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晋之好的典故发生在哪里(成语秦晋之好的典故起源于)

网友提问:

历史中的秦晋之好的典故来自何处?

优质回答:

谢邀,我是爱历史的老猫

我来给大家说一下秦晋之好的由来吧。

春秋时期,晋国武公的儿子姬诡诸继承君位,又称为晋献公。献公的父亲晋武公晚年娶了齐桓公的女儿齐姜,但毕竟晋献公晚年不太行了,所以时间一长,齐姜在当时就与晋献公的儿子姬诡诸有这私情,但一直没有泄露出来。 姬诡诸继位后,把他老爸的妻子齐姜娶为夫人,没过多久齐姜就给他生了一双儿女,女孩叫伯姬,儿子叫申生。伯姬在后来的秦晋政治联姻中嫁给秦穆公为夫人,这便是秦晋之好的开端。 后来秦穆公为求将来与中原友好,便主张与当时中原力量最强大的晋国联姻,并向晋献公求婚,晋献公就把大女儿嫁给了他。

后来,晋献公年迈昏庸,要立小儿子为国君继承人,并脑子一热杀死了当时的太子申生。于是,他另外的两个儿子夷吾和重耳一看势头不对,为了保全性命分别逃往梁国和翟国避难。 再后来,夷吾得到姐夫秦穆公的帮助,做了晋国国君。

但是不久,夷吾就与秦国失和,发兵攻打秦国,终遭惨败,还叫儿子公子圉到秦国做人质,这才将两国的关系修好。

秦晋之好到了现在泛指两家联联姻,它代表的是一种政治上的联姻,也是国家之间的联合,但后来渐渐将男女之间的婚姻也称作结为秦晋之好。

其他网友回答

那是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各民族处于迅速发展和急剧变革的时代。在这期间,我国各民族以华夏族各诸侯国为中心,经过民族间经济、文化交流、争斗和融合,奠定了中华民族发展的基础。“秦晋之好”就是这种融合的典型代表,它不仅仅是华夏族内部联姻,更反映了当时华夏族与周边各民族,尤其是戎狄民族的广泛交流与融合。

当时,秦国和晋国是两个相邻的大国。秦国地处今甘肃东部和陕西中部地区,在戎狄中发展壮大。因秦人在和戎狄的交往中融合了戎狄的习俗,因而受到华夏诸国的歧视,被称之为“秦戎”、“狄秦”等。但经过不懈努力,秦国势力比较强大,而当时的晋国已经是中原的强国。

秦穆公为了实现霸业,主动与晋国结好。晋献公于公元前654年将其女儿伯姬嫁给了秦穆公。这就是历史上所说“秦晋之好”的开端。

后来,晋国发生内乱,晋献公的两个儿子夷吾和重耳分别逃往他国避难。晋献公死后,夷吾许以割让河东五城作为条件,得到了秦穆公的支持,顺利继承了王位,称为晋惠公。但他不仅不履行与秦国的献城承诺,而且三番五次挑衅秦国边境。公元前647年,晋国发生饥荒,晋惠公派人向秦国求救,秦国不计前嫌提供援助。可是事后晋惠公并未感恩图报,反而在两年后趁秦国发生旱灾之际,发动大军进攻秦国。秦穆公派军与晋战于韩原,晋军大败,晋惠公被俘。晋国被迫割让河东五城归秦,同时晋惠公以太子圉入秦为人质才得以脱身回国。太子圉到秦国后,秦穆公为了笼络他,把自己的女儿怀赢嫁给了他,由此两国亲上加亲,秦国归还了晋国河东五城。秦晋两国以黄河为界重修旧好。

按理两国关系应该是很稳固的了。可是当太子圉听说自己的父亲晋惠公病重时,害怕国君的位置会被传给别人,于是就扔下妻子怀赢,一个人偷偷跑回晋国。第二年,晋惠公死后,太子圉就成为晋国君主,这就是晋怀公。从此晋国跟秦国不相往来。

