没借你的钱,为什么要把钱还给你呢?不过碍于亲情,我妈最后什么都没说。
6、当知器满则倾,须知物极必反。——《幼学琼林·卷三·人事》
大意:我们应该知道器物欹器装的太满就会倾倒,事物如果发展到极点的时候,就必然会走向反面。
古人云:水满则溢。我妈经常会问问有什么理想,我就对她说赚到100万,然后我就准备减压生活。什么意思呢?就是找一个轻松点,时间比较宽松的工作,然后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我没有什么大的目标,比如先赚他1个亿。所以,做人一定要懂得知足,毕竟知足者常乐嘛!当然了,我不是反对人应该有野心这句话,而是想说做人要知进退,这样才能长久。
7、识时务者为俊杰,昧先几者非明哲。——《幼学琼林·卷三·人事》
大意:能够认清楚形势的人才是好汉,对于事情发生之前的前兆我们要有所察觉,不然这样就称不上明智。
如果我们仔细的观察,就会发现很多事情发生之前都会有一定的前兆。比如当地震来临时,老鼠、蚂蚁等动物都会有一定的前兆,如果我们能够提前发现,就能避免不必要的伤亡。其实生活中不只是地震发生前会有前兆,很多事情都有,只是我们没有发现。比如行军打仗,我们如何发现敌人的踪迹。“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这就是前兆。
8、智欲圆而行欲方,胆欲大而心欲小。——《幼学琼林·卷三·人事》
大意:智慧要懂得圆通品行要端正,胆量要大胆而且心却要细。
古人云: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其实这句话我并不是很赞成,如果只是依靠胆量的话,那些极限运动的人,恐怕早就成为世界富豪了。胆大没错,但是前提是要心细,就像那些成功的极限运动挑战者,他们之所以能成功,就是因为他们心细跟胆大。而如果他们只是胆大的话,那么恐怕早就……
其实在《幼学琼林》中不只是小编选的这8句话,还有更多的,你们知道吗?
贵州历史上出现过哪些名人?
优质回答
近代以来,贵州出了不少军政名人:
1.张之洞,祖籍河北南皮县,生于贵州兴义,与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被称为晚清四大名臣。清流派领袖人物,曾任湖广总督,推进近代化改革,湖北成为开风气之先的地方。
2.何应钦,贵州兴义人,国民革命军陆军一级上将。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曾任黔军参谋长。后来任黄埔军校教官。北伐时任第一军军长,成为黄埔系仅次于蒋介石的二号人物。抗战时期任军政部长、陆军总司令等,1945年9月在南京代表中国接受日本投降。后来任行政院长。病逝于台湾。
3.王家烈,贵州桐梓人,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曾任贵州省主席兼25军长,长征时期,率部堵截红军,屡战屡败,被薛岳率领的中央军趁机进入贵州,王家烈也被蒋中正解除了权力。后来王家烈留在了大陆。
4.谷氏三兄弟,谷正纲、谷正伦、谷正鼎,贵州安顺人,同为国民党军政要人,曾经同时为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有“一门三中委”之称,这是在史上仅有的。
5.柏辉章,贵州遵义人,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原来任25军2师师长,王家烈下台后,黔军被改编,柏辉章任102师首任师长,参加了抗战。他在遵义的公馆就是遵义会议的会址。
6.邓恩铭,贵州荔波人,水族,党的创始人之一,早年即离开家长进行革命活动,发表山东党组织参加一大,1928年在济南就义。
7.王若飞,贵州安顺人,有铁嘴革命家之称,统战工作重要领导人,抗战时期协助周恩来在重庆开展工作。1946年4月8日,在重庆飞往延安途中飞机失事遇难,是“四八烈士”之一。
