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历史上精绝国为何就神秘消失了呢?
优质回答:
对于精绝国,大家的了解多半是来自天下霸唱盗墓小说《鬼吹灯》,里面有一卷讲的就是精绝古城,从而提到了精绝国。
而从历史的记载来看,这个国家是真的存在的,不过在汉代以前,它并没有被中原地区的史书所记载。等到汉朝以后,由于中原打通了西域的贸易业务,这个神秘的国家也出现在了人们的视野中。
这个城市位于我国今天的新疆民丰县,大致是在昆仑山北麓,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南缘,东临且末县,西连于田县,北接阿克苏地区沙雅县。那里的尼雅遗址便是汉晋时期精绝国故址。
精绝国是一个非常标准的城邦国家,他们之所以能够创出文明,主要是由于依赖着尼雅河畔,河流带给他们生活的保障,他们也因此过起了立城定居的生活,不过这个城邦的神秘传闻就有点“水分”了。
“出玉门,经鄯善,且末,精绝三千里至拘弥。”——《汉书·西域列传》
根据汉代相关资料记载,精绝城所管辖的地区只是河流造就的一小片绿洲,由于四周都是沙漠,所以他们也没法向外发展。不过汉代武帝之后打通了河西之地,西域各国和中原的贸易往来也逐渐开展了起来,而这座城作为丝绸之路南道范围内的一座城邦,他们的生活状态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作为河西之地上一个很好的“根据地”,来自西域和中原的商人大多都会选择将自己的大量商品囤积在此,这座沙漠之城也转变为了国家级的贸易通商口岸,其经济迅速发展了起来,而它的名气也因此传入中原,被汉代官方记载。
在汉代西域传中有过专门对于精绝城的记载,内容说此城设有国王,国都就定在了精绝城,这座城邦距离长安大约有八千八百公里,城内有居民三千三百六十多人。
“户四百八十,口三千三百六十,胜兵五百人”——《汉书·西域列传》
国王在这些人中选取了五百人担任国家防卫士兵,另外设有都尉、左右将军、主管交通的事务官等官职,虽然在官职系统方面比较简单,但它也是一个具有完整规模的国家,而且这里的道路阻塞不通,想到达这里并不是容易的事情。
到了东汉后期,中原政府对于精绝城的掌握力度下降,这个小城邦也逐渐被邻居吞并。
“小宛、精绝、戎卢、且末为鄯善所兼并”
后来发展到魏晋时期,中原政权又重新获得了对精绝城的主导权,对这座城邦的记载也一直持续到隋唐时期,不过这座城邦在此时已经该名为尼雅城。
另外在玄奘的西行日记中也有过对这座城邦的记载,但是等到唐代灭亡以后,有关精绝城的记载就彻底消失了。
这里几乎完全变成了一片荒漠,只剩一座小的不能再小的尼雅城,杳无人烟,而且有摄人魂魄的鬼魂存在,很多人在这里染上奇怪的疾病,或者离奇的迷路,永远留在了大漠深处。——《大唐西域记》
有关精绝城消失的推测:由于历史上并没有资料记载此城消失的具体原因,我们后期也只能通过考古来探求真相。
随着尼雅遗址的发掘研究工作展开,这座城市逐渐被揭开神秘的面纱,学者们发现古城民众似乎是非常急切的离开了家中,因为很多住所里的日常用品都保持着生活的状态,这也就意味着人们离开之前并没有功夫去收拾东西,也没有打算再次回到这里,不然家中的生活用品一定会好好保存的。
基于这样的情况,有关人士给出了两个推论,一是尼雅河附近的环境极具恶化,导致河流水量迅速减少,以至于原有的绿洲完全消失,当地人也没法生活下去。
二是外族入侵一说,这种推测看着更加可信,它指的是当地人在某一天猛然收到了一个可怕的信息,有西域外族城邦要来攻城,害怕的民众迅速开始了逃亡之路,以至于城邦在很短时间里就变成了空城。
