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刘邦夺得天下的主要原因是什么?靠张良吗?
优质回答:
西汉初年,洛阳的行宫里,即位称帝的刘邦正与一帮文臣武将在那里举行着盛大的宴会,酒过三巡,刘邦问道:“弟兄们,你们知道我为什么能够得天下,项羽他又为什么会失去天下呢?”众臣面面相觑,只有高起,王陵起身回答说:“陛下平日虽然爱骂人,但是您每次攻下城池都愿意和别人分享,而项羽虽然看似仁厚,可他为人自私,嫉贤妒能,这就是他失败而陛下成功的原因!”刘邦摇了摇头,对王陵说道:“你啊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众臣听闻,山呼万岁!
汉高祖刘邦剧照
想当初,刘邦只是一个小小的泗水亭长,在已经四十八岁的“高龄”情况下举兵反秦,走上了争夺天下的道路,并且在短短的七年时间里竟然一统天下,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布衣皇帝,这不得不让人感到惊讶。在王陵看来,刘邦得天下是因为他的无私,而在刘邦看来,自己能够得天下是因为擅于用人才,那么,到底什么是刘邦能够夺取天下的原因呢?
一.四十八年草根不白混
刘邦虽然做了皇帝,可他只当了八年,他一生三分之二的时间都在沛县那一带混日子,一直到四十八岁才起兵反秦。但是,这四十八年的草根生活刘邦可不是白混的,他养成了一股浓浓的市井之气,为他后来的行为和发展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因为出身草根,刘邦文化水平不高,平日里说话非常爱骂人,基本上除了张良以外所有的文臣武将都被他骂过,所以王陵在说刘邦得天下时先说刘邦爱骂人,在王陵看来,爱骂人是刘邦的一个缺点,这个毛病也确实给他惹了大麻烦,因为骂了女婿张敖,张敖的丞相贯高气的想杀了刘邦。可同样的,骂人其实也是一门艺术,关键在于你怎么去用他。让我们回过头来看看刘邦的手下,樊哙是杀狗的,周勃是吹鼓手,夏侯婴是车夫,曹参是狱吏,都和刘邦一样属于文化水平较低的人群,和这样一帮人打交道你搞得文绉绉的反而让人感觉另类,可如果像刘邦一样说说脏话,骂骂人反而觉得格外亲切,非常有助于一个团队的凝聚力,当然事实也证明了沛县老乡集团在刘邦夺去天下的过程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项羽大怒,伏弩射中汉王。汉王伤匈,乃扪足曰:“虏中吾指!”汉王病创卧,张良彊请汉王起行劳军,以安士卒,毋令楚乘胜于汉。
——《史记.高祖本纪》
因为出身草根,刘邦对世俗的礼仪制度并不感冒,在沛县的时候就用一句“贺万钱”骗来了一个漂亮的媳妇吕雉,后来起义以后更是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鸿门宴上谎话连篇把项羽耍的一愣一愣的,编写项羽十大罪把项羽气的要命,结果用弓箭射中了刘邦的胸口,可刘邦却说射到自己的脚。这些都是他说谎的证明,却也是他聪明的地方,鸿门宴上如果他实话实说早就被项羽砍了,两军对峙如果刘邦说自己被射到要害马上会军心大乱,可刘邦都通过撒谎顺利度过了危机,这就是刘邦的智慧。
刘邦靠谎言骗来了吕雉做老婆
所以说,虽说刘邦这四十八年草根生活穷困潦倒,却养成了他身上独有的气质和特点,而这些特点,也是他成功路上的关键!
