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敢越雷池一步是哪里的典故(不敢越雷池一步中的雷池指的是什么)

网友提问:

古代常说的不敢越雷池一步,雷池在什么地方?有什么历史渊源?

优质回答:

古代常说的不敢越雷池一步中的“雷池”就是指今天的安徽省望江县雷池乡一带。

“不敢越雷池一步”的意思是指不可逾越一定的范围,否则会出现危险。

原本它不是指某地有地雷,而是指不要逾越某一个地方,这个地方指的是“雷池”

为什么不要越过雷池呢?这里面有一个典故。

其实“雷池”这个古地方早在1700年前的东晋就出现了,说不要“越过雷池”这句话的人叫庾亮,有人说他是庾澄庆的先祖。

庾亮是东晋时期的名士,早年他和王导兄弟共同辅佐司马睿建立了东晋,是东晋时期的三朝元老。他在成帝司马衍(司马睿的孙子)当政期间任中书令(皇帝的秘书)。

当时为了防备西部边境敌人的入侵,庾亮推荐温峤任江西九江都督,温峤可是东晋的名将,战功赫赫,曾平叛王墩(王导的叔伯哥哥)之乱。

温峤刚上任不久,庾亮得到情报显示,历阳太守苏峻纠集一些人企图谋反。

当时庾亮想用“调虎离山计”把苏峻调到京城为官,然后捕而杀之。庾亮自认为是妙计。但温峤提出反对意见,劝庾亮不要这样做,苏峻他不傻,这时候不会离开老巢。

庾亮执意要调苏峻进京。

结果不出温峤所料,苏峻感觉朝廷侦知了自己的动向,于是毅然起兵造反,叛军浩浩荡荡向都城南京进发。

此时九江都督温峤得到消息后,立即点齐人马准备从水路进入建康(南京)誓死保卫都城,这时中书令庾亮给温峤写了一封“800里加急”的信,信中有这样一句话:“吾忧西锤过于历阳,足下无过雷池一步也”

什么意思呢?庾亮说:“温将军,我担心西边边防的安全胜过于苏峻的叛乱,将军务必留在原地,不要越过雷池到京都来。也就是说庾亮要温峤“无过雷池一步”。

按后来的“事变”进展来看,庾亮让温峤“无过雷池一步”是错误的战术。

果然叛军和庾亮的守军进行了激烈的战斗,最终庾亮不支失败,南京失陷,庾亮带着残兵败将投奔了温峤。

温峤没有过多责备庾亮,二人合兵一处,秣马厉兵直接杀向了叛军,庾亮奋勇当先,最终二人斩杀了苏峻,夺回了南京城。

从此以后,“无过雷池一步”慢慢演变成了“不敢越雷池一步”这句耳熟能详的成语了。

文/秉烛读春秋

其他网友回答

大家听说过雷池,都是因为一个成语—不敢越雷池一步,意思是不敢越界,不敢冒犯。

什么是雷池呢?假如你不熟悉这个典故,大概会有下面两种错误理解:

一是雷池就是会打雷的池塘,如果不小心踏入池塘,便会遭雷劈。

二是雷池就是雷神洗澡的池子,假如不小心惊扰了雷神,雷神发怒也会劈你。

其实,真实的雷池,与雷神,与雷,一点关系都没有,它就是一个湖的名字,是一个叫作“雷池”的湖泊,位于安徽省望江县雷池乡境内。

雷池因为“不敢越雷池一步”而名噪天下,那么这个成语来自于哪里?到底讲的什么典故呢?

这个成语来自于一封信,一个男人写给另外一个男人的密信,不要想歪了哦,他们之间是非常纯洁的同志关系。

信里是这样说的:

吾忧西陲过于历阳,足下无过雷池一步也。

啥意思,不明不白的。历阳是个地名,就是安徽和县,西陲就是西边。翻译过来就是:

老弟,哥担心西边(陶侃)有人捣乱,历阳(苏峻)这边哥能顶住,你就守在雷池那边吧,不要带兵过来了。么么哒……

或许你还是云里雾里的,这两个男人到底搞什么名堂啊?且听我细细说来。

故事发生在东晋初年,当时的皇帝是晋成帝司马衍,司马衍继位的时候刚刚4岁,还是幼儿园中班的小朋友,不能独立处理朝政,于是先由他的母亲庾文君垂帘辅政,庾文君死后,又由庾亮辅政,庾亮大权独揽。