不过以上都是推断,到底是战争说还是环境说,都还有待考证。
其他网友回答
西汉时期,在西域地区有一个小国叫做精绝国。根据文献记载,这个精绝国,位于和田和鄯善国之间,人口只有3000多,是中西交通的必经之地,在经济、政治、军事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地处要塞,精绝国虽然看上去不是很起眼,但是去商贾云集,车马不绝,俨然是一个大都市的感觉,但是由于周边环境日益恶化,逐渐吞噬了这个绿洲。祝唐之际,玄奘法师经过这里,这里已经是“国久空旷,城皆荒芜”,昔日喧嚣的精绝国,此时已经被漫漫黄沙所掩埋了,带了近代,已经没有人可以准确地说出精绝国的位置了。
20世纪初,匈牙利籍的英国探险家斯坦因来到我国西北地区进行科学勘探,来开了西北近代考古的序幕。1901年,斯坦因来到了今天新疆的丰县尼雅河下游地区进行考察,为了攫取珍贵的文物资料,斯坦因把这边纯净的地区变成了杂乱的工地,攫取了10余箱精美的文物偷偷运往欧洲。自此,尼雅河下游开始被东西方学者所熟知,这时远在北京的国学大师王国维也开始注意到这里文物,认定这里就是在历史上淹没已久的精绝国。
解放后,考古工作者对这里进行了发掘发现了众多历史文化遗物,在尼雅地区发现了一枚“司禾府印”的炭精印章,据推测这可能是汉代屯田官员的印章。80年代,中日考古工作者共同对尼雅地区进行了勘探,不到100平方米的地方,发现了8座保存完好的墓葬,出土了一批重要的文物,其中最为珍贵的要数那家“五星出东方利中国”的汉代蜀锦。
考古证实,汉代的精绝国就在今天的新疆丰县尼雅地区,当年这里风景宜人,堪称塞上江南,尼雅人的住宿周围都有防沙林和防砂篱笆,但是最终还是没能低于风沙的侵袭。
其他网友回答
如果不是《鬼吹灯之精绝古城》的热播,关于这个小城邦可能还要在历史上继续被掩埋着。
精绝国存在过吗?
在塔里木盆地的尼雅河河畔,曾经坐落着一座小小的城池,那就是两千多年前的西域精绝国。也就是今天的尼雅遗址,位于新疆民丰县。
关于这个小小的城邦,让人疑惑的是,关于这个国家的记录极少。只有东汉历史学家班固编著的《汉书·西域传》中,有短短百字的记录外,已知的文献中没有任何关于这个国家的记录。
历史记载汉代时精绝国就已经是一个比较成熟的城邦了。拥有四百多户家庭,人口达到了三千多人,其中兵力有五百余人,有分明的阶级,把守严谨。但是地理位置上并不好,地形闭塞交通不便,可能也是与世隔绝鲜为人知的一大原因。
精绝国是一个怎样的国家?
不同于小说夸张的描写,真实存在的精绝国绝对没有小说中描述的那么强大。
精绝国是西汉时期西部一个很小的国家,人口只有三千,兵力只有五百。历史上记载存在于公元前2世纪到公元5世纪。国家的主要经济来源是农业,同时地处在丝绸之路上,所以聚集了来往的商人,是一个繁华富饶的国度。这样一个弱小但是富有的国家,很容易被邻国吞并。
精绝国就没有逃过这样的命运,只有五百兵力的精绝国,在东汉后期就被日益强大的楼兰吞并,并且受魏晋王朝约束,唐朝的时候都城尚存,只是被称为尼壤城。
如果不是《鬼吹灯之精绝古城》的播出,这座沙漠之中的国度可能会继续沉睡在沙瓤之中。1901年,当时沉睡了1600年的古城被一个英国探险家发现。
在尼亚河畔分布着很多规模不等、残存程度不一的遗址。建筑众多,种类齐全。有的看上去像寺庙、庭院、田地、甚至是作坊。
这位探险家在当地进行了两次挖掘,发现五十三处遗址。挖掘到了大量文物,被称为东方的庞贝城。
后来1959年,中国考古队员在当地的一座古墓中发现了两具遗体和一批文物,更是证实了精绝古城的存在。
精绝国是如何消失的?
