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和武术同根同源(论述武术与传统医学的关系)

网友提问:

有人说“武医同源”,在武术运动中,是如何融入医术的?

优质回答:

"医武同源"的说法来源于三个方面:

一是两者都属于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其理论源头来自易学的基本理论(阴阳、五行、八卦)。二是两者在养生学方面都是按照中医学的巜内经.灵枢》关于十二经络、七经八脉之的理论,在实践中互相补充、发展起来的。中医的"治未病"思想在武学上有充分的体现;三是武学练习过程中,避免不了操作不当造成身体上的一些伤痛,中医药中有专冶气血运行不畅、甚至肌肉酸痛、扭伤、骨折等问题,武林中都预备了专业疗伤的药方和"易筋洗净经"、"八段锦"、"五禽戏"之类的医疗办法。

我自幼喜欢武术,二十岁拜师学习中医,在一个偶然的机会随师父就诊时,医好了鄰居中年妇女的疾病,没有想到这位妇女竟然是云南省武术名家沙国政门下大徒弟马运龙先生的亲属。于是有幸拜马运龙为师。连同学医、学武时间一共三年之久。至1969年下乡,劳动、生产和替农村人服务之余,时刻不忘练功。因此对医武同源之说有一点话语权。

提及到医武同源问题,武学中关于少林、武当、八卦等运动项目。我体会主要是练习身体的灵活性和对生活、生产中适应性。最终目的就是训练自己的腰椎、胸椎和颈椎这一根主线。因为这条主线之中分布有中枢神经系统。按照经络学说称为督脉,骨节间实际上有呼吸功能。这条主线练好了,即便四肢部位有点损伤,就可以"卷土重来"恢复健康。我手头至今存有吳图南的专著《国术概论》、张平著《太极拳语录》注解(台湾学者)等珍贵书籍。和中医有关典籍记载相互学习印证,有异曲同工之妙用。

一周前就看过您发布的提问。迟复为欠。

其他网友回答

中国有句古话,“未学医先习武,学好武方能习医”,古代的医道大家大多是武林高手,比如说大家耳熟能详的黄飞鸿等人。那是因为行医自古以来都是有高度风险的,难免遭遇到被打劫的情况,如果医家尚不能自保,又谈何救人。

其他网友回答

应该是逐渐融合的,现在又分开了。因为武是伤人的,医是救人的,开始武伤人或被伤太多,无论对人对己都应该懂救人或自救,随着武术的发展,人们对增强体质,延年益寿越来越重视,遵循自然规律和人生理特点,进行练习,特別是循经络运行更益增强体质,逐步参以黄帝内经之理论,不知不觉就融入了医学知识,黄帝内经是中医之本,治伤理病之经典,习武之人伤痛难免,古人有此知识的郎中少之又少,自我救治乃人之常理,常年累月,祖祖辈辈积累下来的经验成为医家也很正常,再者越是武功大家打打杀杀的越多,用以救治的事越多,成为名医也在情理之中,没啥稀奇的,这叫量变质变。现在人文明了,没多少打杀了,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形成独立的医学体系,分开也是自然之事。哈哈哈,推理如此,事实有待历史考查。

其他网友回答

在中华传统文化中,最经典的就是(山,医,易,卜,相)五术文化。武医同源,的说法是:在古代,练武不练功,到老一场空,习武不学药,等于没有学,因为,你的武功练得在好,在高,随着岁数变老,你不可能流领江湖,这个时候,药功的重要性就显示出来了,笫一可以养生,笫二药功可以要人命。为此,各个门派,各路高手的师父,为了保护自己,保护自己的门派,最后为了传承,留下暗器或药功秘方。因此,武医同源。

其他网友回答

少邀请我回答一些无聊无知的问题!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