8.周逸群,原籍湖北,生于贵州铜仁,无产阶级革命家和军事家,曾是贺龙元帅入党介绍人,曾任红二军团政治委员,是湘鄂西根据地和红军的创建人和领导人之一,1931年遇国民党军伏击牺牲。
9.旷继勋,贵州思南人,红军高级将领,曾任红25军等多个军军长,屡立战功,对张国焘错误多有抵制。1933年被张国焘杀害。
10.杨至诚,贵州三穗人,侗族,共和国开国上将。黄埔五期生,曾入苏联伏龙芝军事学院学习。他是我军后勤战线杰出领导人,后勤工作奠基人之一。建国后曾任武装力量监察部部长、军事科院院副院长等职务。1967年病逝。
贵州,简称黔或贵,位于中国的西南部,与重庆、四川、湖南等地接壤,是西南重要的交通枢纽。贵州不仅环境优美,有着美丽的景色,如黄果树瀑布、万峰林等,而且有着悠久的历史。在这片古老的大地上涌现出了不少的名人,下面简单的列举几个。
奢香夫人(1358年-1396年),彝族名舍兹,又名朴娄奢恒。奢香夫人在元朝至正十八年出生于四川永宁,是四川永宁宣抚司、彝族恒部扯勒君亨奢氏之女,后嫁给了彝族土司、贵州宣慰使陇赞·蔼翠。明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奢香夫人的丈夫陇赞·蔼翠病逝,这时她只有23岁就带着年幼的孩子挑起整个家的重任,并继承了丈夫的职位。奢香夫人在职期间,不仅维护了国家的统一,而且开驿路,改良彝族文字,引进汉文化,促进了彝族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公元1396年,年仅38岁的奢香夫人不幸病逝。朱元璋听闻后,甚时心痛,派使臣到水西参加奢香夫人的葬礼,加谥奢香夫人为”大明顺德夫人”。奢香夫人一生短暂,但她为了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张之洞(1837—1909),贵州兴义府人(今贵州兴义人),字孝达,号香涛。他是晚清的名臣,洋务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与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并称“晚清中兴四大名臣”。张之洞一生曾任两广、湖广、两江总督,军机大臣等职位,期间发展了军工重工业;创办了华科大、武大、南大等多所学校。1909年10月4日,张之洞在家中病逝,享年七十二岁,死后被追赠于太保,谥号文襄。
王若飞(1896年—1946年),贵州安顺人。他是杰出的共产主义先驱、中共领导人,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著名的“四八”烈士。青年时期的王若飞曾参加了辛亥革命与讨伐袁世凯运动,后在1922年与赵世炎、周恩来等人发起成立了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积极传播马克思主义。后来,王若飞经历了红军长征,抗日战争等。1946年4月8日,王若飞搭飞机的途中因飞机失事不幸遇难,时年五十岁。
贵州这片古老的大地,虽处于西南边陲,但却涌现出了不少的名人出来,为历史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除了以上列举的几个,你们还知道哪些名人是贵州的呢,欢迎留言评论。
西安大雁塔,为什么叫“大雁塔”?是因为什么得名?
优质回答
大雁塔坐落在唐长安城晋昌坊的大慈恩寺内,也就是今西安市和平门外,和唐代大明宫遗址遥遥相望。
在经历了1300 多年的风雨侵袭和战火劫难之后,六朝古都西安的众多宫馆楼台,已然淹没在了历史长河中,唯有大雁塔仍然昂首挺立,在世事巨变中笑看沧海桑田。
(大雁塔鸟瞰图)
那么,大雁塔上并没有大雁住在上面,而且又不在险峰之上,没有大雁飞过。这座塔,为什么叫“大雁塔”呢?
