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孟浩然的《与诸子登岘山》?
优质回答
您好,很高兴回答您提出的这个问题。
想要准确把握孟浩然的这首名诗,,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作者简介
孟浩然(689-740),本名无具体考证,字浩然,湖北襄阳人,精通诗词,盛唐著名诗人。孟浩然一生大都壮志未酬,怀才难遇,中年时期隐居山林,留有诗作二百余首,这首《与诸子登岘山》就是描写孟浩然怀才不遇的心境的一首著名诗句。孟浩然与唐朝另一位著名诗人王维合称“王孟”。
二、经典原文赏析
与诸子登岘山
唐代:孟浩然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
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
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
三、诗文美译(带个人主观色彩,为了使读者能更具体地感受诗中所表达的情怀,不当之处望海涵)
今天我与三五好友一起出门游山玩水,我们一起登上了这著名的岘山(xiàn shān,今襄阳县南部,是襄阳南部要塞,古代兵家必争之地)。看着这美丽的秋日山景,我不禁感叹:人世间的一切人和物都在不断地更新换代,时光飞逝,这一切的一切都随着时间的流逝成为了历史的一部分,只有这巍峨挺拔的高山还一如既往地保持着自己的瑰丽之美。前朝不知多少人都已经来过这名山了,而我们今天也再一次登上了这座名山大川。从山顶上我望着远方的秋色,长江水面的低落使得这鱼梁洲(古代名仕庞德公也曾隐居于此)从水面脱颖而出,显得十分孤傲,而这深秋的震震寒意使得整个湖北地区(云梦泽:古时称湖北的长江以北为云泽,以南为梦泽)都黯淡无光。我的心情一瞬间也随着这秋寒变得不明朗起来。我看到人们为纪念古时名将羊祜(晋国初年,羊祜曾镇守襄阳,为人民做了好事)而立的碑还完好无损,我仔细又读了一遍百姓为纪念羊祜而写的颂文,我竟不自觉地留下了眼泪,羡慕之情油然而生,我何时也能报效国家、千古留名呢?唉!
大家好,我是左国曹
与诸子登岘山
唐代:孟浩然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
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
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
这是一首触景伤情的感怀之作。岘山是襄阳名胜,孟浩然于此吊古伤今,感念自己的身世,再度抒发了感时伤怀的这一古老主题。
首联“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是一个平凡的真理。大至朝代更替,小至一家兴衰,以及人们的生老病死、悲欢离合,人事总是在不停止地变化着,没有谁没有感觉到。人类社会总是在发展变化着,长江后浪催前浪,一代新人换旧人,这是不可逆转的自然法则。过去的一切都已不存,今天的一切很快又会成为过去,古往今来,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寒来暑往,春去秋来,时光永在无情地流逝。首联两句凭空落笔,似不着题,却流露出诗人的心事茫茫、无限惆怅,饱含着深深的沧桑之感。
颔联紧承首联。“江山留胜迹”是承“古”字,“我辈复登临”是承“今”字。“胜迹”,是指山上的羊公碑和山下的鱼梁洲等。作者的伤感情绪,便是来自今日的登临。登临岘山,首先看到的就是羊祜庙和堕泪碑。羊祜镇守襄阳颇有政绩,深得民心,他死后,襄阳人民怀念他,在岘山立庙树碑,“望其碑者莫不流泪,杜预因名为‘堕泪碑’。”诗人望碑而感慨万分,想到了前人的留芳千古,也想到了自己的默默无闻,不免黯然伤情。