关于这座古城的消失,考古学家有两点猜测:
一.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无法继续居住
考古学家认为,精绝国最后成为了一座废弃的城市,跟当地的环境有千丝万缕的关系。
由于生存环境越发恶劣,才会有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迁徙。虽然精绝国是一个繁华的小城邦,毕竟是处于沙漠之中的绿洲国家。当地气候湿热,芦苇茂密,稍微有一点生态失衡就会导致环境变得恶劣。
为了能够更好的生存,当时的精绝国对于水资源的管理和使用都十分严格,对于树木都十分看重。从出土文物中的葡萄籽来看,当地人很早就有了要抗旱治沙的意识,广泛的种植沙枣树,因为其耐干旱,又可以抵御风沙、美化环境,沙枣树的果实也可以食用,是当年精绝人主要种植的树木。
而精绝国的陨落 ,是人与环境逐渐失衡,人们贪图享乐大肆砍伐数目,破坏了当地的生态环境。之后就是水源枯竭、风沙袭来、绿洲消失,最后被沙漠吞噬。
二.遭遇战争、国破家亡
也有考古学家认为,环境的吞噬是在消亡之后来袭的。从对遗址的考察来看,精绝国消亡的原因跟大多数城池一样,亡于战争。
遗址中不乏有民居,周围遍布了尸骨,说明当时横尸遍野。民居中有各种遗物散落,房门大多都敞开半闭,有大量的食物储存在民居中,很多陶翁还没有开封,纺车上还有没有织完的纱线,很多证据都说明精绝人的死亡是一场突如其来的入侵,之后被杀害惨死。
但是凶手是谁,没有人知道,毕竟这样一个五百兵力的小国,想要在当时独立站稳脚跟实在是个笑话。
有人怀疑是不是汉朝的吞并,但是东汉末年的汉朝国力衰弱,伸手触碰不到的地区已经无暇管理。所以虽然被当时的王朝约束,但是天高皇帝远,这里一直都是不受干预的。
那么这块孤零零的肥肉,很容易被当时其他国家吞并,弱肉强食的时代,这样一个小小的城邦可能就毁于一夜之间。
其他网友回答
看过《鬼吹灯》系列小说的朋友可能都知道精绝古国,是鬼洞人生活的神秘国度,这个神秘的西域小国也经常出现于一些小说或者影视作品中,可以说它比楼兰古国更为神秘莫测,然而在历史上它也是真实存在的。
汉代之前并没有关于精绝国的记载,可以说它是一个突然出现于《汉书》中的西域小国,其地址就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丰县,是一个城邦国家,位于尼雅河畔,后来又叫做尼壤和尼雅,国家所辖的范围大概就是尼雅河在沙漠中造就的一片绿洲,所以这个小国家可能农业,畜牧业和渔业兼具,生活在这里的人当然不是“鬼洞人”了,而是应该称之为精绝人或尼雅人,由于其地处丝绸之路南道上,所以这里应该也是商贾云集,汉朝和中亚一带的各种商品在这里汇聚,因此这里或相当于一个万国胡同的贸易口岸,也正是由于它的繁华富庶,所以这里在汉朝和西域各国中都有了名气,才被记录到了《汉书·西域传》中。
《汉书·西域传》里面对精绝的记载是这样的:
精绝国,王治精绝城,去长安八千八百二十里,户四百八十,口三千三百六十,胜兵五百人。精绝都尉、左右将,驿长各一个。北至都护治所二千七百二十三里,南至戍庐国四日,行地空,西通扜弥四百六十里。
上面这段话的译文大致是:(西域)精绝国,国王驻精绝城,距离长安八千八百二十里,有四百八十户人家,三千三百六十人,其中打仗的士兵五百人。设置有精绝都尉、左右将军、交通事务长官各一人。北距西域都护治所二千七百二十三里,南距戎卢国四日的行程。地形闭塞,交通不便;向西通扜弥国四百六十里。
在两汉经营西域的时候,这里也曾经归西域都护府管辖,东汉后期,朝廷对西域的管辖放松,精绝国被其邻居鄯善国兼并,其作为一个城邦国家的历史基本结束,后来这里又曾受魏晋王朝节制,隋唐时期其都城尚存,不过已经改名为尼壤城,但在新旧唐书中,仍然称之为精绝国。