先说“塔”,在我国历史上,原本无“塔”,更没有关于“塔”的文字。直到汉明帝时期,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后,在佛经的传播下,才有了“塔”“佛塔”“宝塔”等称谓。在《说文解字》中,“塔”被解释为“西域浮屠”,于是后人多把“浮屠”称作佛塔。
随着佛教的日益兴起,佛塔也越建越多。最初的佛塔功能单一,只用于供奉或收藏佛骨。发展到后来,佛塔才被用于供养佛像、收藏佛经或保存僧人遗体。
大雁塔的修建及得名,也正是和唐代佛教兴盛有直接的关系。
盛唐时期的长安,是当时世界上人口最多,经济最为发达,文化最为繁荣,开放程度最为全面的城市。据记载,当时的长安城内有各种寺庙80多座,僧侣数千人。
贞观二十二年,太子李治为其生母文德皇后祈求冥福,报答慈母养育之恩,将隋朝修建的无漏寺,改建成一座规模宏大的寺院,取名“慈恩寺”。
建成后的慈恩寺,地处长安城东南的晋昌坊,占地近400亩,相当于整个晋昌坊面积的一半。“重楼复殿,云阁禅房凡十余院,总一千八百九十七间”,可容纳僧侣近400人。
慈恩寺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它遥望终南,俯瞰曲江,烟水明媚,风景秀丽。寺内还留有当时著名画家阎立本、吴道子等人的不少壁画,这些都为慈恩寺增色不少。
(玄奘剧照)
在玄奘西行取经归来后,为表彰他为佛法传播所做的卓越贡献,提高慈恩寺的知名度,朝廷诏令玄奘及其随行僧人从弘福寺移居慈恩寺。据相关文献记载,玄奘一行进驻慈恩寺之时,朝廷举行了隆重的仪式,不但用了近千辆彩车开道,数百个伞盖、佛像殿后,还邀请了长安城内的所有僧侣沿途诵经。
整个长安城内万人空巷,百姓争相目睹这一宏大场面。就连皇帝和后宫妃子,以及皇子等都登上城楼观看。
玄奘到了慈恩寺后,一心扑在翻译经书上,同时还创建了大乘佛教法相宗。但同时,玄奘又面临另一个难题,那就是从印度带回来的大量佛经和佛舍利保存困难,“恐人代不常,经本散失,兼防火难”。
于是,公元652年,玄奘向唐高宗附图表上奏,请求在慈恩寺端门之阳,造石塔一座,妥善安置经像舍利。
唐高宗最初认为工程太过浩大,加上财力困难等原因,予以了否决。后经玄奘多次上奏,高宗终于恩准在慈恩寺西院建造五级砖塔。
玄奘亲自主持了这座佛塔的修建,他依照西域佛塔的形式,砖表土心,只修了五层,并取名为慈恩寺塔。在其后的数十年间,这座塔一直叫做慈恩寺塔,或者称之为慈恩寺浮屠。
(唐高宗剧照)
那么,慈恩寺塔又是如何变成了现在的大雁塔呢?
关于大雁塔的得名,历来有很多种说法。
其一,源于佛教的传说。
据唐代高僧道宣在《释迦方志》一书中说,“帝释峰前有雁塔,其缘乳经”,具体出自于《大唐西域记》中“雁为比丘落命”的故事。
故事说,佛教在印度原分大乘、小乘两派,大乘吃素,小乘是原始落后的教派,所以开三净食,也就是喜食三种净肉,而慈恩寺僧众恰好修习小乘法。
一天,该寺的饭僧由于没有弄到肉而唉声叹气,时有比丘见天空双雁飞鸣,遂思念:“若得此雁可充饮食。”忽有一雁堕地下自陨。众曰:“此雁垂诫,宜旌彼德。”大雁的这个举动,让全寺僧人大为感动。他们为了纪念这只据说是菩萨化身的大雁,改信了大乘教, 并将慈恩寺塔改名为大雁塔。
其二,来源于“雁塔题名”。