二.心有多大,天下就有多大
一个人能成就多大的事业,还要看你的心有多大,前北京男篮外援马布里在加盟北京后一直以夺冠作为努力的标准,而此前北京只是一支弱旅,可最终马布里和北京队在那个赛季成功夺冠。同样的,刘邦可以夺去天下,也是因为他的心就如同天下这般大小。
对于刘邦而言,在一开始他就和别人表现的不一样,当初沛县起兵,萧何和曹参明明地位和威望并不输给刘邦,可偏偏让刘邦做了沛公,因为萧何和曹参有顾虑,他们害怕失败,可刘邦却不管这些,自己之前已经是一个囚犯土匪了,再带头造反顶多就是一死呗。在众人皆畏惧强秦的时候,刘邦却毅然接下沛公的位置,这份敢为天下先的心气,确非常人所能及。
萧、曹等皆文吏,自爱,恐事不就,后秦种族其家,尽让刘季。诸父老皆曰:“平生所闻刘季诸珍怪,当贵,且卜筮之,莫如刘季最吉。”于是刘季数让。众莫敢为,乃立季为沛公。
——《史记.高祖本纪》
同样的,在项羽打赢了巨鹿之战成为天下盟主后,天下诸侯都成为项羽的附庸,唯独刘邦继续向咸阳挺进,最终在项羽之前进入咸阳,并且称自己为“关中王”,虽然派兵把守函谷关这一手确实非常失败,可敢项羽如日中天的时候公开和项羽叫板的也只有刘邦一个而已。
西楚霸王项羽剧照
自始至终,刘邦的心就和别人不一样,有的人畏首畏尾,苟延残喘,有的人卑躬屈膝,跟随他人。只有刘邦一直目的明确,他的心和其他人都不一样,心有多大,天下就有多大!
三.政治高手,“正义”与我同在
秦朝末年,天下大乱,而刘邦非常明白,天下动乱的根本原因就是人心丧乱,所以想要取天下,就必须收民心,而民心之所向在于何处?在于道德的制高点,在于正义的一方,因此,在夺去天下的过程中,刘邦始终是“正义”的化身!
最开始反抗秦的暴政,刘邦打出了“天下苦秦久矣”的口号,以拯救黎民百姓于水火而自居,在西征咸阳的路上秋毫无犯,进入咸阳后更是废除秦法,约法三章收买人心,得到了天下百姓的一致好评。楚汉战争时期,刘邦更是成为“道德”的楷模,先是指责项羽弑君,杀害天下诸侯的共主义帝(其实换刘邦自己也会杀),随后又把自己包装成一个弱者的形象,指责项羽是一个背信弃义的小人,在自己先入咸阳的情况下违背怀王的约定把自己赶到了偏僻的巴蜀。
新城三老董公遮说汉王以义帝死故。汉王闻之,袒而大哭。遂为义帝发丧,临三日。发使者告诸侯曰:“天下共立义帝,北面事之。今项羽放杀义帝于江南,大逆无道。寡人亲为发丧,诸侯皆缟素。悉发关内兵,收三河士,南浮江汉以下,愿从诸侯王击楚之杀义帝者。”
——《史记.高祖本纪》
同时,刘邦也非常擅于使用“三人成虎”的规则,也许我是错的,可如果其他人都说我是对的,那我就是对的!所以,刘邦在夺去天下时极力增加盟友,灭秦时先是投奔景駒,又投奔了项梁,最后投奔了怀王;楚汉战争期间,刘邦更是联合五路诸侯讨伐项羽攻打彭城,因为刘邦笃信“人多力量大”。
楚汉战争示意图
虽然在楚汉战争期间刘邦是屡败屡战,彭城之战几乎输掉了家底,可却像打不死的小强一样一次次站了起来,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刘邦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老百姓支持刘邦,兵源和粮食自然不成问题。
四.一个好汉三个帮——人才难得
当然,刘邦自己分析的也是有道理的,只是并不全面,在刘邦看来,自己攻城略地不如韩信,运筹帷幄不如张良,筹措钱粮不如萧何,可是自己能够很好的使用他们,使他们发挥出自己最大的能力,这是他能够取得天下的一个重要原因。
首先,刘邦特别会发现人才,在刘邦起事的时候,他手下已经有了一批人才,如萧何,曹参,樊哙,周勃等,这些人都是刘邦的同乡,能够加入刘邦的阵营是因为和刘邦以前关系就好。这说明刘邦在草根时就非常擅于发现人才,知道什么样的人值得交往,而这批人也都成为西汉王朝的开国功臣。
其次,刘邦在使用人才时不拘一格。争夺天下就不能只局限在沛县这样一个小圈子里,人才的获取也是同理,刘邦的手下同样的一批来自五湖四海的人才,其中不乏跳槽高手叔孙通,受过胯下之辱的韩信,还有在老家有过道德问题的陈平等,这些人都有自己的毛病,而这些毛病是为人所不齿的,可刘邦却并没有在意这些,不拘一格使用人才。
汉初三杰是刘邦麾下重要的人才
最后,刘邦还特别擅于听取人才建议,最简单的就是张良的下邑画策给刘邦推荐韩信,彭越,英布三个人才。现在听听没什么问题,可当时除了韩信以外,彭越是齐国的将军,英布是项羽的大将,这个建议在当时简直是天方夜谭,可刘邦却听取了张良的建议,顺利拿下了彭越和英布。同时,在韩信请封假齐王时,刘邦气的大骂韩信,在陈平和张良的示意下马上改变了态度,这份机敏睿智,临机应变的能力天下罕有。
韩信已破齐,使人言曰:“齐边楚,权轻,不为假王,恐不能安齐。”汉王欲攻之。留侯曰:“不如因而立之,使自为守。”乃遣张良操印绶立韩信为齐王。
——《史记.高祖本纪》
结语:
俗话说:时势造英雄,在那个秦朝末年的乱世,时代选择了刘邦成为终结乱世的英雄,同时,这也是刘邦自己努力的结果。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爱拼才会赢!
