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如果你是曹操你会杀杨修吗?
优质回答:
杨修出身名门,世家之后,跟随曹操多年,为人聪明机智,深得曹操信任。但是,聪明反被聪明误,他恃才傲物,逞能犯上,罔测主意,最后因动摇军心罪名被杀。
杨修之死,是职场英雄不得善终的经典范例,为后世职场人员敲响警钟。
历史上,许多人为他喊冤,他其实死得一点儿不冤。
一、先入为主
有人进贡曹操酥饼,曹操随笔写上“一盒酥”三字于上。杨修见了竟然召集大家分食了。曹操问他,他理由是曹操在上面书写“一盒酥”,拆开来看是“一人一口酥”。
领导的私人物品,下属是无权处理的。杨修先入为主,先斩后奏,犯了职场大忌。
在工作之余,点评、赞扬曹公的某个军令或政令,甚至赞扬他的书法“一盒酥”,趁此提出这“一盒酥”像是“一人一口酥”分食的意思,想来曹操是不会吝啬这一盒酥的,再说曹操旁边随从多,大家合而共食,其乐融融,曹操诗兴大发,说不定当场赋诗“一盒酥”。
二、直接代劳
曹操在门上写了一个“活”字走了。杨修竟然吩咐众人将这扇门重新砌小。人问其故。杨修曰“门上有活,不是’阔’吗?丞相是嫌门阔了。”后来曹操问其原因,他才回复。
身为下属,特别是近侍成员,除了忠心耿耿,不怀异心,克尽职责,忠勤事务外,还得注意守口如瓶。所见所闻所感,必须藏于心而噤于口,不能妄自菲薄,更不能信口雌黄。
曹操的想法,极有可能如杨修所想。但也不能否认,曹操是见此门此景而有想到了其他事情,毕竟他日理万机,事务千头万绪,随时想到什么时候事情是很正常的。
杨修拆门之举,继续罔测上意,未经请示独断独行,且事后不汇报,直待查问才言明,同样犯了职场大忌。
三、选边站队舞弊
“时王欲还,出令曰鸡肋,官属不知所谓。主簿杨修便自严装。人惊问修,何以知之?修曰:夫鸡肋,弃之如可惜,食之无所得。以比汉中,知王欲还也。”
这段话,是杨修之死的原因,其获实罪名是“扰乱军心”。
“植既以才见异,而丁仪、丁廙、杨修等之为之羽翼,太祖狐疑,几为太子者数矣。”
“曹丕御之以术,矫情自饰,宫人左右,并为之说。”
上面两段描写,是曹操对两个接班儿子的测验评估,最终选定曹丕。
选边站队,历朝历代的臣子都会做的事。“成则王侯败则寇”,世子之争,历朝历代都在上演。臣子站对了边,名登凌烟阁,反之,成阶下囚,都不足为奇。
杨修是曹植的知交,数次指点帮曹植舞弊攒得积分,招致曹操的愤怒。为减轻曹丕将来的压力,扫清障碍,曹操把杨修以扰乱军心之名除去。
杨修,不作死就不会死。他机关算尽,聪明反被聪明误。
四、杨修之死的职场思考
曹操是一代枭雄,英雄盖世,其雄才大略,运筹帷幄,他身边人才济济,比杨修聪明的人比比皆是,荀攸、郭嘉、董昭、贾诩、钟繇、华歆、荀彧等等,不难想象,这些人都与曹植、曹丕等世子有交情,他们也有选边站队的心理,但他们都被曹操视为心腹,获得善终,原因何在?因为他们深谙曹操的性格,知进退,有自知之明,更不会僭越,弄虚作假,自作主张。
后世许多人认为曹操忌妒杨修,这是非常肤浅的理解。
曹操杀了杨修,是历史的必然。在职场上,恃才放旷,锋芒毕露;张狂轻率,自作聪明,不懂得见好就收。他将一门心思放在揣测老板的意图并屡屡道破,屡次僭越。即使他站对了位,最终也摆脱不了被对手或老板干掉的悲剧下场。
杨修这个德行,任何人做他的上司,都不会对他有好感。
杨修,实际上就是老板曹操的“鸡肋”!
其他网友回答
如果我是曹操,我也会杀杨修,为什么呢?