自唐神龙年以来,凡进士及第,皆列名于慈恩寺塔,谓之“雁塔题名”。这是因为唐朝的进士十分难中,每次参加考试的考生多达数千人,而及第者往往只有十几人。
因此,但凡进士及第的学子,往往难掩心中喜悦之情。
相传,在神龙年间,有一位学子考取进士后,兴奋地跑到慈恩寺下挥毫泼墨,将自己的名字写在了塔身上。至此后效仿者众多,成为一种时尚,并受到皇家的推祟与肯定。就连大名鼎鼎的诗人白居易,在20岁中进士后都欣喜若狂,情不自禁地在慈恩寺下赋诗:“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
这种活动后来被朝廷定为正式的官方仪式,凡是录取进士的学子,皇帝都要亲自在慈恩寺塔南边的曲江赐宴,然后新科进士们“皆于雁塔下题名”。
就这样,随着后来“雁塔题名”这一典故的出现,以及活动的固定化,“雁塔”也就逐渐成为慈恩寺塔的固定称呼。到宋代时,已将慈恩寺塔明确地称为“雁塔”了。
后来,长安荐福寺内修建了一座较小的雁塔,因此慈恩寺塔又被叫做大雁塔,荐福寺塔称为小雁塔,一直流传至今。
(参考资料:《大唐西域记》《旧唐书》)
第一种说法:
??????? 唐贞观二十二年(648年),太子李治为报答慈母恩德,奏请唐太宗敕建佛寺,赐名“慈恩寺”。建成之后,迎请高僧玄奘担任上座法师,玄奘在此创立了大乘佛教的法相宗,于是慈恩寺成中国大乘佛教的圣地。唐永徽三年(652年),玄奘为保存从天竺带回长安的经卷佛像,奏报唐太宗在慈恩寺里面建一佛塔,恩准后主持修建了后称的大雁塔。唐显庆元年(656年),唐高宗御书《大慈恩寺碑记》,从此寺名为“大慈恩寺”,该佛塔坐落在慈恩寺内,故又名“大慈恩寺塔”。另外,佛塔又称雁塔,于是大雁塔就有大乘佛教和大慈恩寺名中的“大”的含义。
第二种说法:
??????? 玄奘在西行途中,有次在沙漠腹地,不小心打翻随身携带的水壶,饥渴难耐,在这紧要危急关头,一群大雁飞来,玄奘跟着大雁领引来到一片绿洲,找到水源,这才得以幸免于难。回到大唐后,为报答并感恩菩萨化身指点迷津的这群大雁,也为了存放带回来的经书佛像,玄奘奏请唐太宗建造佛塔,后人称大雁塔。于是,大雁塔就有大雁的含义。
第三种说法:
要先知道佛塔为什么叫雁塔,有几种说法:1、在古印度,佛教分为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大乘吃素,小乘不忌荤腥。有天,信奉小乘的印度摩揭陀国一寺院没有肉吃,寺庙僧人就说:今天没有肉吃,大慈大悲的菩萨一定会知道并帮助我们。刚说完,空中就掉下来一只大雁,大家就领悟这是菩萨显圣舍生布施,也是来教化我们的。于是,在雁落的地方,和尚僧人就建造一座五层高的塔来纪念大雁,名为雁塔。此后戒绝荤腥,改信大乘佛教;2、与佛祖释迦牟尼曾化身为鸽救生的佛教故事有关。唐人崇雁,通常以雁泛指鸟类,因而得名雁塔;3、古印度迦蓝佛曾“穿石山做塔五层,最下面一层作雁形,谓之雁塔。”玄奘设计建造的这个塔就采用了这种形制。所以,玄奘修建的佛塔也叫雁塔(就是慈恩寺塔),后来,同在长安的荐福寺内又修建了一座稍小的雁塔(就是荐福寺塔),一大一小,均叫雁塔,于是后来人们慢慢把前者称大雁塔,后者称小雁塔。这里的“大”就是和“小”相对应的含义。
唐朝的袁天罡、李淳风和徐茂公三人到底谁厉害?
优质回答
徐茂公最有名!