其他网友回答
刘邦的天下,因为的不仅仅是一个张良,他本身的素质也是十分关键的,如果仅仅依靠张良,哪为何刘邦的员工们自己不另起炉灶跟随张良呢?
一、机谋权变得刘邦
刘邦年轻的时候在家乡四处游荡,“不事家人生产作业”,等到壮年的时候才成为了泗水亭长,廷中吏无所不狎侮,好酒及色。以我们今天的眼光来看,这就是个社会人,无赖,小混混标签贴上去完全并不会错。
他的无赖还体现在了对儒生的态度上,“沛公不好儒,诸客儒冠来者,沛公辄解气冠,溲溺其中。”无缘无故把人家的帽子丢到水中,也真是够坏的。做了皇帝后,刘邦还是当年那副流氓做派,想说就说,想做就做,百无禁忌。
但其实,刘邦不全然是这样的乡下混子,他“摄衣谢之,延上座”,也是个很有礼貌的人,能“以郦食其为广野君”,能够不吝名位延揽人才,自然不是井底之蛙。他应该是一个深谙用人之道,也有着亦正亦邪农民式狡猾的政治家。
刘邦真的很机智,能屈能伸,相当懂得权变。志得意满,一副将要廓清宇内,成就伟业的汉王拿下关中后合诸侯之兵进攻项羽,然而彭城大败,灰头土脸不说,家人也全成了项羽的俘虏。项羽为了迫使刘邦头像,于是“置太公其上,告汉王曰:‘今不急下,吾烹太公’。”想要以此来激怒刘邦,而此时的刘邦表现得不急不躁,从而淡定地回答:“吾与项羽北面受命怀王,曰:‘约为兄弟’,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
两军阵前,敌人要把自己的老父亲烹杀以此作为要挟,在这种处境相当危及的情况下,刘邦运用机智,以约为兄弟为名把杀父不孝的罪名推给了项羽,以此拯救自己的家人。有的人认为这是刘邦厚颜无耻自私自利残忍的表现,但从另外一个角度而言,做这种决定,说出这样的话,又需要多大的勇气,以及多么强的应变能力。
刘邦出身平民,虽然有着乡野小民粗鄙市侩,厚颜无赖的一面,但这也只是他性格的一个侧面,人都是立体的,人的性格也不止一面,从他的身上,还存在机谋权变,善于把握人性,工于心计的一面。他强于常人的应变能力,使得他能够在战争中取得先机从而为大业打下基础。
二、善得民心的汉王
春秋战国以来,诸侯纷争,整个社会一直处于激烈的动荡之中,长期惨烈的战争,使得很多家庭妻离子散,百姓苦不堪言。而秦统一以后,大肆征兵,徭役繁重,价值严刑酷法更是令百姓生活与水生火热之中。
对于当时的百姓而言,渴望一份和平而安稳的生活,渴望有一位宽厚仁爱之主,而在秦末群雄之中,只有刘邦懂得如何去争取民心,这也是他最后能够成功的重要基础。
刘邦在进入秦都咸阳时,想要享受一番被张良、萧何劝回了霸上。按常理来说,刘邦这样市井出身的人,组织了一支屠狗、盗贼之流的队伍打入了富裕的城市,之后必然是大肆享乐,然后难以避免地出现堕落腐化的现象。但刘邦的军队没有直接进入咸阳而是还军霸上,这就避免了军队产生享乐思想或者作出烧杀抢掠等危害百姓的事情。 但刘邦没有这样,他立即派人封了秦宫府库,下令“诸侯过毋得掠卤”。入咸阳之后,召开会议,曰:“吾与诸侯约,先入关者王之,吾当王关中,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余悉除秦法。”
