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文言文怎样断句?
优质回答:
文言文断句题,对许多考生来说确实是非常棘手的问题,往往失分较多。其实,给文言文断句也并非铁板一块,还是有方法可循,可以很好地解决的。
笔者在多年文言文断句教学中,总结出了一套较为实用的断句方法。和朋友们分享一下:
一,打牢基础最关键。
学习过英语的人都清楚,没有足够的词汇做保障,是无法进行阅读的。文言文的学习和英语学习相类似,必须牢记考纲规定的18个文言虚词和120个文言实词的意义和用法,掌握特殊句式和活用现象,熟记常见的通假字(古今字.异体字)和凝固解构(复音词)……这是文言阅读的前提,必不可少。如果没有这些知识,不知文言文所言何物,怎么谈断句?
记住下面几种文言文的习惯句式,如:“何……之有” (宋何罪之有?);“如……何”(如太行王屋何?); “唯……是……”(唯余马首是瞻);“非唯……抑亦……”(非唯天时,抑亦人谋。);“不亦……乎”(不亦说乎?);“何……之为”(秦则无礼,何施之为?);“无乃……乎(无乃不可乎?);“可得……欤”(可得闻欤?);“得无……乎”(得无异乎?)等,可以帮助断句。
记住文言文习惯上较为固定的词组,不要把它们拆散,可以减少断句失误。如“有所”“无所”“有以”“无以”“以为”“何所”“孰若”“至于”“足以”“得无”“无乃”“何以”“于是”“然则”等。
掌握常见的7种文言文特殊句式,对于断句非常重要:
(一)判断句: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表示判断的句子,叫判断句。翻译现代汉语一般是在主语和谓语之间用判断动词“是”来表示判断的。
常见的判断句式有以下几种: 1.主语后面用“者”表示停顿,在谓语后面用“也”表示判断,即“…者…也”式。这种判断句式,是古汉语中表示判断的典型格式。
2.主语后面用“者”表示停顿,而谓语后面不用“也”,即“……者……”式。这种判断句式中的“者”不译,只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加判断词“是”。
3.主语后面不用“者”表示停顿,只在谓语后面用“也”表示判断,即“…,…也”式。这种判断句式中的“也”同样不译,只在主、谓语之间加“是”。
4.“者”“也”都不用。译成现代汉语时,只需在主、谓语之间加“是”。
5.用动词“为”表示判断,即“……为……”式。
6.用“乃、即、则、皆、必”等副词表示肯定判断,用副词“非”表示否定判断。
7.用“是”作判断动词,文言文中也有,但出现较晚并且少见。如: 巨是凡人,偏在远郡……
(二)被动句 :在古汉语中,主语是谓语所表示行为的被动者的句式叫被动句。
常见的被动句有以下几种形式: 1.用介词“于”引进行为的主动者,表被动,即“谓语+于……”式。
2.在动词前边用“见”“受”表示被动,构成“见(受)+谓语”的形式。
3.在动词前边加介词“为”,构成“为+动词”的形式。
4.用“为”引进主动者,谓语前再加“所”,表被动,构成“为…所…”的形式。
5.用介词“被”引出主动者,构成“被+动词”的形式,这种形式和现代汉语的被动句一样。
6.无任何标志的被动句。这种被动句中没有出现任何被动词,可以根据上下文的意思补出。
(三)省略句 :句子中省略某一词语或某种成分,翻译为现代汉语时一般不能省略的句子成分,这种句式就是省略句。句子中是否省略了成分,要根据上下文的意思或整个语言环境去推断。翻译时,要根据具体情况把省略成分补出来。
最常见的省略句有以下几种: 1.省略主语,主要原因之一是文言的第三人称代词一般不独立作句子的主语。句子若是重复前边的词语又啰唆,这样省略主语的句子自然就多了。主语的省略,可分为“承前省”“蒙后省”“对话省”等形式。
2.省略谓语 谓语是句子最重要的部分。省略的谓语需要根据上下文补出,才能不影响意思的表达。 也是三种情况,(1)承上文谓语而省略;(2)蒙下文谓语而省略; (3)共喻省略,即根据上下文一看便会明白省略的是什么。
3.省略宾语 文言文中省略动词和介词后的宾语是比较普遍的,所省多是代词“之”。 有两种情况: (1)省略动词后的宾语;(2)省略介词后的宾语。
4.省略兼语 “使、命、令”这类动词的宾语常兼作后边一个主谓词组的主语,这个词就称作兼语。现代汉语的兼语一般不能省略,文言里的兼语却往往被省略,所省多是代词“之”。如: 不如因而厚遇之,使(之)归赵。