颈联写登山所见。登山远望,水落石出,草木凋零,一片萧条景象。作者抓住了当时当地所特有的景物,提炼出来,既能表现出时序为严冬,又烘托了作者心情的伤感。“浅”指水,由于“水落”,鱼梁洲更多地呈露出水面,故称“浅”。看到鱼梁洲,自然会联想到曾与司马徽、诸葛亮为友,数次拒绝刘表延请的隐士高贤庞德公。“深”指更远处,一望无际、辽阔广远的云梦泽展现在眼前。天寒水清,冷气阴森,更感湖泊之“深”。古代“云梦”并称,在湖北省的大江南、北,江南为“梦泽”,江北为“云泽”,后来大部淤积成陆地,今洪湖、梁子湖等数十湖泊,皆为云梦遗迹。在岘山看不到梦泽,这里是用来借指一般湖泊和沼泽地。这两句诗写的是一种萧条荒落的情调,用来陪衬上下文。诗人登临岘山,深秋的凋零,不能不使他有“人生几何”,“去日苦多”,眨眼又是一年过去,空怀才华却无处施展的慨叹。
尾联中“羊公碑尚在”,一个“尚”字,十分有力,它包含了复杂的内容。羊祜镇守襄阳,是在晋初,而孟浩然写这首诗却在盛唐,中隔四百余年,朝代的更替,人事的变迁,是多么巨大!然而羊公碑却还屹立在岘首山上,令人敬仰。与此同时,又包含了作者伤感的情绪。四百多年前的羊祜,为国(指晋)效力,也为人民做了一些好事,是以名垂千古,与山俱传;想到自己至今仍为“布衣”,无所作为,死后难免湮没无闻,这和“尚在”的羊公碑,两相对比,令人伤感,因之,就不免“读罢泪沾襟”了。
此诗因作者求仕不遇心情苦闷而作,诗人登临岘山,凭吊羊公碑,怀古伤今,抒发感慨,想到自己空有抱负,不觉分外悲伤,泪湿衣襟。全诗借古抒怀,融写景、抒情和说理于一炉,感情真挚深沉,平淡中见深远。
该诗前两联具有一定的哲理性,诗的前四句,就是概括羊祜的话。“人事”,人物及其事迹,是有新陈代谢的。一代的人去了,一代的人接上了。这就成为古今。山水今天依然是一个名胜,却轮到我们这一代人来游玩。后两联既描绘了景物,富有形象,又饱含了作者的激情,使得它成为诗人之诗而不是哲人之诗。“湮灭无闻”正是对诗人自己遭遇的真实写照,触景生情,倍感悲伤,不禁潸然下泪。想到自己空有抱负,不觉分外悲伤,泪湿衣襟。全诗感生命之短促,表达怀才不遇之悲伤。同时,语言通俗易懂,感情真挚动人,以平淡深远见长。清沈德潜评孟浩然诗词:“从静悟中得之,故语淡而味终不薄。”这首诗的确有如此情趣。
襄阳岘山上巨大的摩崖石刻,体现了当地哪些历史和文化?
优质回答
谢谢邀请,我来回答。 襄阳岘山确实正在建巨大的攀崖石刻,一个是伏羲,一个是孟浩然。
为什么要建?原因有二
一是为了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岘山是襄阳人的骄傲,各种文学史料记载岘山数不胜数,但在上个世纪40年代的时候,岘山就开始有了采石场,以石灰岩矿开采为主。由于长期采石造成大面积岩石裸露,矿区周边生态环境恶化,成为城市的“伤疤”,上个世纪90年代采石场停止采石,但千疮百孔的岘山影响城市形象和投资环境。后经专家讨论研究,决定将裸露的山体做成雕像,让伤疤变成风景,这应该是恢复岘山形象最好的办法了。
二是为了提升襄阳城市形象,加快旅游业发展。我们都知道著名的石刻乐山大佛(凿于唐代),龙门石窟(凿于北魏)等,都是我国著名的5A级景区,吸引了无数游客,对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效益。襄阳伏羲摩崖石刻雕像建成后,将是我国最大的山体人物雕像,这将极大的带动襄阳的旅游业快速发展。
为什么建伏羲雕像?
伏羲的母亲是华胥氏,华胥氏外出在雷泽湖边无意中看到一个特别大的脚印,好奇的用脚踩了一下,因而感应受孕,怀胎十二年后,生下伏羲,史书记载伏羲死后葬于襄阳,身体隆起化作大脚印,这个大脚印就是襄阳人熟悉的岘山。后人在岘山上建有伏羲庙,香火很旺,香烟远远看去像是紫色,因此襄阳岘山中岘也叫紫盖山(紫气盖住了山)。
为什么建孟浩然雕像?
这会我就不细说了,襄阳人应该都知道,孟浩然又名“孟襄阳”,可见他与襄阳的关系了。
石刻雕像的规模与内容
伏羲摩崖石刻雕像高70.5米、长230多米。眼睛长9米、高2米,鼻子长18米、宽9米,一个鼻孔可容纳十余人。 在伏羲摩崖石刻雕像以南,就是唐代著名诗人孟浩然的全身摩崖石刻雕像,孟浩然雕像长90米,高50米,点缀有孟浩然的著名诗篇《春晓》以及山竹,书岸和毛笔。
欢迎大家关注、评论、点赞!
“赋得古原草送别”为什么算律诗?
优质回答
问题:“赋得古原草送别”为什么算律诗?