这样一来既保护了百姓的生命安全,又维护了人民的财产安全,都是利民的措施。他还特意安抚百姓“凡吾所以来,为父老除害,非有所侵害,无恐!”从而解除了秦百姓的疑虑,得到了他们的支持和欢迎。刘邦在关中所采取的这些措施,与当时向秦复仇的诸侯不同,特别是后来“引兵西屠咸阳,杀降秦王子婴,烧秦宫室”的项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当然,有人认为刘邦的这些举措,不过是邀买人心的假慈悲,但其实每个人的性格都是复杂的,它包含了很多性格侧面,刘邦虽然是帝王,但他也是平民出身,为了夺天下而笼络民心,与他仁而爱人并不矛盾。
三、能屈能伸的枭雄
刘邦性格上最大的优点就是豁达,能屈能伸,这也是其能以弱胜强的一个重要原因。鸿门宴前,项羽兵四十万,沛公兵十万,双方之间实力差距悬殊,刘邦危在旦夕,为了求得项羽叔父项伯的帮助,刘邦卑躬屈膝,姿态低到了尘埃里面,不仅对项伯“兄事之”,毕恭毕敬,而且还“约为婚姻”。第二天一大早,又带着张良,樊哙一百多随从,带着礼物,轻车简从到鸿门拜见项羽并道歉。作为一方诸侯的刘邦,在项羽面前自称臣下,一副楚楚可怜的模样。为了满足项羽的虚荣心,博得他的同情,刘邦牺牲了个人尊严,忍人之不能忍,委曲求全。以自己的小忍换来自己和军队的安全,赢得了发展和壮大力量的时间。
刘邦能屈能伸,豁达的性格不仅为她笼络了大量人才,而且也使得他能够在战场上多次化险为夷,这是他赢得天下的重要原因之一。
四、知人善任的皇帝
楚汉相争,刘邦骁勇善战,无人能敌,但最终败给不谙军务,更加不能身先士卒,冲锋陷阵的刘邦,除了上述原因,最重要的还是其对人才的驾驭能力。
刘邦用人不拘一格,部分初始,不避开仇嫌,只要有才能就能加以众人,樊哙是屠狗的,季布曾经好几次得罪过他。对于向来不喜欢的儒生,刘邦也能知人善任,虚心纳谏。延揽了萧何、张良、韩信三杰就是一个重要体现。
能延揽人才其实并不困难,最难的在于把合适的人才放到合适的位置上,。人才如果安排不当,就会大材小用或者英雄无用武之地,而刘邦却能恰如其分地把握好人才,充分认知到他们的长处,安排到适当的位置上,使得每个人才都能尽情发挥。
刘邦不仅识才,用才,还善于驾驭人才,最突出的就在韩信和萧何两人身上,对他们委以重任,充分发挥才能,又严加防范,不让其危害自身统治。他对于放权和提防之间的“度”,把握得相当精准。
最后,刘邦对于人才的待遇,可以说是历代开国之中能排得进前三的。他建汉之后,一口气分封了140多个侯,数量之多,令人咋舌。汉高祖五年时,刘邦在洛阳南宫开庆宫宴,问群臣自己何以夺取天下,高奇、王陵回答说,陛下傲慢而好侮辱别人,项羽则仁厚且爱护别人,可是陛下派人攻打城池夺取土地,所攻下和降服的地方就分封给他们,更天下人同享利益。
刘邦不惜财货、土地,用利益把所有人捆绑在一起,这才是刘邦集团能够紧紧团结在其身边的重要基础,也是其几次失败后还能站起来最终夺得天下的根本所在。
其他网友回答
后世评论刘邦,不是放大他身上无赖气的缺点,就是用“汉初三杰”等人的卓越才能类比刘邦,定义他乃一平庸之辈。其实,这是很深的误解且有失公允。
刘邦能从出身微贱的草莽小吏,击败项羽登上皇帝宝座,开创汉家江山的400年基业,他的才能和韬略绝非等闲人可望其项背。
1、广纳贤才、知人善任的胸襟。
刘邦身边聚集了一大批经纶济世的大才:文有出奇谋、镇国家的张良、陈平、萧何等智囊;武有将兵多多益善、冲锋陷阵的韩信、曹参、樊哙、夏侯婴等一大批将帅;游说诸侯、纵横捭阖的还有郦食其、陆贾、随何等辩士。如果没有超常的驾驭能力,这些人中龙凤怎么可能为他所用。