在由唐代高僧玄奘口述、辩机和尚编的地理史籍《大唐西域记》中,也有一段关于它的记载,里面讲到:
媲麽川东入沙碛,行二百余里,至尼壤城,周三四里,在大泽中, 泽地热湿,难以履涉, 芦草荒茂,无复途径,唯趣城路仅得通行,故往来者莫不由此城焉,而瞿萨旦那以为东境之关防也。
从这段话中也可以看出,精绝国的确是位于一片沙漠之中的绿洲,而且是一个位于交通要道上的城市,周围都难以通行,只有这个城市可以让商人旅者往来。
之后关于精绝的记载就很少了,至于这里什么时候变得不适合人类居住,成为一片荒凉古城的,史料不详,不过后来的考古发现,这里生活的人们离去时好像十分突然,因为有些家庭的各种生产生活用具的摆放好像日常生活中一样,按道理讲人要决定离开的话,会将一些生活必需品收拾好打包一起拉走,但是这里的情况却好像一直有人生活着一样,只是所有的东西上面都覆盖了厚厚的尘土,所以这里的人就好像突然离开,然后再也没有回来,消失得十分神秘。
一般认为精绝人离开这里是由于尼雅河的水量变少,精绝古城所在的绿洲逐渐消失,这里的人们也被迫离开家园,使得曾经的精绝国变成了一片荒凉的精绝古城(尼雅古城),但是如果仅仅是这样的话,这里人们的离开应该将很多生产生活用具打包走的,也有人推测可能是大家突然收到某个可怕消息,或者是突然有外族入侵,导致这里的人不得不永远离开家园。
不过在清代时期,这里还称为尼雅城,应该还有少数的人在这里居住,但这里已经只是于阗县辖下的一个村庄,称作尼牙八札,1949 年后复称尼雅,1985年设尼雅镇,隶属于新疆民丰县。
近百年来,这个已经消失于历史上的西域小国重新为世人所知,是因为这里出土了大量的古代文物,记载有“五星出东方利中国”的丝绸织锦就是出自于这里。
英国探险家斯坦因和斯文赫定等人在古精绝国遗址中发掘出了大量的陶器、铜镜、漆器、铁器等古代文物和一些用木简、羊皮、丝绸、墙壁等作为载体的古代文献和文字,有着极为重要的历史价值,特别是这里出土的佉卢文遗物,比世界其他地区出土的加起来还要多,对研究古代犍陀罗、孔雀王朝、贵霜王朝以及其他南亚和中亚地区的古文化都有着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其他网友回答
精绝国缘何消失得无影无踪?20世纪初,英国人斯坦因在新疆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的南缘尼雅河畔发现了座古城遗址,并从这里挖掘出封存了千年的各种珍贵文物12箱之多。当这些文物被带回英国时,西方学者大为震惊。经过考证,斯坦因所发现的就是被称为东方“庞培城”的尼雅遗址。尼雅遗址不仅是古代丝绸之路的一处重要遗址,它同时向人们展示被斯坦因称为“死亡之海”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存在着一个悠久、古老、光辉灿烂的沙漠古代文明。据史书记载,在西汉时期,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一共大大小小林立着36个王国,其中在尼雅地区就有一个非常著名的国家。《汉书·西域传》曾这样记载:这里离长安有8820里,住着480户人家,养着士兵500人,这就是西域三十六国之一的精绝国。这个遥远的精绝国,有官有民,有兵有将,俨然是丝绸之路上机构完整的要塞。但是到了公元4世纪左右这个国家突然神秘地消失在了历史的尘埃当中,它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又为什么会神秘地消失,在西方世界人们为什么会把它称之为是东方的庞贝呢?
