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卓吕布因为貂蝉反目(貂蝉做了什么,让董卓与吕布反目成仇?)

网友提问:

历史上并无貂蝉,吕布为何还与董卓反目?

优质回答:

貂蝉虽然是中国历史上的“四大美女”之一,但是历史上查无此人,完全是虚构的人物。当然,虽然是虚构,却并非完全没有影子,她很可能是史书上说的那个和吕布私通的董卓的婢女。既然是史书上有吕布私通董卓婢女的记载,说明吕布为女人与董卓反目的动机还是很充足的。这是一方面原因。当然,最重要的因素还是在于吕布本人的特点与董卓的特点的相爱相杀。他们两个人,特点相同之处在于不讲规矩,逐利,不同之处在于董卓有集团特点,而吕布喜欢单干。所以两个人看似同类相聚,其实矛盾始终存在。董卓从本质上看,并没有把吕布当成心腹和自己人,为人又暴躁,一次为了小事,用戟掷向吕布,险些要了吕布的命,在董卓身边,吕布根本就没有安全感。故而吕布有扳倒董卓的动机,被王允利用后就更坚定了。

其他网友回答

看《三国演义》,你会发现奇怪的一点。

那就是吕布死了之后,貂蝉突然凭空消失了,有人说她自杀了,有人说她被曹操抢走了,还有说她嫁给关羽了。

其实这些说法都不对。貂蝉之所以会凭空消失,是因为她是个虚构人物,是民间传说中的人物罗贯中“利用”完了貂蝉之后,不太好交待她的最终结局,所以让她凭空消失了。

那么,既然貂蝉不存在,吕布又是因何与董卓反目成仇、“父子相残”呢?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是董卓不待见他。

吕布名义上是董卓的义子,其实更像是他的一颗棋子,董卓利用吕布杀掉丁原之后,并没有给吕布以高官厚禄,而是只让他干起了贴身保镖,这样的安排,对于勇猛无敌的吕布来说,确实有点“屈才”了。

二是董卓差点杀了他。

有一次,吕布因为一件小事处理不当,董卓得知之后,勃然大怒,顺手抄起了手边的戟,猛地掷向了吕布,当时好在吕布躲闪够快,否则当场脑浆迸裂。在这样残暴的人手下做事,随时有生命危险。

三是吕布私通董卓小妾。

这个小妾应该是貂蝉的原型了,小妾姓甚名谁已不得而知了,但肯定长的貌美如花,否则吕布也不可能冒着生命危险,与义父的女人私通的。吕布自从干了那事之后,整天惴惴不安,担心东窗事发,凭董卓那暴脾气,倘若知道了此事,估计会当场宰了他。

四是司徒王允的“诱惑”。

王允是只老狐狸,他看透了吕布和董卓之间玻璃父子关系,他主动找到了吕布,对其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说道:“假如你杀了董卓,你就成了大英雄,大明星,到时候我再找皇帝,必定让你封侯?”

吕布有些顾虑,疑问道:“我早就想杀了老贼了,怎奈怕别人说三道四啊,毕竟他是我的义父?”

王允嘿嘿一笑:“你姓吕,他姓董,算是哪门子父子啊,你只不过是他的一颗棋子而已。”

吕布下定决心:“好吧,我继续跟老贼干,早晚得死!不是我杀他,就是他杀我,这次我听王大人的!”

就这样,司徒王允联合吕布杀掉了董卓。

其他网友回答

谢邀,在回答问题前,先看一眼历史上,董卓和吕布的渊源。

吕布与董卓的渊源

和《三国演义》中类似,历史上,吕布也是受了董卓利诱以后,杀了老主公丁原,带并州军投靠了董卓。

吕布武力过人,弓马娴熟,是一员猛将,投靠董卓以后,董卓经常让他贴身护卫,并且很是优待,“誓为父子”。

那么问题来了,董卓如此优待吕布,吕布为啥还要反呢?