2、宽厚长者得人心:
当初西征关中,项羽自告奋勇统军前往,被怀王手下老将阻拦,老将进言:“项羽为人僄悍猾贼,所过之处无不残灭。沛公素宽大长者,可遣”。刘邦因而获得了先入关中的机会。
刘邦率军先于诸侯到霸上,秦王子婴投降,樊哙等将领主张杀掉子婴,刘邦说:“始怀王遣我,固以能宽容。且人已服降,又杀之,不祥”。力排众议不杀子婴,只把他交给下级官吏看守,最后子婴还是死在了项羽手上。
刘邦受项羽排挤入南郑就任汉王,韩王信一直跟随左右;常山王张耳兵败失地,不去投靠项羽,而是舍近求远到汉中投了汉王
凡此种种,足见刘邦深得人心。3、统率三军,征战多年,军事上绝非碌碌庸才:
后世一般舆论,把刘邦看成军事上的素人,这有两个原因,一是用项羽、韩信二人与刘邦类比,刘邦当然相形见绌。二是因为刘邦在荥阳、成皋两次弃城而逃。
《孙子兵法》中说: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
两军对垒,根据双方实力,采取适宜的军事策略,以战术放弃换取战略转机,并无不妥之处。近代战争,这样的战例也不鲜见,当年红军放弃井岗山根据地进行长征,既有北上抗日的考虑,也有避敌锋芒,变被动为主动的考量。
韩信是一代“兵仙”,论军事才能,刘邦与之不可同日而语。但有两点须注意:(一)、韩信统兵后,和项羽从未正面相遇,与项羽抗衡的一直是刘邦。到垓下之战时,汉军已如泰山压顶,而项羽大势已去,才有了韩信巧施奇谋,形成十面埋伏的局面。(二)、韩信转投汉营,是刘邦去汉中赴任汉王途中。在此之前,带领汉军征战的统帅始终是刘邦,虽有谋臣献计,但衡量取舍,择善而从的决心,一直是由刘邦一锤定音的。
刘邦在怀王处领命西征,从砀山出发,此时汉军实力一般,先在山东成武周围转战,战势有输有赢。然后兵锋西指,战开封,打滑县,下中牟,夺登封,兵发洛阳,这时张良才来到刘邦帐中。然后又转战鲁山、南阳、内乡,入武关,战蓝田,最后兵至霸上。一路向西,转战千里,说刘邦军事上一无是处,不但有失偏颇,而且显得可笑。统帅如果无能,怎么可能节节取胜。
刘邦曾和韩信讨论带兵之道。
上问曰:“如我能将几何?”信曰:“陛下不过能将十万。”上曰:“于君何如?”曰:“臣多多而益善耳。”
韩信也承认,刘邦有统兵十万的本领。4、深谋远虑,常常先手落子:
兵败彭城,在匆忙逃亡的路上,刘邦叫过随何吩咐:你去六安游说英布,如果英布叛楚,项羽必定留在楚地对付英布,从而无暇西顾攻汉。爭取到几个月时间,我就有把握从容布置夺天下。刘邦这样安排,是因为已洞察到项羽和英布之间存在的矛盾。
事态发展果如刘邦所料,随何成功策动了英布叛楚,项羽派龙且带领20万人马大战英布,项羽只能坐镇彭城观察战局变化,无力向西征讨刘邦。而刘邦则利用这段时间调整布局:立太子,积粮草,调兵遣将。经过充分准备,二次出关,在京、索间大胜楚军。
如果说刘邦军事才能不甚突出的话,在政治谋略上绝对堪称一流:
汉二年,刘邦引军出关击楚,先定了一条规矩:“诸将以万人若以一郡降者,封万户”。两军尚未开战,先施妙计争取人心:告诉诸侯将领,统兵上万,能带着一郡地方归顺的,封万户侯。有功必赏,不吝惜爵禄地盘,这是刘邦广揽贤才的过人之处。