前言
从蘅塘退士的《唐诗三百首》可以看到很多这种似乎出律的五律和七律。例如《黄鹤楼》、《听蜀僧濬弹琴》、《登金陵凤凰台》、《与诸子登岘山》,其中有一种是古人说的救拗,有一些是古人说的半古半律(过渡期的格律诗)
一、拗体与救拗的格律诗
1、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
人事有代谢,中仄仄仄仄,第4、5应该是平平(中仄平平仄),但都用了仄声。这种拗句的救拗方式是对句救拗,对句第三个字必须是平声,例如:往来【成】古今,中平平仄平。
2、《 赋得古原草送别》作者:白居易 (唐)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野火烧不尽,其实也是“中仄平平仄”的拗句,第4个字应该是平声,结果成了仄声:仄仄平仄仄。救拗的方式一样,也是第3字必须用平声,中平【平】仄平:春风【吹】又生。
二、唐宋诗人对于拗救的论述
常常见到有朋友说救拗都是现代人或者清朝人搞得东西,其实在宋朝就能看到诗人的论述了,唐朝的很多典籍今天见不到了,但是也能见到零星的记录。
1、我们看看宋朝人的说法:
宋朝魏庆之的《诗人玉屑》里,找到这样一段记录:
拗句 :鲁直换字对句法,如 〔清谈落笔一万字,白眼举觞三百杯。〕 〔田中谁问不纳履,坐上适来何处蝇。〕 …….其法于当下平字处,以仄字易之,欲其气挺然不群;前此未有人作此体,独鲁直变之。
这里的例子是七律,不过拗句在后面五个字,前面两个字不用管。救拗的方式就是今天我们说的对句五言第3字、七言第5字必须是平声:
清谈–落笔一万字,平平–仄仄仄仄仄,救拗:白眼–举觞【三】百杯田中–谁问不纳履,平平–平仄仄仄仄,救拗:坐上–适来【何】处蝇。
魏庆之又引用了”苕溪渔隐“的一段话:这不是黄庭坚(字鲁直)发明的,杜甫就有不少这样的诗句了,这种”拗句”出自杜甫:
苕溪渔隐曰:此体本出于老杜,如 …… 〔一双白鱼不受钓,三寸黄甘【犹】自青。〕 …… 似此体甚多,聊举此数联,非独鲁直变之也。今俗谓之拗句者是也。
2、唐朝人把 拗句称作“讦调体”
唐朝诗人王睿的《炙毂子诗格 》中 ,把宋人说的拗句称作“讦调体”
李端公诗:“却到城中事事伤,惠休归寂贾生亡。谁人收得章句箧。”“句”字亦合用平,今用侧字,亦是讦调。
李端公是中唐诗人李郢,这首诗全篇是:
却到城中事事伤,惠休还俗贾生亡。谁人收得章句箧,独我重经【苔】藓房。一命未沾为逐客,万缘初尽别空王。萧萧竹坞残阳在,叶覆闲阶雪拥墙。
其中第三句:”谁人收得章句箧“,平平–仄仄平仄仄,这和“野火烧不尽”是同一种:仄仄平仄仄。
七言第六字(五言第四字)应平却用了仄(仄,唐朝人称作侧):
“句”字亦合用平,今用侧字,亦是讦调。
这种拗句的救拗与上面的救拗完全一样,对句第五个字(五言诗第三个字)必须平声:
谁人–收得章【句】箧,独我–重经【苔】藓房。平平–仄仄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平。……和白居易的五律句式属于一类: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仄仄平【仄】仄,中平【平】仄平。
三、半古半律的律诗
《黄鹤楼》、《听蜀僧濬弹琴》、《登金陵凤凰台》等这一类出律的律诗,不属于拗体,也不能救拗。
《黄鹤楼》上半首是古体诗,半古半律;《登金陵凤凰台》失黏,是折腰体。宋朝的严羽在《沧浪诗话》中特别说过:
有古律(陈子昂及盛唐诸公多此体),有今律…….有绝句折腰者,有八句折腰者……《沧浪诗话》
清人编《李诗直解》里评价这一类诗时说:
至七言律诗则似古非古,似律非律。即其佳如《凤凰台》、《鹦鹉洲》,亦不得入为正声也”。
李白《凤凰台》相对标准一些,但也有“失黏”的现象。李白的 《鹦鹉洲》与崔颢的《黄鹤楼》一样,都是“似古非古,似律非律”。 “不得入正声”就是不符合格律诗的标准。
《听蜀僧濬弹琴》首句只有一个平声:仄平仄仄仄,这是古体诗的句式,也是孤平的一种;第五句客心洗流水,仄平仄平仄,也是古体诗的句式。
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客心洗流水,余响入霜钟。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注: 峨、平仄两读。
结束语
“赋得古原草送别”为什么算律诗?是因为这是救拗的律诗。
黄鹤楼为什么算律诗?因为古人认为,格律诗的发展过程中,的确有一个阶段有这种“半古半律、折腰、不对仗”等现象。这些不标准的格律诗严羽成为“古律”。
在清朝的《唐诗三百首》中,蘅塘退士也把这些不标准的律诗都收入了五律和七律的目录下,因为这本书的广泛流行,所以让我们很多读者产生了困惑。
一般认为,救拗的律诗算律诗,但是无法救拗的律诗就不能算律诗了。
另外,观察一下科举时的试帖诗,大多是(也有仄韵的)标准无瑕疵的律诗。
@老街味道
以上就是小编关于【与诸子登岘山原文及翻译】的分享,希望对你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