从《汉书·西域传》的记载来看,“精绝国”只是一个人口仅与村落般多的国家。可是在2000多年以前,西域的许多小国家大多如此。“精绝国这小小国家,在古代丝绸之路上是商旅的必经之地,因此成为东西方文化的交汇之所。那精美的丝绸、犍陀罗艺术和佉卢文木牍,以及至今仍保存完好的民居和佛塔,都表明“精绝国”的经济文化有相当高的水准,学者们称之为“尼雅文明”。
从《汉书》首次记载了精绝国以来,此后的史籍对精绝国的记载都很少,精绝国人最后在历史上出现时,已经是改名为部善的楼兰国的子民了。作为一个袖珍国家,仅有500名士兵的精绝国在那个兼并战争如同家常便饭一样的时代是不可能长期独立存在的。楼兰国在改名善之后,因为是西出阳关第一站,又得到了中原王朝的扶植,曾经盛极一时。
大约在东汉王朝的末年,强大起来的善兼并了包括精绝在内的邻近的几个绿洲城邦。从那时起,尼雅河流域被纳入善王国的版图,变成了它的一个行政区,精绝国改名为精绝州。西晋以后,精绝复国,在故土上仍然延续着自己的文明。
但是后来,尼雅文明却逐渐衰落下去,精绝国也逐渐变为没有人烟、流沙肆虐的荒漠。到了唐朝,玄奘在《大唐西域记》中记载精绝国已经成一片荒野了,这之后,再无精绝国的记载,精绝国神秘消失了。直到20世纪初被斯坦因发现。在尼雅废墟的流沙中,可以看到保存完好的民居、畜舍,房顶虽然被风吹落,可高大的房柱却依然屹立在流沙之中此情此景,不禁使人追问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尼雅文明的衰落。有人认为是尼雅河的变迁导致了尼雅文明的衰落。
尼雅河发源于昆仑山,其上游有60条冰川,冰川融水是尼雅河水的主要来源。在秦汉时期,尼雅河水相当充沛,流程比较远,其尾可以到达尼雅废墟一带。于是尼雅在河水的滋润下,林木葱郁,灌草繁茂,成为一个良好的绿洲。在沙漠地区,绿洲是人类唯一可以居住生活的地方。于是在尼雅绿洲上出现了居民和“精绝国”,出现了尼雅文明。
但是随着气候的变化,尼雅河出现了河道退缩,由于尼雅河的退缩,原先“精绝国”的地方失去了水源,居民无法耕种与生活,最后只好离开这里,迁移到其他地方。于是尼雅的历史发展完全中断,成为没有人烟的废墟。水是生活之源,断绝了水源以后,胡杨林成片地死亡,飞禽、走兽也逃离了这里,于是尼雅逐渐成为没有生命的荒漠。人类古代文明,都是在河水资源充沛的地方出现的,古代的埃及文明两河文明和黄河文明,莫不如此。早已绝灭的尼雅文明同样印证了这一道理。也有人认为是战争毁灭了尼雅文明。
从尼雅文明发掘出的文献来看,精绝国长期受到西南方向的强大都落“SUPIS”人的威胁和入侵,而考古学家们在这个沉睡了1600年的废墟上,看到了宅院四周骨累累,内部各种遗物四处散落,房门敞开或半闭。用来存放法卢文的陶密封完好没有拆阅,储藏室里仍有大量的食物,甚至纺车上还有一缕丝线。这一切似乎告诉人们尼雅王国在面临长期的外族入侵威胁后,遭到了惨重的致命一击,甚至没有留下最后的文字记载。
虽然这两种说法都有道理和依据,但是考古学家在尼雅遗址发现,不少住宅周围都有巨树环绕,果园中林木整齐。住处附近从堆积的淤泥看,还有水塘的痕迹。在这样好的生存环境中,很难说尼雅河会突然断流,导致精绝王国覆灭。而且,在尼雅遗迹中,没有断戟残剑沉埋沙中,所有出土的古,都是平静而又安详的。所有的房屋遗址,都是完整的。如果说精绝是毁于战争,又该如何解释这一切呢?让人百思不得其解的还有,考古学家在尼雅遗址的一所房子废墟中发现一只脖子上拴着绳子的狗的遗骸。显然,狗的饿死是因为主人离去时忘了解开绳子究竟发生了什么事,让精绝国的人们在离去时连爱的绳子都忘了解?但他为何又一去不返?如果说精绝的居民真的集体迁徙了,他们究竟迁到了哪里?由于资料的缺乏,仍是一个难解的科学之谜,目前尚无法作出确切的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