这一点上项羽正好相反,项羽是“至使人有功当封爵者,印刓敝,忍不能予”。什么意思呢?封赏功臣的大印刻好了,在手里反复摩挲得破旧了,还舍不得将印信交给功臣。
舍得不舍得,足见二人心胸气度差距多大,汉营人才蜂攒蚁聚,楚营能人星流云散,是有道理的。
同期还有两件事,可见刘邦过人之处:
“诸故秦苑囿园池,皆令人得田之”。关中地区的皇室园林,都交给百姓耕种,这一举措当然会广收民心。
“缮治河上塞”。河上塞是秦始皇三十三年修筑的要塞,用以抵御凶奴入侵。刘邦还未取得天下,已预先筹画了西北御边问题,可见思虑之深远。
项羽的失败,主要责任在项羽自身;刘邦的成功,原因多多,刘邦自身一定是其中的主要因素。
其他网友回答
大家好,我是考古论今,我认为主要原因有四个:恰当的政治主张;刘邦个人的领导魅力;优秀的团队力量;项羽的错误。核心原因为恰当的政治主张。
恰当的政治主张
选择一统天下而非恢复战国秩序
相对于项羽及其他诸侯所提倡的恢复消灭秦国,恢复战国时期的政治秩序而言,刘邦选择一统天下,更加顺应民心。经过春秋战国和秦朝末年的战乱,人们更渴望有一个统一安定的国家,更厌恶战争。恢复战国秩序,将导致各诸侯国之间相互讨伐,人们流离失所,所以很难赢得民心。
约法三章,宽以待民
经过秦朝的严刑苛法,关中人们面对刘邦简单却很有效的法令欢欣鼓舞。
刘邦个人的领导魅力
刘邦的性格魅力
刘邦生性豁达,喜欢结交朋友,渴慕贤达,年轻时候渴慕信陵君,想投到信陵君门下,但是还没有走到地方,信陵君就去世了。包括后来遇到的萧何,张良,陈平等人,刘邦无不尊为师友。虚心接受他人的建议,比如韩信称假齐王时,刘邦虽然气愤,还是听从了张良的建议,等韩信为王。
刘邦的领导魅力
刘邦作为一个领导者,具有很高的情商和智商。懂得放权和分享收益。
懂得放权
不管是给陈平4万金让他去离间楚军,还是让高兴带兵攻收复六国土地,刘邦从来没有过多的干涉,说明刘邦懂得放权,专业的事情,让专业的人干。
懂得分享权益
革命取得成果以后,刘邦并没有独吞成果,而是与臣子们一起分享,手下的将领大臣很多被封王封侯。比如韩信,彭越,英布,夏侯婴,樊哙等。而同时期的项羽却没有,跟着他干的人,最多也就是将军,他封侯的都是外部的诸侯或者起义军,是个比较小气,不懂得分享的人。
优秀的团队力量
刘邦身边凝聚的人才,非常的多。以至于刘邦在后来点评自己为什么能够得天下,而项羽失天下的原因。运筹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我不如张良;战必胜,攻必取,我不如韩信;镇国家,抚百姓,给粮饷,不绝粮道,我不如萧何;三者皆人杰也,我能用之,所以得天下,而项羽就一个范增还不能用之,所以失天下。当然,这三个人只是团队的代表,除此之外还有彭越,英布,樊哙,陈平,丽食基等。
项羽的错误
本来刘邦是没有机会成功的,毕竟向家军率领的农民起义已经取得了民众和诸侯的支持,而且也已经取得了胜利。
称霸而非一统天下
项羽想恢复战国秩序,称王称霸,并不想一统天下,这对于渴望统一的人民来说,大失所望,使的向氏政权失去吸引力。也给了更多的竞争对手,生存发展的时间。
屠城,简单粗暴的执法
不管是坑杀秦国二十万降卒,还是收复齐地的时候,还是治理统治区,项羽的办法,太过于简单粗暴,失去民心。
项羽猜忌心中,失去范增,楚军军心大乱
范增,作为项羽的第一谋士,却在刘邦的反间计下,失去项羽的信任,背部生毒疽,抑郁而死。