5.省略介词 古文中常常省略介词“于”,还有介词“以”“自”等,这些介词与后面的宾语组成介词结构,当这个介词结构作补语时,这个介词常常被省掉。主要有三种, (1)省略介词“于”;(2)省略介词“以”; (3)介词“自”也可省略
(四)谓语前置 古代汉语里,谓语一般放在主语之后。但是,有时为了强调谓语,也可以把它放到主语之前,这就叫谓语前置,或叫主语后置。这种谓语前置的句式,通常出现在感叹句和疑问句中。
(五)宾语前置 动词可以带宾语,介词也可以带宾语,宾语通常放在动词或介词的后边。在文言文里,宾语前置是有条件的。 1.动词宾语前置 文言文中宾语提到动词前面,大致有三种情况:
(1)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置于动词前。所谓否定句是表示否定的句子,即句中有否定副词“不、弗、未、非、否、毋”或表示否定的动词“无”或无定代词“莫”。如果它的宾语是代词,一般放在动词谓语之前。
(2)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放在动词谓语之前。 在古汉语里,使用频率高的疑问代词是“何”字,其他还有“谁、孰、恶、安、焉、胡、奚、曷”等,它们作宾语时,也放在动词谓语之前。
(3)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到动词前,以加重语气。这种现象古汉语中并不多见。
2.介词宾语前置 文言文中,常见的介词有“于、以、为、与、从、自、向”等,它们往往与后面的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结合,组成介词结构。这些在介词后的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叫介词宾语。介词宾语一般放在介词之后,文言文中在以下情况时放在介词之前:
(1)疑问代词作宾语,一般放在介词之前。
(2)介词宾语不是疑问代词,但是为了强调它,也放在介词的前面,最常见的情况是介词“以”的宾语前置。
(3)介词宾语是方位词,也放在介词的前面。
(六)定语后置 定语是修饰或限制名词的。定语一般要放在中心词之前,这种语序古今一致。在文言文中,除了此种情况外,也可以放在中心词之后,我们称它“定语后置”。
常见定语后置有以下几种格式: 1.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用“者”字煞尾,构成“中心词+定语+者”的格式。这种格式中的“者”,相当于结构助词“的”。
2.在中心词和后置定语之间加“之”,再用“者”字煞尾,构成“中心词+之+定语+者”的格式。
3.在中心词和后置定语之间加“而”字,再用“者”字煞尾,构成“中心词+而+定语+者”的格式。
4.在中心词和后置定语之间加“之”字,构成“中心词+之+定语”的格式。
(七)状语后置 :介词结构“于……”常放在谓语动词后作补语,这类补语按现代汉语习惯是放在谓语动词前作状语的,所以,翻译的时候,就把它当作了状语,因此有人称它作“状语后置”,或“介词结构后置”。
另外,介词结构“以……”有时放在谓语后作后置状语。这种现象在文言文中并不多见。
二,理解文意应在先。
读不懂必然点不断,不理解必然点不对。我们拿到一篇没有标点符号的古文,首先要通读全文,反复钻研,“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然后根据文章的内容,先断出几个层次,把确有把握的地方断开来。如果还有个别不清楚的词语 ,可以联系全文语言环境推断。
实际断句时,我们可以在大致掌握了文章的意思之后,凭语感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再集中分析难断的句子。
三,抓住标志可化简。
文言文在叙述人物的对话时,经常用“曰”“云”“言”等字,这为我们正确断句,提供了参考。遇到“曰”“云”“
文言虚词的主要作用是表示语法关系和语气,这可以作为我们明辨句读的重要标志。这就是我在开头强调熟悉各类常见虚词的用法的理由。掌握这些虚词在句中常处的位置有助于我们断句。大体有如下规律:
1.句首的语气词有“其、盖、唯、盍、夫、且夫、若夫”等,那么我们可以在这些虚词前面断句。