杨修的家世令曹操忌惮
杨修是绝对的名门之后,据《后汉书》记载
“自震至彪,四世太尉”
杨修从他的高祖爷爷杨震开始一直到他父亲,接连四辈人都做过太尉。太尉是什么官职呢?东汉时期,以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太尉管军事,司徒管民政,司空管工程,但东汉实权已转移到尚书台,太尉实际上就是丞相。这也就是说,杨修从他太爷爷开始到他父亲,都是做过宰相的人,这就是典型的世家了。而且杨修本人也十分厉害,在社会上有一定的影响力。但是,他的政治理念和曹操是由冲突的。所以,曹操不容许这样的可能会坏他家好事的人存在的。
杨修参与夺嫡令曹操厌恶
历史上的夺嫡斗争,不是你死就是我活。而杨修恰恰参与的夺嫡斗争,他是曹植的谋士,辅佐曹植与曹丕争夺曹操的继承人之位。最终,曹植失败,但是围绕在双方之间的士人势力还很大,如果这样发展下去势必会影响将来的政局。这是,曹操最为担心的地方,也是曹操最为厌恶杨修的原因。
当然了,杨修是一个十分聪明的人,而曹操也是一个以自己的智商为豪的人。但是,杨修却经常抢曹操的风头,让曹操有时候下不来台。这也是一个曹操杀的理由吧。
其他网友回答
曹操为什么杀杨修
三国鼎立时期,各国不相让,纷纷扩充自己的势力,招贤纳士。但是一代枭雄—曹操,为什么因为“鸡肋”事见杀掉杨修呢?
有人说杨修是一位才子,曹操是生性凶残,心胸狭隘,嫉妒自己的属下比自己出色,甚至超过自己。又有多少冤魂死在“宁可我负天下人”的言论下。
第二种观点认为杨修之死,恰恰应证了“聪明反被聪明误”,最终惹来杀身之祸。他总是自作聪明,举止轻狂,以“鸡肋”二字,推敲出主公的心思,在军中大肆宣扬退兵言论,积极做好撤退的准备。
他也许只是讨主公的欢心,但是对于行军打仗的军人来说,这一举动动摇了军心,涣散了整个行军队伍,是绝对不可饶恕的罪过,所以杀杨修,以肃军纪。
我为什么杀杨修
第一点显然不是我诛杀杨修的最大理由,正所谓慈不掌兵,我自认做不到曹操的果敢杀伐。第二点是我杀杨修的理由之一,这种动摇军心的事,即使放到现在,也是重罪难逃,为此杀杨修的最好借口就是秉公办事。
然而我认为杨修与曹操的最大矛盾是出于,杨修不懂得“为臣之道”。自秦汉以来,中央集权达到了一定得高度,为了维持皇权,领导阶级的地位,很多封建制度应时而生。譬如:君主专制政体,君臣民之间,等级森严,规章制度繁多。
杨修需要认清楚一点,在封建专制的意识形态下,他的个性活力只能变为服从,谨言慎行是臣子的必修课,恃才放旷的杨修,为展示才华,无视封建等级,甚至参与曹操的家事,政事。不提其心如何,单是种种行为就必须杀掉此人。
臣子之道只能靠杨修在九泉下醒悟了。
关注@温子哩 观享更多历史好文
其他网友回答
如果我是曹操也会杀掉扬修,人所在的位置不同考虑事物的角度不同,任何一个军事统帅也不会让动摇军心的人活,军队不怕对手有多强大,就怕内部出问题。扬修属于耍小聪明的人,此人无雄才大略,又不能辅佐曹操破敌,还自己为是,猜测领导的内心活动,没真才实学,只会卖弄小聪明。这样的人于国于军没有用处所以会被杀。
其他网友回答
会,一定会。
首先我是个领导,杨修身为我的下属可以猜测我的心思,但绝对不能当着众人的面去解读我的心思。这样以来会让我下不来台,而且他解读我的心思的时候每次都添油加醋,我原本没有那么想,经过他这么一说,假的也成了真的了。虽然平时看上去没啥,可是一旦到了关键时刻,这就很坏事。
比如说,我行军打仗的时候。我和刘备鏖战许久,确实有了些许退兵的心思。可是我心里面还没有打定主意呢,杨修就因为“鸡肋”二字下令提前准备撤军,在军队之中营造撤退的消息。这是行军的大忌。
本来打仗的时候士气就很重要,现在杨修这么一说,士兵们都萌生退意,这就意味着士气大受影响,再次让他们去打仗他们就没了锐气。所以说杨修祸乱军心,其实一点都不冤枉他。我深知如果这种人不除掉,一定会酿出大祸,所以必须要杀掉他。
而且杨修这么年轻,他又是我儿子曹植的坚定支持者,每次给曹植出一些馊主意,比如提前压考题之类的,用这种卑劣的手段来帮助曹植夺嫡,我要选拔的是真正有能力的接班人,而不是被杨修操控的傀儡,所以说我的下一代决不能被这种小人左右,天下还没有平定,如果政权落入杨修之手,那曹家统治天下就无望了。
综上所述,杨修必须死,瞎猜我的心思,祸乱我的军心,而且还迷惑我的儿子,这样的人心术不正,不能留在帝王身边使用。