综上,刘邦得天下并不是偶然,是内外因作用的结果。欢迎大家点评。
其他网友回答
刘邦是一个有容人之量、能够虚心听取别人好的建议的人。楚汉相争,刘邦胜,项羽败,是必然的。 刘邦之所以打败项羽,是因为他比项羽更熟悉社会生活,了解人民心理。 汉高祖刘邦比西楚霸王项羽强,他得天下一因决策对头,二因用人得当。 ——《毛泽东评点古今人物》。
刘邦取得天下是有原因的。会用人。如张良、萧何、韩信懂政治、懂军事、懂经济。是汉初三杰。三人对刘邦很忠心。刘邦用人的策略。
第一顺应历史潮流。平衡人们心理。刘邦能高远瞩。看清社会潮流。民心所向。识大局。懂大理、顺应民心。敢于前进。他深刻了解几百年的诸侯战争。特别是“苦秦苛法”给人们带来的沉痛灾难。使人民陷于水深火热之中。更懂得“得民心者昌。失民心者亡”的道理。便毅然加入了“诛暴秦。伐无道”的农民起义的行列。
第二知人善任。任人唯贤。刘邦的用人原则之一。就是用人惟贤。只要是有才能的人。不管出身、地位如何。一律因才录用。且不求全责备。汉初三杰之一萧何是沛主吏橡。谋土张良是失魂落魄的游泳者。大将军韩信是个讨饭的叫花子。周勃是一个编席打篓子兼作吹鼓手的人。张苍为秦御史。叔孙通为秦待博士。樊哙是剥狗的屠夫。娄敬为车夫。灌婴是小商贩。还有陈平夏侯婴等皆白徒。但他们各有其长。才为刘邦大胆任用。为刘邦打天下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
第三以国家为重。纳谏如流。鸿门宴之前。按先约。刘邦先入关。当为关中王。可项羽有40万兵刘邦仅10万兵。自然不服。于是。想借鸿门宴之机杀害刘邦。刘邦为了将来一统天下之大计。故暂时委曲求全。忍辱去汉中为王。若非张良劝说。刘邦真想和项羽决一死战。其后果将不堪设想。先入咸阳后。刘邦也是十分美幕秦朝富丽堂皇的皇家宫阙。但经张良、樊哙劝说。立即回军壩上。为了国家大计。连娄敬的迁都和和亲建议。刘邦均一一采纳。刘邦是纳谏如流的一代明君。
第四大胆使用。用而不疑。刘邦另一个用人的策略即是大胆使用。用而不疑的原则。他从不偏听偏信。更不轻易怀疑所用之人。陈平弃楚投义。刘邦观其有オ。便大胆使用。封为都尉。兼掌参乘。出入和自己同坐一辆车子。于是引起部下诸将的不满。刘邦亲自做了一番调查后。更加信任和重用陈平。把陈平又升为护军中时。监督全军将领。别人再不敢说三道四了。刘邦的信任使陈平十分感动全力匡扶汉室。矢志不論。曾六出奇计。为汉朝立了大功。刘邦在对韩信的作用上。更是不拘一格。大胆使用。使其在平定项楚战争中立下了汗马功劳。韩信投奔项羽后。项羽不予重用。又投刘邦。又不被了解和重用。于是又想逃跑。可是。萧何深知韩信的军事才能。灭项楚定天下。没有韩信不成。于是。萧何月下追韩信。并说服刘邦要重用韩信。刘邦立即采纳萧何建议。破格提拔韩信为“大将军”。统帅全军。并下令。若有不服者“杀头”。使韩信感动不已。竭力扶汉诛项。5年一统天下。
由于刘邦用人有方。故四方贤土武将前来投靠。甘愿为刘邦效劳。形成了一个以刘邦为首的中坚集体。故而使刘邦能由小及大。由弱变强。5年一统天下。创建雄汉之伟业。
以上就是小编关于【刘邦夺得天下的主要原因是什么靠张良吗】的分享,希望对你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