秦穆公闻知此事后大怒,立即决定帮助重耳当上晋国国君,还要把女儿怀赢改嫁给他,当时公子重耳尚在国外避难。公元前636年,秦穆公派兵护送重耳返回晋国,东渡黄河,占领狐。秦国和重耳的代表在郇会盟和谈。晋国同意立重耳为国君,遂入都城绛,公子重耳就成为了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秦晋两国遂和好如初。

公元前676年,晋武公之子姬诡诸继承君位,即晋献公。献公之父武公晚年娶齐桓公女儿齐姜,齐姜则与当太子的姬诡诸有私情。姬诡诸继位后,把庶母齐姜娶为夫人,生女伯姬及子申生。伯姬在后来的秦晋政治联姻中嫁给秦穆公为夫人,这便是所谓“秦晋之好”的开端。

后来秦穆公为求将来与中原友好,与当时力量强大的晋国联姻,向晋献公求婚,晋献公就把大女儿嫁给了他。后来,晋献公年迈昏庸,要立小儿子为国君继承人,从而杀死了当时的太子申生。于是,另外的两个儿子夷吾和重耳,分别逃往梁国和翟国避难。

再后来,夷吾得到姐夫秦穆公的帮助,做了晋国国君。但是不久,夷吾就与秦国失和,发兵攻打秦国,终遭惨败,还叫儿子公子圉到秦国做人质,这才将两国的关系修好。

秦穆公为了笼络公子圉,把自己的女儿怀嬴嫁给了他。这在当时的社会来说,是一件亲上加亲的事,按理关系应该是很稳固的了。然而公子圉听说自己的父亲病了,外公家又被秦国灭亡,害怕国君的位置会被传给别人,跑回晋国。

秦穆公立即决定要帮助重耳当上晋国国君,把逃到楚国的重耳接过来,还要把女儿怀嬴改嫁给他,第二年,公子圉就做了晋国君主,成为晋怀公,跟秦国不相往来。

后来,秦穆公派军队护送重耳回晋国去,重耳派人刺杀了怀公, 群臣都拥戴他当国君。之后,他让太子也娶秦国 的宗女做夫人,从而父子两代都和秦国联姻,结成 了“秦晋之好”。

其他网友回答

秦晋之好的典故,来自于春秋时期。现在,我们经常看到:男女双双举行婚礼时,主持人都会说:“愿你们百头偕老,和和满满,两家永结秦晋之好!”并且,在结婚的人家贴的对联上,也可以看到“秦晋之好”的词语,“秦晋之好”的典故由来是什么呢?人们为什么爱用这个成语祝福或赞美结婚男女双方呢?我就仔细介绍一下“秦晋之好”的故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使大家熟知“秦晋之好”这个成语典故。

我国春秋时期,秦国和晋国是两个相邻的强国,秦国比晋国要强大。所以,晋献公即位后,为了加强与秦国的关系。把自己的女儿许配给了秦国的国王秦穆公。就是“穆姬”。两国因为有了这姻亲的原因,关系更好了。也没互相之间发生战争了,百姓安居乐业,生活稳定。

晋献公死后,留下遗嘱:由他的儿子夷吾即位当晋国的国王。而夷吾此时却在秦国游玩。他很害怕回去晚了,晋献公的其他儿子,也就是他自己的其他兄弟霸占了他的位置。于是请求秦穆公派兵护送他回晋国。并且承诺把挨近秦国边境的河外五个小城割让给秦国。

秦穆公派兵护送夷吾回到晋国当上了国王,号晋惠公。晋惠公当上了国王后,反悔了,并没有按照承诺割让河外五城给秦国。秦穆公大怒。准备派兵攻打晋国。这时,穆姬(就是晋惠公的姐姐)求秦穆公。请他看在自己的份上,不要去攻打晋国。用现在的话来讲:就是求秦穆公不要去攻打他自己的舅子。秦穆公同意了,但心里总之是不舒服,认为晋惠公言而无信。

但是,另一件事情彻底激怒了秦穆公。那就是在公元前641年,晋国发生产重的灾荒,秦穆公送去了大批粮食,帮助晋国渡过难关,而巧的是,秦国在第二年也发生了灾荒。可是晋惠公却一点粮食都不给秦国,加上以前晋惠公言而无信,所以彻底激怒了秦穆公,派兵攻打晋国,把晋惠公抓到了秦国。