需要分领域:治国辅助贤主,徐茂公胜之;术数推算、玄学天文袁天罡和李淳风又胜于徐茂公。至于袁天罡和李淳风之间的高下,应该是袁天罡更胜一筹。
徐茂公先闻名于瓦岗,后随李密投靠大唐,逐渐成为李世民的左膀右臂。徐茂公一生经历高祖、太宗和高宗三朝且在每个皇帝在位之时均有建树。太宗时徐茂公位于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列,因功封为英国公;高宗时升其为仆射,死后被封太尉,陪葬昭陵。
所以在治国理政方面徐茂公在这三人里面最为出色。袁天罡在官职上无法同徐茂公攀比,但是他在相命领域无人能敌,史上记载他给杜淹、王珪、韦挺三人算的命后面全部应验,而且他对武则天的论断也是十分准确,虽然这些很多都是民间传说但是足见袁天罡在这方面的名气之大。所以在术数算命这块袁天罡最为厉害。
李淳风最为有名的推背图,他在算命领域也是非常有名,但是略逊于袁天罡。但是史上李淳风的官职是大于袁天罡的!
有哪些好看的中国纪录片值得推荐?
优质回答
推荐几部符合大众口味的关于中国历史的优秀纪录片。
首先是《河西走廊》,这是我心中最好的历史纪录片,制作非常精良,从脚本到拍摄,从解说到配乐,都是国际水准,具有很强的故事性和趣味性,基本可以当电影来看,而且最重要的是全程都是故事性的讲述手法,不会隔三差五的出来个教授在那里说啊说的。这部纪录片知识点很多,看完对河西走廊的历史能有详细的了解。
其次要推荐的是《敦煌》。我在2015年的国庆前夕无意中点开了这部纪录片,只看了这个纪录片的片头,当即决定要去敦煌。那个国庆我真的去敦煌了,这部纪录片的魅力可想而知。这是了解敦煌的最好的纪录片,由季羡林先生担任学术顾问。与河西走廊一样,充满故事性,趣味性,以及大量的知识点。在这部纪录片中,可以看到莫高窟中大量的彩塑,壁画,光这个就值了。
《楚国八百年》由于有庄子、屈原、项羽这些人的存在,楚国总是让人偏爱。这部纪录片,讲述了楚国的诞生、崛起、受挫到灭亡的全过程,中间牵涉了很多春秋战国的知识和诸多显赫的历史人物,看完以后很涨知识。
《大国崛起》绝对良心纪录片。《大国崛起》(英文:The Rise of the Great Powers),是2006年在中国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CCTV-2)首播的一部12集历史题材电视纪录片,记录了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俄国、日本、美国九个世界级大国相继崛起的过程,并总结大国崛起的历史规律。
该电视片在2006年11月13日—24日(CCTV-2)黄金时间21:30首播,每集大约45分钟。本片播出后,中央电视台和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合作推出了本片的一套八册同名系列图书,内容有了大规模扩充,并于2007年5月1日黄金时间20:55在中国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CCTV-1)再次播出。
《大国崛起》是我看过之后最喜欢的纪录片,里面详细的描述了近代以来各国崛起的原因及后来的衰落。这些国家之间的关系也描述的特别详尽。绝对的良心纪录片。
《我在故宫修文物》《我在故宫修文物》是2016年1月7日在CCTV-9播出的纪录片。本片重点纪录故宫书画、青铜器、宫廷钟表、木器、陶瓷、漆器、百宝镶嵌、宫廷织绣等领域的稀世珍奇文物的修复过程和修复者的生活故事。
《我在故宫修文物》为我们打开了另一扇大门,在如今这样的时代有这样一群人跟那些文物们在打交道,尤其是有关王津老师傅的那集,儒雅有风度,这才是大国匠人的风范,择一事,忠一生。
《公元一六四四》《公元一六四四》中国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CCTV-9)4集高清电视纪录片,45分钟/集。
公元1644年,明末清初,风云变幻,发掘历史从未触及的真实细节;靠近三百多年前那些大悲大喜的面孔,体会历史深处的隐痛和茫然;在政权更迭频繁的王朝悲喜中,品味历史留下的启示。
这部纪录片很给人启示,一个选择甚至就影响当时历史的整个走向。纪录片里运用了很多真人表演来呈现当时的情景,很真实,能够让观众更理解当时的情况。
以上就是小编关于【方志明敏简介20字】的分享,希望对你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