庾文君和庾亮都姓庾,难道是亲兄妹?是的,庾亮是庾文君亲弟弟,是小皇帝的亲舅舅。

庾亮就是写信的那个男人,收信的那个男人是温峤,他俩关系很铁,温峤当时是江州一把手。

庾亮有两个政敌,一个是苏峻,一个叫陶侃,苏峻在历阳干一把手,陶侃在荆州干一把手,两人都是雄兵在握。

苏峻看不惯庾亮已久,于是以清君侧名义发动叛乱,庾亮担心陶侃也出来搞事情,担心被他们前后夹击,于是就给温峤写了那封信。意思是让他按兵不动,呆在雷池那边提防着陶侃,就不要管这边的事情了。

哪知道,庾亮错误估计形势,陶侃根本就没想搞事情,人家自始至终就没有妄动之举。而庾亮呢?高估了自己的实力,三下五除二就被苏峻干翻了。

最后,还是温峤及时出马,越过了雷池,这才最终击败了苏峻,挽回了东晋的江山。

所以说,不越雷池一步其实是个错误决策。

其他网友回答

这里说的雷池可不是天宫上的雷池,而是源自中华中原地区的雷池。

在中国的历史中,成语和俗语不仅仅是一种用语的习惯,还有很多的典例、故事在其中,这就进一步的显示出了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承性,以及接地气性。

雷池在什么地方?

这句话中的雷池其实是中国安徽省望江县雷池乡的境内。

在成语中,有一句话叫做“不敢越雷池一步”,这句话在词典中的意思是,比喻某一个人不敢越过某一个地方的某一个界限,以此来反映出一个人的谨小慎微,或是尊规守法。

如果从好的一面去理解这个词语,大家就能从中理解到也有表达一个人很守原则,很有信用的意思在里面。

如果从贬义的一面去理解的话,这句话的意思其实也是形容一个人在某个领域非常的墨守成规,不敢去挑战和创新自己的领域、改革自己的做法,做不到去发明、去创造,只想着遵守陈旧的祖制,所以我们也可以用该句话来形容一些近代史中不想去改革和去带领人民走向新思想潮流的守旧派。

雷池的闻名有什么历史的渊源吗?

正所谓万事万物都是源自于生活,源自于客观,没有脱离客观的俗语,也没有脱离生活的创造。所以“不敢越雷池一步中的雷池”其实就是从历史的典籍中吸取而来,以此让后人在听到这个俗语的时候,能够明白当中的意思。

这个典故便是发生关在东晋的时候,话说在成帝的时期,一个叫做温峤的人因为受到了中书令庾亮的推荐,去到了当时名叫江州,现在叫做九江的城市驻守,为的就帮助东晋守住这里,来维护东晋都城的安宁和平静。可是在这个时候,中书令得知了一个叫做苏俊的太守,集结了一帮自己的人手准备想要反叛朝廷,一举攻到帝都取而代之的计划。为了能够不费一兵一卒的就对付苏俊,这个中书令想要利用京城内大司马的官职,来调苏俊来当时东晋的京城,可是苏俊也不是一个傻子,他很快就看出了当中的端详以及危机,随即比计划提前了很久就行动了,一路率领着自己的大军就轰轰烈烈的和东晋的兵士们混战在了一起,其实在这个时候,作为中书令的庾亮还以为这个苏俊不过是一只瞬间可以消灭的力量,所以便没有把他放在心上,不仅没有调遣温峤去加固都城的防御措施,反而还天真的以为这股力量肯定会随着时间而消减,不足以作为心头上所担心的事情,并写信给温峤“吾忧西陲过于历阳,足下无过雷池一步”。

可是随着战局的越来越严峻,庾亮慢慢的便改变了他对苏俊的看法,苏俊此时率领的大军正浩浩荡荡的朝着东晋的都城杀来,虽然在当中庾亮率领着自己的精锐迎战,不过因为准备不足被苏俊、这个他不曾小瞧的对手打的人仰马翻。

后来被打的狼狈不堪的庾亮找到了温峤,并在最后联合起了温峤与苏俊在最后的决战中击败了他。

最终将这一叛乱镇压了下去,保住了东晋的安宁。

以上便是这个段历史的真正典故。虽然在当时那个所谓的“足下无过雷池一步”慢慢演变为了“不敢越雷池一步”,而且这句话的意思也在慢慢的发生变化,但是这个典故确实是“雷池”的起始,也正是因为此次战役,才让天下人对“不敢越雷池一步”记忆犹新。

其他网友回答

古语有一句是不敢越雷池一步,意思就是比喻说,不敢越过一定的界限。那雷池在什么地方?又有什么历史渊源呢?