性格冲突

董卓虽然长得很胖,但并不是心宽体胖之辈,相反,这个人脾气暴躁,心气狭窄。《三国志·魏书·吕布张邈臧洪传》记载:

然卓性刚而褊,忿不思难,尝小失意,拔手戟掷布

稍微一不高兴,就拿戟扔吕布,这段历史后来被演义成了凤仪亭那一幕。

面对如此暴躁的董卓,如果吕布脾气好还行,但事实上,吕布也是心高气傲之辈,岂能甘心当你的出气筒?尽管明面上,吕布不敢说什么,但在心理早就骂了董卓十八辈祖宗。

所以说,这两个人的性格是有冲突的,吕布又长时间贴身护卫,形影不离,时间一长,磕磕碰碰在所难免。

私通侍婢

《三国志·魏书·吕布张邈臧洪传》记载:

布与卓侍婢私通,恐事发觉,心不自安

这个侍婢,应该就是貂蝉的原型了吧。所以说,历史上虽然没有貂蝉这个人,但确实是有这么一档子男女偷情之事。

侍婢的地位很低下的,吕布为什么要和侍婢私通,可能这个侍婢真的很漂亮呗。

吕布和侍婢私通,又害怕董卓发现两人的奸情,惴惴不安,这种不光彩的事要被董卓发现了,董卓估计能扒了他的皮。恰好这个时候,王允等人密谋诛杀董卓,王允本来和吕布关系就不错,在王允的挑拨下,吕布亲手了杀了董卓。

董卓死前还高呼吕布,以为吕布会像往常一样保护他,结果吕布来了句“有诏讨贼”,然后就把董卓咔擦了,想必董卓到死也是没明白这是怎么回事,当了个糊涂鬼。

其他网友回答

答:吕布杀董卓这个历史故事虽然没有貂蝉的存在,但是我们可以从文献中找到真正的答案,主要原因有以下三点。

一.吕布和董卓的关系

首先是吕布和董卓的关系问题。在这一点上,正史、野史上倒是非常一致:关系密切。《三国志?吕布传》说:“卓以布为骑都尉,甚爱信之,誓为父子。”;《后汉书?吕布传》说:“卓以布为骑都尉,誓为父子,甚爱信之。稍迁至中郎将,封都亭侯。”由此观之,好象确实不错。不过,在史料记载中还有一段记载容易被忽略。《三国志?吕布传》、《后汉书?吕布传》和《资治通鉴》等正史都同时都记载:

然卓性刚而褊,忿不思难,尝小失意,拔手戟掷布。布拳捷避之,一为卓顾谢,卓意亦解。由是阴怨卓。卓常使布守中合,布与卓侍婢私通,恐事发觉,心不自安。

另外,在《太平御览》卷五五注引《典略》更加提到“董卓虽亲爱吕布,然时醉则骂,以刀剑击之,不中而后止。”

这个记载很容易让人理解为:董卓有误在前、吕布怀恨在后,纯属个人恩冤。但笔者认为:恰恰是这个资料的事实证明:吕布和董卓的关系存在着一个重大的转变,不象平时理解的那么密切,董卓此举有一定的目的,不应该单纯地理解为董卓“性刚而褊”。

“布便弓马,膂力过人,号为飞将”,这是时人对吕布的一致看法,而且此时的吕布手下还拥有张辽等一干丁原旧部,这就自然而然会形成一个以吕布为首的并州小集团。董卓对吕布“迁至中郎将,封都亭侯”,并且“誓为父子”,明显带有很强的政治意图:安抚和利用这个以吕布为首的并州小集团为自己卖命。等到董卓地位巩固、外部威胁减少以后,对吕布的态度有所改变也是一件正常的事情,另外,吕布在后来投靠袁绍寄人篱下的时候还会发生“将士钞掠”的情况,说明吕布对部下的管制不严,极有可能此时已经发生过类似事件,引起了董卓的不满,加之其他的矛盾,导致董卓“拔手戟掷布”,这也是非常有可能的。此推测之一。

吕布在董卓手下做过什么,史料不详。但有两条很明显:

卓自以遇人无礼,恐人谋己,行止常以布自卫。

卓常使布守中合,布与卓侍婢私通,恐事发觉,心不自安。

这段记载在《三国志?吕布传》、《后汉书?吕布传》和《资治通鉴》中都可以看到。这说明什么呢?说明吕布已经从“飞将”变成了董卓的保镖。而此时的吕布显然手下还有众多并州兵马,驰骋疆场才是吕布的特长,董卓的行为是什么意图呢?有人认为是对吕布的一种信任,笔者认为不尽然:与其说这是对吕布的信任,还不如说这是董卓加强对吕布控制的一种手段。实际上变相的削弱了吕布和自己部下的联系,以便直接加强对并州兵士的控制(关于并州军队和董卓的嫡系—凉州军队的矛盾,下面会提及)。把吕布限制在自己的身边,就等于把整个并州军队牢牢的抓在手里。此推测二。

从以上的两个推测分析,吕布和董卓的关系其实属于相互利用,在这种前提的影响下,两人的关系随时会因为一些外来因素的影响而发生改变,也就注定这种关系是非常的不稳固的。

二.吕布及手下的发展

以上分析了第一个问题:吕布和董卓的关系。如果说这种推测还有些证据不足的话,我们可以通过第二个问题:吕布个人和以前丁原手下的一班并州官兵的发展情况的了解,更加清楚地进行判断。从史料分析,吕布和其手下的并州官兵在董卓的阵营中是非常受排挤的,而且矛盾比较激烈。方诗铭先生对此做了非常精辟的论证:

尽管董卓极力拉拢吕布,“誓为父子”,但并、凉两支军 事力量之间,仍存在矛盾,甚至处于敌对状态。《后汉书?董卓 传》说:“孙坚收合散卒,进屯梁县之阳人。(董)卓遣将胡轸、 吕布攻之。布与轸不相能,军中自惊恐,士卒散乱。坚追击之, 轸、布败走。”李贤注引《九州春秋》说:“(董)卓以东郡太守 胡轸为大督,吕布为骑督。(胡)轸性急,豫宣言:‘今此行也, 要当斩一青绶,乃整齐耳。’(吕)布等恶之,宣言相警云‘贼 至’,军众大乱奔走。”胡轸字文才(《三国志?吴志?孙坚传》 注引《英雄记》),属于所谓“凉州大人”(《三国志?魏志?董 卓传》注引《九州春秋》),在凉州军中具有崇高地位。在这次 战争中,胡轸为“大督”,位置在担任“骑督”的吕布之上,是 全军统帅。由于胡轸和吕布的“不相能”,尤其是胡轸对并州军 的敌视,“要当斩一青绶”,所谓“青绶”指吕布。《后汉书? 吕布传》说:“(董)卓以(吕)布为骑都尉。”《续汉书?百官志》 说骑都尉是比二千石的官,据《汉书。百官公卿表》“秩比二千石以上皆银印青绶”,因此,胡轸所说的“青绶”当然即是吕布。这更引起吕布等人的仇恨,从而导致全军不战自溃。这是并、凉军事力量相互矛盾和敌视的典型事例。吕布对董卓的暗中不满,以及内心的“益不自安”,对并、凉两支军事力量之间的矛盾来说,更起了直接激化的作用。 从方先生的论证中,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董卓手下同吕布的矛盾和敌视情绪,虽然不能直接归咎于董卓的指使,但其手下的态度会直接影响了吕布及其一干并州兵士对董卓的态度,双方的矛盾也会不断加剧。另外从《三国志?董卓传》中“初,卓女婿中郎将牛辅典兵别屯陕,分遣校尉李傕、郭汜、张济略陈留、颍川诸县”的记载分析,董卓对吕布是不怎么放心的,所以把吕布牢

其他网友回答

谢谢!三国时期中的吕布与王允合谋杀了董卓是有正史记载的,但未见详述。关于貂蝉其人其事,主要是体现在三国演义(小说)当中,其人的真实背景在相关的历史记载中亦有多种版本待考,尚无定论。谢谢!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