穆姬知道后,知道很难劝说动秦穆公,于是带上自己生的四个儿女,准备好一大堆干柴,派人去通知秦穆公。秦穆公来到后,只见自己的妻子穆姬举着火把,与四个儿女靠在一起,站在干柴堆上。穆姬对秦穆公说:“夫君啥时候放了晋君(就是她弟弟晋惠公,我母子就不用死了,您也不用背上杀妻弟的骂名了)”。秦穆公只好按照她的意思,放了晋惠公夷吾。但心里越加对夷吾瞧不起了。

四年后,也就是公元前637年,晋惠公患病不治身亡,他的大儿子即位,(名叫子圉yu)。就是历史上的晋怀公。晋怀公即位后,生性残暴,经常怒杀忠臣,弄得人心惶惶。晋惠公的另一个儿子重耳劝他,他大怒,把重耳逐出了晋国。

重耳来到秦国,投奔姑父,也就是秦国国王秦穆公。秦穆公见他知书识礼,德才兼备。决定帮他夺取晋国,拥立重耳为晋国国王。

由于晋怀公为人残暴,大臣们都向着仁厚的重耳,又加上秦穆公带兵相助,重耳很顺利的当上晋国的国王,晋怀公被秦兵杀死了。

重耳当上国王后,礼贤下士,重用贤能。百姓安居乐业,与秦国关系十分亲近,从此以后,两国的太子和公主经常联姻。百姓们也纷纷效仿,两国之间互相通婚联姻。“秦晋之好”在那时就广为传颂开来,成为了人们对男女双方结亲的最美代名词,沿用至今。

其他网友回答

“秦晋之好”,现在指的是两家联姻,结成儿女亲家,这个词来源于国势强大的晋国和新兴的秦国之间互通婚姻的“佳话”,从那以后秦晋之好一直是联姻的代名词。

秦晋两国间的相互嫁娶由来已久,秦女嫁给晋人,也曾闹出过笑话,《文心雕龙》中说:“昔秦女嫁晋,从文衣之媵,晋人贵媵而贱女”,陪嫁女子的比新娘子漂亮,晋人看上了陪嫁的,配角抢了主角的戏,看来一场戏主角和配角的选择上要慎重。

最早的一次“秦晋之好”,是在公元前654年,当时晋国早已是大国,秦国也到了秦穆公时期,秦国已经可以和当时最大的诸侯国匹敌了,但为了实现霸业,秦穆公主动与晋国结好,晋献公先将其女儿伯姬嫁给了秦穆公,这就是历史上所说“秦晋之好”的开端。

这种联姻的用途是:合作时入股份,闹翻时做人质,秦晋两国到底有多好呢?举例子,秦晋的殽之战。 

当时秦穆公把女儿怀赢二次出嫁,嫁给了晋文公,但是随着晋文公一死,秦穆公不仅不去吊唁,还趁晋国国丧发动战争,结果被秦穆公的亲外孙晋襄公,在崤山伏击并大败秦军,而且还活捉了秦军三员大将,主帅百里孟明,将军西乞术和白乙丙,当时已经是晋国太夫人的穆公之女文嬴,向儿子讨人情放回了几个被俘将领,晋将先轸因之大怒:“武夫力而拘诸原,妇人暂而免诸国,堕军实而长寇仇,亡无日矣!”。

秦晋二国之间就是这样翻云覆雨,相爱相杀,这一对长期以来互相联姻的“秦晋之好”的国家,表面的下面其实充满了阴谋和算计。

这就是“秦晋之好”的由来,以及背后的故事。

其他网友回答

秦国和晋国,是相邻的两个强国。两国之间为了各自利益经常兵戎相见,但另一方面,有时同样是出于利益的需要又相互利用,彼此通过联姻结成亲家。公元前676年,晋武公之子姬诡诸继承君位,即晋献公。献公之父晚年娶齐桓公女儿齐姜,齐姜则与当太子的姬诡诸有私情。姬诡诸继位后,把庶母齐姜娶为夫人,生女伯姬及子申生。伯姬在后来的秦晋政治联姻中嫁给秦穆公为夫人,这便是所谓“秦晋之好”的开端。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