不敢越雷池一步中的雷池,追其根源,雷池的位置有两种说法,一说是如今的安徽望江县雷池乡,这种说法是源自:

北宋时期的《太平寰宇记》中记载的“大雷水至望江而为池,谓之雷池。”

而不敢越雷池一步中的雷池位置,还一种说法是湖北黄梅县何安徽宿松县共有的龙感湖。这一说法因为地图学社出版的《中国历史地图集》中,是晋朝以后得各朝各代的地图上,标有雷池就是如今的湖北黄梅和安徽宿松共有的龙感湖。

不敢越雷池一步这句话的出处则是源出于:

《晋书.庾亮传》,其中记载的是:“亮并不听,而报温峤书曰:吾忧西陲过于历阳。足下无过雷池一步也。”

因此也就流传了“不敢越雷池一步”这句话就。

东晋时期,在庾亮为中书令掌政的时候,他因为西部有敌军侵犯。所以就举荐了温峤去江州为官,让他去那里驻守。那当时的历阳太守苏峻却集合队伍,从而想有所动作。所以当温峤去江州后,庾亮就得到报告,说苏峻准备谋反。

于是,掌朝政的庾亮就想让苏峻离开历阳而来京城让他做大司农。然而当时得到很有大臣却认为这样不行,其中温峤也写信劝谏庾亮,但是庾亮根本不听。

结果苏峻不仅不愿到京城,而且还察觉到朝廷对他有了猜忌,于是苏峻就起兵造反攻打京城。当温峤知苏峻反后,他就集合将士,准备发兵前来保护京城。

但是庾亮却给温峤写信说“吾忧西陲过于历阳,足下无过雷池一步。”意思就是说:“我担心西境更甚于历阳苏峻,你一定要留守原地,不要越过雷池到京城来。”

然而庾亮当时并没有正确的估计出苏峻的实力,所以他做的这个决定也就是一个错误的决定。

所以后来苏峻叛兵更快就逼近京城,庾亮带兵去抵抗,结果大败,同时京城也被攻破。

兵败后的庾亮于是就去了温峤那里,还好的是温峤并没有责怪庾亮之前错误所做的错误决定。后来他们加紧练兵,决定和苏峻相战到底。

之后苏峻前来攻打,庾亮这时奋不顾身,亲自上阵,从而激励了晋军将士,终于打败叛军,之后又乘胜追击,最终得以平定苏峻叛乱。庾亮此举,也算是弥补了他“无过雷池一步”所带来的损失的损失。

其他网友回答

不敢越雷池一步,这句话时常出现在各大影视剧中,然这句话却并不是原话,这句话出自晋朝时期庾亮之口。其原话为“吾忧西陲过于历阳,足下无过雷池一步也。”

雷池是什么地方?

或许有人会问,雷池是哪里?

在大多数人看来,雷池或许并不指代一个特定的地方,而是指某些具备着神话色彩的地区。

然而事实上,雷池却是一个真实存在的地方,古代的雷池,指代的一般都是安徽省望江县附近的水域。

不敢越雷池一步的典故,出自晋朝时期,而晋朝,无论是东晋亦或是西晋,都是极为混乱的,晋朝时期氏族实力极为强大,连皇帝都是由门阀势力选出的。

晋朝的皇帝们甚至经常都会自身难保,权臣叛乱的事情数不胜数,而不敢越雷池一步,也与权臣的叛乱有关。

东晋时期,庾亮为朝中权臣,其人与皇帝关系十分不错,庾亮其人晋成帝的父亲为十分亲近的好友,而晋成帝也娶了庾亮的侄女,庾亮与晋成帝可以说是亲上加亲。

庾亮经常为晋成帝出谋划策,晋成帝也对庾亮的言听计从,两人的这种亲密关系自然让朝中其他权臣坐立不安,毕竟,谁都想成为皇帝眼前的红人,而谁都不想别人在成为皇帝眼中红人之后对自己指手画脚,甚至威胁到自己的安危。

而有此顾虑之人正是苏峻。

苏峻眼馋庾亮在朝中超然的地位,对权利十分渴求,也就是这样的庾亮,决定发动一场叛变,推翻晋成帝的统治,将权力收归己有。

苏峻的这一打算很快被庾亮等人识破,庾亮等人便设了一出鸿门宴。

对于庾亮等人使出的这一手鸿门宴,苏峻并没有上套,而是直接发兵谋反,发兵包围了庾亮。

庾亮被包围,地处雷池附近的温峤想要出兵救援庾亮,但庾亮却是发出了消息,说出了上面那句话,意思就是不让温峤前去支援他,为何会下达这样的命令呢?

当时温峤镇守的雷池地区,也是东晋边疆之地,东晋的敌人也并不少,庾亮出于对大局的考虑,决定让温峤在雷池防备敌人,自己面对苏峻这样的打算。

不敢越雷池一步这句话也是因此流传了下来。

尽管说这句话还是这句话,但这句话的本意却已经变了,如今的不敢越雷池一步,万一变成了刀片火山,敌人不敢冒犯的样子。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