2.常用于句首的相对独立的叹词,如嗟夫、嗟乎、呜呼等,那么我们在这些词语前后都可断句。
3. 句末语气词“也、矣、耶、哉、乎、焉、兮、耳、而已”等,那么我们可以在这些词语后面断句。 4.苟”“纵”“是故”“于是”“向使”“然而”“无论”“至若”“是以”“继而”“纵使”“然则”等常用在句首,知道这些,我们可以在这些词语前面可以断句。
5.有些时间词,如“顷之”“向之”“未几”“已而”“斯须”“既而”“俄而”等,清楚这些,也可以帮助我们断句。 当然,我们在抓虚词标志断句时,也要注意灵活性,如“乎”用在句中同“于”,是介词,词性变了。“也”,用在句中舒缓语气,可点断,也可不点断。
四,.利用修辞来推断。
古人写文章,十分讲究对仗工整,讲究对应,讲究互相照应,好用对偶句、排比句、反复句,这也为我们正确断句提供了条件。我们利用这一特点进行断句,常常是断开一处,接着便可断开几处,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文章是写给人看的,一定会条理清晰,语句通顺。我们断句后,如果有的句子讲不通,那就可能有断句错误的地方,要进一步研究推敲。
这些方法只是正确断句的阶梯,而真正通过梯子登堂入室,还需要不断练习,在实践强化中日趋娴熟。久而久之,正确断句的能力就会逐步形成。
希望可以帮到考生朋友。
其他网友回答
(1)找虚词(句首、句末虚词):
古人写文章,不用标点符号。他们明辨句读,虚词就成了重要标志。尤其是语气词和一些连词的前后,往往是该断句的地方。刘勰在《文心雕龙·章句》中说过:“夫惟盖故者,发端之首唱,……乎哉矣也者,亦送末之常科。”确实如此。
“夫”、“盖”、“凡”、“故”,“岂”、“微”、“若夫”、“且夫”、“今夫”、“嗟夫”、“窃”、“愚以为”、“请”、“然则”、“是故”、“得无”、“是时”、“昔者”、“既而”、“俄而”、“乃今”等发语词和表敬副词,经常出现在句首;而“乎”、“也”、“矣”、“欤”、“耶”、“耳”、“焉”、“哉”等语气词经常出现在句尾。根据这些特点,有助于断句。
(2)据相似结构、对称结构(排比、对偶、反复):
排比、对偶、对称、反复等是文言文中最常见的修辞方法。句式整齐,四六句多,又是文言文语言上的一大特点。这一特点,又为断句提供了方便。
(3)找对话、引文(曰、云、言、谓):
文言文中对话、引用常用“曰”、“云”为标志,两人对话,一般在第一次问答写出人名,以后就只用“曰”而把主语省略。遇到对话时,应根据上下文判断出问者、答者,明辨句读。
(4)找顶真:
顶真是文言文中常见的形式。句子前后相承,前一句做宾语的词,在后一句又作了主语。根据这一特点,我们也可以确定句读。
(5)依总分:
文言文中,也往往有总分、分总的形式,据此也可以进行断句。
(6)找固定结构:
“……者……也”、“不亦……乎”、“何……之有”,“孰与……”“为……所……”,“是以”,“是故”
(7)找名词(或代词)(人名、地名、国名、朝代名、官职名等)更多知识点可关注下北京新东方的高中语文课程,相信可以帮助到你。
其他网友回答
文言文断句有三式,一个基本功。
基本功:
幼儿启蒙于,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而后是,唐诗宋词诗经。此背诵成咏。这是:律.节奏.韵.仄等训练。此训为基本功。即,律.节奏.韵.仄.腔.调等是基本功。
断句三式:
1.意事.意思断法,2.夫.之.乎.者.也.矣.而.哉等语气词本为断句词,3.韵调断法。
总为:熟背通篇后就可自动精准断法。
赞议一下,问看后咱也在其上留上点啥。
其他网友回答
文言文断句我的办法是分三步走第一步通篇读几遍尽可能把意思搞请楚第二步对不懂的字和词查一查字典这是关键一个字或两三个字说的是一个意思不弄懂就分不请上下句第三步琢磨之后动手断句通顺了就行不通再来一次可否请参考
其他网友回答
欲解释清楚上述提问,首先要明白什么是断,什l么是句,用文字表述比较抽象,这里不仿打个比喻,它就象一位歌唱家在唱歌一样,在唱到一定时必须喘口气的时候,他就必须得停下来一下,这也象人们通常说话一样 ,一句话太长没说完,必须停下来喘口气,然后再继续把整句话说完一样,因为喘气,自然将一句话断开,在文字上的表现形式就叫断,全句话说完了就叫句,这样解释浅显易懂,直观而速达。
以上就是小编关于【文言文怎样断句】的分享,希望对你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